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的劳动法规认知对其劳动合同状况的影响分析

农民工劳动权益问题的频发影响了社会和谐与公平引起了社会讨论的同时,农民工的劳动合同与农民工对劳动法规的认识也受到了关注。本文主要以问卷统计出的数据交叉分析农民工的劳动法规认知对他们的劳动合同状况的影响。并得出农民工对劳动法规认知程度与其劳动合同是否签订、劳动合同签订年限存在显著差异;总体上,劳动法规了解程度越高,签订劳动合同的人数占比越高,签订的劳动合同时间越长。因此,加强农民工的劳动法规认知程度有利于提高农民工群体的劳动合同签订率、延长其劳动合同签订年限。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一. 国内外研究概况 2
(一)农民工的劳动法规认知 2
(二)农民工的劳动合同状况 2
(三)农民工劳动法规认知对其劳动合同状况的影响 2
二.数据分析 3
(一)农民工对劳动法规了解程度 3
1.不同方面的了解情况 3
2.总体上的了解程度 4
(二)农民工劳动合同状况 5
1.劳动合同签订情况 5
2.劳动合同期限长短 5
(三)农民工劳动法规认知对其劳动合同状况影响 6
1.劳动法规认知程度与是否签订劳动合同 6
2.劳动法规认知程度与劳动合同年限 7
三.主要结论 9
致谢 9
参考文献 9
附录 11
图1 劳动法规不同题目答对情况 4
图2 农民工对劳动法规认知程度 5
表1 答对题目不同数量的人数 4
表2 不同合约期的人数 5
表3 答对题数与是否签订劳动合同 交叉制表 6
表4 卡方检验 7
表5 答对题数与劳动合同年限 交叉制表 8
表6 卡方检验 8
农民工的劳动法规认知对其劳动合同状况的影响分析
引言
引言
在我国,农民工是一个数量很庞大的群体,《2016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中显示在2010年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至2016年这7年间,我国农民工的总数在持续上升,且2016年这一群体的总体数量已达到28171万人,比2015年增长1.5%,增速上涨了7个百分点[1]。这样庞大而重要的一个工人群体每年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因其在劳动关系中的弱势地位,其合法的劳动权益经常受到大小不一的损害。近年来,关于农民工群体的劳动争议案件和因劳动纠纷引起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虽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这个问题较复杂,不是单一的因素在影响着问题的解决,因此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并未受到全面解决,农民工权益受侵害现象依旧存在。《2016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统计发现在农民工权益保障方面,超时劳动情况有所改善,但是依旧有八成的农民工每周工作超过44小时,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比重减小,但是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比重却有所下降,2016年我国仍有近65%的农民工未签订劳动合同,还有3.3%的农民工签订的是一年以下的短期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状况很不理想。这极大的降低了社会公平,影响了社会稳定。
我国的《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有既定劳动事实的劳动关系双方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中也须注明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报酬等必备条款;我国的《劳动法》规定了每天8小时每周不超过44小时的法定工作时间,《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要求每周不超过44小时的最长工作时间,以及加班的工资要求等;我国还提供免费的劳动关系纠纷调解仲裁机构,为的就是维护劳动关系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与公正。
而劳动合同是明确用工单位与农民工的权利义务的重要凭证,可以预防劳动争议与降低争议处理成本,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所以此时农民工的劳动合同对其维权的作用无疑是最大的。又因为有多位学者经过研究认为农民工群体对相关法律的了解认知程度是影响其劳动合同的签订的因素之一,所以本文有理由认为农民工的劳动法规认知程度对其劳动合同状况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也正是从农民工劳动法规认知程度分别对农民工的劳动合同签订率、劳动合同的期限两个方面的影响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
国内外研究概况
(一)农民工的劳动法规认知
国内关于农民工对法律的认知情况的研究人员对农民工群体对法律的了解程度普遍偏低[2]且缺乏法律知识[3]的研究结果基本意见一致。但是在代际比较的研究中,出现了一些分歧。在代际比较中,康永琴(2015)认为相较于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意识有所提升,但仍存在着法律知识缺乏、法律意识缺失的现象,且对法律的认知程度低、对法律的信任程度低[4];范少虹(2012)同样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较高,因而与父辈相比,有更为强烈的权利诉求,但受诸多因素影响,其对法律认知程度较低,法律情感低迷,整体水平相当薄弱[5]。但黄家亮等(2012)在对农民工的法律意识进行代际比较研究后发现,他们对法律知识的了解程度、对法律的公正性、客观性和平等性的评价、对诉讼倾向以及维护自身利益的权利意识等并无明显的代际差异,所以黄家亮等(2012)认为无法得出新生代农民工的法律意识比老一代农民工高的结论[6]。在农民工群体普遍法律知识缺乏、了解程度低的情况下,农民工对与其利益切身相关的《劳动合同法》的认知程度也几乎是这样的情况。比如,林绍珍等(2014)对福建省农民工的调查数据表明仍有32%的农民工是不了解劳动合同法律知识的[7]。陈妍(2008)的调查结果表明,在建筑行业中《劳动合同法》的有关条款被农民工的了解程度极低;此外,大多数建筑行业的农民工期待《劳动合同法》对工资支付等方面进行法律保障,其中高中学历的被调查者比较关注《劳动合同法》对社会保险方面的保障[8]。
(二)农民工的劳动合同状况
近年来的农民工劳动合同在签订率有所上升,但总体还是比较低。林绍珍等(2014)对福建省农民工的调查数据表明没有与雇主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占34.1% ,与2012 年全国农民工监测数据相比有所提高,但仍无法回避农民工群体的低劳动合同签订率问题[7];石丹淅(2014)的研究数据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为66%[9];陈妍(2008)发现建筑行业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也同样非常低[8]。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28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