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茎尖培养的研究

目 录
1 引言 1
2 材料与方法 2
2.1 材料 2
2.2 方法 2
2.2.1外植体的灭菌、接种 2
2.2.2 茎尖增殖培养 2
2.2.3 生根培养 2
3 结果与分析 3
3.1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草莓组培苗增殖的影响 3
3.2 不同激素种类及浓度对草莓生根的影响 5
结 论 9
致 谢 10
参 考 文 献 11
1 引言
草莓( Fragaria ×ananassa Duch.)是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是浆果类水果,据2012年2月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草莓的栽培面积、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位[1]。草莓成熟浆果鲜红艳丽,柔软多汁,香味浓郁,酸甜可口,营养丰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据测定,草莓浆果含糖6%—12%,各种有机酸1%-1.5%,蛋白质0.4%-0.8%,每100g果实中含维生素C 50-100mg,比苹果、葡萄等高10倍以上。在生产中草莓育苗多采用分株繁值和匍匐茎繁值,繁殖速度慢且容易感染病毒,导致品质劣化、产量降低等退化现象,是限制草莓繁殖的瓶颈问题,并已经不能满足目前规模化生产的实际需求[2]。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对草莓进行组织培养,不但可以快速有效的繁殖大量优质草莓种苗,同时有利于品种提纯,满足规模化生产的需求。草莓进行组培苗的脱毒生产,既可防治病害传播,又符合国际上植物检疫标准要求,扩大产品的流通,同时还保证了幼苗繁殖对气候的要求,缓和了淡旺季产品的供需矛盾。世界上一些先进国家园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迅速发展从20世纪60年代就已开始,并随着生长、分化规律性探索逐步深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目前,关于草莓的组织培养研究较多[3-5],但根据现有资料来看,在诸如培养基成分及植物激素条件等技术环节方面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可能是由于供试品种不同所致,这给草莓组培快繁技术的实际应用带来了不便。
章姬(‘Akihime’)是日本静岗市民间育种家荻原章弘先生于1990年育成的鲜食品种,于1997年由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引入我国[6]。该品种生长势旺盛,浆果早熟,果实大而艳丽,果形奇特,外观美,整齐,畸形果少,果肉柔软多汁、细腻,果实成熟后风味极佳,丰产、优质、休眠浅、栽培容易,是适应大棚促成栽培的优良品种 [7]。丰香(‘Toyonoka’)为日本品种, 1989年由莱阳农学院引进,早熟丰产,适应性强,果实香气浓郁、糖度高、酸味适中、风味极佳, 为多年少见的优良品种,目前已成为我国草莓促成栽培和半促成栽培的主要品种之一[8]。这两个品种均有很大的市场竞争力,但是售价较高。
本研究以这两个品种为试材,通过研究不同激素组合对其增殖与生根的影响,建立其组培快繁体系,为扩大其栽培面积、降低生产成本、加快推广速度提供技术支持。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供试材料为青岛果树所果树茶叶研究所露地栽培草莓品种‘章姬’(‘Akihime’)和‘丰香’(‘Toyonoka’),田间采集草莓匍匐茎尖进行试验。
2.2 方法
2.2.1外植体的灭菌、接种
茎尖脱毒根据朱建华、彭世勇的方法[9],并略有改动。选取健壮无病的草莓匍匐茎尖1-2cm,流水冲洗1-3h后,在超净台上用75%酒精灭菌30s,无菌水冲洗3遍,再用0.1%升汞浸泡8min,无菌水冲洗3-5次,将材料在无菌滤纸上吸干,于双目解剖镜下剥取带有1-2个叶原基的生长点,迅速接种于芽诱导培养基(MS+0.5mg/L 6-BA +0.05mg/L NAA)[10]上。每瓶培养基接种1个外植体,接种40d后即可获得草莓组培苗。培养条件:光照强度2000-4000lx,16h光照,温度(25±1)℃。
2.2.2 茎尖增殖培养
以MS为基本培养基,加入蔗糖30g/L,琼脂7g/L,附加6-BA与NAA的不同浓度组合,调整培养基pH为5.8,各种浓度组合详见图的说明,以MS培养基为对照,共12个处理。将培养基在116℃下灭菌30min后备用。
初代培养40d后,选取长势一致的健壮组培苗,切去老叶后接入上述增殖培养基,每种处理设8次重复,每重复4个外植体,后置于温度为(25±1)℃,光照16h的组培室中培养,40d后调查生长情况。用直尺测量草莓组培苗的株高,并统计其增殖系数。
增殖系数=增殖苗数/接种苗数×100%。
2.2.3 生根培养
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基本培养基以1/2MS为主,加入蔗糖30g/L,琼脂7g/L,附加不同浓度的NAA及IBA,调整培养基PH为5.8,各种浓度详见图的说明,同时比较基本培养基为MS与1/2MS时的生根情况,共11个处理。将培养基在116℃下灭菌30min后备用。
选择株高2cm左右、长势一致、生长健壮的草莓组培苗,将其接入上述生根培养基中,每种处理设8次重复,每重复4个外植体。45d后观察草莓苗的生根情况。待苗长至高3-4 cm、根5-6条时,挑选长势良好的壮苗进行驯化移栽。先将生根草莓苗的组培瓶瓶盖打开,在室内放置1-2d后,将组培苗根部附着的培养基洗净,栽植于无菌基质中。基质采用草炭:蛭石:珍珠岩=2:1:1的比例混合(121℃,20min灭菌)。小苗栽植后立即浇透水,置于培养箱中。培养箱设置温度25±2℃,湿度保持80%-85%。待苗长至20cm高时可移栽至大田。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草莓组培苗增殖的影响
图1 不同激素浓度对草莓组培苗增殖的影响。A:增殖系数;B:苗高
Fig. 1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hormone concentration on stem tips proliferation of strawberry.A:proliferation coefficient;B:height of plantlets
表1 草莓增殖系数方差分析的F值
变异来源F值
章姬增殖系数158.375**
丰香增殖系数427.715**
表2 草莓苗高方差分析的F值
变异来源F值
章姬苗高30363.852**
丰香苗高10359.132**
图1-A 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草莓组培苗增殖影响显著。对于品种章姬和丰香,处理MS+0.8mg/L 6-BA+0.1mg/L NAA增殖系数最高,章姬增值系数达到2.88,丰香增值系数达到5.75。图1-B结果表明,添加植物激素对草莓品种的苗高有抑制作用,各个处理的苗高均显著低于对照的苗高。在添加激素的各个处理中,对于草莓品种章姬,处理MS+0.8mg/L 6-BA+0.1mg/L NAA与处理MS+1.0mg/L 6-BA+0.5mg/L NAA苗高最高,达2.7 cm;对于品种丰香,处理MS+0.5mg/L 6-BA+0.1mg/L NAA苗高最高,达1.63cm。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y/69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