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和mj互作对草莓果实采后抗病性影响
摘要:本实验研究了外源一氧化氮(NO)和茉莉酸甲酯(MeJA)复合处理对草莓果实采后抗病性的作用,以“红艳”草莓为试材,经20 μL/L NO和10 μmol/L MeJA处理,接种灰霉菌孢子液后,在20℃恒温环境中贮藏,研究贮藏过程中病斑直径、可溶性固形物(TSS)、维生素C和相关代谢生成物的含量的改变,研究和草莓抵抗疾病感染功能相关的蛋白质与酶的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NO和MeJA复合处理可以显著(P<0.05)抑制病菌的生长和发育,可以有效缓解TSS和VC含量的减少。NO和MeJA复合处理有效促进了草莓中总酚、总黄酮和总花色苷含量的增加,使得草莓在贮藏期间能保持相对高的抗氧化能力。可以明显减少丙二醛(MDA)含量的积累,同时也降低了脂质过氧合酶(LOX)的活性。NO和MeJA复合处理提高了GLU、CHT、POD和PPO等一系列与抗病相关的蛋白质和酶的活性,提高了草莓果实抵抗灰霉病原菌侵染的能力,增强了草莓果实的采后抗病性。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或绪论)1
1 材料与方法2
1.1 实验材料 2
1.2 仪器与设备 2
1.3 材料处理2
1.4 测定方法3
1.4.1 病斑直径3
1.4.2 可溶性固形物(TSS)和维生素C含量测定3
1.4.3 总酚、总黄酮和总花色苷含量的测定3
1.4.4 丙二醛(MDA)含量和脂氧合酶(LOX)活性测定3
1.4.5 病程相关蛋白(GLU、CHT、POD、PPO)活性的测定3
2 实验结果与分析3
2.1 NO和MeJA处理对草莓果实病斑直径的影响3
2.2 NO和MeJA处理对草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3
2.3 NO和MeJA处理对草莓果实总酚、总黄酮和总花色苷含量的影响4
2.4 NO和MeJA处理对草莓果实膜脂质过氧化程度的影响5
2.5 NO和MeJA处理对草莓果实病程相关蛋白活性的影响6
3 讨论7
4 结论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 致谢8
参考文献8NO和MJ互作对草莓果实采后抗病性影响
食品质量与安全 周自行
引言
引言:草莓果实娇嫩多汁、口感良好、富有营养,但由于其含水量相对高、果皮较薄、组织柔软而难以贮藏,在采后易受微生物病原菌感染而腐败,失去食用价值。灰霉病是草莓果实主要的真菌性病害,可大面积感染草莓园,严重时病害率可达到种植生产面积的75%~83%[1],因此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何有效控制草莓花、果实的腐烂成为保证品质和产量的关键因素[2]。一氧化氮(NO)是植物中的一种小分子化合物,具有生物活性和细胞内的信号传递、转导效用,內源NO可以有效抑制果蔬的成熟和衰老,增长产品的贮藏时间,并且改善果蔬采后销售的品质[3]。外源NO处理果实可以提高其花青素含量,增强相关蛋白质和酶的活性,提高植物抵抗逆境的能力[4]。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 MeJA)普遍存在于高等植物中,是一种天然的化学成分,它具有调控植物生理功能的作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采后生理功能变化有重要的调节效果[5],还能作为内源信号分子调节植物对病害的抵抗反应,从而诱导植物代谢过程中许多关键酶基因的协调表达,能有效抑制果蔬贮藏期间病害的发生[6]。本课题以“红艳”草莓为试验原料,探究了MeJA单独作用对草莓果实采后灰霉病的抑制效果及其内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NO和MeJA复合作用对减轻草莓采后病害的功效,以便为草莓抗病防腐技术的开发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目前国内外MeJA和其他方法复合作用对草莓果实采后保鲜、生理变化和采后病害控制的研究比较多,理论和方法比较成熟,应用前景较好[7][12],但尚无用NO和MeJA复合处理对草莓果实采后抗病性研究的实验,因此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本实验材料为“红艳”(Fragaria×ananassa Duch.cv. Hongyan)草莓,于2016年3月10日于南京市江宁区锁石村生态园进行采摘,选择形状、大小均匀的,色泽、成熟度(八分熟为佳)等基本一致的、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草莓果实,在实验室二次选取符合实验需求的样品后,用自然风进行预冷。
1.2 试剂与仪器设备
碳酸钠、氢氧化钠、磷酸、邻菲罗啉: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过氧化氢、三氯乙酸、无水乙醇、福林酚试剂:南京寿德试剂器材有限公司。
GL20GH型冷冻离心机:上海安亨科学仪器厂;UV16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美普达仪器有限公司;手持阿贝折光仪:日本ATAGO公司;FA1104N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MIR233生化培养箱:日本三洋公司;
1.3 材料处理
通过前期准备实验,筛选出能有效抑制草莓腐烂的NO和MeJA单独处理的最佳浓度,分别为:20 μL/L和10 μmol/L。
将挑选出来的草莓样品随机分成四组操作处理:
(A)对照组,样品不作任何处理,空气熏蒸15 h后,接种10 μL浓度为1×106个/mL的孢子悬浮液,作为对照组(Control);
(B)MeJA熏蒸12 h后,空气熏蒸3 h后,接种10 μL浓度为1×106个/mL的孢子悬浮液(MJ);
(C)MeJA熏蒸12 h后,NO熏蒸3 h后,接种10 μL浓度为1×106个/mL的孢子悬浮液(NO +MJ);
(D)LNNA浸泡20 min后沥干,MeJA熏蒸3 h后,接种10 μL浓度为1×106个/mL的孢子悬浮液(LNNA +MJ)。
接种实验所使用的致病菌为本实验室保存完好的灰霉菌,实验室的菌种于PDA斜面上4℃进行培养。接种前,将实验菌种接种于平板PDA上,26℃下活化14天,然后用无菌水将菌种配成1×106个/ml的孢子悬浮液(血球计数板),随配随用。在接种灰霉菌之前,用浓度为75%的酒精轻轻擦拭草莓表面接种处。刺伤接种孔的深度大约为4 mm、直径为3 mm,孔不易太深太大,用微量移液枪向每个接种孔中定量注入菌液,接种方法参照金鹏[13]的实验方法。
接种完毕后,将草莓样品用塑料保鲜盒(20 cm×12 cm×8 cm)包装好,使果实不相互挤压,避免出现机械损伤,封闭保鲜盒并套以0.01 mm厚的聚乙烯保鲜袋,于恒温(20±1℃)恒湿(9095%)条件下避光贮藏4天。每天观察草莓样品腐烂情况,测量病斑直径大小和TSS,统计记录,并取样测定其他各项指标。每组均选用400个果实,各重复3次。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或绪论)1
1 材料与方法2
1.1 实验材料 2
1.2 仪器与设备 2
1.3 材料处理2
1.4 测定方法3
1.4.1 病斑直径3
1.4.2 可溶性固形物(TSS)和维生素C含量测定3
1.4.3 总酚、总黄酮和总花色苷含量的测定3
1.4.4 丙二醛(MDA)含量和脂氧合酶(LOX)活性测定3
1.4.5 病程相关蛋白(GLU、CHT、POD、PPO)活性的测定3
2 实验结果与分析3
2.1 NO和MeJA处理对草莓果实病斑直径的影响3
2.2 NO和MeJA处理对草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3
2.3 NO和MeJA处理对草莓果实总酚、总黄酮和总花色苷含量的影响4
2.4 NO和MeJA处理对草莓果实膜脂质过氧化程度的影响5
2.5 NO和MeJA处理对草莓果实病程相关蛋白活性的影响6
3 讨论7
4 结论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 致谢8
参考文献8NO和MJ互作对草莓果实采后抗病性影响
食品质量与安全 周自行
引言
引言:草莓果实娇嫩多汁、口感良好、富有营养,但由于其含水量相对高、果皮较薄、组织柔软而难以贮藏,在采后易受微生物病原菌感染而腐败,失去食用价值。灰霉病是草莓果实主要的真菌性病害,可大面积感染草莓园,严重时病害率可达到种植生产面积的75%~83%[1],因此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何有效控制草莓花、果实的腐烂成为保证品质和产量的关键因素[2]。一氧化氮(NO)是植物中的一种小分子化合物,具有生物活性和细胞内的信号传递、转导效用,內源NO可以有效抑制果蔬的成熟和衰老,增长产品的贮藏时间,并且改善果蔬采后销售的品质[3]。外源NO处理果实可以提高其花青素含量,增强相关蛋白质和酶的活性,提高植物抵抗逆境的能力[4]。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 MeJA)普遍存在于高等植物中,是一种天然的化学成分,它具有调控植物生理功能的作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采后生理功能变化有重要的调节效果[5],还能作为内源信号分子调节植物对病害的抵抗反应,从而诱导植物代谢过程中许多关键酶基因的协调表达,能有效抑制果蔬贮藏期间病害的发生[6]。本课题以“红艳”草莓为试验原料,探究了MeJA单独作用对草莓果实采后灰霉病的抑制效果及其内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NO和MeJA复合作用对减轻草莓采后病害的功效,以便为草莓抗病防腐技术的开发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目前国内外MeJA和其他方法复合作用对草莓果实采后保鲜、生理变化和采后病害控制的研究比较多,理论和方法比较成熟,应用前景较好[7][12],但尚无用NO和MeJA复合处理对草莓果实采后抗病性研究的实验,因此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本实验材料为“红艳”(Fragaria×ananassa Duch.cv. Hongyan)草莓,于2016年3月10日于南京市江宁区锁石村生态园进行采摘,选择形状、大小均匀的,色泽、成熟度(八分熟为佳)等基本一致的、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草莓果实,在实验室二次选取符合实验需求的样品后,用自然风进行预冷。
1.2 试剂与仪器设备
碳酸钠、氢氧化钠、磷酸、邻菲罗啉: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过氧化氢、三氯乙酸、无水乙醇、福林酚试剂:南京寿德试剂器材有限公司。
GL20GH型冷冻离心机:上海安亨科学仪器厂;UV16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美普达仪器有限公司;手持阿贝折光仪:日本ATAGO公司;FA1104N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MIR233生化培养箱:日本三洋公司;
1.3 材料处理
通过前期准备实验,筛选出能有效抑制草莓腐烂的NO和MeJA单独处理的最佳浓度,分别为:20 μL/L和10 μmol/L。
将挑选出来的草莓样品随机分成四组操作处理:
(A)对照组,样品不作任何处理,空气熏蒸15 h后,接种10 μL浓度为1×106个/mL的孢子悬浮液,作为对照组(Control);
(B)MeJA熏蒸12 h后,空气熏蒸3 h后,接种10 μL浓度为1×106个/mL的孢子悬浮液(MJ);
(C)MeJA熏蒸12 h后,NO熏蒸3 h后,接种10 μL浓度为1×106个/mL的孢子悬浮液(NO +MJ);
(D)LNNA浸泡20 min后沥干,MeJA熏蒸3 h后,接种10 μL浓度为1×106个/mL的孢子悬浮液(LNNA +MJ)。
接种实验所使用的致病菌为本实验室保存完好的灰霉菌,实验室的菌种于PDA斜面上4℃进行培养。接种前,将实验菌种接种于平板PDA上,26℃下活化14天,然后用无菌水将菌种配成1×106个/ml的孢子悬浮液(血球计数板),随配随用。在接种灰霉菌之前,用浓度为75%的酒精轻轻擦拭草莓表面接种处。刺伤接种孔的深度大约为4 mm、直径为3 mm,孔不易太深太大,用微量移液枪向每个接种孔中定量注入菌液,接种方法参照金鹏[13]的实验方法。
接种完毕后,将草莓样品用塑料保鲜盒(20 cm×12 cm×8 cm)包装好,使果实不相互挤压,避免出现机械损伤,封闭保鲜盒并套以0.01 mm厚的聚乙烯保鲜袋,于恒温(20±1℃)恒湿(9095%)条件下避光贮藏4天。每天观察草莓样品腐烂情况,测量病斑直径大小和TSS,统计记录,并取样测定其他各项指标。每组均选用400个果实,各重复3次。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swgc/spzlyaq/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