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农户施用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灌云与南通海安的调查
不论农户们是否选择施用,都不能否认有机肥具有很多优势,目前国内虽然化肥的施用率较高,但实际上有机肥已经渐渐得到了重视,本文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对连云港灌云和南通海安的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与影响因素进行了数据分析,了解到有机肥不论是生产还是推广力度都不够,农户的受教育程度越、家庭耕地面积等因素,都影响着有机肥的知晓率、施用率。本文的目标主要在了解调研区域形象有机肥施用的因素,根据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评价分析农户的行为,找出影响行为的因素、程度与结果。本课题通过研究得到了农户的受教育程度、家庭耕地面积为主要影响农户对有机肥的知晓率和施用率的因素等结论。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绪论 2
(一)研究背景 2
(二)理论意义 2
(三)国内外研究进展 2
二、研究方案 3
(一)研究目标 3
(二)研究内容 3
1.有机肥农户施用行为 3
2.有机肥农户施用影响因素 3
三、连云港灌云与南通海安有机肥施用现状 4
(一)数据来源 4
(二)样本描述 4
1.农户个体情况 4
2.农户家庭情况 4
(三)农户是对有机肥了解情况 5
四、模型构建与分析 5
(一)模型设定 5
1.描述性统计 5
2.卡方检验 5
3. Logistic回归分析 6
(二)施用行为分析 6
1.有机肥的施用率与意愿 6
2.有机肥知晓率与施用率的关系 6
(三)影响因素分析 7
1.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7
2.回归模型验证 8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8
(一)结论 8
(二)政策建议 9
1.提高农户素质与意识 9
2.加强有机肥的生产与推广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1
有机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农户施用行为及影响因素
——基于连云港灌云与南通海安的调查
引言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在传统农业中,有机肥曾经是重要的肥料,可是随着时代与技术发展,化肥逐渐投入生产与使用,成为主要肥料,促进农业发展;而有机肥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有机肥资源量的统计已经很多年没有进行过了,杨桂杰(2013)参考了2002年的有机肥资源数据,进行整理,竟然在有机肥使用率越来越低的当下,得出了我国有机肥十分丰富的结果。即使当时全年的有机肥料资源总量丰富到能高达48.8亿吨,有机肥施用还是在不断减少,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得:我国有机肥的生产与使用都延续着传统农业时的经验,不仅费时费力,甚至并不清洁。因此,在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农民不愿使用有机肥;在一些经济水平落后的农村,因为劳动力廉价,农民会愿意施用有机肥料,但是受地区本身经济、技术水平限制,有机肥并没有办法被高质高效地施用。大致了解对我国种地不养地后,杨柏凤等(2010)结合了2009年的玉米灾情对2008年的化肥配施有机肥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机肥料富含有机物和营养元素,不仅能为作物提供丰富的养分,还能提高作物的抗灾性等结果,表明了有机肥相较于化肥仍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黄鸿翔(2006)研究指出了有机肥可以利用农业生产的副产物,通过秸秆还田、粪便发酵等环保措施处理获得,不仅保护了环境还节约了成本。处理后的产物还能被用做燃料、饲料甚至工业原料,增加了盈利途径、维护了传统农业良性循环和维持土壤肥力,可谓一举多得。Plaza C等(2004)和Kautz T等(2004)研究还表明,特殊的有机肥,即功能型的生物有机肥能提高土壤生物活性,Janvier C (2007)和Yang X M(2008)的研究也证明了有机肥能控制土壤微生物区,防治土传病害。裴润根(2017)选择晚稻,在新干县溧江镇堆背村晚稻田的试验区进行有机肥施用研究,结果显示施用有机肥会缩短晚稻生育周期、一定程度上提高产量。结合有机肥在市面上的被接受度却远不如化肥的背景,本文对选取了调研区域,对有机肥的农户施用行为和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
(二)理论意义
通过研究连云港灌云和南通海安地区的有机肥农户施用行为,能反应调研区域内农户对有机肥的了解程度、利用方式、利用率以及有机肥对当地产业的影响,通过农户对有机肥和化肥的不同施用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评价分析农户的行为,找出影响行为的因素,对相关研究和促进我国肥料合理使用及相关研究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
通过分析当地的农户施用商品有机肥的行为及影响因素,结果对促进商品有机肥研发和新型施肥技术发展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能促进我国农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保障食品质量与数量安全、维护国家农业产业发展。
本文中对农户的有机肥和化肥施用行为调查,包括了收益相关的统计,对比五年内的化肥和有机肥所造成的收益数据,评价结果对农户如何合理配置肥料减少成本、提高区域肥料利用率、增加收益等具有一定指导作用,而且通过科学调整肥料配置还能够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从而实现肥料生产同时充分发挥产业功能和提高整体经济效益的双重目的。通过对化肥和有机肥比较分析,评价分析结果对于合理分配化肥与有机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能够促进肥料加工生产业合理发展,引起市场对有机肥的重视。
(三)国内外研究进展
在国外,AKPAN S B(2012)、SOTAMENOU J(2014)等研究普遍采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农户施肥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Epule E T等(2015)通过使用Getdata图形数字化仪、合成、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的方式,对基于谷歌学者、科学引文索引(SCI)数据库、ISI科学网以及从FAOSTAT根据时间序列整理现有文献,进行数据分析。在国外已有不少的农民对有机肥的优势有了更深的了解并逐渐接受它。在国内,姜太碧(2015)对宁夏、青海进行调查,数据显示“邻里效应”对农户施肥量影响显著,但对农户是否施用有机肥的影响并不显著。陶俊生等(2016)于2015年对杭州的五个村庄进行了走访调查,通过填写问卷的形式了解农民施用有机肥的行为,共获得340份问卷,整理分析结果显示:有81.7%的农民在不同程度上施用有机肥,乍一看施用有机肥的人数很多,但是这些被施用的有机肥基本都是最原始的农家肥,不仅量少、利用率低,施用起来还很麻烦,故而只能起辅助作用,在农户心中属于可有可无的肥料。精制的有机肥价格高基本都不在农户考虑范围内。魏建林等(2015)研究了是什么促进了农户对施肥选择,结果表明信息会通过人际关系网传播,很多时候农户会听从相熟的人的建议选择肥料,而当地是否设有配方肥销售点也会成为农户是否采纳该技术的最核心因素。 Li等(2012)运用二元 Logistic 模型分析了农户施肥过多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农户的自身原因如认知能力等、农户家庭原因如家庭收入等因素,会对农户确定施肥量产生正向影响,种植结构和土地的地理位置则不影响农户对施肥量的决策。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绪论 2
(一)研究背景 2
(二)理论意义 2
(三)国内外研究进展 2
二、研究方案 3
(一)研究目标 3
(二)研究内容 3
1.有机肥农户施用行为 3
2.有机肥农户施用影响因素 3
三、连云港灌云与南通海安有机肥施用现状 4
(一)数据来源 4
(二)样本描述 4
1.农户个体情况 4
2.农户家庭情况 4
(三)农户是对有机肥了解情况 5
四、模型构建与分析 5
(一)模型设定 5
1.描述性统计 5
2.卡方检验 5
3. Logistic回归分析 6
(二)施用行为分析 6
1.有机肥的施用率与意愿 6
2.有机肥知晓率与施用率的关系 6
(三)影响因素分析 7
1.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7
2.回归模型验证 8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8
(一)结论 8
(二)政策建议 9
1.提高农户素质与意识 9
2.加强有机肥的生产与推广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1
有机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农户施用行为及影响因素
——基于连云港灌云与南通海安的调查
引言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在传统农业中,有机肥曾经是重要的肥料,可是随着时代与技术发展,化肥逐渐投入生产与使用,成为主要肥料,促进农业发展;而有机肥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有机肥资源量的统计已经很多年没有进行过了,杨桂杰(2013)参考了2002年的有机肥资源数据,进行整理,竟然在有机肥使用率越来越低的当下,得出了我国有机肥十分丰富的结果。即使当时全年的有机肥料资源总量丰富到能高达48.8亿吨,有机肥施用还是在不断减少,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得:我国有机肥的生产与使用都延续着传统农业时的经验,不仅费时费力,甚至并不清洁。因此,在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农民不愿使用有机肥;在一些经济水平落后的农村,因为劳动力廉价,农民会愿意施用有机肥料,但是受地区本身经济、技术水平限制,有机肥并没有办法被高质高效地施用。大致了解对我国种地不养地后,杨柏凤等(2010)结合了2009年的玉米灾情对2008年的化肥配施有机肥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机肥料富含有机物和营养元素,不仅能为作物提供丰富的养分,还能提高作物的抗灾性等结果,表明了有机肥相较于化肥仍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黄鸿翔(2006)研究指出了有机肥可以利用农业生产的副产物,通过秸秆还田、粪便发酵等环保措施处理获得,不仅保护了环境还节约了成本。处理后的产物还能被用做燃料、饲料甚至工业原料,增加了盈利途径、维护了传统农业良性循环和维持土壤肥力,可谓一举多得。Plaza C等(2004)和Kautz T等(2004)研究还表明,特殊的有机肥,即功能型的生物有机肥能提高土壤生物活性,Janvier C (2007)和Yang X M(2008)的研究也证明了有机肥能控制土壤微生物区,防治土传病害。裴润根(2017)选择晚稻,在新干县溧江镇堆背村晚稻田的试验区进行有机肥施用研究,结果显示施用有机肥会缩短晚稻生育周期、一定程度上提高产量。结合有机肥在市面上的被接受度却远不如化肥的背景,本文对选取了调研区域,对有机肥的农户施用行为和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
(二)理论意义
通过研究连云港灌云和南通海安地区的有机肥农户施用行为,能反应调研区域内农户对有机肥的了解程度、利用方式、利用率以及有机肥对当地产业的影响,通过农户对有机肥和化肥的不同施用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评价分析农户的行为,找出影响行为的因素,对相关研究和促进我国肥料合理使用及相关研究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
通过分析当地的农户施用商品有机肥的行为及影响因素,结果对促进商品有机肥研发和新型施肥技术发展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能促进我国农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保障食品质量与数量安全、维护国家农业产业发展。
本文中对农户的有机肥和化肥施用行为调查,包括了收益相关的统计,对比五年内的化肥和有机肥所造成的收益数据,评价结果对农户如何合理配置肥料减少成本、提高区域肥料利用率、增加收益等具有一定指导作用,而且通过科学调整肥料配置还能够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从而实现肥料生产同时充分发挥产业功能和提高整体经济效益的双重目的。通过对化肥和有机肥比较分析,评价分析结果对于合理分配化肥与有机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能够促进肥料加工生产业合理发展,引起市场对有机肥的重视。
(三)国内外研究进展
在国外,AKPAN S B(2012)、SOTAMENOU J(2014)等研究普遍采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农户施肥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Epule E T等(2015)通过使用Getdata图形数字化仪、合成、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的方式,对基于谷歌学者、科学引文索引(SCI)数据库、ISI科学网以及从FAOSTAT根据时间序列整理现有文献,进行数据分析。在国外已有不少的农民对有机肥的优势有了更深的了解并逐渐接受它。在国内,姜太碧(2015)对宁夏、青海进行调查,数据显示“邻里效应”对农户施肥量影响显著,但对农户是否施用有机肥的影响并不显著。陶俊生等(2016)于2015年对杭州的五个村庄进行了走访调查,通过填写问卷的形式了解农民施用有机肥的行为,共获得340份问卷,整理分析结果显示:有81.7%的农民在不同程度上施用有机肥,乍一看施用有机肥的人数很多,但是这些被施用的有机肥基本都是最原始的农家肥,不仅量少、利用率低,施用起来还很麻烦,故而只能起辅助作用,在农户心中属于可有可无的肥料。精制的有机肥价格高基本都不在农户考虑范围内。魏建林等(2015)研究了是什么促进了农户对施肥选择,结果表明信息会通过人际关系网传播,很多时候农户会听从相熟的人的建议选择肥料,而当地是否设有配方肥销售点也会成为农户是否采纳该技术的最核心因素。 Li等(2012)运用二元 Logistic 模型分析了农户施肥过多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农户的自身原因如认知能力等、农户家庭原因如家庭收入等因素,会对农户确定施肥量产生正向影响,种植结构和土地的地理位置则不影响农户对施肥量的决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hehuixue/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