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附件)
摘 要企业严格履行社会责任是经济市场稳定和发展的基础,所以对各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研究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状况来明确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尤其是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使企业经营管理者认识到企业经济效益与承担社会责任是有关系的。本文以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例,通过对其2013-2016的一些企业数据进行研究,以TobinQ值作为衡量财务绩效的因变量,以企业规模、所有权结构、行业等作为控制变量,发现了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财务绩效的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履行和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性,这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目 录
一、绪论 1
(一)研究背景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研究意义 2
(四)研究方法 2
二、基本理论 3
(一) 企业社会责任 3
(二) 企业财务绩效 3
三、研究设计 4
(一)研究假设 4
(二)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4
(三)变量定义与模型构建 4
四、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5
(一)描述性统计 5
(二)相关性检验 5
(三)回归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8
参考文献 9
致 谢 10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市场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例如,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问题。人类通过获取自然环境中的资源进行发展,但在这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问题产品数量爆发、企业生产污染环境、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资源浪费等一些不负责任的行为层出不穷,这是企业没能或履行社会责任的结果。随着社会公众与媒体对于企业的社会行为关注度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并掀起了一股积极投身于社会责任的热潮。并在此基础上改变的企业的经营目标,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将经济、社会、环境三者进行有机的整合,企业综合价值也得到了逐步提升。这种经营目标不同于先前的将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的经营模式,这种方式更有益于企业和环境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可持续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最早源于1972年,Moskowitz对十四家股票的价格进行了调研,同时这些公司都是些拥有社会责任的公司,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些调研结果均向我们展示了较好的论证,一个企业如果从严要求具有社会责任感,那么这个企业一定会取得额外的效益。在Carroll看来,合理处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的关系,将会对所有人都会有利的,它会给我们带来丰厚的回报的。但是还有另外两种完全相反的论证,其一就是以利益相关方理论为基础的社会影响假说,他们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效绩成正相关。如果我们的企业能够做所有的事情的时候都可以在拥有社会责任的前提下进行,那么就会给这个企业带来更高的收益。但是反过来,如果企业做不到这些,那么就将会使企业的效益下降,让这个企业远离市场,这将会严重阻碍企业的发展,不改进的话,将会永远不会获得上升的机会。而另一方则说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效益是成负相关的,在他们心里,一个企业的发展,是不可能做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我们是凡人的世界,世上不存在全完美的事情,企业要做的就是在不同的人的需求之间权衡,以期获得更大的效益,如果按照上一方人的观点来说,企业过多的去承担企业责任,就会对企业内部股东的利益进行削弱,以至不利于企业的政策的实施,企业的运行的将会被严重的阻碍,那么就完全不会出校效绩增长的效果,能够保持收效不变都是很大的困难。Chuck McPeak和Nina Tooley对美国拥有较好社会责任的公司进行了一些分析,他们发现在零二年到零七年的这一段时间里,它们的经济效益取得巨大的成就,股票等等的也是增加了很多,他们因为拥有较好的企业责任,使得他们的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提升,资产回报更是不低,可见进行社会责任的推展,并不会产生巨大的额外花费,所以这项调查就给我们带来了一个观点,也就是它们之间是成正相关的。
与之国外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我国学术界的研究就是很晚的了。在2008年温素彬、方苑对于我国的上司公司进行了研究和分析,而他们分析的也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是有一定的积极影响的,但是往往对于企业效益增加的效果会出现滞后性和长期性,这也就是说某些人会发现的较晚。2016年杨皖苏,杨善林又对2012年中国的百强企业进行了研究分析,对不同大小的企业进行分层次研究,根据会计年报的数据,以数学公式为依据,准确的验证了大小型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其企业效绩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结果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所有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都不会让他们陷入短期的财务危机。(2)企业的大小对于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完全不同的,规模大的企业表现为正相关,而规模小的企业则表现为负相关。(3)所有的企业中,对公司员工和客户的社会责任和长期的经济效益是成负相关的。
(三)研究意义
弗里德曼是古典经济学领域颇有建树,他曾明确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收益间正相关关系,弗里德曼认为企业能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基础上持续发展,同时大大增加企业利润增长空间。随着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热情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在现代经济社会,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已经被企业管理者认为是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一环。多年来,企业财务绩效与企业社会责任间的联系是国内外学者的主要研究内容,虽然众多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存在很多差异,但他们不同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思路是理清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的宝贵经验。在进行研究的时候,如果能将影响两者之间关系的重要因素找出来,那么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经济格局,为企业管理者在制定发展策略时提供较为合理的依据。
(四)研究方法
本文选取沪市A股上市公司,剔除年报不全以及在发行A股同时发行其他股票的企业,剩余六百多家公司20132016年的相关企业数据,并对其进行相关线性回归分析,从数据的显著性判断两者之间的逻辑关联。
二、 基本理论
(一)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作为市场的重要主体之一,有着非常庞大的社会影响,因此,其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当下的人们,因此,不仅是国内,就连国外其实也在研究它的社会责任。OliverSheldon(1924)可以说是该词的提出者。该词最早出现的地方也是有文献可查的,总体来说分为三个来源,其一便是《管理者的职能 》,是 ChesterBarnard(1938)出版的,其二便是 《商业的社会控制》,为J.M.Clark(1939)所著,其三便是《商业社会质量的衡量》,是由TheodoreKreps(1940)写出的。虽然有此三个来源,但是这并不是真正的正式的论述,真正正式的论述其实大约在20世纪。而且,真正开始引起人们重视,拉开研究序幕的其实是《商人的社会责任》,该书是由HowardR1Bowen所写。这本书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甚至被人们看作权威书籍,当然,他本人也为人们所推崇,并被视作该词之父。此书一出,人们开始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深入了解,该现象在20世纪中期逐渐盛行。由于最开始并没有什么研究可以借鉴,所以在研究伊始,人们把精力放在要不要承担和如何承担两方面。
目 录
一、绪论 1
(一)研究背景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研究意义 2
(四)研究方法 2
二、基本理论 3
(一) 企业社会责任 3
(二) 企业财务绩效 3
三、研究设计 4
(一)研究假设 4
(二)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4
(三)变量定义与模型构建 4
四、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5
(一)描述性统计 5
(二)相关性检验 5
(三)回归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8
参考文献 9
致 谢 10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市场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例如,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问题。人类通过获取自然环境中的资源进行发展,但在这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问题产品数量爆发、企业生产污染环境、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资源浪费等一些不负责任的行为层出不穷,这是企业没能或履行社会责任的结果。随着社会公众与媒体对于企业的社会行为关注度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并掀起了一股积极投身于社会责任的热潮。并在此基础上改变的企业的经营目标,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将经济、社会、环境三者进行有机的整合,企业综合价值也得到了逐步提升。这种经营目标不同于先前的将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的经营模式,这种方式更有益于企业和环境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可持续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最早源于1972年,Moskowitz对十四家股票的价格进行了调研,同时这些公司都是些拥有社会责任的公司,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些调研结果均向我们展示了较好的论证,一个企业如果从严要求具有社会责任感,那么这个企业一定会取得额外的效益。在Carroll看来,合理处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的关系,将会对所有人都会有利的,它会给我们带来丰厚的回报的。但是还有另外两种完全相反的论证,其一就是以利益相关方理论为基础的社会影响假说,他们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效绩成正相关。如果我们的企业能够做所有的事情的时候都可以在拥有社会责任的前提下进行,那么就会给这个企业带来更高的收益。但是反过来,如果企业做不到这些,那么就将会使企业的效益下降,让这个企业远离市场,这将会严重阻碍企业的发展,不改进的话,将会永远不会获得上升的机会。而另一方则说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效益是成负相关的,在他们心里,一个企业的发展,是不可能做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我们是凡人的世界,世上不存在全完美的事情,企业要做的就是在不同的人的需求之间权衡,以期获得更大的效益,如果按照上一方人的观点来说,企业过多的去承担企业责任,就会对企业内部股东的利益进行削弱,以至不利于企业的政策的实施,企业的运行的将会被严重的阻碍,那么就完全不会出校效绩增长的效果,能够保持收效不变都是很大的困难。Chuck McPeak和Nina Tooley对美国拥有较好社会责任的公司进行了一些分析,他们发现在零二年到零七年的这一段时间里,它们的经济效益取得巨大的成就,股票等等的也是增加了很多,他们因为拥有较好的企业责任,使得他们的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提升,资产回报更是不低,可见进行社会责任的推展,并不会产生巨大的额外花费,所以这项调查就给我们带来了一个观点,也就是它们之间是成正相关的。
与之国外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我国学术界的研究就是很晚的了。在2008年温素彬、方苑对于我国的上司公司进行了研究和分析,而他们分析的也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是有一定的积极影响的,但是往往对于企业效益增加的效果会出现滞后性和长期性,这也就是说某些人会发现的较晚。2016年杨皖苏,杨善林又对2012年中国的百强企业进行了研究分析,对不同大小的企业进行分层次研究,根据会计年报的数据,以数学公式为依据,准确的验证了大小型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其企业效绩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结果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所有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都不会让他们陷入短期的财务危机。(2)企业的大小对于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完全不同的,规模大的企业表现为正相关,而规模小的企业则表现为负相关。(3)所有的企业中,对公司员工和客户的社会责任和长期的经济效益是成负相关的。
(三)研究意义
弗里德曼是古典经济学领域颇有建树,他曾明确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收益间正相关关系,弗里德曼认为企业能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基础上持续发展,同时大大增加企业利润增长空间。随着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热情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在现代经济社会,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已经被企业管理者认为是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一环。多年来,企业财务绩效与企业社会责任间的联系是国内外学者的主要研究内容,虽然众多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存在很多差异,但他们不同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思路是理清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的宝贵经验。在进行研究的时候,如果能将影响两者之间关系的重要因素找出来,那么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经济格局,为企业管理者在制定发展策略时提供较为合理的依据。
(四)研究方法
本文选取沪市A股上市公司,剔除年报不全以及在发行A股同时发行其他股票的企业,剩余六百多家公司20132016年的相关企业数据,并对其进行相关线性回归分析,从数据的显著性判断两者之间的逻辑关联。
二、 基本理论
(一)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作为市场的重要主体之一,有着非常庞大的社会影响,因此,其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当下的人们,因此,不仅是国内,就连国外其实也在研究它的社会责任。OliverSheldon(1924)可以说是该词的提出者。该词最早出现的地方也是有文献可查的,总体来说分为三个来源,其一便是《管理者的职能 》,是 ChesterBarnard(1938)出版的,其二便是 《商业的社会控制》,为J.M.Clark(1939)所著,其三便是《商业社会质量的衡量》,是由TheodoreKreps(1940)写出的。虽然有此三个来源,但是这并不是真正的正式的论述,真正正式的论述其实大约在20世纪。而且,真正开始引起人们重视,拉开研究序幕的其实是《商人的社会责任》,该书是由HowardR1Bowen所写。这本书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甚至被人们看作权威书籍,当然,他本人也为人们所推崇,并被视作该词之父。此书一出,人们开始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深入了解,该现象在20世纪中期逐渐盛行。由于最开始并没有什么研究可以借鉴,所以在研究伊始,人们把精力放在要不要承担和如何承担两方面。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4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