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兰矮化突变体与正常植株相关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摘 要以杂交兰矮化突变体和正常杂交兰为试材,对其相关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为深入研究杂交兰矮化突变体矮化机理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与正常植株相比,矮化突变体植株体内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淀粉等能量物质较正常植株相对较低,并且具有较高的保护酶(SOD、POD、CAT)活性。可以推测这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差异与杂交兰的矮化性状密切相关,是造成植株矮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这些生理指标也可以作为筛选和鉴定矮化突变体的辅助手段。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1 材料与方法1
1.1 试验材料 2
1.2 试验方法 2
1.2.1 材料的选取2
1.2.2 生理指标的测定2
1.2.3 酶活性的测定2
1.3 数据分析 2
2 结果与分析3
2.1 相对含水量的比较3
2.2 可溶性糖含量 3
2.3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4
2.4 淀粉含量比较分析 4
2.5 保护酶类指标的比较5
2.5.1 SOD活性5
2.5.2 POD活性5
2.5.3 CAT活性6
3 讨论 6
致谢7
参考文献7
图1矮化突变体与正常杂交兰植株不同部位中相对含水量的比较3
图2 矮化突变体与正常杂交兰植株不同部位中可溶性糖含量比较3
图3矮化突变体与正常杂交兰植株不同部位中可溶性蛋白质的比较4
图4 矮化突变体与正常杂交兰植株不同部位中淡粉含量的比较4
图5 矮化突变体与正常杂交兰植株不同部位中SOD活性的比较5
图6矮化突变体与正常杂交兰植株不同部位中POD活性的比较5
图7 矮化突变体与正常杂交兰植株不同部位中CAT活性的比较6
杂交兰矮化突变体与正常植株相关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引言
近年来,随着株型大、无香味的兰花逐渐普及,消费者对具香味国兰类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而杂交兰的出现,恰好填补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这一市场空缺。目前已知的杂交兰新品种主要由国兰与大花蕙兰杂交得来。所选育的杂交兰新品种继承了国兰花朵幽香飘逸、株型小巧和运输方便的特点,具有极高的观赏和经济价值[1]。但由于杂交育种周期较长、具有目标性状的种质资源有限,严重限制了杂交兰尤其是小株型杂交兰的育种速度。
矮生资源的利用和矮化育种的产生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作物育种中最重要的成果[2]。到目前为止,在水稻、玉米、棉花、小麦等农作物及南瓜、豌豆等园艺作物中都鉴定得到了矮化植株,并通过研究这些矮化植株更深入地探索了矮化机理,为进一步开展矮化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目前,虽然在观赏植物中也发现了许多矮化突变体,但多以直接应用为主,对于矮化机理的研究甚少。
杂交兰株型矮化突变的发生是一个包含有许多生理生化改变的复杂过程。本试验以所在实验室杂交兰增殖培养中自发突变获得的杂交兰矮化突变体及正常杂交兰为试材,对矮化杂交兰与正常植株的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研究,以探明矮化性状与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关联性,为进一步研究观赏植物尤其是兰科植物的矮化机理提供一定的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正常杂交兰植株为本实验室以杂交兰‘韩国桃花’为母本,蕙兰为父本进行杂交,杂交F1种子无菌播种后获得的幼苗[3],杂交兰矮化植株为2012年继代培养过程中出现的株型矮化,叶色变浅的矮化突变体,经根状茎增殖、分化后,进一步筛选得到的遗传性状稳定的矮化植株。
将生根的、生育期及生长势一致的矮化和正常杂交兰幼苗于2013年6月移栽至光照培养箱中,基质为水苔,培养温度为25±2℃,光照强度2000lux,光照时间12h.d1。2014年1月,随机选取生长势一致的植株进行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1.2 试验方法
1.2.1 材料的选取
分别选取生长势一致的矮化与正常杂交兰植株和根状茎为材料。叶片:选择生长良好的不同植株同一部位的完整叶片;根状茎:选择在增殖培养基中增殖3个周左右的生长状态良好的根状茎;根:选择相同部位的新鲜根段;茎鞘:带有叶鞘的基部茎段。
1.2.2 生理指标的测定
相对含水量测定:根、根状茎、茎鞘和叶片各0.5g,3次重复,放入已编号的信封中,微波高温杀青1min后,置于烘箱75℃烘至恒重,称重。
相对含水量(%)=(鲜重干重)/鲜重×100%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采用蒽酮比色法[4](,并做修改。具体操作方法:取矮化与正常杂交兰相同部位的新鲜根、根状茎、茎鞘及叶,经微波高温杀青1min,75℃烘至恒重后,研磨成粉末,分别取粉末0.1g,放入10ml离心管中,加8ml 80%的乙醇,摇匀,80℃水浴30min,3000rpm离心10min,将上清液转移至25ml带塞大试管中,重复三次,定容至25ml试管中。吸取提取液0.1ml放入10ml离心管,加入5ml蒽酮硫酸溶液,摇匀,90℃煮沸15min,冷却后620nm波长测定吸光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出对应的含糖量,从而计算出样品的总含糖量。公式如下:可溶性糖含量(mg.g1)=A×Vt总/(Vs分×m)×103。
式中:A为通过标准曲线计算出的含糖量(μg);Vt为提取液总量25ml;Vs为测定吸光度时所取的提取液量0.1ml;m为样品的干重(g)。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采用考马斯亮蓝比色法[5],各称取0.2g正常与矮化杂交兰相同部位的新鲜根、茎、叶及根状茎材料剪碎,加入50mmol/L PBS(pH=7.0)1.6ml,加入少量石英砂,冰浴研磨成匀浆,12000rpm离心20min,取0.1ml上清液,加入考马斯亮蓝溶液2.9ml,混匀,2min后,595nm下测定吸光度。计算公式:蛋白质含量(mg.g1)=C×VZ/(VF×m)×103。
式中:C为通过标准曲线计算出的游离氨基酸量(μg);VZ为提取液总1.6 ml;VF为测定吸光度时所取的提取液量0.1ml;m为样品的鲜重(g)。
淀粉提取方法:参照陈瑶瑶[6],采用碘显色法[7]。分别取矮化突变体和正常植株的新鲜根、根状茎、茎鞘和叶片的材料各0.5g(3次重复),剪碎放入研钵中,加入1.5ml 80%乙醇充分研磨,再转入10ml离心管中,用1.5ml蒸馏水洗涤残渣一次,离心后,用1.5ml 80% Ca(NO3)2悬浮,之后,放入沸水浴中水浴10min,离心后将上清液转入10ml容量瓶中,重复提取2次后定容至10ml。
1.2.3 酶活性的测定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方法: 采用NBT光还原法测定[8]。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方法:采用愈创木酚显色法[9]。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测定方法:紫外吸收测定法[10]。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y/46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