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滨海大道景观绿地调查与研究
1本文在实地调研和资料查阅的基础之上,对滨海大道第二标段景观绿地的道路、海景广场和交叉口节点区域内植物的种类、数量及生长状况等方面进行了调查记录,并对所得数据进行了分类整理与统计分析,初步得出现阶段内滨海大道第二标段三个部分的植物共28科46属56种,其中乔木10科17属23种,灌木13科20属24种,草本5科9属9种。绿地植物的性状组成中,乔木占41%,灌木占43%,草本占16%;绿地植物的主要科为豆科和夹竹桃科;绿地植物的区系成分以热带—亚热带为主[1],其中植物优势种中,乔木层为黄槿、蒲葵、木棉;灌木层为千头木麻黄、黄金榕、夹竹桃;草本层则为马尼拉草、钝叶草和吊灯花。不同部分景观绿地植物的优势科、优势种及生态外貌等存在差异,反映出各自的特点。
目录
引言
前言
在现代城市道路景观要素中,绿地是不可或缺的一元。植物在绿地景观的营造中扮演着“软装”的角色,植物拥有着活泼的生命力和表现力,在生长中变化,在变化中生长,它与其他景观要素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密切联系[2],是园林以及城乡环境建设的重要材料。而滨海道路是城市道路景观中一个特殊的种类,它所处的自然地理区位使其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其不仅有着优良的景观效果,更是可以作为带动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因子。
北海作为一个沿海城市,在进行景观建设的同时,亦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城市文化及城市内涵,而滨海文化作为一个象征因子正引领着北海景观设计的未来。本文择取滨海大道第二标段的道路两侧和主要节点的景观绿地,分别从物种组成概况、群落重要值指数等方面对滨海大道景观绿地的植物多样性及植物配置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并总结出其所存在的优势与不足,继而提出改善的建议,以期为北海市园林景观植物造景的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1研究区域概况
1.1 广西北海市概况
北海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端,北部湾东北岸。北纬20°26~21°55,东经108°50′~109°47,东邻广东省,南与海南省隔海相望,西濒越南。地理区位详见图1。地势从北向南倾斜,东北、西北为丘陵,南北沿海为台地和平原,南部江河下游为冲积平原,平均海拔1015m。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为22.9℃,年降雨量约1670mm。境内大陆土壤基本是海相沉积层,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表土多属红壤性沙质土壤;北海半岛则以带海湾沉积物、铁铝富集的砂土或砂质土壤为特征[3]。
北海海洋资源丰富,空气清新怡人,每立方厘米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高达2500~5000个,比内陆城市高出50~100倍,负氧离子含量高,堪称中国最大的城市氧吧,享有“中国最适宜居住城市”美称,海岸风光独特宜人,以著名的银滩为代表的海滨带,风光旖旎,具有发展滨海旅游业“海水、阳光、沙滩”的全部要素。
图1 广西北海市区位图
1.2 广西北海市滨海大道
北海滨海大道环绕北海半岛而修建,北起烟楼村,与广西滨海公路相接,环绕市区,途经沙脚、香格里拉、外沙岛、冠头岭、银滩,东至大冠沙,以其所包含的巨大经济、景观价值而被誉为广西第一景观大道,其项目用地量达2384公顷,沿线集结了北海城市发展规划中的重大项目群,因而滨海大道对北海经济发生的拉动作用是多元性的,特别是在联动北海旅游观光带方面,更是有着丰富的资源优势。
图2 滨海大道第二标段位置图
2 调查与研究方法
2.1 样地选取
滨海大道的规划分为四个标段,其规划建设的概况请见表1、表2。在对滨海大道进行初次全线踏查的情况下,发现其第一标段基本位于立交桥区域,植物种植位置难以到达且此段所行车辆速度较快,使得对其植物配置情况的调查记录存在较大困难。并且,滨海大道的第三及第四标段均处于建设实施当中,景观效果尚未形成。同时,由于第二标段的规划建设时间较早,形成了较完整的景观效果,且其植物种类较丰富,游赏群众较多以及观景效果较佳。因此,本调查研究的具体工作选于滨海大道的第二标段,即滨海大道的海景广场至压叉岭立交桥区段,调查区段全线长3.4km。由于第二标段全线较长,为了方便调查记录与分析,特将此标段划分为三个部分,即道路部分、海景广场部分及交叉口节点部分。
表1 滨海大道四个标段规划建设概况
序号
规划长度(km)
规划面积(平方千米)
功能
第一标段
9.3
5.9
海湾新城
第二标段
14.2
7.8
生活岸线
第三标段
17.6
18.6
旅游休闲
第四标段
9.5
21.5
生态银滩
表2 滨海大道已建成区的功能划分
功能区
范围
性质
滨海生态居住区
工业园以北至烟楼
配套完善的高档生态型别墅区,主要为区域性高端人员以及北部科研办公区的高科技研发人员提供一个高档的居住环境。
海湾新城区
工业园至高德港
为本市工业园区的商务、产品展示提供空间以及配套的居住及村民迁回建区(海岸线长为6.8千米),同时将于此区域规划滨海活力公园和海上运动基地。
市区北岸居住生活岸线
高德至香格里拉饭店
为市民日常生活配套服务的商业、休闲、健身娱乐等,以及滨海高档住宅区。
旧城保护改造区
香格里拉以西
主要内容包括老城步行街改造、港口区改造及旧城居住环境整改。
2.2 植物群落的调查
调查于2014年2月到4月进行,采取实地调研为主,按乔木层、灌木层及草木层分别调查种名、胸径、冠幅、高度、个体数和生长状况,记录标段各区域内的植物群落,并拍摄现状照片,借助《南方植物志》等工具书对采集的植物标本进行辨认鉴定。同时,采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类与统计以及运用计算机辅助绘图工具绘制主要部分植物景观平面图。
2.3 计算方法
2.3.1指数计算
(1)多度(abundance)与相对多度(relative abundance)
多度:指样地内各植物种的株数,即群落中每个植物种的个体数。某种植物个体数越多,优势度可能性越大。
相对多度:某植物种的个体数占所有群落种类个体数的百分率。通过相对多度的统计,可以确定某植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
计算公式为:
相对多度=某物种个体数/全部种的个体数×100%
(2)密度(density)与相对密度(relative density)
目录
引言
前言
在现代城市道路景观要素中,绿地是不可或缺的一元。植物在绿地景观的营造中扮演着“软装”的角色,植物拥有着活泼的生命力和表现力,在生长中变化,在变化中生长,它与其他景观要素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密切联系[2],是园林以及城乡环境建设的重要材料。而滨海道路是城市道路景观中一个特殊的种类,它所处的自然地理区位使其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其不仅有着优良的景观效果,更是可以作为带动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因子。
北海作为一个沿海城市,在进行景观建设的同时,亦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城市文化及城市内涵,而滨海文化作为一个象征因子正引领着北海景观设计的未来。本文择取滨海大道第二标段的道路两侧和主要节点的景观绿地,分别从物种组成概况、群落重要值指数等方面对滨海大道景观绿地的植物多样性及植物配置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并总结出其所存在的优势与不足,继而提出改善的建议,以期为北海市园林景观植物造景的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1研究区域概况
1.1 广西北海市概况
北海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端,北部湾东北岸。北纬20°26~21°55,东经108°50′~109°47,东邻广东省,南与海南省隔海相望,西濒越南。地理区位详见图1。地势从北向南倾斜,东北、西北为丘陵,南北沿海为台地和平原,南部江河下游为冲积平原,平均海拔1015m。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为22.9℃,年降雨量约1670mm。境内大陆土壤基本是海相沉积层,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表土多属红壤性沙质土壤;北海半岛则以带海湾沉积物、铁铝富集的砂土或砂质土壤为特征[3]。
北海海洋资源丰富,空气清新怡人,每立方厘米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高达2500~5000个,比内陆城市高出50~100倍,负氧离子含量高,堪称中国最大的城市氧吧,享有“中国最适宜居住城市”美称,海岸风光独特宜人,以著名的银滩为代表的海滨带,风光旖旎,具有发展滨海旅游业“海水、阳光、沙滩”的全部要素。
图1 广西北海市区位图
1.2 广西北海市滨海大道
北海滨海大道环绕北海半岛而修建,北起烟楼村,与广西滨海公路相接,环绕市区,途经沙脚、香格里拉、外沙岛、冠头岭、银滩,东至大冠沙,以其所包含的巨大经济、景观价值而被誉为广西第一景观大道,其项目用地量达2384公顷,沿线集结了北海城市发展规划中的重大项目群,因而滨海大道对北海经济发生的拉动作用是多元性的,特别是在联动北海旅游观光带方面,更是有着丰富的资源优势。
图2 滨海大道第二标段位置图
2 调查与研究方法
2.1 样地选取
滨海大道的规划分为四个标段,其规划建设的概况请见表1、表2。在对滨海大道进行初次全线踏查的情况下,发现其第一标段基本位于立交桥区域,植物种植位置难以到达且此段所行车辆速度较快,使得对其植物配置情况的调查记录存在较大困难。并且,滨海大道的第三及第四标段均处于建设实施当中,景观效果尚未形成。同时,由于第二标段的规划建设时间较早,形成了较完整的景观效果,且其植物种类较丰富,游赏群众较多以及观景效果较佳。因此,本调查研究的具体工作选于滨海大道的第二标段,即滨海大道的海景广场至压叉岭立交桥区段,调查区段全线长3.4km。由于第二标段全线较长,为了方便调查记录与分析,特将此标段划分为三个部分,即道路部分、海景广场部分及交叉口节点部分。
表1 滨海大道四个标段规划建设概况
序号
规划长度(km)
规划面积(平方千米)
功能
第一标段
9.3
5.9
海湾新城
第二标段
14.2
7.8
生活岸线
第三标段
17.6
18.6
旅游休闲
第四标段
9.5
21.5
生态银滩
表2 滨海大道已建成区的功能划分
功能区
范围
性质
滨海生态居住区
工业园以北至烟楼
配套完善的高档生态型别墅区,主要为区域性高端人员以及北部科研办公区的高科技研发人员提供一个高档的居住环境。
海湾新城区
工业园至高德港
为本市工业园区的商务、产品展示提供空间以及配套的居住及村民迁回建区(海岸线长为6.8千米),同时将于此区域规划滨海活力公园和海上运动基地。
市区北岸居住生活岸线
高德至香格里拉饭店
为市民日常生活配套服务的商业、休闲、健身娱乐等,以及滨海高档住宅区。
旧城保护改造区
香格里拉以西
主要内容包括老城步行街改造、港口区改造及旧城居住环境整改。
2.2 植物群落的调查
调查于2014年2月到4月进行,采取实地调研为主,按乔木层、灌木层及草木层分别调查种名、胸径、冠幅、高度、个体数和生长状况,记录标段各区域内的植物群落,并拍摄现状照片,借助《南方植物志》等工具书对采集的植物标本进行辨认鉴定。同时,采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类与统计以及运用计算机辅助绘图工具绘制主要部分植物景观平面图。
2.3 计算方法
2.3.1指数计算
(1)多度(abundance)与相对多度(relative abundance)
多度:指样地内各植物种的株数,即群落中每个植物种的个体数。某种植物个体数越多,优势度可能性越大。
相对多度:某植物种的个体数占所有群落种类个体数的百分率。通过相对多度的统计,可以确定某植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
计算公式为:
相对多度=某物种个体数/全部种的个体数×100%
(2)密度(density)与相对密度(relative density)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y/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