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分析
目 录
1 引言1
2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概述 1
2.1 民营企业内涵及其特点 1
2.2 民营企业融资方式 2
3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及原因分析 3
3.1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3
3.2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原因分析 6
4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策略 9
4.1 从民企自身角度改善融资困境 9
4.2 从金融市场角度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体系 10
4.3 从宏观政策上改善民企融资困境 11
4.4 从互联网角度,创新融资模式 13
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17
1 引言
我国民营企业在自改革开放诞生以来的30多年时间里得到迅速发展和壮大。在此期间,其已经创造出我国大部分的国民生产总值,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但在民营企业对国民经济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却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横空出世,使得民营企业融资困境进一步加剧。而2011年的温州民间资金断裂所引发的地区金融危机,使得民间不规范、高风险的借贷问题凸显。随后的2013年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出现,在“余额宝效应”的带动下,各种民间金融、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尽管这给民营企业融资难带来一些新的希望,但是这些互联网金融和民间金融由于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加以规范,以及互联网自身的脆弱性和泡沫型,使得互联网金融和民间金融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在新的背景下,在深入分析民营企业融资难原因的基础上,如何完善现有的金融体制并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和民间金融的新融资方式来解决民企融资问题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 民营企业融资概述
融资作为企业扩大资金的重要手段,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民营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但由于制约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融资问题越来越突出,因而民营企业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就显得十分重要。
2.1 民营企业内涵及其特点
民营企业,简称民企,是指除“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外,其它的不具有国有资本类型的非公有制企业。“民企”这个称谓在中国比较普遍,这是因为现今我国的民营企业多数是私营企业,但由于早期反对私有制的国家政策,于是便把它们命名为“民营企业”。国外没有“民企”这一称谓,在所有制上,国外统称“私营企业”,在规模上统称“中小企业”。而我国现有的法律构架里,是没有民企这个概念的,“民企”这个称谓是在我国在实行改革开放、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诞生的。
现阶段我国民营企业在规模上多表现以中小企业为主,其主要表现是:企业经营规模不大,以较低门槛进入市场,市场经营灵活性较高,但自有资金少,负债比重高。于是众多民营企业由于缺乏抵押担保,难以承受过高的融资成本,在金融危机后抵御风险的能力普遍低。
2.2 民营企业融资方式
企业融资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资金拥有量以及公司未来经营发展的,并需要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从一定的渠道向企业人和债权人 去筹集资金。融资方式作为企业的融资渠道,融资方式的选择对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具有重大影响。
一般根据资金提供者与企业的关系,企业的融资可以分为两类:即债务性融资和权益性融资,也称外源融资和内源融资。根据是否存在金融中介,融资可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目前我国企业主要融资形式有:银行贷款、股票筹资、债券融资、融资租赁、海外融资、典当融资、P2C互联网小微金融融资平台、基金组织、银行承兑、直存款、银行信用证、委托贷款、直通款、贷款担保、公司债券、典当抵押融资、典当行等。而目前中小民营企业常用的融资方式有:融资租赁、银行承兑汇票、不动产抵押、股权转让、提供担保、国际市场开拓资金、互联网金融平台等。
2.2.1 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
内源融资又称权益性融资,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对那些可以动用的资金进行充分利用,以满足其日常经营和扩大在生产的需要,它一般是中小企业筹措资金的主渠道。内源融资的资金属于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自有资金,所以企业在使用的时候有很大的自主权,特别是民营企业。由于不须还本付息,内源融资几乎不存在融资成本。
外源融资也称债务性融资,指企业向外部的渠道筹集用于自身发展需要的资金。相对于内源融资,外源融资融资成本高,如果是构成负债,企业还要按期还本付息。外源融资主要包括银行贷款、债券融资、股票融资、民间融资等。
2.2.2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直接融资,是指没有金融机构作为中介的融通资金的方式,资金需求方与资金供给方通过直接协议后进行货币资金的转移。直接融资的形式一般有:买卖有价证券,预付定金和赊销商品等不通过银行金融机构的货币借贷。在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企业由于自身的特点和局限性,往往在市场竞争中存在较大变数。而商业银行在贷款上的风险偏好,决定了贷款形式的融资难以有效地满足民营企业的高风险融资、短期和长期的资金需求。因此,在当前缓解民营企业融资困境时,直接融资应当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
间接融资是直接融资的对称,是指那些拥有暂时闲置货币资金的单位以存款的形式通过购买金融机构发行的有价证券,将其暂时的闲置资金提供给这些金融中介机构,然后再由这些金融机构以贷款形式或者通过购买需要资金的单位发行的有价证券,把资金提供给这些单位使用,以实现资金融通的整个过程。我国民营企业间接融资的过程可以概括为由官方金融机构、信用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支持,同时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的融资过程。当前,我国以银行性机构为中介的间接融资,占到了整个社会融资总额的70%以上,而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的融资仅仅25%。其中,银行融资占到了我国银行性金融机构融资总额的90%以上,而国有银行基本上处于垄断地位[1]。
3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及原因分析
国内外对于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一直没有停过,特别是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越来越细。近几年我国民营企业发展迅速,民营经济占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但以民企自有资金不足的融资问题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越来越明显,因此对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现状进行描述,并分析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
3.1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特别是那些规模较小和成立时间较短的中小型企业。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凸显,而近几年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越来越严重。当前我国民营企业融资方式主要表现在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和非正规渠道融资。在这三个方面上,民营企业融资都存在不同的问题。
(1)金融机构向民营企业贷款缺乏积极性??
本文对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及发展对策进行了初步探索,在紧密联系当前现实的基础上,从企业自身、国家政策和金融市场这三个主要方面分析我国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而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解决对策。但是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在发展规模上已经分为大型民营企业、中型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本文提出的的很多问题和对策都是针对的是大部分中小微民营企业,因而很多对策并不适用大型民营企业和部分特殊的民营企业。
1 引言1
2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概述 1
2.1 民营企业内涵及其特点 1
2.2 民营企业融资方式 2
3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及原因分析 3
3.1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3
3.2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原因分析 6
4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策略 9
4.1 从民企自身角度改善融资困境 9
4.2 从金融市场角度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体系 10
4.3 从宏观政策上改善民企融资困境 11
4.4 从互联网角度,创新融资模式 13
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17
1 引言
我国民营企业在自改革开放诞生以来的30多年时间里得到迅速发展和壮大。在此期间,其已经创造出我国大部分的国民生产总值,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但在民营企业对国民经济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却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横空出世,使得民营企业融资困境进一步加剧。而2011年的温州民间资金断裂所引发的地区金融危机,使得民间不规范、高风险的借贷问题凸显。随后的2013年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出现,在“余额宝效应”的带动下,各种民间金融、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尽管这给民营企业融资难带来一些新的希望,但是这些互联网金融和民间金融由于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加以规范,以及互联网自身的脆弱性和泡沫型,使得互联网金融和民间金融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在新的背景下,在深入分析民营企业融资难原因的基础上,如何完善现有的金融体制并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和民间金融的新融资方式来解决民企融资问题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 民营企业融资概述
融资作为企业扩大资金的重要手段,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民营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但由于制约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融资问题越来越突出,因而民营企业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就显得十分重要。
2.1 民营企业内涵及其特点
民营企业,简称民企,是指除“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外,其它的不具有国有资本类型的非公有制企业。“民企”这个称谓在中国比较普遍,这是因为现今我国的民营企业多数是私营企业,但由于早期反对私有制的国家政策,于是便把它们命名为“民营企业”。国外没有“民企”这一称谓,在所有制上,国外统称“私营企业”,在规模上统称“中小企业”。而我国现有的法律构架里,是没有民企这个概念的,“民企”这个称谓是在我国在实行改革开放、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诞生的。
现阶段我国民营企业在规模上多表现以中小企业为主,其主要表现是:企业经营规模不大,以较低门槛进入市场,市场经营灵活性较高,但自有资金少,负债比重高。于是众多民营企业由于缺乏抵押担保,难以承受过高的融资成本,在金融危机后抵御风险的能力普遍低。
2.2 民营企业融资方式
企业融资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资金拥有量以及公司未来经营发展的,并需要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从一定的渠道
一般根据资金提供者与企业的关系,企业的融资可以分为两类:即债务性融资
目前我国企业主要融资形式有:银行贷款、股票筹资、债券融资、融资租赁、海外融资、典当融资、P2C互联网小微金融融资平台、基金组织、银行承兑、直存款、银行信用证、委托贷款、直通款、贷款担保、公司债券、典当抵押融资、典当行等。而目前中小民营企业常用的融资方式有:融资租赁、银行承兑汇票、不动产抵押、股权转让、提供担保、国际市场开拓资金、互联网金融平台等。
2.2.1 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
内源融资又称权益性融资,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对那些可以动用的资金进行充分利用,以满足其日常经营和扩大在生产的需要,它一般是中小企业筹措资金的主渠道。内源融资的资金属于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自有资金,所以企业在使用的时候有很大的自主权,特别是民营企业。由于不须还本付息,内源融资几乎不存在融资成本。
外源融资也称债务性融资
2.2.2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直接融资,是指没有金融机构作为中介的融通资金的方式,资金需求方与资金供给方通过直接协议后进行货币资金的转移。直接融资的形式一般有:买卖有价证券,预付定金和赊销商品等不通过银行金融机构的货币借贷。在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企业由于自身的特点和局限性,往往在市场竞争中存在较大变数。而商业银行在贷款上的风险偏好,决定了贷款形式的融资难以有效地满足民营企业的高风险融资、短期和长期的资金需求。因此,在当前缓解民营企业融资困境时,直接融资应当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
间接融资是直接融资的对称,是指那些拥有暂时闲置货币资金的单位以存款的形式通过购买金融机构发行的有价证券,将其暂时的闲置资金提供给这些金融中介机构,然后再由这些金融机构以贷款形式或者通过购买需要资金的单位发行的有价证券,把资金提供给这些单位使用,以实现资金融通的整个过程。我国民营企业间接融资的过程可以概括为由官方金融机构、信用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支持,同时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的融资过程。当前,我国以银行性机构为中介的间接融资,占到了整个社会融资总额的70%以上,而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的融资仅仅25%。其中,银行融资占到了我国银行性金融机构融资总额的90%以上,而国有银行基本上处于垄断地位[1]。
3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及原因分析
国内外对于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一直没有停过,特别是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越来越细。近几年我国民营企业发展迅速,民营经济占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但以民企自有资金不足的融资问题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越来越明显,因此对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现状进行描述,并分析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
3.1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特别是那些规模较小和成立时间较短的中小型企业。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凸显,而近几年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越来越严重。当前我国民营企业融资方式主要表现在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和非正规渠道融资。在这三个方面上,民营企业融资都存在不同的问题。
(1)金融机构向民营企业贷款缺乏积极性??
本文对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及发展对策进行了初步探索,在紧密联系当前现实的基础上,从企业自身、国家政策和金融市场这三个主要方面分析我国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而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解决对策。但是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在发展规模上已经分为大型民营企业、中型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本文提出的的很多问题和对策都是针对的是大部分中小微民营企业,因而很多对策并不适用大型民营企业和部分特殊的民营企业。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6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