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败与企业债务资本成本(附件)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决心,治党治吏。以习主席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组织,铁腕反腐,制定严格的法律制度,将全面从严治党贯彻到底,在反腐败的深入和反腐败涉及的区域方面不断延伸扩展,把反腐推向了高潮,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不敢腐”的局面。如此严峻的反腐败形势对社会生产、经济发展等方面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尤其对企业经营发展的影响不可忽视。以此为背景,利用2012-2015年涉及腐败的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反腐败对企业债务资本成本的影响。分析表明反腐败与企业债务资本之间存在反向变动的关系,国家应该继续推进当前的反腐败进度,延伸反腐败所涉及的广度,帮助企业合理规划其债务资本成本,推动经济增长。
目 录
一、绪论 1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
(二)研究方法 2
(三)研究思路 2
二、文献综述 4
(一)对企业债务资本成本的研究 4
(二)与反腐败有关的研究。 4
三、研究假设 6
四、研究设计 7
(一)数据选取及来源 7
(二)模型设定 7
(三)变量设定 7
五、实证分析 9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9
(二)回归结果分析 9
六、结论与建议 11
(一)结论 11
(二)建议 11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5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在中国特有的经济体制背景下,政府和企业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企业为获得政府的帮助倾向于构建政治关联,与政府官员相互勾结,以获得政府帮助,如:贷款不规范、税收减免等。但是企业构建政治关联需要付出昂贵的成本,从而演变出官员腐败的局面。为了掩盖这种关系,公司会进行信息操纵;与此同时,政治关联的构建可能会使公司面临的法律风险和政治风险大大增加,参加构建的高管人员会加强对公司的把控,导致公司管理层选拔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对于构建政治关联的公司,由于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毫无疑问会使债权人向企业收取额外的风险溢价,从而增加企业的债务资本成本。为了推动经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增长也为了给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反腐败尤为重要。
远不止是烟雾弹而是真枪实弹。在此次反腐败行动过程中被查处的官员级别及数量非常之多,从党中央到地方,从省委书记到村书记反腐之风劲吹,让世界为之瞩目。在每年三月份举行的全国两会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和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所做的“两高”报告都会公布有关前一年中国反腐败取得的一系列成果的最新成绩,这成为国内外媒体密切关注的焦点。长期持续不断、热度不减的关注之后,媒体不约而同地达成一个共识:中国反腐败力度空前,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此次反腐行动取得了“破纪录”的优异成绩。以2015年为例,8200余名官员由于收受贿赂等不合法行为被调查,与2014年被调查人数相比上升了5%。在被调查的官员中,有许多人身居要职,其中41人为省部级以上干部,比2014年增加了13人。
不仅要“打虎”、“拍蝇”,还要“猎狐”。早在2014年,习主席总书记不仅要求“老虎苍蝇一起打”,还开启了“猎狐”行动,在全球范围内追捕由于卷款潜逃至境外来逃避法律惩治的腐败官员和经济犯罪分子。这让中国反腐败的毅力和决心更加直观清晰的显现在世界各国面前。作为党中央继续深入打击腐败的举措之一的“猎狐”行动,迄今为止,已经帮助中纪委追回“百名红通人员”40人,其中大部分是通过劝说投案自首成功追回。除此之外,随着中国政府加强对出入境、官员护照等方面的管理,过去几年腐败分子、经济犯罪分子远逃海外躲避法律惩戒情况大幅度减少,2014年有101人外逃,2015年有31人外逃,2016年有19人外逃。
高级干部的大量落马和追回显示了中国反腐败的果断和坚决,力度和决心,种种迹象表明,习主席总书记领导的大规模反腐行动已经取得很大成效。中国对反腐战役的坚定信念使得媒体称赞不绝,百姓拍手叫好,国家也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意志消沉丧失动力。相反的是,党中央始终保持着高强度的态势,在政府层面全面拉开反贪污、反受贿的战役。在取得显著成绩之后党中央并没有沾沾自喜停下脚步而是持续发力,将制度笼子扎的更紧,近几年来,频频吸引国际观察者目光的,并不只是中国反腐成绩单上不断刷新的数字还有在严厉打击贪污腐败的同时,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监督制约管理体系越来越完善。
在我国当前反腐败背景下,关注企业债务资本成本并对其进行实证研究,对肯定反腐败取得的经济成果,探寻反腐败对企业债务资本成本的影响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在分析的基础上得到结论对政策制定者和企业给予相关建议。在经历改革开放后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腐败问题被认为是影响未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重要障碍。在本文研究的基础上有助于企业合理规划企业债务资本成本,帮助企业更加科学合理的进行决策。促进正处于转型期企业的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的增长。
(二)研究方法
双重差分法,源于自然科学用于比较样本组在实验前后差异的科学传统,具有数百年历史,是进行政策效应评估的一大利器,在自然实验下,双重差分法通过选取近似样本“控制组”或“对照组”,与实验后样本“实验组”或“处理组”差异的比较,得到统计意义上政策效果的无偏估计。双重差分法现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原因:
(1)从计量经济学角度来看,双重差分法是使用个体数据进行回归的比较静态法,避免了传统方法中一个或多个变量扰乱相关结果的内生性问题。
(2)由于政策对大多数微观经济主体来说大多具有只对最终结果产生影响而不受到最终结果的影响的外生性特点因此逆向因果问题对政策中的微观经济主体来说一般不存在。
(3)如果使用传统的方法来进行政策效应的评估,则通常是先假设一个虚拟变量来表示政策是否发生,紧接着再进行回归分析,与双重差分法相比较来说,双重差分法模型对着一方面的设置更加的合理、科学化,对政策实施所产生的效应也能够更加真实精确的估计出来。
(三)研究思路
本文研究一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目 录
一、绪论 1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
(二)研究方法 2
(三)研究思路 2
二、文献综述 4
(一)对企业债务资本成本的研究 4
(二)与反腐败有关的研究。 4
三、研究假设 6
四、研究设计 7
(一)数据选取及来源 7
(二)模型设定 7
(三)变量设定 7
五、实证分析 9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9
(二)回归结果分析 9
六、结论与建议 11
(一)结论 11
(二)建议 11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5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在中国特有的经济体制背景下,政府和企业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企业为获得政府的帮助倾向于构建政治关联,与政府官员相互勾结,以获得政府帮助,如:贷款不规范、税收减免等。但是企业构建政治关联需要付出昂贵的成本,从而演变出官员腐败的局面。为了掩盖这种关系,公司会进行信息操纵;与此同时,政治关联的构建可能会使公司面临的法律风险和政治风险大大增加,参加构建的高管人员会加强对公司的把控,导致公司管理层选拔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对于构建政治关联的公司,由于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毫无疑问会使债权人向企业收取额外的风险溢价,从而增加企业的债务资本成本。为了推动经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增长也为了给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反腐败尤为重要。
远不止是烟雾弹而是真枪实弹。在此次反腐败行动过程中被查处的官员级别及数量非常之多,从党中央到地方,从省委书记到村书记反腐之风劲吹,让世界为之瞩目。在每年三月份举行的全国两会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和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所做的“两高”报告都会公布有关前一年中国反腐败取得的一系列成果的最新成绩,这成为国内外媒体密切关注的焦点。长期持续不断、热度不减的关注之后,媒体不约而同地达成一个共识:中国反腐败力度空前,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此次反腐行动取得了“破纪录”的优异成绩。以2015年为例,8200余名官员由于收受贿赂等不合法行为被调查,与2014年被调查人数相比上升了5%。在被调查的官员中,有许多人身居要职,其中41人为省部级以上干部,比2014年增加了13人。
不仅要“打虎”、“拍蝇”,还要“猎狐”。早在2014年,习主席总书记不仅要求“老虎苍蝇一起打”,还开启了“猎狐”行动,在全球范围内追捕由于卷款潜逃至境外来逃避法律惩治的腐败官员和经济犯罪分子。这让中国反腐败的毅力和决心更加直观清晰的显现在世界各国面前。作为党中央继续深入打击腐败的举措之一的“猎狐”行动,迄今为止,已经帮助中纪委追回“百名红通人员”40人,其中大部分是通过劝说投案自首成功追回。除此之外,随着中国政府加强对出入境、官员护照等方面的管理,过去几年腐败分子、经济犯罪分子远逃海外躲避法律惩戒情况大幅度减少,2014年有101人外逃,2015年有31人外逃,2016年有19人外逃。
高级干部的大量落马和追回显示了中国反腐败的果断和坚决,力度和决心,种种迹象表明,习主席总书记领导的大规模反腐行动已经取得很大成效。中国对反腐战役的坚定信念使得媒体称赞不绝,百姓拍手叫好,国家也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意志消沉丧失动力。相反的是,党中央始终保持着高强度的态势,在政府层面全面拉开反贪污、反受贿的战役。在取得显著成绩之后党中央并没有沾沾自喜停下脚步而是持续发力,将制度笼子扎的更紧,近几年来,频频吸引国际观察者目光的,并不只是中国反腐成绩单上不断刷新的数字还有在严厉打击贪污腐败的同时,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监督制约管理体系越来越完善。
在我国当前反腐败背景下,关注企业债务资本成本并对其进行实证研究,对肯定反腐败取得的经济成果,探寻反腐败对企业债务资本成本的影响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在分析的基础上得到结论对政策制定者和企业给予相关建议。在经历改革开放后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腐败问题被认为是影响未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重要障碍。在本文研究的基础上有助于企业合理规划企业债务资本成本,帮助企业更加科学合理的进行决策。促进正处于转型期企业的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的增长。
(二)研究方法
双重差分法,源于自然科学用于比较样本组在实验前后差异的科学传统,具有数百年历史,是进行政策效应评估的一大利器,在自然实验下,双重差分法通过选取近似样本“控制组”或“对照组”,与实验后样本“实验组”或“处理组”差异的比较,得到统计意义上政策效果的无偏估计。双重差分法现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原因:
(1)从计量经济学角度来看,双重差分法是使用个体数据进行回归的比较静态法,避免了传统方法中一个或多个变量扰乱相关结果的内生性问题。
(2)由于政策对大多数微观经济主体来说大多具有只对最终结果产生影响而不受到最终结果的影响的外生性特点因此逆向因果问题对政策中的微观经济主体来说一般不存在。
(3)如果使用传统的方法来进行政策效应的评估,则通常是先假设一个虚拟变量来表示政策是否发生,紧接着再进行回归分析,与双重差分法相比较来说,双重差分法模型对着一方面的设置更加的合理、科学化,对政策实施所产生的效应也能够更加真实精确的估计出来。
(三)研究思路
本文研究一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1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