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cmftl1可变剪切的遗传转化和鉴定

摘要:用农杆菌介导法,以叶片为外植体,将含有CmFTL1的可变剪切(CmFTLastIn1-1、CmFTLastIn1-2、CmFTLastIn1-3)的表达载体导入典型的短日照切花菊‘神马’(Dendranthema X grandif lorum cv.‘Jinba’)中,得到112株抗性植株,SDS提取DNA分析表明CmFT的可变剪切基因已导入菊花中,共获得42株转基因植株。其中叶盘浸染法产生CmFTLastIn1-1植株41株,获得转基因植株7株;CmFTLastIn1-2植株34株,转基因植株19株;CmFTLastIn1-3植株37株,转基因植株16株。转化率分别为17.07%、55.89%和43.24%。提取RNA,RT-PCR定量鉴定,转基因植株与载体沉默植株对比发现,转基因植株中CmFTLastIn1-1、CmFTLastIn1-2、CmFTLastIn1-3转录的RNA量明显较高,CmFTLastIn1-1、CmFTLastIn1-2、CmFTLastIn1-3可在‘神马’中正常转录表达。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材料与方法2
1.1材料与培养基 2
1.2方法 2
1.2.1菊花‘神马’无菌苗的获得2
1.2.2‘神马’的遗传转化2
1.2.3鉴定3
2结果与分析4
2.1菊花抗性植株的获得4
2.2分子鉴定 5
2.2.1转化植株PCR检测5
2.2.2阳性植株RTPCR荧光定量检测5
3讨论6
致谢7
参考文献7
菊花CmFTL1可变剪切的遗传转化和鉴定
引言
引言
植物主要有四种开花途径:光周期途径、春化途径、赤霉素途径及自主开花途径(王志清等,2012)。光周期是其中一个诱导植物成花的关键因子,通过控制光周期途径来调控植物开花是花期育种的重要途径之一(Boss et al.,2004;Abe et al.,2005)。菊花是典型的短日照植物,自然花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期位于1011月,其花芽分化、成花过程均受到光周期的严格控制——短日照促进花芽分化,长日照则抑制。目前,在菊花生产中,普遍通过改变光照时间来控制菊花的开放时间,这样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设备与资源成本很高。
目前,科学工作者们已经开始利用转基因技术对菊花进行改良,并获得不同于普通菊花花期的转基因菊花。1999年,邵寒霜等将LEY基因与CaMV35S启动子构建成表达载体转化菊花,转基因植株中有三株比正常植株分别提早65天、67天、70天开花,两株分别推迟78天、90天开花(邵寒霜等,1999)。将拟南芥AP1基因转入地被菊品种“玉人面”中,获得11株转基因植株,其中两株系花期提前约15d(吕晋慧2005)。丁焱(2009)将甘菊中LFY同源基因DFL转化甘菊,转基因株系比对照植株有明显的高生长优势,且可提前开花17d。惠婕(2009)将拟南芥phyA基因转化地被菊品种‘粉地毯’中,在普通光照条件下,获得的当年生转基因植株比对照提前花期16d,次年扦插苗花期提前22d。从拟南芥基因组中克隆了全长PHYA基因,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通过根癌农杆菌LBA4404转化地被匍匐小菊‘粉地毯’,得到4株PCR反应呈阳性的转基因株系。结果发现,与对照相比,转基因株系花期显著提前(惠婕等,2011)。菊花 MADS 基因HAM75,HAM92,CDM111转入白雪 (White Snowdon)中,使其提早开花(Shulga et al.,2011)。Morita(2012)将菊花乙烯受体基因mDGERS1(etr14)转入SeiMarine 中,SeiMarine提早开花。
此外,选择性剪接(alternaltive splicing)也可应用于观赏植物的花期调控。选择性剪切,也叫可变剪接,是指从同一个mRNA前体中通过选择不同的剪接位点组合产生多个不同成熟mRNA的过程;这是一种转录后RNA 水平上调控基因表达的重要机制;研究表明,选择性剪接在生物发育、病源菌防卫反应、逆境胁迫反应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周新成等,2012)。
目前,对菊花FT基因存在可变剪切的研究较少。前期在菊花体内检测到了CmFTL1的可变剪切转录本的存在,分别是CmFTL1astIn11、CmFTL1astIn12、CmFTL1astIn13。CmFTL1astIn11、CmFTL1astIn12和CmFTL1astIn13都是CmFTL1保留了第一个内含子的可变剪切转录本,只是保留的第一个内含子序列长短不一,导致了翻译的氨基酸序列的不同。本研究以切花菊品种‘神马’为材料,对菊花CmFTL1可变剪切转录本进行遗传转化与鉴定。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浸染法把CmFT的可变剪切的表达载体转入菊花,并结合分子鉴定技术,以对CmFTL1可变剪切转录本的功能进行探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培养基
材料为切花菊‘神马’(Dendranthema X grandif lorum cv.‘Jinba’),含CmFTLastIn11、CmFTLastIn12、CmFTLastIn13表达载体的农杆菌菌株由大学园艺学院观赏园艺系提供。
预培养培养基:MS+6BA 1mg/L +NAA 0.5mg/L;脱羧培养基:MS+6BA 1mg/L +NAA 0.5 mg/L,500 mg/LCarb;继代培养基:MS + 6BA 1 mg/L +NAA 0.5 mg/L + 350mg/L Carb + 12 mg/L Hyg,MS + 6BA 1 mg/L +NAA 0.5 mg/L + 300mg/L Carb + 10 mg/L Hyg,MS + 6BA 1 mg/L +NAA 0.3 mg/L + 250mg/L Carb + 8 mg/L Hyg,MS + 6BA 1 mg/L +NAA 0.3 mg/L + 200mg/L Carb + 8 mg/L Hyg;生根培养基:MS+8 mg/L Hyg。
1.2 方法
1.2.1菊花‘神马’无菌苗的获得
采健壮苗期的‘神马’茎尖,去掉叶片后用毛笔刷茎段,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后,剪成带有23个叶芽的顶端茎段,用纱布包裹后,在超净台中用75%酒精摇30 s,再用15%的H2O2洗两次,每次5min,后用无菌水洗5次,每次不少于3min。拆开纱布后,将茎段放在灭过菌的滤纸上,用镊子将茎段插到MS培养基中。
1.2.2 ‘神马’的遗传转化
(1)受体材料的预培养
将无菌苗叶片在滤纸上切成约0.5×0.5 cm2大小的正方形叶盘,近轴面向下接种于培养基上进行预培养,时间为23d。
(2)农杆菌培养
将储藏的含表达载体pMDC43In11、pMDC43In12、pMDC43In13的农杆菌进行活化:进行解冻后,在培养基上划线培养。从平板上挑取活化的单菌落,接种到含有相应抗生素的培养基中,在恒温摇床中培养,28℃,180rpm,培养至OD=0.50.6之间,即可用于转化。
将菌液转移到50 ml离心管中,6000rpm,5 min。离心后获得的沉淀为农杆菌菌体。
(3)侵染
在超净工作台上,弃上清,将获得的农杆菌用等体积的MS液体培养基悬浮(也可根据材料对农杆菌的敏感情况进行相应的稀释),将菌液倒入无菌的小玻璃培养皿中,从培养瓶中取出预培养过的叶盘,放入菌液中,浸泡适当时间(10 min),取出叶盘,置于滤纸上,吸干叶盘附着的菌液。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y/63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