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蔬菜冷藏冷链情况分析大中型蔬菜配送企业全程冷链现状调查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生产国,采后处理不当尤其是温度管理不到位造成大量损失。冷链在蔬菜采后处理和配送中发挥重要作用,冷链的普及和完善情况直接关系蔬菜流通中品质的保持和数量的损失。本调查以大中型蔬菜配送企业为对象,通过对新鲜蔬菜从原料采收至配送过程中涉及冷藏冷链各个环节相关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探究当前新鲜蔬菜冷链建设存在问题。调查结果表明,即便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大中型蔬菜配送企业,新鲜蔬菜的冷藏冷链仍存在“断链”情况严重、“冷链不冷”、基础设备不健全、管理配备落后等突出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提出蔬菜配送冷链应优化冷链配送设计、加强针对性冷链技术应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冷链科技含量等建议。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材料与方法2
1.1试验对象2
1.2试验方法2
1.2.1 设计调查问卷2
1.2.2企业调查2
1.2.3调查使用的仪器2
1.2.4数据汇总整理3
结果与讨论3
2.1 冷链流程3
2.2 预冷环节3
2.3 运输环节 4
2.4 贮储环节5
2.5冷链管理6
3 小结7
致谢7
参考文献:...............................................................8
新鲜蔬菜冷藏冷链情况分析
——大中型蔬菜配送企业全程冷链现状调查
刘梦婕
引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蔬菜已成为仅次于粮食、生产总值占第二位的农村经济支柱产业。2017年我国的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4亿亩,年产量超8亿吨,人均占有量达500多千克,均居世界第一位[1],据农业部估计产值超20000亿元。新鲜蔬菜由于是有生命的活体、水分含量高、组织柔软、容易遭受继续损伤和微生物侵染等特殊性,加上我国蔬菜产业基础薄弱,农民组织化程度低,采后流通设施落后,蔬菜优质率低,造成蔬菜采后品质保持难、损失严重,消费者对新型配送销售的接受程度低。因此,有必要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就蔬菜采后的商品化处理和物流配送过程的条件和技术加以改进提高,以满足蔬菜采后流通的要求。
蔬菜冷链是以蔬菜冷藏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以预冷、冷藏、冷藏运输为重要环节,使蔬菜采后的预处理、分级、包装、贮藏、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环境中的一项系统工程[2]。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农产品冷链物流得到较快发展。然而,在冷链发展取得明显进展和成绩的同时,我国蔬菜冷链物流的现状依旧不容乐观,存在许多的问题。如: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严重不足,大部分生鲜农产品仍在常温下流通,冷链流通的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3,4],冷链物流技术推广滞后,运输环节温度控制手段原始粗放[5],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过程中,冷链物流的服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
本调查在江苏及周边地区展开,针对新鲜蔬菜配送企业的冷链进行全程追踪,详细记录各家企业蔬菜冷藏冷链具体环节,包括蔬菜田头采收时间、分拣环境、采后周转冷藏温度、发货通道设计、路线规划、追溯系统、运输定位系统等,旨在了解企业新鲜蔬菜冷链中存在的问题,对照相关标准和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提出冷链体系建设的建议,特别是蔬菜配送冷链实际温度、湿度和过程与全程冷链最适要求的差异和改进,以提高蔬菜冷链配送的效果和为其它蔬菜配送企业冷链建设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的确定
按照调查需要,选择蔬菜配送企业的条件如下:①江苏及周边地区企业;②以蔬菜配送为主的公司;③企业注册金额≥500万,年经营额≥3000万元。
根据以上条件,经删选确定江苏上膳源(泰州、昆山)、福建利农、青岛九州农庄、江苏骏瑞和维乐益生5家配送公司为调查对象。
调查涉及到的配送新鲜蔬菜有青菜、水果黄瓜、大番茄、土豆、杭白菜、菜心、芥兰、黄心坞等。
1.2试验方法
1.2.1设计调查问卷
按照新鲜蔬菜冷藏冷链物流环节设计调查问卷,问卷覆盖原料验收、原料运输、预处理、包装、派送、管理等从田间到销售过程的主要环节(问卷见附录)。
1.2.2企业调查
调查采取深入企业,开展现场观察、温度测定、时间记录和访问直接负责的技术人员方式进行。调查获得的数据按照每个蔬菜品种、每个环节以表格的形式根据获得的数据结果分别记录。具体方法如下:
①从采收开始,利用红外线手持温度计和湿度计记录大棚温度湿度,用电子秤和秒表记录每筐的重量和采收所用时间。
②调查蔬菜的预处理,是否有预冷处理以及预冷温度、预处理停留时间等。
③利用红外线手持温度计和秒表记录下蔬菜包装所用的时间和包装时菜筐内的温度。
④跟踪运输车到冷藏间,记录下冷藏间的温度和湿度,以及蔬菜在冷藏间存放的时间。
⑤最后调查生鲜蔬菜的运输情况,调查运输车辆的车厢是否预冷、预冷温度、装车时蔬菜的温度湿度、运输时车厢温度和车辆是否配备自动测量计和自动除霜机等装置。
1.2.3 调查使用的仪器
红外线手持温度计、干湿球温度计:记录蔬菜采收过程中和包装时的温度以及冷藏间温度;
湿度计:记录蔬菜采收过程中的湿度和包装时的温度;
秒表:记录蔬菜的采收所需时间;
电子秤:记录采收时重量。
1.2.4 数据汇总整理
对从不同企业获取的调查数据进行汇总,在此基础上对照文献已有结果和冷链标准归纳、分析和总结存在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结果与讨论
2.1冷链流程
根据对蔬菜冷链配送企业的调查,归纳新鲜蔬菜冷链流程一般如下:
田头采收→原料运输→预处理→包装→冷藏→配送
整理调查数据发现,若不计冷藏时间,调查企业从田头采收到配送至店由8小时到14小时不等,其中田头采收耗时最长达4个小时,包装和配送次之,分别平均耗时4个小时和2个小时。
由此可以看出,当前蔬菜配送企业可以通过增配田头机械采收、完善包装配套设施、优化配送路线等方法缩短冷链时间,针对资金不足的企业还可以委托第三方配送来缩短冷链流程达到优化冷链的目的。
2.2预冷环节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swgc/spzlyaq/7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