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糟基质添加微生物菌剂对辣椒幼苗生长和果实产量的影响
本文借助试验以辣椒为材料,通过在有机育苗和栽培基质中添加不同种类及不同浓度的微生物菌剂,研究促进辣椒生长及果实产量的微生物菌剂,筛选出最适宜辣椒生长微生物菌剂种类及浓度,为研发生物活性有机基质提供理论依据,其中通过预备试验,筛选出适合辣椒育苗和栽培的基质配方为草炭醋糟蛭石=132;微生物菌剂为NEB-26、NEB-F、EM微生物有益菌液。
目录
醋糟基质添加微生物菌剂对辣椒幼苗生长和果实产量的影响 3
引言 3
1、 材料与方法 4
1.1试验材料 4
1.2 试验方法 4
1.3测定项目与方法 5
1.4 数据分析 5
2、结果与分析 5
2.1 微生物菌剂对辣椒幼苗生长和果实产量的影响 5
3、讨论 6
4、致谢 7
参考文献: 8
醋糟基质添加微生物菌剂对辣椒幼苗生长和果实产量的影响
引言
引言
随着设施园艺的迅速发展,无土栽培技术和穴盘育苗技术正在大面积、大范围推广应用,促进了有机固体基质的研究、开发和应用(郭世荣,2005)[1]。因地制宜地利用各种优质廉价的工农业废弃物资源生产优质、低成本的有机基质用于作物育苗和栽培,已经成为无土栽培和穴盘育苗的基础性工作。大量的研究表明,许多工农业废弃物资源如树皮(Lourdes et al., 2005)、椰子糠(Abad et al., 2002)、菇渣(Medina et al.,2009)、稻壳(Marianthi, 2006)[2]等,均可用来发酵合成园艺作物育苗和栽培的有机基质。近年来,利用醋糟发酵合成蔬菜有机育苗和栽培基质,也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36]。
随着无土栽培技术和穴盘育苗技术的推广应用,针对生产中对蔬菜栽培和育苗有机基质多种功能的要求,生物活性基质的研发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注意,通常的做法是在成品基质中添加具有生物活性的微生物菌剂。微生物肥料(Microbial Fertilizer)亦称菌肥、生物肥料、接种剂等,指一类含有活微生物的特定制品,通过其中所含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增加植物养分的供应量或促进植物生长,改善农产品品质及农业生态环境,其中活微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生物起关键作用[7]。近年来,微生物菌剂(肥)已在多种作物上被广泛应用[812],能调节和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抗病能力。随着微生物农药研究的深入和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其种类和数量将会逐步增多,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3]。微生物菌剂内含大量的有益活菌物质及多种天然发酵活性物质,在作物根 [14]通过在醋糟基质中添加Ba微生物菌剂(肥),提高了黄瓜幼苗质量,显著降低了枯萎病发病率;也通过在育苗基质中添加芽孢杆菌[15],优化了辣椒植株根围微生物区系,达到了促进生长、提高产量的目的。然而,这些研究都关注于基质添加微生物菌剂对蔬菜作物抗病性的影响和促进生长、提高产量的作用等方面,未能解释微生物菌剂良好效果的作用机理。国内外关于在土壤栽培中使用微生物菌剂(肥)促进作物生长和降低发病率的作用机理,已经从生理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微生物菌剂中有效活性成分与植物根系紧密结合,在根皮层细胞内、外生长形成菌根,增加了植物对矿质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吸收,改善植物的营养状况,促进作物生长 [16],并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还产生各类植物生长激素,能有效抑制多种真菌、细菌、病毒等病害,最大限度地减轻土传病害的发生,提高作物对低温、干旱、盐碱等逆境的抗性 [17]。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Ehrenberg) Cohn)的利用就是成功的例子,不仅可有效防治作物病害 [18],而且可提高土壤中可吸收元素的含量,将无效养分转变为有效形态供植物吸收 [19]。然而,土壤环境与有机基质环境存在本质上的不同,利用土壤环境中获得的数据难以解释有机基质栽培中出现的问题。为此,本试验以辣椒为材料,通过在有机育苗和栽培基质中添加微生物菌剂,从有机基质的理化性状、微生物环境、酶活性等方面,研究微生物菌剂促进辣椒生长的可能机理,为研发生物活性有机基质提供理论依据。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选用的辣椒(Capsicum annuum L.)品种为‘苏椒五号’,种子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提供。供试微生物菌剂为NEB(恩益碧)26(美国根茂公司生产)、NEB(恩益碧)F(美国根茂公司生产)、EM微生物有益菌液(日本EM公司研制),均从农贸市场购买。选用的醋糟、草炭以及蛭石均由镇江培蕾基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通过预备试验,筛选出适合辣椒育苗和栽培的基质配方为:草炭:醋糟:蛭石=1:3:2,其基本理化性状为:容重0.18 g cm3;总孔隙63.4 %;水气比1.53;氮17.75 g kg1;磷3.46 g kg1;钾17.26 g kg1;pH 6.26;EC 1.65 mS cm1。
1.2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2 年8月至2013年8月在大学牌楼实验基地的现代化温室中进行。试验主要进行微生物菌剂种类和浓度的筛选。采用72 孔穴盘,于基质装盘结束后,每盘浇灌216 ml(3 ml/穴孔)不同浓度的微生物菌剂。试验设10个处理,即每种菌剂分别设0.03%、0.06%、0.09%三个浓度(v/v),分别表示为:0.03% NEB26、0.06% NEB26、0.09% NEB26、0.03% NEBF、0.06% NEBF、0.06% NEBF、0.03%EM、0.06%EM、0.09%EM,以不添加任何菌剂而浇灌等量清水为对照(CK)。每个处理3盘,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
微生物菌剂处理完成后,开始播种。播种前辣椒种子在55℃的温烫水中处理15 min,然后在30℃的温水中浸种8 h,此后置于28 ℃的恒温箱中催芽,湿度80%,保持黑暗,间隔6 h用清水淘洗种子一次,直至发芽。选取饱满、发芽整齐一致的辣椒种子播种于72 孔穴盘内,每穴2粒。播种完成后,将穴盘置于温度28℃/18℃、光周期10 h/14 h、白天平均光照强度为400 μmolm2s1的现代化玻璃温室中进行培育。育苗期间根据基质的湿润程度和幼苗生长状况,定期用自来水补充基质水分,每个穴盘每次浇灌200 ml左右的清水,以浇灌的清水不向穴盘外渗漏为准。待幼苗生长至8片真叶现蕾后(定植前),每个处理取样45株幼苗(每穴盘5株、每重复15株)测定生长指标,取其平均值。同时,将剩余辣椒幼苗定植于栽培盆内,每盆3株,每处理重复3次,每重复3盆,随机区组排列。栽培盆内装有与育苗时相同的基质(草炭:醋糟:蛭石=1:3:2),高度为栽培盆高度的3/4。
目录
醋糟基质添加微生物菌剂对辣椒幼苗生长和果实产量的影响 3
引言 3
1、 材料与方法 4
1.1试验材料 4
1.2 试验方法 4
1.3测定项目与方法 5
1.4 数据分析 5
2、结果与分析 5
2.1 微生物菌剂对辣椒幼苗生长和果实产量的影响 5
3、讨论 6
4、致谢 7
参考文献: 8
醋糟基质添加微生物菌剂对辣椒幼苗生长和果实产量的影响
引言
引言
随着设施园艺的迅速发展,无土栽培技术和穴盘育苗技术正在大面积、大范围推广应用,促进了有机固体基质的研究、开发和应用(郭世荣,2005)[1]。因地制宜地利用各种优质廉价的工农业废弃物资源生产优质、低成本的有机基质用于作物育苗和栽培,已经成为无土栽培和穴盘育苗的基础性工作。大量的研究表明,许多工农业废弃物资源如树皮(Lourdes et al., 2005)、椰子糠(Abad et al., 2002)、菇渣(Medina et al.,2009)、稻壳(Marianthi, 2006)[2]等,均可用来发酵合成园艺作物育苗和栽培的有机基质。近年来,利用醋糟发酵合成蔬菜有机育苗和栽培基质,也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36]。
随着无土栽培技术和穴盘育苗技术的推广应用,针对生产中对蔬菜栽培和育苗有机基质多种功能的要求,生物活性基质的研发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注意,通常的做法是在成品基质中添加具有生物活性的微生物菌剂。微生物肥料(Microbial Fertilizer)亦称菌肥、生物肥料、接种剂等,指一类含有活微生物的特定制品,通过其中所含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增加植物养分的供应量或促进植物生长,改善农产品品质及农业生态环境,其中活微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生物起关键作用[7]。近年来,微生物菌剂(肥)已在多种作物上被广泛应用[812],能调节和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抗病能力。随着微生物农药研究的深入和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其种类和数量将会逐步增多,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3]。微生物菌剂内含大量的有益活菌物质及多种天然发酵活性物质,在作物根 [14]通过在醋糟基质中添加Ba微生物菌剂(肥),提高了黄瓜幼苗质量,显著降低了枯萎病发病率;也通过在育苗基质中添加芽孢杆菌[15],优化了辣椒植株根围微生物区系,达到了促进生长、提高产量的目的。然而,这些研究都关注于基质添加微生物菌剂对蔬菜作物抗病性的影响和促进生长、提高产量的作用等方面,未能解释微生物菌剂良好效果的作用机理。国内外关于在土壤栽培中使用微生物菌剂(肥)促进作物生长和降低发病率的作用机理,已经从生理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微生物菌剂中有效活性成分与植物根系紧密结合,在根皮层细胞内、外生长形成菌根,增加了植物对矿质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吸收,改善植物的营养状况,促进作物生长 [16],并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还产生各类植物生长激素,能有效抑制多种真菌、细菌、病毒等病害,最大限度地减轻土传病害的发生,提高作物对低温、干旱、盐碱等逆境的抗性 [17]。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Ehrenberg) Cohn)的利用就是成功的例子,不仅可有效防治作物病害 [18],而且可提高土壤中可吸收元素的含量,将无效养分转变为有效形态供植物吸收 [19]。然而,土壤环境与有机基质环境存在本质上的不同,利用土壤环境中获得的数据难以解释有机基质栽培中出现的问题。为此,本试验以辣椒为材料,通过在有机育苗和栽培基质中添加微生物菌剂,从有机基质的理化性状、微生物环境、酶活性等方面,研究微生物菌剂促进辣椒生长的可能机理,为研发生物活性有机基质提供理论依据。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选用的辣椒(Capsicum annuum L.)品种为‘苏椒五号’,种子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提供。供试微生物菌剂为NEB(恩益碧)26(美国根茂公司生产)、NEB(恩益碧)F(美国根茂公司生产)、EM微生物有益菌液(日本EM公司研制),均从农贸市场购买。选用的醋糟、草炭以及蛭石均由镇江培蕾基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通过预备试验,筛选出适合辣椒育苗和栽培的基质配方为:草炭:醋糟:蛭石=1:3:2,其基本理化性状为:容重0.18 g cm3;总孔隙63.4 %;水气比1.53;氮17.75 g kg1;磷3.46 g kg1;钾17.26 g kg1;pH 6.26;EC 1.65 mS cm1。
1.2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2 年8月至2013年8月在大学牌楼实验基地的现代化温室中进行。试验主要进行微生物菌剂种类和浓度的筛选。采用72 孔穴盘,于基质装盘结束后,每盘浇灌216 ml(3 ml/穴孔)不同浓度的微生物菌剂。试验设10个处理,即每种菌剂分别设0.03%、0.06%、0.09%三个浓度(v/v),分别表示为:0.03% NEB26、0.06% NEB26、0.09% NEB26、0.03% NEBF、0.06% NEBF、0.06% NEBF、0.03%EM、0.06%EM、0.09%EM,以不添加任何菌剂而浇灌等量清水为对照(CK)。每个处理3盘,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
微生物菌剂处理完成后,开始播种。播种前辣椒种子在55℃的温烫水中处理15 min,然后在30℃的温水中浸种8 h,此后置于28 ℃的恒温箱中催芽,湿度80%,保持黑暗,间隔6 h用清水淘洗种子一次,直至发芽。选取饱满、发芽整齐一致的辣椒种子播种于72 孔穴盘内,每穴2粒。播种完成后,将穴盘置于温度28℃/18℃、光周期10 h/14 h、白天平均光照强度为400 μmolm2s1的现代化玻璃温室中进行培育。育苗期间根据基质的湿润程度和幼苗生长状况,定期用自来水补充基质水分,每个穴盘每次浇灌200 ml左右的清水,以浇灌的清水不向穴盘外渗漏为准。待幼苗生长至8片真叶现蕾后(定植前),每个处理取样45株幼苗(每穴盘5株、每重复15株)测定生长指标,取其平均值。同时,将剩余辣椒幼苗定植于栽培盆内,每盆3株,每处理重复3次,每重复3盆,随机区组排列。栽培盆内装有与育苗时相同的基质(草炭:醋糟:蛭石=1:3:2),高度为栽培盆高度的3/4。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y/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