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兰常见虫害的鉴别及其防治的初步研究(附件)
本研究以收集来自蝴蝶兰温室中的害虫作为样本,通过对虫体样本的生理解剖来确定其种类,研究不同浓度药剂对害虫形态指标和防治效果以及酶活性的影响。本试验共设置12个处理,夹竹桃提取液浓度为0.2 g/ml、0.4 g/m、0.6 g/mll、0.8 g/ml、1 g/ml,生物农药0.3%印楝素乳油稀释至1000倍液、1200倍液和1500倍液,化学农药48%毒死蜱浓度为10 mg/L、30 mg/L、50 mg/L,以蒸馏水为对照。结果表明,所鉴定的虫体样本为直翅目的蝗虫,三种药剂的防治效果依次为1g/ml的夹竹桃提取液>50mg/L的毒死蜱>0.3%印楝素乳油的1000倍液,72 h后的效果依次为100 %、69.05 %、78.57 % 。关键词 蝴蝶兰,蝗虫,形态解剖,酶活性
目 录
1 引言 1
1.2 蝴蝶兰的常见虫害 1
1.3 蝴蝶兰的常见虫害的防治 2
1.4 研究目的 3
2 材料与研究方法 3
2.1 材料及试验仪器 3
2.2 方法 3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4
2.4 数据分析 7
3 结果与分析 8
3.1 昆虫的鉴定 8
3.2 药剂作用方式鉴定 9
3.3 昆虫的防治效果 9
3.4 不同药剂下昆虫的酶活性 13
4 讨论 15
结论 17
致 谢 18
参 考 文 献 19
1 引言
蝴蝶兰因具有极高观赏价值而闻名世界,是热带兰中的珍品,属于兰科舌唇兰属,为单茎性附生兰[1]。它具有像蝴蝶一样的花瓣,因此而得名,且因花大而鲜艳,颜色种类丰富,不少品种甚至兼备双色或者三色,加之观赏期可达两个多月,素被誉为“兰中皇后”。蝴蝶兰原产于东南亚的热带地区,所以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需要进行温室或者室内栽培[2],而随之而来的室内高温高湿、不良通风环境等因素,导致实际栽培过程中极易发生病虫害。蝴蝶兰的茎很短,四周被叶鞘包围,其叶片为肉质的,常具三到四片叶,正反面都呈绿色,形状为长圆形或椭圆形,长80220 mm,宽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065 mm[3],花苞片为三角形,长3050 mm,花梗和子房都是绿色,长2540 mm[4];花瓣为菱圆形,长3040 mm,宽2528 mm;具有两个花粉团,形状近似为球形,花期一般在每年的四到六月份。在热带雨林中,蝴蝶兰的分布较为广泛,它具有喜温暖、怕寒冷的特点。蝴蝶兰常生长于高温高湿的森林树木中,原产于热带地区,是一中多分布于马来西亚地区的多年生的草本植物。适合蝴蝶兰生长的最佳温度在1223 ℃之间,但在冬天温度低于10 ℃时蝴蝶兰就会停止生长,温度低于5 ℃时,蝴蝶兰死亡率比较高。室内栽培时,白天适宜的温度在2528 ℃之间[5],夜间适宜的温度应保持在1820 ℃之间,需要注意的是,当温度过高时,特别是在温度超过32 ℃时,蝴蝶兰可能会进入半休眠状态[6]。
1.2 蝴蝶兰的常见虫害
蓟马,属于缨翅目,锉吸式口器[7]。虫体长1.02.0 mm,颜色为黑色、褐色或黄色;触角一般为510节,呈线状或者念珠状;翅膀的边缘具有长而整齐的缘毛;爪已退化,雌虫腹部末端为圆锥形,产卵期位于腹面,锯齿状或圆柱形[8]。雄虫无产卵器,触角为69节。若虫和成虫均怕光,蓟马全年都可能发生。高发期一般在秋季或者入冬的1112月份。春、夏、秋季主要发生在露天种植中。蓟马除蝴蝶兰外,还会危害多种作物,如茄子、黄瓜、辣椒、西瓜等。虫害高峰通常是在秋季或每年年末入冬的时候,三至五月则是次高峰期。雌成虫的繁殖方式比较特殊,多为孤雌生殖的繁殖方式,偶尔可以见到两性生殖,因此极难见到雄虫[9]。雌成虫喜欢在叶肉组织内分散产卵,单次产卵量为22至35粒。成虫寿命通常不超过10天。蓟马生长于热干环境中,最适的环境温度在23~28 ℃之间,蓟马难以存活在湿度过大的环境中,当温度达31 ℃,湿度达到100 %时,若虫死亡率达到100 %[10]。在多雨季节,如遇植物叶腋间积水,可能导致若虫死亡。蓟马对蝴蝶兰的主要危害部位是蝴蝶兰的幼嫩的新叶及其花朵,遭受蓟马危害的蝴蝶兰花芽会呈萎缩状态,花瓣易扭曲变形。可在受危害的花片上面看见明显的条纹或白色斑点,严重的影响了蝴蝶兰正常的开花和及其观赏价值[11]。
蝗虫,为直翅目,咀嚼式口器[12]。雄成虫体长35~40毫米,雌成虫40~51毫米;蝗虫的体表颜色会根据环境不同而有所变化,通常为黄褐色或绿色的[13]。蝗虫每年能产生的世代数不尽相同,其不仅取决于该品种的蝗虫生存地区的年光照、食物、有效积温以及其他虫期生长发育情况,还取决于该品种蝗虫的生物学特性。主要发生于每年下半年。全世界的蝗虫品种大概有10000种,主要分布于温带、热带的沙漠和草地。我国拥有超过1000种的蝗虫品种,占全世界的十分之一[14]。大量的蝗虫聚集在一起容易形成蝗虫集体跳跃群迁的现象。蝗虫对蝴蝶兰危害比众多害虫更大,对蝴蝶兰的主要危害部位有花瓣、花梗、叶片。被蝗虫嚼食后的叶片会留下大型嚼食痕迹;被蝗虫嚼食后的花梗很容易形成伤口,被啃食严重的花梗可能会出现折断现象;被蝗虫嚼食后的花瓣残缺不全[15]。
1.3 蝴蝶兰的常见虫害的防治
蓟马,早春时可以尽早消灭越冬的若虫及其成虫,具体方式有清理蝴蝶兰种植区的残叶和区域杂草,对它们进行集中深埋[16]。此外,为了减轻危害,可以进行肥料和灌溉的管理,以便促使蝴蝶兰植株健壮生长。用25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或5 %啶虫脒可湿性粉剂2500倍、4.5%高氯乳油1000倍与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17],根据上述的方调制药剂可以对蓟马有快速杀死的效果,并且有效期长。但为保持药剂对蓟马的防治效果,避免害虫耐药性的产生,上述的药品可以进行轮换的方式来使用[18]。
蝗虫,农业防治的主要方式有减少害虫繁殖、生长场所和改变蝴蝶兰种植区域的气候。对于前者,可以通过清除种植区域周围灌木、杂草的方式来实现。对于后者,可以在种植区域周围植树造林,以减少蝗虫繁殖的区域。20%的敌百虫粉剂是效果比较好的蟑螂诱杀剂[19],具体的用法是将诱蟑螂诱杀粉剂撒在蟑螂经常出没的场所,可以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此外,敌敌畏与二氯苯醚酯混合而成的诱杀药剂对蟑螂有较强的灭杀效果,可以达到83.4 %的防治效果,其灭杀的主要方式是熏杀[20]。
目 录
1 引言 1
1.2 蝴蝶兰的常见虫害 1
1.3 蝴蝶兰的常见虫害的防治 2
1.4 研究目的 3
2 材料与研究方法 3
2.1 材料及试验仪器 3
2.2 方法 3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4
2.4 数据分析 7
3 结果与分析 8
3.1 昆虫的鉴定 8
3.2 药剂作用方式鉴定 9
3.3 昆虫的防治效果 9
3.4 不同药剂下昆虫的酶活性 13
4 讨论 15
结论 17
致 谢 18
参 考 文 献 19
1 引言
蝴蝶兰因具有极高观赏价值而闻名世界,是热带兰中的珍品,属于兰科舌唇兰属,为单茎性附生兰[1]。它具有像蝴蝶一样的花瓣,因此而得名,且因花大而鲜艳,颜色种类丰富,不少品种甚至兼备双色或者三色,加之观赏期可达两个多月,素被誉为“兰中皇后”。蝴蝶兰原产于东南亚的热带地区,所以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需要进行温室或者室内栽培[2],而随之而来的室内高温高湿、不良通风环境等因素,导致实际栽培过程中极易发生病虫害。蝴蝶兰的茎很短,四周被叶鞘包围,其叶片为肉质的,常具三到四片叶,正反面都呈绿色,形状为长圆形或椭圆形,长80220 mm,宽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065 mm[3],花苞片为三角形,长3050 mm,花梗和子房都是绿色,长2540 mm[4];花瓣为菱圆形,长3040 mm,宽2528 mm;具有两个花粉团,形状近似为球形,花期一般在每年的四到六月份。在热带雨林中,蝴蝶兰的分布较为广泛,它具有喜温暖、怕寒冷的特点。蝴蝶兰常生长于高温高湿的森林树木中,原产于热带地区,是一中多分布于马来西亚地区的多年生的草本植物。适合蝴蝶兰生长的最佳温度在1223 ℃之间,但在冬天温度低于10 ℃时蝴蝶兰就会停止生长,温度低于5 ℃时,蝴蝶兰死亡率比较高。室内栽培时,白天适宜的温度在2528 ℃之间[5],夜间适宜的温度应保持在1820 ℃之间,需要注意的是,当温度过高时,特别是在温度超过32 ℃时,蝴蝶兰可能会进入半休眠状态[6]。
1.2 蝴蝶兰的常见虫害
蓟马,属于缨翅目,锉吸式口器[7]。虫体长1.02.0 mm,颜色为黑色、褐色或黄色;触角一般为510节,呈线状或者念珠状;翅膀的边缘具有长而整齐的缘毛;爪已退化,雌虫腹部末端为圆锥形,产卵期位于腹面,锯齿状或圆柱形[8]。雄虫无产卵器,触角为69节。若虫和成虫均怕光,蓟马全年都可能发生。高发期一般在秋季或者入冬的1112月份。春、夏、秋季主要发生在露天种植中。蓟马除蝴蝶兰外,还会危害多种作物,如茄子、黄瓜、辣椒、西瓜等。虫害高峰通常是在秋季或每年年末入冬的时候,三至五月则是次高峰期。雌成虫的繁殖方式比较特殊,多为孤雌生殖的繁殖方式,偶尔可以见到两性生殖,因此极难见到雄虫[9]。雌成虫喜欢在叶肉组织内分散产卵,单次产卵量为22至35粒。成虫寿命通常不超过10天。蓟马生长于热干环境中,最适的环境温度在23~28 ℃之间,蓟马难以存活在湿度过大的环境中,当温度达31 ℃,湿度达到100 %时,若虫死亡率达到100 %[10]。在多雨季节,如遇植物叶腋间积水,可能导致若虫死亡。蓟马对蝴蝶兰的主要危害部位是蝴蝶兰的幼嫩的新叶及其花朵,遭受蓟马危害的蝴蝶兰花芽会呈萎缩状态,花瓣易扭曲变形。可在受危害的花片上面看见明显的条纹或白色斑点,严重的影响了蝴蝶兰正常的开花和及其观赏价值[11]。
蝗虫,为直翅目,咀嚼式口器[12]。雄成虫体长35~40毫米,雌成虫40~51毫米;蝗虫的体表颜色会根据环境不同而有所变化,通常为黄褐色或绿色的[13]。蝗虫每年能产生的世代数不尽相同,其不仅取决于该品种的蝗虫生存地区的年光照、食物、有效积温以及其他虫期生长发育情况,还取决于该品种蝗虫的生物学特性。主要发生于每年下半年。全世界的蝗虫品种大概有10000种,主要分布于温带、热带的沙漠和草地。我国拥有超过1000种的蝗虫品种,占全世界的十分之一[14]。大量的蝗虫聚集在一起容易形成蝗虫集体跳跃群迁的现象。蝗虫对蝴蝶兰危害比众多害虫更大,对蝴蝶兰的主要危害部位有花瓣、花梗、叶片。被蝗虫嚼食后的叶片会留下大型嚼食痕迹;被蝗虫嚼食后的花梗很容易形成伤口,被啃食严重的花梗可能会出现折断现象;被蝗虫嚼食后的花瓣残缺不全[15]。
1.3 蝴蝶兰的常见虫害的防治
蓟马,早春时可以尽早消灭越冬的若虫及其成虫,具体方式有清理蝴蝶兰种植区的残叶和区域杂草,对它们进行集中深埋[16]。此外,为了减轻危害,可以进行肥料和灌溉的管理,以便促使蝴蝶兰植株健壮生长。用25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或5 %啶虫脒可湿性粉剂2500倍、4.5%高氯乳油1000倍与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17],根据上述的方调制药剂可以对蓟马有快速杀死的效果,并且有效期长。但为保持药剂对蓟马的防治效果,避免害虫耐药性的产生,上述的药品可以进行轮换的方式来使用[18]。
蝗虫,农业防治的主要方式有减少害虫繁殖、生长场所和改变蝴蝶兰种植区域的气候。对于前者,可以通过清除种植区域周围灌木、杂草的方式来实现。对于后者,可以在种植区域周围植树造林,以减少蝗虫繁殖的区域。20%的敌百虫粉剂是效果比较好的蟑螂诱杀剂[19],具体的用法是将诱蟑螂诱杀粉剂撒在蟑螂经常出没的场所,可以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此外,敌敌畏与二氯苯醚酯混合而成的诱杀药剂对蟑螂有较强的灭杀效果,可以达到83.4 %的防治效果,其灭杀的主要方式是熏杀[20]。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y/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