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青山滨江湿地公园设计

仪征青山滨江湿地公园设计方案立足于对湿地公园的湿地类型和不同的自然、文化、经济技术条件,注重地域特色的塑造,强调乡土景观的运用,营建适合于地方自然生态、符合当地人文品味和地方经济技术条件的地域性生态休闲湿地。在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中,通过管理服务、休闲游艺、湿地游览、科普教育、宁静休憩、保护保育六大功能分区,将乡土景观元素运用到景观设计中,突出地域特色。设计注重空间的开阔性与围合感,通过硬质广场、林间木栈道、景墙等形式,带给不同位置的游人不一样的景观享受,产生视觉上和心理上的不同感受,让游人在游览过程中既能体会湿地公园的自然湿地景观之美,又能感受到青山镇当地风土人情。种植设计上,在保留原有植被植物的基础上,补种部分乡土树种及湿地植物,运用各类观叶、观花和观形植物,通过乔、灌、草的搭配,营造自然原生态的植物景观。该设计以人文与自然的协调统一为目标,生态的景观加上人为的精细雕琢,力求打造宜人的生态景观,塑造较为适合人性尺度的开放空间,更好地促进湿地景观与周边乡镇环境的良性互动。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综述1
1.1 湿地的现状及作用 2
1.1.1湿地的现状2
1.1.2 湿地的作用及存在价值2
1.2 我国湿地公园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2
1.2.1国内外湿地发展现状3
1.2.2 应用前景3
2项目概况与分析3
2.1 项目建设情况3
2.1.1 地理区域3
2.1.2 气候条件3
2.1.3 现场概况3
2.2 现状分析4
2.2.1 场地分析4
2.2.1 场地分析4
2.2.2 人群分析4
3 总体设计思路 4
3.1 目标4
3.1.1 总体目标4
3.2 设计理念5
3.2.1 生态性5
3.2.2 文化5
3.2.3 整体性5
3.3 功能布局5
4 设计内容5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1 绿化设计5
4.1.2 植物的层次结构 5
4.2 交通设计5
4.3 景观设计6
4.2.1亲水广场6
4.3.2湿地保育区6
4.2.3湿地净化展示区6
致谢6
参考文献6
附图
图一 区位分析图 7
图二 总平面图 8
图三 功能分区图 9
图四 景观系统分析图 10
图五 交通规划图 11
图六 竖向规划图 12
图七 种植规划图 13
图八 立面剖面图 16
图九 整体鸟瞰图 17
图十 水系分析图 18
图十一 效果图一 19
图十三 效果图二 20
图十四 效果图三 21
图十五 局部大样图 22
仪征青山滨江湿地公园设计
引言
引言 城市湿地公园作为一种独特的公园类型,是被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的、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1]。由于有别于一般公园的特点,导致在湿地公园的规划与设计应当根据不同的湿地类型和不同的自然、文化、经济技术条件,注重地域特色的塑造,强调乡土景观的运用,营建适合于地方自然生态、符合当地人文品味和地方经济技术条件的地域性生态休闲湿地。
1 综述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它不但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生态效益。[2]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美化环境等方面具有其它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湿地也是重要的物种基因库,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
1.1 湿地的现状及作用
1.1.1 湿地的现状 湿地生态系统作为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常有“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天然碳库”和“天然物种库”等美誉。虽然湿地资源如此重要宝贵,但是由于气候变化、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不合理利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湿地面临的威胁(主要包括湿地生态系统结构破坏、功能衰退、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生产力下降以及湿地生产潜力衰退、湿地资源逐渐丧失等)与退化速度在不断增加。联合国《千年生态统评估》研究表明,全球湿地消失的速度超过了其他任何生态系统。基于这种情况,对湿地的保护已经提上日程,而湿地公园的建设,通过制定和实施科学有效的保护管理措施,对湿地的保护有很重要的意义。[3]
1.1.2 湿地的作用及存在价值 湿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有:一、提供丰富的动植物食品资源。湿地有利于水生动植物和水禽等野生生物生长,成为水产品捕捞、人工养殖和湿地经济植物的优良场所。二、可以为人类社会工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包括食盐、天然碱、石膏等多种工业原料,以及硼、锂等多种矿藏;湿地通过航运、电能又为人类文明和进步做出巨大贡献。三、由于湿地特有的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一直是人类居住的理想场所、社会文明和进步的发祥地,并具有自然观光、旅游、娱乐等方面的功能。观光与旅游。湿地具有自然观光、旅游、娱乐等美学方面的功能,中国有许多重要的旅游风景区都分布在湿地区域。滨海的沙滩、海水是重要的旅游资源,还有不少湖泊因自然景色壮观秀丽而吸引人们向往,辟为旅游和疗养圣地。滇池、太湖、洱海、杭州西湖等都是著名的风景区,除可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外,还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4]城市中的水体,在美化环境、调节气候、为居民提供休憩空间方面有着重要的社会效益。教育与科研价值。湿地生态系统、多样的动植物群落、濒危物种等,在科研中都有重要地位,它们为教育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对象、材料和试验基地。一些湿地中保留着过去和现在的生物、地理等方面演化进程的信息,在研究环境演化,古地理方面有着重要价值。
1.2 我国湿地公园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1.2.1 国内外湿地发展现状 中国湿地面积广大,居亚洲第一位,其中许多是具有重要价值的国际性水禽栖息地,并且湿地类型多,面积大,但是我国湿地公园作为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模式被各地接受与推广是最近十几年的事情。从湿地的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到湿地的保护与合理利用,以及湿地理论到湿地恢复与重建的实践,均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是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提到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高度。[5]8年正式落成的成都府南河湿地公园占地2.4 hm2,是我国第一座以水为主题的城市湿地景观公园;到2009年底,我国已建成国家级湿地公园100处,省级湿地公园100处,1km2湿地公园的生态经济总价值达到745.08×104元。目前,《湿地公园管理办法》、《湿地公园规划导则》、《湿地公园的建设规范》与《湿地公园检查验收办法》等一整套关于湿地公园的相应制度已经陆续建立,但与美国等国家相比,中国湿地公园建设与管理水平尚存差距。[6]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y/31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