民生档案信息化管理研究
民生档案信息化管理研究[20191230170228]
毕业论文中文摘要
毕业论文外文摘要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信息化,信息保护,管理范围,标准体系,远程利用
目 录
1引言1
2民生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意义1
2.1民生档案信息化管理是信息化环境下发展的必然选择1
2.2民生档案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民生档案资源利用效率2
2.3民生档案信息化管理能够推动服务民生3
2.4民生档案信息化管理是保护民生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手段3
3民生档案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4
3.1民生档案信息化管理没有划分标准范围4
3.2民生档案信息化管理没有建立统一标准管理体系5
3.3信息化档案交流性不强,远程利用范围窄5
3.4民生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人员素质不过硬6
4加强民生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建议 6
4.1明确民生档案信息化管理范围 7
4.2建立统一的民生档案信息化标准管理体系7
4.3加强民生档案信息化管理网络共享平台建设8
4.4完善民生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人员培训机制9
结 论 11
致 谢 12
注 释 13
参 考 文 献14
1引言
数字信息时代的来临,推动档案服务模式和服务手段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传统的民生档案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群众对民生档案信息的需求。近年来我国对档案信息化管理越来越重视,探索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档案信息化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总体上来说,我国民生档案信息化管理处于起步阶段,专业性不强,成熟的民生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需要建立一个系统的、自上而下的、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与科学的管理理念相结合,转变民生档案管理模式 和组织方式,重新整合民生档案资源,对提高民生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民生问题是兴国安民之本,关注民生,是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深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切愿望。民生档案信息化是民生档案服务民生的必然途径。
2民生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民生档案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档案工作中的集中体现[1]。民生档案工作要关注民生需求,努力满足民生需求,信息化的民生档案管理方式,能够将涉及民生的档案信息高效及时完整的收集,在民生档案有关部门的领导和管理组织下,将现代信息技术贯穿在民生档案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对民生档案信息资源 进行整合,为社会提供服务,将民生档案工作的重心由民生档案卷宗向民生档案信息转变,在这个信息化的过程当中,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民生档案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各地区间信息化程度各异,技术水平不同,各单位对档案重视程度也有差异,长期以来在没有建立统一标准的情况下,各地区、各民生档案工作部门也都保持着不同的工作习惯,进行集中统一的民生档案信息化管理,能够提升民生档案职能部门工作效率,提高民生档案公众利用率,改善民生档案的封闭式管理,顺应我国档案发展的潮流。
2.1民生档案信息化管理是信息化环境下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今档案工作的热点关注问题就是信息化的问题,民生档案工作也在紧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浪潮,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信息化是以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对所研究对象各要素汇总至数据库,供特定人群生活、工作、学习、辅助决策等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各种行为相结合的一种技术,使用该技术后,可以极大的提高各种行为的效率,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提供极大的技术支持,从以物质与能源为经济结构的重心,向以信息为经济结构的重心转变,是通讯现代化、计算机化和行为合理化的总称[2]。信息化是信息技术被各个领域广泛、高度应用的标志,信息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共享,实现利用的最大化,人脑的智慧和潜能与科学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一切可能性,个人、组织与社会更加合理、高效分工。民生档案部门掌握着大量的大量民生档案信息,集中保管着丰富的民生档案实体资源,群众作为民生档案的主要利用者,在传统的民生档案管理模式下,信息资源闭塞,群众很难对民生档案了解,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意识的提高,我国民生政策的不断发展,群众对民生档案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传统的民生档案管理模式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无法满足群众的需求,在现代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中,民生档案工作如何合理的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将现代化技术与传统民生档案工作合理而高效的对接,是民生档案信息化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国家对民生档案信息化工作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加强民生档案工作是档案部门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是服务社会建设的具体体现。民生问题已经成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十八大报告明确将“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将信息化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作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与手段。民生档案工作传统工作方法显然已经落后,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外部环境,民生档案信息化管理是信息化环境下发展的必然选择。
2.2民生档案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民生档案资源利用效率
社会不断发展,民生档案信息资源量日益增多,多样化的信息技术载体,为民生档案的业务信息的整理、利用与保管工作提供了现代化管理手段,现代化信息网络的速度快、效率高、易操作、信息量大等特点,拓宽了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途径,能够更为高效的进行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增强了民生档案信息资料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提高民生档案综合分析利用效率,便于更深层次的挖掘利用民生档案信息资源。现代信息化技术,是一种高效的科学手段,为民生档案工作提供了高效的平台,但这并不表示信息化手段可以完全取代民生档案所有工作环节,只有将科学的手段与开阔的思维和与时俱进的管理模式相辅相成,信息化才能更加有效地发挥其作用。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对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够有效的优化和完善民生档案管理流程,使信息化成为民生档案管理中的助推器,带动民生档案各项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在现代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浪潮中,民生档案工作也要紧跟发展的潮流,在民生档案信息化实现的过程中,民生档案的利用率也会随之上升,人们每天都需要依靠网络查找大量的信息,这是信息化时代获取信息的最快捷有效的方式,民生档案信息亦是如此,民生档案信息化可以充分调动民生档案信息的活力。在现行档案利用政策体制下,民生档案信息化能在技术层面上推动和促进民生档案的利用率,它充分地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强大的搜索和网络共享功能,从而能够大大地提高民生档案的检索速度和共享程度,程序化和规范化了民生档案管理工作,从而简化和规范了民生档案的使用行为,它能够逐渐养成人们主动了解民生档案、关注民生档案、利用民生档案的现代化文明生活行为方式,刺激人民群众利用民生档案的需求,民生档案信息化能够从技术层面上实现民生档案资源利用的高效性。
毕业论文中文摘要
毕业论文外文摘要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信息化,信息保护,管理范围,标准体系,远程利用
目 录
1引言1
2民生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意义1
2.1民生档案信息化管理是信息化环境下发展的必然选择1
2.2民生档案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民生档案资源利用效率2
2.3民生档案信息化管理能够推动服务民生3
2.4民生档案信息化管理是保护民生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手段3
3民生档案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4
3.1民生档案信息化管理没有划分标准范围4
3.2民生档案信息化管理没有建立统一标准管理体系5
3.3信息化档案交流性不强,远程利用范围窄5
3.4民生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人员素质不过硬6
4加强民生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建议 6
4.1明确民生档案信息化管理范围 7
4.2建立统一的民生档案信息化标准管理体系7
4.3加强民生档案信息化管理网络共享平台建设8
4.4完善民生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人员培训机制9
结 论 11
致 谢 12
注 释 13
参 考 文 献14
1引言
数字信息时代的来临,推动档案服务模式和服务手段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传统的民生档案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群众对民生档案信息的需求。近年来我国对档案信息化管理越来越重视,探索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档案信息化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总体上来说,我国民生档案信息化管理处于起步阶段,专业性不强,成熟的民生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需要建立一个系统的、自上而下的、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与科学的管理理念
2民生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民生档案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档案工作中的集中体现[1]。民生档案工作要关注民生需求,努力满足民生需求,信息化的民生档案管理方式,能够将涉及民生的档案信息高效及时完整的收集,在民生档案有关部门
2.1民生档案信息化管理是信息化环境下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今档案工作的热点关注问题就是信息化的问题,民生档案工作也在紧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浪潮,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信息化是以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对所研究对象各要素汇总至数据库,供特定人群生活、工作、学习、辅助决策等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各种行为相结合的一种技术,使用该技术后,可以极大的提高各种行为的效率,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提供极大的技术支持,从以物质与能源为经济结构的重心,向以信息为经济结构的重心转变,是通讯现代化、计算机化和行为合理化的总称[2]。信息化是信息技术被各个领域广泛、高度应用的标志,信息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共享,实现利用的最大化,人脑的智慧和潜能与科学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一切可能性,个人、组织与社会更加合理、高效分工。民生档案部门掌握着大量的大量民生档案信息,集中保管着丰富的民生档案实体资源,群众作为民生档案的主要利用者,在传统的民生档案管理模式下,信息资源闭塞,群众很难对民生档案了解,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意识的提高,我国民生政策的不断发展,群众对民生档案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传统的民生档案管理模式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无法满足群众的需求,在现代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中,民生档案工作如何合理的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将现代化技术与传统民生档案工作合理而高效的对接,是民生档案信息化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国家对民生档案信息化工作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加强民生档案工作是档案部门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是服务社会建设的具体体现。民生问题已经成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十八大报告明确将“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将信息化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作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与手段。民生档案工作传统工作方法显然已经落后,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外部环境,民生档案信息化管理是信息化环境下发展的必然选择。
2.2民生档案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民生档案资源利用效率
社会不断发展,民生档案信息资源量日益增多,多样化的信息技术载体,为民生档案的业务信息的整理、利用与保管工作提供了现代化管理手段,现代化信息网络的速度快、效率高、易操作、信息量大等特点,拓宽了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途径,能够更为高效的进行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增强了民生档案信息资料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提高民生档案综合分析利用效率,便于更深层次的挖掘利用民生档案信息资源。现代信息化技术,是一种高效的科学手段,为民生档案工作提供了高效的平台,但这并不表示信息化手段可以完全取代民生档案所有工作环节,只有将科学的手段与开阔的思维和与时俱进的管理模式相辅相成,信息化才能更加有效地发挥其作用。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对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够有效的优化和完善民生档案管理流程,使信息化成为民生档案管理中的助推器,带动民生档案各项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在现代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浪潮中,民生档案工作也要紧跟发展的潮流,在民生档案信息化实现的过程中,民生档案的利用率也会随之上升,人们每天都需要依靠网络查找大量的信息,这是信息化时代获取信息的最快捷有效的方式,民生档案信息亦是如此,民生档案信息化可以充分调动民生档案信息的活力。在现行档案利用政策体制下,民生档案信息化能在技术层面上推动和促进民生档案的利用率,它充分地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强大的搜索和网络共享功能,从而能够大大地提高民生档案的检索速度和共享程度,程序化和规范化了民生档案管理工作,从而简化和规范了民生档案的使用行为,它能够逐渐养成人们主动了解民生档案、关注民生档案、利用民生档案的现代化文明生活行为方式,刺激人民群众利用民生档案的需求,民生档案信息化能够从技术层面上实现民生档案资源利用的高效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sgl/1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