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行研究以中兴通讯为例
世界上第一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由福特公司创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在相当的程度上优化了企业财务管理,对集团降低业务处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支持战略方案实施等方面起到了推进作用,因此该模式受到了理论界与实务界的高度重视,并被广为推崇。中兴通讯于2005年成立了中国国内第一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通过财务管理制度创新、财务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中兴通讯财务流程实现了服务质量与运行效率的双重提升。在对财务共享的研究背景、意义、相关研究成果等进行一系列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已成功实施财务共享的代表性企业——中兴通讯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行现状进行研究,分析了中心构建、运营以及发展的过程,根据其在运营过程中取得的成效,提炼总结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以及运行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试图为国内集团企业财务共享服务的变革提供实践经验。
目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2
1.2.文献综述 2
1.2.1国外研究现状 2
1.2.2国内研究现状 3
1.2.3文献评述 4
1.3研究内容与方法 5
1.3.1研究内容 5
1.3.2研究方法 5
2.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相关概述 6
2.1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概念 6
2.2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发展历程 6
2.2.1初步运用阶段 6
2.2.2逐渐成熟阶段 6
2.2.3成熟与持续发展阶段 7
3.中兴通讯财务共享服务现状分析 8
3.1中兴通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简介 8
3.2建立 8
3.2.1建立背景 8
3.2.2财务共享服务实践演进 10
4.财务共享服务实施效果评价 12
4.1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成立前后数据对比 12
4.1.1管理人员与管理费用对比 12
4.1.2资产与管理费用增长率的关系 13
4.1.3人均资产配比 15
4.1.4财务处理的规模与效率分析 1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1.5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应收账款数据分析 17
4.2中兴通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成功因素分析 18
4.2.1适时完成了对财务组织与管理制度的变革 18
4.2.2建立了安全有效的信息系统 19
4.2.3绩效评估体系的重构 19
4.3现存问题分析 20
4.3.1人员队伍建设问题 20
4.3.2与各分子公司之间存在的沟通风险 20
4.3.3不同地域的政策理解偏差 21
4.3.4信息整合度不够 21
4.3.5发展和创新余力不足 21
4.4针对不足之处的应对措施 22
4.4.1注重员工的心理变化和培训考核 22
4.4.2建立标准化的服务流程 22
4.4.3合规性管理 23
4.4.4提高信息整合水平 23
4.4.5加强创新拓展能力 23
5.研究结论 25
参考文献 26
致谢 27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得益于流程控制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集团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也面临着复杂的挑战,因此,企业发展不断规模化、标准化,在全球竞争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同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态势下,移动互联网、工业4.0、云计算等概念所带来的影响越发明显,而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逐渐难以满足财务信息化、规模化、标准化的需要。当前加强集团对分子公司的财务管控,并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财务管理成本成为了很多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重点环节之一,逐渐衍生出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模式。财务共享服务于上世纪80年代起源于西方国家,在21世纪得到迅速推广,至2016年,世界五百强的企业集团中超过80%的公司已实现了财务共享,在欧洲,50%以上的跨国公司也在逐步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1999年,摩托罗拉在天津建立了亚洲结算中心,这是财务共享服务在中国的首次出现。自那以后,埃森哲、惠普等公司也陆续在中国成立了亚太共享服务中心。我国企业中,中兴通讯于2005年建立了第一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海尔、长虹等企业也紧跟步伐。并且,财务共享规模化、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在竞争愈发激烈的我国企业之间广受欢迎,并且在国内迅速发展起来。
在《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中,财政部在要求企业推进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建设方面,提出“为促进企业的会计职能的转变,实现从简单核算到分析决策的提升,推动管理会计工作的有效开展,要鼓励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政部在《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中提出:“对于拥有众多分子公司的大型企业集团,应学习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分散、重复的基础性会计工作的集中处理,逐步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务共享模式通过自动化、标准化的处理流程,减少基础且重复的岗位、合理分配内部资源,从而实现了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虽然我国引入该模式的时间比较晚,也有越来越多有能力且有需要的企业开始投入尝试并运用。可见,在现代化的财务转型需求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并已然成为了大势所趋。本文参考了一系列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理论知识,借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通过对我国财务共享中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中兴通讯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运营现状的研究和运行绩效的分析,总结其成功的关键因素以及其中的不足之处,并尝试提出改进建议。
1.1.2研究意义
在当下,中国处于迅速发展的时代,企业若想跟上瞬息万变发展都需要努力适应变化。所以说,企业在运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过程中需要与时俱进更新相关知识,并且要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而不是盲目套用他人的经验。即便我国已经有许多企业采用了这种财务管理模式,但与国外企业的实施过程比较而言时间较短,发展还不够成熟。国内企业在实践该模式的过程中应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总结出有用经验,而本文的撰写由于运用了实例来分析,对国内首家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中兴通讯进行个案研究,这也对我国企业在财务共享服务运营方面提供现实的借鉴和参考作用,具有较强现实意义。
目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2
1.2.文献综述 2
1.2.1国外研究现状 2
1.2.2国内研究现状 3
1.2.3文献评述 4
1.3研究内容与方法 5
1.3.1研究内容 5
1.3.2研究方法 5
2.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相关概述 6
2.1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概念 6
2.2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发展历程 6
2.2.1初步运用阶段 6
2.2.2逐渐成熟阶段 6
2.2.3成熟与持续发展阶段 7
3.中兴通讯财务共享服务现状分析 8
3.1中兴通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简介 8
3.2建立 8
3.2.1建立背景 8
3.2.2财务共享服务实践演进 10
4.财务共享服务实施效果评价 12
4.1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成立前后数据对比 12
4.1.1管理人员与管理费用对比 12
4.1.2资产与管理费用增长率的关系 13
4.1.3人均资产配比 15
4.1.4财务处理的规模与效率分析 1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1.5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应收账款数据分析 17
4.2中兴通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成功因素分析 18
4.2.1适时完成了对财务组织与管理制度的变革 18
4.2.2建立了安全有效的信息系统 19
4.2.3绩效评估体系的重构 19
4.3现存问题分析 20
4.3.1人员队伍建设问题 20
4.3.2与各分子公司之间存在的沟通风险 20
4.3.3不同地域的政策理解偏差 21
4.3.4信息整合度不够 21
4.3.5发展和创新余力不足 21
4.4针对不足之处的应对措施 22
4.4.1注重员工的心理变化和培训考核 22
4.4.2建立标准化的服务流程 22
4.4.3合规性管理 23
4.4.4提高信息整合水平 23
4.4.5加强创新拓展能力 23
5.研究结论 25
参考文献 26
致谢 27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得益于流程控制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集团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也面临着复杂的挑战,因此,企业发展不断规模化、标准化,在全球竞争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同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态势下,移动互联网、工业4.0、云计算等概念所带来的影响越发明显,而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逐渐难以满足财务信息化、规模化、标准化的需要。当前加强集团对分子公司的财务管控,并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财务管理成本成为了很多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重点环节之一,逐渐衍生出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模式。财务共享服务于上世纪80年代起源于西方国家,在21世纪得到迅速推广,至2016年,世界五百强的企业集团中超过80%的公司已实现了财务共享,在欧洲,50%以上的跨国公司也在逐步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1999年,摩托罗拉在天津建立了亚洲结算中心,这是财务共享服务在中国的首次出现。自那以后,埃森哲、惠普等公司也陆续在中国成立了亚太共享服务中心。我国企业中,中兴通讯于2005年建立了第一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海尔、长虹等企业也紧跟步伐。并且,财务共享规模化、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在竞争愈发激烈的我国企业之间广受欢迎,并且在国内迅速发展起来。
在《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中,财政部在要求企业推进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建设方面,提出“为促进企业的会计职能的转变,实现从简单核算到分析决策的提升,推动管理会计工作的有效开展,要鼓励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政部在《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中提出:“对于拥有众多分子公司的大型企业集团,应学习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分散、重复的基础性会计工作的集中处理,逐步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务共享模式通过自动化、标准化的处理流程,减少基础且重复的岗位、合理分配内部资源,从而实现了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虽然我国引入该模式的时间比较晚,也有越来越多有能力且有需要的企业开始投入尝试并运用。可见,在现代化的财务转型需求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并已然成为了大势所趋。本文参考了一系列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理论知识,借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通过对我国财务共享中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中兴通讯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运营现状的研究和运行绩效的分析,总结其成功的关键因素以及其中的不足之处,并尝试提出改进建议。
1.1.2研究意义
在当下,中国处于迅速发展的时代,企业若想跟上瞬息万变发展都需要努力适应变化。所以说,企业在运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过程中需要与时俱进更新相关知识,并且要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而不是盲目套用他人的经验。即便我国已经有许多企业采用了这种财务管理模式,但与国外企业的实施过程比较而言时间较短,发展还不够成熟。国内企业在实践该模式的过程中应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总结出有用经验,而本文的撰写由于运用了实例来分析,对国内首家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中兴通讯进行个案研究,这也对我国企业在财务共享服务运营方面提供现实的借鉴和参考作用,具有较强现实意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1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