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经济视角下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
摘 要随着旅游在大众中的普及以及日趋多样的旅游活动的出现,游客对个性化的旅游方式的需求不断突出,游客的体验参与意识也不断增强。旅游是以文化为载体的活动,文化是旅游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该怎样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才能既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又能促进文化的传播?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从体验经济视角出发,并以南京为研究对象,对当前南京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进行分析,总结了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在体验经济视角下南京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有效策略。
目 录
第一章 引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
第二章 相关概念概述 2
2.1体验经济的概念 2
2.2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 2
2.3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 2
2.4体验经济视角下南京市文化旅游资源分类 3
第三章 南京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分析 4
3.1南京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现状 4
3.1.1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一般模式 4
3.1.2南京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有模式 5
3.2 南京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存在的问题 6
3.2.1未能合理利用旅游资源 6
3.2.2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市场对接程度不强 6
3.2.3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消费者需求对接不强 6
第四章 体验导向型模式下南京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8
4.1 体验导向型模式下南京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原则 8
4.2体验导向型模式下南京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建议 8
4.2.1合理对旅游资源进行利用和开发 8
4.2.2以市场为导向设计差异化产品 9
4.2.3关注消费者需求设计高参与度的旅游产品 9
4.2.4提高文化体验质量 10
4.2.5不断改善体验环境 10
结束语 11
致 谢 12
参考文献 13
第一章 引言
1.1研究背景
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以及生活成本的不断提高,导致我国人民的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作和生活压力也不断上升。在这样的背景下,旅游业不断兴起并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21世纪,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民更加追求个性化和专业化的产品和服务,因此这是一个体验经济时代。在旅游业日益繁荣的时代,使用体验经济相关理论对旅游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旅游以文化为载体,旅游活动的实质是游客在体验一个区域的文化。随着我国人民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旅游活动时也不仅仅局限于对景观的游览,对精神上的满足需求也呈上升趋势,同时游客的消费观念和需求也在不断发生改变,例如渴望得到个性化的旅游设计方案,更加注重自身对旅游活动的参与度等。在体验经济时代下,文化旅游应该在更大程度上彰显特色,通过对旅游产品或服务的精心设计使得游客在旅游活动中能够释放自身的压力,与文化进行接触,感知文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进行探讨,有利于帮助地区进一步改善旅游环境,提高旅游质量,提升旅游业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虽然目前学术界在体验经济和文化旅游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丰富的成就,但是将体验经济和文化旅游相结合进行研究这个领域还有待深入,如何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中融入体验经济的思想,这一问题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
本文选择六朝古都——南京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南京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使用体验经济和文化资源开发相关的理论对其现有文化资源开发模式进行评价,并提出在体验模式下优化南京文化资源开发模式的对策和建议。这一系列举措能够促进南京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南京旅游景点的竞争力,因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 相关概念概述
2.1体验经济的概念
阿尔文托夫勒(1970)[1]率先提出“体验经济”这一概念。它所指的是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使消费者最大限度地融入其中的一种状态,同时还预言体验经济将会成为社会新的发展浪潮。约瑟夫派恩(1999)[2]认为体验经济强调顾客的亲自参与,让顾客在体验过程中得到满足并为此付费。体验经济理论的提出对商业理念以及消费者观点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体验经济也被称为继产品、商品、服务经济时代后的第四大经济发展时代。体验经济理论于2002年传入我国,由此我国学者开始对其进行探究,由于起点高,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在体验经济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并且开始将体验经济与旅游活动进行融合,对旅游体验质量及影响因素、旅游体验产品的开发与设计以及旅游体检的营销策略等方面进行研究。
2.2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
文化旅游资源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它不仅包含文化价值,也包含旅游价值和经济价值。旅游资源具有实际的物质形态,但是其中蕴含的文化则是无形的。文化旅游资源与一般旅游资源既存在共性又存在区别:在共性方面,只要是旅游资源均具有观赏性、体验性、多样性等特点;但是普通旅游资源可能是一次性消费品,而文化旅游资源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实现传播和再造。因此,文化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在文化旅游资源的研究上,Mckercher(2004)[3]对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时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对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以及市场营销等内容进行了研究。Richins(2009)[4]以社区为基础,构建了旅游地点生态环境、文化、经济以及社会和谐发展的模型框架。国内相关学术人士在研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时,更偏向于区域和转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两类。如毛丽娅(2002)[5]讨论了如何对我国道教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和保护;邓婷(2013)[6]以开封为研究对象,认为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体现出差异性、提高旅游质量,同时关注游客的参与度。
2.3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
旅游区位理论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在旅游资源开发中最为常用的理论。上世纪60年代学术界开始研究旅游区位理论,主要研究游客的客源地、旅游目的地、旅游组织形式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理论可以将旅游区域界线进行清晰的划分,同时能够对旅游区域的性质、功能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明确的认识,有利于区域的资源开发和整合以及旅游的长远发展。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不仅要求满足当前游客的游览需要,也要注重保护区域未来的发展机遇,它为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提供了原则,促使区域旅游资源在带来经济价值的同时,也要注重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完整性。该理论要求将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面的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最终实现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 录
第一章 引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
第二章 相关概念概述 2
2.1体验经济的概念 2
2.2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 2
2.3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 2
2.4体验经济视角下南京市文化旅游资源分类 3
第三章 南京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分析 4
3.1南京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现状 4
3.1.1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一般模式 4
3.1.2南京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有模式 5
3.2 南京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存在的问题 6
3.2.1未能合理利用旅游资源 6
3.2.2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市场对接程度不强 6
3.2.3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消费者需求对接不强 6
第四章 体验导向型模式下南京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8
4.1 体验导向型模式下南京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原则 8
4.2体验导向型模式下南京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建议 8
4.2.1合理对旅游资源进行利用和开发 8
4.2.2以市场为导向设计差异化产品 9
4.2.3关注消费者需求设计高参与度的旅游产品 9
4.2.4提高文化体验质量 10
4.2.5不断改善体验环境 10
结束语 11
致 谢 12
参考文献 13
第一章 引言
1.1研究背景
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以及生活成本的不断提高,导致我国人民的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作和生活压力也不断上升。在这样的背景下,旅游业不断兴起并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21世纪,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民更加追求个性化和专业化的产品和服务,因此这是一个体验经济时代。在旅游业日益繁荣的时代,使用体验经济相关理论对旅游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旅游以文化为载体,旅游活动的实质是游客在体验一个区域的文化。随着我国人民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旅游活动时也不仅仅局限于对景观的游览,对精神上的满足需求也呈上升趋势,同时游客的消费观念和需求也在不断发生改变,例如渴望得到个性化的旅游设计方案,更加注重自身对旅游活动的参与度等。在体验经济时代下,文化旅游应该在更大程度上彰显特色,通过对旅游产品或服务的精心设计使得游客在旅游活动中能够释放自身的压力,与文化进行接触,感知文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进行探讨,有利于帮助地区进一步改善旅游环境,提高旅游质量,提升旅游业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虽然目前学术界在体验经济和文化旅游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丰富的成就,但是将体验经济和文化旅游相结合进行研究这个领域还有待深入,如何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中融入体验经济的思想,这一问题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
本文选择六朝古都——南京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南京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使用体验经济和文化资源开发相关的理论对其现有文化资源开发模式进行评价,并提出在体验模式下优化南京文化资源开发模式的对策和建议。这一系列举措能够促进南京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南京旅游景点的竞争力,因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 相关概念概述
2.1体验经济的概念
阿尔文托夫勒(1970)[1]率先提出“体验经济”这一概念。它所指的是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使消费者最大限度地融入其中的一种状态,同时还预言体验经济将会成为社会新的发展浪潮。约瑟夫派恩(1999)[2]认为体验经济强调顾客的亲自参与,让顾客在体验过程中得到满足并为此付费。体验经济理论的提出对商业理念以及消费者观点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体验经济也被称为继产品、商品、服务经济时代后的第四大经济发展时代。体验经济理论于2002年传入我国,由此我国学者开始对其进行探究,由于起点高,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在体验经济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并且开始将体验经济与旅游活动进行融合,对旅游体验质量及影响因素、旅游体验产品的开发与设计以及旅游体检的营销策略等方面进行研究。
2.2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
文化旅游资源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它不仅包含文化价值,也包含旅游价值和经济价值。旅游资源具有实际的物质形态,但是其中蕴含的文化则是无形的。文化旅游资源与一般旅游资源既存在共性又存在区别:在共性方面,只要是旅游资源均具有观赏性、体验性、多样性等特点;但是普通旅游资源可能是一次性消费品,而文化旅游资源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实现传播和再造。因此,文化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在文化旅游资源的研究上,Mckercher(2004)[3]对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时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对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以及市场营销等内容进行了研究。Richins(2009)[4]以社区为基础,构建了旅游地点生态环境、文化、经济以及社会和谐发展的模型框架。国内相关学术人士在研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时,更偏向于区域和转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两类。如毛丽娅(2002)[5]讨论了如何对我国道教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和保护;邓婷(2013)[6]以开封为研究对象,认为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体现出差异性、提高旅游质量,同时关注游客的参与度。
2.3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
旅游区位理论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在旅游资源开发中最为常用的理论。上世纪60年代学术界开始研究旅游区位理论,主要研究游客的客源地、旅游目的地、旅游组织形式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理论可以将旅游区域界线进行清晰的划分,同时能够对旅游区域的性质、功能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明确的认识,有利于区域的资源开发和整合以及旅游的长远发展。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不仅要求满足当前游客的游览需要,也要注重保护区域未来的发展机遇,它为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提供了原则,促使区域旅游资源在带来经济价值的同时,也要注重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完整性。该理论要求将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面的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最终实现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