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土地利用关系的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土地利用关系的研究以南京市为例[20200511190729]
摘要: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与城市产业结构有直接的关系,合理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会推动城市经济的稳定发展,产业结构比例和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会促进高效的城市土地利用。本研究是以南京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在2005-2012年8年间土地利用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运用了Pearson相关系数法和差异系数分析法,分别对三次产业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趋势的相关性以及二者结构比重的变化率的相关性进行定量分析,最终揭示了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与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此外,还提出了对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利用优化的建议和措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关键字:南京;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结构;相关性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引言3
一、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互相作用4
(一)区域产业结构对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影响4
(二)土地利用结构与方式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4
二、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4
(一)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分析5
(二)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6
三、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相关性分析7
(一)三次产业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趋势的相关性分析7
(二)三次产业比重变化率与土地利用结构比重变化率的相关性分析8
四、结论与建议9
致谢11
参考文献11
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土地利用关系的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引言
产业结构的演变是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动的主要因素,亦是促成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城市用地结构的转变是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物质基础,两者互相促进。[1]城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如果城市土地利用结构长期处于不合理状态,就会导致城市的生产力布局不合理,并且会阻碍城市经济的发展;如果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比较合理,就会推动城市经济持续地、稳定地发展,并且能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2]因此,研究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合理利用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南京是江苏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城市,是长江流域四大中心城市之一。目前,南京市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产业城市和经济中心,同时,中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生产基地。由于南京将逐渐由工业城市转变为工业、商业、金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服务业共同发展的多功能城市,因此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对用地比重趋势的影响,对制定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和优化土地资源配置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互相作用
(一)区域产业结构对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影响
产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各种资源的配置过程和效果,也影响了城市的空间结构。[3]当代经济增长方式本质上是以产业结构转化为主旨的,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物质基础,于是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就是要合理优化土地资源配置,这样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水平才会达到最大。产业结构比例和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决定了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是否高效,将直接决定了城市的经济功能,进而对城市的空间结构产生影响。[4]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进入了以投资需求带动的“重型”增长方式阶段,现阶段已进入产业体系的工业化的初期,并向工业化中期阶段发展。其突出的特征是:第一、二、三产业发展处于“两头小、中间大”的阶段。[5] 一般来说,第一产业对土地利用量最大,但利用效益最低;第二产业土地利用量第二大,但其利用效益明显增加;第三产业土地利用量最少,但效益常常是最高的。[6]因此,土地的利用结构,尤其是农业用地与建设用地结构的比重以及各类用地的内部结构将继续优化调整,土地利用的效率及集约度也将大大地提高。
(二)土地利用结构与方式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与其产业结构有密切的联系,城市经济发展的过程其实是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的过程。当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进行工业农业转型的时期,土地在生产用地中的影响将逐渐转变为承载功能;当产业发展进入工业化后期或者信息化社会时,便开始体现土地的资产增值功能。[7]目前,我国正处于从中下等收入的国家过渡到中上等收入的国家的重要转型时期[8],非农产业发展非常迅速,在这一时期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引起建设用地扩张的现象具有一定的必然性[9]。从某种意义上说,控制土地开发的步伐,将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和GDP的增长率。
总之,中国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必然伴随着发展和演变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在城市扩张的同时,各类城市用地占总面积的比例是不断变化的。土地是产业发展的基本载体和空间约束,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资源的日益匮乏是制约中国现阶段的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因此协调土地资源利用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二、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
南京市是中国华东区域第二大城市,江苏省第一大城市,也是江苏省的省会,国家著名的历史文化的古城,以及国家综合交通的枢纽等。南京市的市域面积为6597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4728平方公里,全市下辖11个区和2个县,分别为白下区、玄武区、鼓楼区、秦淮区、建邺区、下关区、雨花台区、栖霞区、江宁区、浦口区、六合区和漂水县、高淳县。
该研究涉及的产业生产值的数据主要依据《南京公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统计数据,土地利用结构的数据主要基于南京市国土资源局官方网站提供的2005-2012年土地利用变更表,将需要的数据进行筛选、汇总、统计,用来分析南京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土地利用结构的转变情况。
(一)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分析
从图1、图2观察可知, 在2005-2012年8年间南京市生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总值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并且2009年之后的年产值的增长速度比2009年以前的增长速度略快,年产值从2413亿元增长到7201.57亿元,总增长量达到4788.57亿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产值随着生产总值的增加而增加,特别是第三产业产值增加量在2009年之后呈现出明显的、快速的增长,增长幅度达到3238.56亿元。虽然其他两个产业并没有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甚至第一产业增长速度平缓,但也均呈现上升的趋势,第一产业增加了124.6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了2235.58亿元。
图1 南京市2005-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
图2 南京市2005-2012年三次产业产值增加值的变化
图3所示,通过对2005-2012年南京市三次产业构成比重变化的分析,第一产业比重比较平稳,几乎没有波动,但是从整体上看,还是有略微的下降,下降了0.77%;第二产业比重逐年下降,从50.35%下降至43.07%,共下降了7.28%;第三产业比重变化趋势与第二产业恰好相反,是不断上升的,从46.33%上升至54.38%,且从2007年开始第三产业的比重就超过了第二产业的比重,最后第三产业占一半以上的总产值。这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变化趋势说明,南京市已处于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并将逐渐过渡到工业化高级阶段,产业结构正转变为“三、二、一”,第一产业比重比较小,第三产业快速增长。因此判断,南京市在全国城市中发展比较快速,工业化水平比较先进,第三产业比重还将继续增长。
244062.15 261299.7 2560841.85 153355.65 717021.9 870377.55
260538.9 260902.8 2637100.2 146901.6 716596.35 863497.95
276647.55 259814.25 2681566.95 143377.8 715477.65 858855.45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88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