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云商集团公司利润分配管理分析(附件)【字数:10458】
摘 要利润分配,是保护投资者利益和维护企业能够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工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越来越重视利润分配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利润分配管理的相关核算成为企业经营生产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企业通过利润分配使得与其投资者之间达成互利互惠的默契,一方面提高了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和外在条件,另一方面,投资者对企业的信任直接提高了企业在社会上树立的良好形象。不同企业在对利润分配的理解与实施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企业利润分配存在的问题也愈加突出。企业面临着如何在既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和推动企业平稳、持久的发展的前提下,更好地完善利润分配政策。本文将通过对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利润分配现状的分析,来探讨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性的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为我国企业未来的利润分配道路提供良好的借鉴基础。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利润分配相关理论概述 2
2.1企业利润分配概述 2
2.2企业利润分配的顺序 2
2.3企业利润分配的作用 2
2.4我国企业利润分配发展历程 3
第三章 苏宁云商集团股份公司利润分配管理现状 4
3.1苏宁近两年利润分配现状 4
3.2苏宁持股计划 8
第四章 苏宁云商集团股份公司利润分配管理存在的问题 10
4.1股息意识谈薄 10
4.2通过转让股份取代股利回报 10
4.3股利不公,大股东股利高 11
4.4道德风险 11
4.5股利政策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 11
4.6非法分配问责机制不完善 11
第五章 改进苏宁云商集团股份公司利润分配管理的对策 13
5.1重视集体和企业亏损管理 13
5.2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分配内部安全的有效性 13
5.3建立风险内部控制机制,改善财务风险的计量,控制风险 13
5.4建立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利润分配制度 13
结束语 14
致 谢 15
参考文献 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6
第一章 绪论
利润分配在企业持久经营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通过利润分配,国家有关财政部门可以调动部分利润,国家利用规划来实现国家对政治职能和经济宏观调控功能,开发高科技产业、能源运输和原材料,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一定的基础条件。 二是通过利润分配,公司可以汇聚部分空闲资金,用自身的计划来加强财力资源,以此来支配企业的生产经营,同时企业也需要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满足生产的硬件和软件措施,利润分配也大大的提高了员工福利,满足企业员工对公司前景的期待。 三是通过利润分配,投资者可以实现预期效益,从而提高企业的信誉,有利于提升企业持续融资的能力,有利于企业持久的生产经营发展的需要。
第二章 利润分配相关理论概述
2.1企业利润分配概述
所谓的利润分配,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遵守相关的财务制度分配净利润的方式和秩序,企业与商业投资者按照投资比例和合同分配。企业利润分配主要给予企业和企业的投资者,它的对象是企业创造的净利润。分配时间是指利润分配的具体时间和企业决定通过决策向内部、外部分配净利润的时间。企业利润分配的过程和结果不仅与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收益有关,而且与公司是否能平稳有序地经营有关。因此,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利润分配管理,使公司利润分配尽最大的可能在以公平,公正和公开的条件下为前提。
2.2企业利润分配的顺序
2.2.1计算可用于分配的利润
本年度的净利润与年初未分配利润相加,计算可分配利润。如果可分配利润为负数(损失),就不可以作出下面的转让;如果可分配利润为正(本年度累计收益),则可以继续下面的转让。
2.2.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在没有累积亏损的前提下,法定盈余公积金按税后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达到注册资本50%的时候,不能再进行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可以弥补以前的年度损失或注册资本。但是,增资后保留的法定盈余公积不能够低于注册资本25%。
2.2.3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
任意盈余公积金是依据公司章程和股东会的决议,从公司的盈余中提取的公积金。任意盈余公积金作为所有者的合法权益,提取它是为了减少下面年度分配的利润。企业可以得到一部分的闲置资金,用来扩大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范围。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需由股东大会确定,必要时,通过股东大会同意后方可按照制度实行分配。
2.2.4向股东支付股息
企业在完成以上步骤后向股东支付一定的股息,企业在前几年未曾分配利润,可纳入本年度向投资者进行后续的分配。
2.3企业利润分配的作用
相对平稳、持续的利润分配能给投资者带来持久的收益回报,也意味着对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和发展前景充满信心。管理层对公司的规划发展能通过利润水平高低来反映。利润分配相当于管理者和投资者之间的相互矛盾的产物。假如管理者提高了利润分配的比例,它既反映了企业前期的盈利能力,还表明了未来还可以继续增加利润。如果管理者选择降低了利润分配的比例,这样的选择很有可能暗示着一个危险信号,而不是利润危机或清算。经理人采取谨慎态度保守,逐步增加利润分配政策。这样的一个过程被称作称为“股息平稳”。利益相关者们的高期望值限制了董事们的酌处权,如果制定出来的政策不符合投资者对股息的期望,将对企业的股价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以至于被一些虎视眈眈的企业趁机收购。同时最为企业的管理者,很有可能遭受上级的批评和不信任危机,由此产生的后果是可能会失去宝贵的工作。然而,经理人可以向股东们支付一定量可以接受满足的利润报酬,并保留部分利润作为扩大生产经营业务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能够满足投资者对利益回报的期望,也可以降低业务风险,减少企业面临的信任危机。
2.4我国企业利润分配发展历程
自从我国成立以来,一直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基本体制,虽然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合资、外商投资、民营、混合企业等经济体系逐渐的形成,但庞大的市场仍然是以国有企业的主要公有制为主。回顾我国企业利润分配的发展过程来,我们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采取两种不同的方式。这两种方式分别是:第一阶段是1978年以前,国有企业的利润分配由统一的收支制度组成,企业创造的利润基本上都流向了国家。如果企业出现了生产经营方面的亏损,由国家来承担亏损,在这种情况下,生产所可以支配的资金少之又少,除了部分折旧资金可以使用,其余由国家按照计划、预算来拨款给予企业,员工工资、福利等费用,将按照比例列入产品的成本总额。第二阶段是1978年以后,我国改革开放的脚步在一步一步的迈进,经济建设和发展是这个时期的重中之重,基于此种背景,为了能够充分的调动企业生产经营和劳动者投入参与企业日常经营的的积极性,国家对现有的企业金融体系状况进行彻底的摸底,对企业的经济体制进行了翻天覆地的改革,而利润分配就是改革的重点之一,放弃了前几十年的统一管理的落后方法,紧跟改革开放的脚步,采用把部分利润留给企业,留给企业自主使用经营,大部分利润交给了国家的分配方式,以此来鼓励企业的生产经营。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利润分配相关理论概述 2
2.1企业利润分配概述 2
2.2企业利润分配的顺序 2
2.3企业利润分配的作用 2
2.4我国企业利润分配发展历程 3
第三章 苏宁云商集团股份公司利润分配管理现状 4
3.1苏宁近两年利润分配现状 4
3.2苏宁持股计划 8
第四章 苏宁云商集团股份公司利润分配管理存在的问题 10
4.1股息意识谈薄 10
4.2通过转让股份取代股利回报 10
4.3股利不公,大股东股利高 11
4.4道德风险 11
4.5股利政策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 11
4.6非法分配问责机制不完善 11
第五章 改进苏宁云商集团股份公司利润分配管理的对策 13
5.1重视集体和企业亏损管理 13
5.2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分配内部安全的有效性 13
5.3建立风险内部控制机制,改善财务风险的计量,控制风险 13
5.4建立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利润分配制度 13
结束语 14
致 谢 15
参考文献 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6
第一章 绪论
利润分配在企业持久经营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通过利润分配,国家有关财政部门可以调动部分利润,国家利用规划来实现国家对政治职能和经济宏观调控功能,开发高科技产业、能源运输和原材料,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一定的基础条件。 二是通过利润分配,公司可以汇聚部分空闲资金,用自身的计划来加强财力资源,以此来支配企业的生产经营,同时企业也需要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满足生产的硬件和软件措施,利润分配也大大的提高了员工福利,满足企业员工对公司前景的期待。 三是通过利润分配,投资者可以实现预期效益,从而提高企业的信誉,有利于提升企业持续融资的能力,有利于企业持久的生产经营发展的需要。
第二章 利润分配相关理论概述
2.1企业利润分配概述
所谓的利润分配,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遵守相关的财务制度分配净利润的方式和秩序,企业与商业投资者按照投资比例和合同分配。企业利润分配主要给予企业和企业的投资者,它的对象是企业创造的净利润。分配时间是指利润分配的具体时间和企业决定通过决策向内部、外部分配净利润的时间。企业利润分配的过程和结果不仅与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收益有关,而且与公司是否能平稳有序地经营有关。因此,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利润分配管理,使公司利润分配尽最大的可能在以公平,公正和公开的条件下为前提。
2.2企业利润分配的顺序
2.2.1计算可用于分配的利润
本年度的净利润与年初未分配利润相加,计算可分配利润。如果可分配利润为负数(损失),就不可以作出下面的转让;如果可分配利润为正(本年度累计收益),则可以继续下面的转让。
2.2.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在没有累积亏损的前提下,法定盈余公积金按税后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达到注册资本50%的时候,不能再进行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可以弥补以前的年度损失或注册资本。但是,增资后保留的法定盈余公积不能够低于注册资本25%。
2.2.3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
任意盈余公积金是依据公司章程和股东会的决议,从公司的盈余中提取的公积金。任意盈余公积金作为所有者的合法权益,提取它是为了减少下面年度分配的利润。企业可以得到一部分的闲置资金,用来扩大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范围。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需由股东大会确定,必要时,通过股东大会同意后方可按照制度实行分配。
2.2.4向股东支付股息
企业在完成以上步骤后向股东支付一定的股息,企业在前几年未曾分配利润,可纳入本年度向投资者进行后续的分配。
2.3企业利润分配的作用
相对平稳、持续的利润分配能给投资者带来持久的收益回报,也意味着对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和发展前景充满信心。管理层对公司的规划发展能通过利润水平高低来反映。利润分配相当于管理者和投资者之间的相互矛盾的产物。假如管理者提高了利润分配的比例,它既反映了企业前期的盈利能力,还表明了未来还可以继续增加利润。如果管理者选择降低了利润分配的比例,这样的选择很有可能暗示着一个危险信号,而不是利润危机或清算。经理人采取谨慎态度保守,逐步增加利润分配政策。这样的一个过程被称作称为“股息平稳”。利益相关者们的高期望值限制了董事们的酌处权,如果制定出来的政策不符合投资者对股息的期望,将对企业的股价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以至于被一些虎视眈眈的企业趁机收购。同时最为企业的管理者,很有可能遭受上级的批评和不信任危机,由此产生的后果是可能会失去宝贵的工作。然而,经理人可以向股东们支付一定量可以接受满足的利润报酬,并保留部分利润作为扩大生产经营业务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能够满足投资者对利益回报的期望,也可以降低业务风险,减少企业面临的信任危机。
2.4我国企业利润分配发展历程
自从我国成立以来,一直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基本体制,虽然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合资、外商投资、民营、混合企业等经济体系逐渐的形成,但庞大的市场仍然是以国有企业的主要公有制为主。回顾我国企业利润分配的发展过程来,我们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采取两种不同的方式。这两种方式分别是:第一阶段是1978年以前,国有企业的利润分配由统一的收支制度组成,企业创造的利润基本上都流向了国家。如果企业出现了生产经营方面的亏损,由国家来承担亏损,在这种情况下,生产所可以支配的资金少之又少,除了部分折旧资金可以使用,其余由国家按照计划、预算来拨款给予企业,员工工资、福利等费用,将按照比例列入产品的成本总额。第二阶段是1978年以后,我国改革开放的脚步在一步一步的迈进,经济建设和发展是这个时期的重中之重,基于此种背景,为了能够充分的调动企业生产经营和劳动者投入参与企业日常经营的的积极性,国家对现有的企业金融体系状况进行彻底的摸底,对企业的经济体制进行了翻天覆地的改革,而利润分配就是改革的重点之一,放弃了前几十年的统一管理的落后方法,紧跟改革开放的脚步,采用把部分利润留给企业,留给企业自主使用经营,大部分利润交给了国家的分配方式,以此来鼓励企业的生产经营。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