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慈善组织的公信力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爱心之旅”为例

网络慈善组织的公信力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爱心之旅”为例[20200511191335]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慈善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慈善逐渐成为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一个有力补充且慈善的方式和内容越来越多样化。伴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技术的发展,网络慈善组织逐渐成长起来。作为新生的事物,网络慈善组织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也因为其发展不成熟还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亟待解决。其中,公信力是慈善组织的灵魂,网络慈善组织的公信力问题不容小觑。本文通过对“爱心之旅”进行个例分析,详解其内部运作,分析其公信力现状及原因,为广大的草根慈善组织提供可借鉴之法,以促进我国网络慈善事业的蓬勃发展。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关键字:公信力;爱心之旅;慈善组织
目录
摘要2
关键词2
Abstract2
Key words2
绪论2
一、概念界定及网络慈善组织的分类3
(一)网络慈善组织及其相关概念界定3
1.慈善 3
2.网络慈善组织3
3.公信力3
(二)网络慈善组织的分类4
(三)网络慈善组织获取和提升公信力的优势和劣势4
二、个案研究:南京市“爱心之旅”网络慈善组织5
(一)组织结构5
1.源起及发展历程5
2.组织特征5
3.人员构成5
4.资金来源及资助流程5
(二)“爱心之旅”的公信力现状5
1.公信力较高的表现及其原因分析 6
(1)募捐能力较强6
(2)财务公开透明,信息披露及时6
(3)积极接受来自公众的监督6
2.提升“爱心之旅”公信力所面临的障碍6
(2) 来自内外部的质疑7
(3) 合法性困扰7
三、进一步提升“爱心之旅”公信力的建议7
(二)线下交流必不可少8
(三)整合利用组织资源8
(四)组织身份合法化8
结语8
致谢8
参考文献9
附录A10
网络慈善组织的公信力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爱心之旅”为例
引言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国民受教育水平、经济水平的提高,再加上不时发生的自然灾害,公众对慈善的热情越来越高涨。网络媒介的发展更是加速了信息的传播,其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便捷、高效的特点使网络捐款成为越来越多爱心之士的选择。在网络慈善如火如荼发展地同时,公众对网络慈善诚信问题的质疑声也此起彼伏,加之慈善丑闻、善款去向不明等问题更是打击了公众对慈善的热情。可见,网络慈善的公信力亟需提高。在现有的学术研究中,对网络慈善组织的公信力问题的研究大多只局限于宏观理论方面,对具体某个慈善组织的实证研究尚少。本文对南京市的“爱心之旅”网络慈善组织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探讨其成功运营的原因,分析其在公信力方面的可借鉴之处,也找出其尚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既可为我国诸多的草根慈善组织提供借鉴又可帮助相关部门规范网络慈善组织的行为。
一、 概念界定及网络慈善组织的分类
(一) 网络慈善组织及其相关概念界定
1. 慈善
慈善, 顾名思义就是说在慈悲善意的心理驱动下所产生行为。它包括了两种递进的意义,首先是慈悲心理,其次是在这种善意驱动下的善举。在西方文化中,慈善被翻译为“PHILANTHROPY”,最初的意思是指“人的爱”。而在源远的中国文化中,“慈”与“善”是两个不同意义的字。最早在《左传》有记载:“慈者爱,出于心,恩被于业”。也有近代人这样定义慈善:怀有仁爱之心,谓之慈;广行济困之举,谓之善。慈善是善行与仁德的结合。
中华慈善总会创始人崔乃夫曾对慈善做出这样的概括:“什么叫慈呢?父母对子女的爱为慈,讲的是纵向关系,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什么是善呢?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为善,讲的是横向的关系。什么是慈善呢?慈善是有同情心的人们之间的互助行为。” [3]
无论古今中外,毋庸置疑,慈善是一种美好的德行。理论界至今尚且未对慈善一词做出十分明确的定义,不同的学者对慈善的内涵、外延的理解也各不相同。本文所指的慈善除了捐助行为,还包括公众的一些志愿服务及其他的一些帮扶行动。
2. 网络慈善组织
在王振耀主编的《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一书中,将慈善组织主体的类型划分为五种:网络慈善组织、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草根组织。在此书中他将网络慈善组织定义为那些在网上注册或者是借助网络募集物资、善款的一些正式或者非正式的网络组织[5]。与其他类型的慈善组织相比,它相对来说较不稳定、甚至是非正式的或是临时组建的,在形式上也很松散。他强调指出,网络慈善组织是指以网络社区为载体进行募捐、志愿服务等活动,对受难群体提供救助服务,从而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团体或组织。
综上所述,在本文所指的网络慈善组织是指由普通公众以互联网为载体进行资金募集和公益活动的一种非正式的组织,在此基础上有时也在线下的真实社会中开展相关的活动。这些网络草根组织散布于各种网站中,借助网站论坛、QQ、微博等社交工具进行联系沟通,他们大多数是对特定的受助人群进行针对性的捐助活动。也正因此,网络慈善组织具备较强的分散性、时效性。本文的案例南京市“爱心之旅”就是这样一个草根网络慈善组织,它由一群热爱旅行的网友自发建立,是一个纯民间、纯公益和纯业余的公益志愿者团队。西祠胡同论坛的“爱版”论坛是爱心之旅的成员联系、交流的主要场所。
3. 公信力
《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对公信力释义的:使公众信任的力量。“公”是指评判的主体;“信”在这里表达的是公众所采取的行为,是公众对事物的一种评价和判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信”的理解仅仅是从个人主观角度出发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生的,而西方对于“信”的理解则是双方之间彼此履行、遵守 [4]。
通常我们所理解的“公信”的字面意思是“公众信任”,当所指对象获得“公信”已经成为一种能力。但它不仅仅是一种能力,同时还表现出了两者之间的信任关系。公信力的主体可以是多种,如政府、社会组织、甚至个人(公众人物)都具有公信力。本文作者所指的网络慈善组织公信力,是指网络慈善组织通过采取提高其财政透明度、知名度和可信度等行为获取广大的普通民众对其信任的能力,以实现其更好的募集善款、开展慈善活动的组织宗旨。
(二) 网络慈善组织的分类
在我国,社会组织通常被划分为四类:党政机关、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以及民间组织。其中民间组织又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我们通常所说的民间组织,是对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的总称[3]。民政部将慈善组织在我国归属于社会团体一类,网络慈善组织也属其下。
本文依照网络慈善组织是否注册登记为合法及其发起者的性质将我国的网络慈善组织区分为以下三类:
(1)正式注册成立并且以专门的网站为载体的慈善组织,但这类组织很少。
(2)以网络社区为依托的非正式的注册型慈善组织。此类型的慈善组织涵盖了一些比较大的一些公益频道,比说有腾讯公益、新浪公益等。
(3)普通网民自发组建的未登记注册的草根慈善组织。此类型的组织众多,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本文所指的网络慈善组织就是指此类依靠互联网的便捷性和快速地传播空间和速度,寻求社会资源,向受难人群提供物质或服务的公益组织。
(三)网络慈善组织获取和提升公信力的优势和劣势
随着网络在社会的普遍应用,网络慈善凭借其便捷、及时等独特的优势在慈善事业的发展中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首先,网络慈善组织以网络为依托,为广大的公众参与到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十分便捷的途径,甚至你只需要在家里动动手指就能很快帮助到那些处于危难、贫困之中的人。其次,网络以其快速地传播速度和广泛的传播空间为网络慈善组织的发展吸引了众多的热心公益、热心慈善的志愿者和捐助者,这为网络慈善组织开展公益活动提供了很大的便捷性和提高了其影响力,使网络慈善组织迎来了迅速发展、壮大的春天。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81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