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水景园规划设计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水的存在对生物的存在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对水的利用以及对水景园的开发和规划的传统。在高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在城市绿地的设计中怎样实现水景环境的塑造,并利于市民的活动、娱乐和休闲健身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篇文章从水景园的概念,分类,以及水景园的植物配置两个大的方面分析了中西方古典水景园林的分类以及特点,并且将水生植物在水景园中的应用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进行阐述。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1综述3
1.1 水景园的定义3
1.2 水景园的历史渊源4
1.2.1 西方古典水景园4
1.2.2 中国古代水景园4
1.3 水景园的类型4
1.3.1 规则式水景园4
1.3.2 自然式水景园5
1.4 水景园植物应用5
1.4.1 水景园应用植物主要种类5
2 规划设计说明5
2.1 基本概况5
2.1.1 区域位置与规模5
2.2 现状条件分析5
2.2.1 区位交通分析5
2.2.2 自然条件分析6
2.2.3 现状产业分析6
2.2.4 基础条件综合评价6
2.3 规划总则6
2.3.1 规划设计依据6
2.3.2 规划理念与指导思想6
2.3.3 规划目标6
2.4.1 观光游览活动区6
2.4.2儿童活动区6
2.4.3 湿地游览区6
2.4.4 露营区6
2.4.5 水生植物区6
2.4.6 功安静游览区6
2.4.7 功能分区6
2.5 交通规划6
2.6 种植规划7
2.7 竖向规划7
2.8 建筑布局规划7
2.9 园区局部设计方案7
结语7
致谢7
参考文献7
图件
图1 项目大区位关系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图2 项目区位图
图3 水景园区位图
图4 场地现状图
图5 总平面图
图6 功能分区图
图7 交通分析图
图8 种植规划图
图9 竖向分析图
图10 建筑布局分析图
图11 园区局部设计平面图
图12 园区CC剖面图
图13 园区局部设计立面图
图14 园区局部鸟瞰图
图15 节点1平面图
图16 节点1立面图
图17 节点AA剖面图
图18 节点1效果图
图19 节点2平面图
图20 节点2立面图
图21 节点BB剖面图
图22 节点2效果图
水景园及其植物配置应用
引言
1 综述
水景园的定义
水景园发展至今还并未有一个十分确定明晰的概念。英国园艺家Ken Aslet等人在《水景园》一书中写道:“水景园是指园中的水体向人们提供安宁和轻快的风景,在那里种有不同色彩和香味的植物,还有瀑布、溪流的声响。池中及沿岸配植由各种水生植物、沼泽植物和耐湿的乔灌木,而组成有背景和前景的园林” [2]。 William rae smith在《A Guide to Water Gardening》一书中说“水景园是利用水的各种变化与组合从中获得轻松愉快的场所” [3]。 Sue Spielberg在《 Water Garden》一书中引用Sir Geoffrey Jellicoe的话说“水的感染力来自遥远的宇宙,同时又近在眼前,它使人轻松又使人振奋” [4]。
余树勋将水景园的定义拟定为“园林中的水以各种目的、用各种形式达到各种不同的艺术效果,从立体到平面、有静态有动态并综合四周的景物和倒影及水中的动植物等,供人们享受并使人获得愉快的整体组合。”因此得名为“水景园”,英文通常称Water Garden, 偶尔称Aquatie Landscape[5]。
1.2 水景园的历史渊源
1.2.1 西方古典水景园
水景园并不是现代园林的产物,自有文字记载以来,水景园就以某种形式出现了[6]。早在公元3000年的埃及,就已经出现了人工栽培百合,睡莲的图画:在方形的池子种植了大量的植物,映衬着水景[7]。伊斯兰园林建造在干旱的地区,也还是十分重视对水的运用:如十字形的水渠以及盘状滴落的涌泉[7]。意大利的台地园和法国古典园林也都十分重视对水景的运用,比如兰特庄园就以水景为精妙的中轴线来设计景观,艾斯特庄园以纵横交叉的水池构成轴线,凡尔赛中的瑞士人湖,拉通娜泉池也是以水造景的典范。英国的自然式园林中的大面积水面,配上疏朗的草地景观,又是别有一番风趣。
1.2.2 中国古代山水园
中国自古以来,以山水为载体的“山水文化”,在中华大地影响深刻,源远流长[8]。它不但造就了“山水喻龙”的神奇描绘,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的道德理念。现在,我们说长江,黄河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都说明了水为万物之源的道理,也是中国人“山水情怀”的思想体现。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是苑、囿、台[8],随着这三者的发展,水在其中起到的形式与作用也不断发展。最早的人造水景——周文王的灵沼,在当时具有一定的政治功能。秦始皇时期的兰池宫,是历史上最早记载具有一池三山模式的宫殿。西汉时期的上林苑中的昆明池,更是具有游憩,交通,军训,生产,通神,等一系列的完备功能。从而,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水景园的产生也是与生产密不可分的。
魏晋南北时期开始形成雏形的文人园林到宋朝完全成熟达到顶峰,这些文人始终所具有的山水情怀便使得水景园的发展十分兴盛。不仅皇家园林重视水景园的营造,私园更是将山水趣味与个人的品格和志向完美融合。
明清时期的水景园可谓达到一个巅峰状态。其中乾隆时期的鼎盛的三山五园基本上都有出色的水景园设计。不能不提的便是颐和园。园内通过洲,岛,桥,堤的划分组建出许多有趣的水景空间[8]。而私园中的苏州园林又是水景园的典范代表:拙政园,沧浪亭等,也以巧妙的山水组合方式营造园林。
1.3 水景园的类型
前人的文献中对水景园的分类有很多种比如静水(Still water)和动水(Moving water) ,也有分为天然水景(Natural water)和人工水景(Artificial water)。其中天然水景指江、河、湖、海等人工水景——按设计开凿的池塘溪流等[10]。还有人将水景分为立体水景(Vertical water)和平面水景(Flat water)立体水景指瀑布、喷泉等。平面水景指整形水池、人工湖等。目前被广泛认可的分类方式是将水景园分为规则式水景园(Formal style water)和自然式水景园(Informal water gardens)。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y/31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