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科技园景观规划设计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科技园,尤其是大学科技园。归纳了过去几年里的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总结了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经验,更加明确了大学科技园的构想、设计以及发展方向。对蚌埠大学科技园区的景观规划设计进行了深入具体的剖析。该设计在完成科技园本身的功能以外,美观便捷是设计的主要宗旨,使得蚌埠大学科技园区能够更加全面地发挥作用。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words3
1.综述3
1.1科技园区的概念3
1.2科技园区的类型3
1.3大学科技园4
1.3.1概况5
1.3.2现状形式5
1.3.3思想原则5
1.3.4重点任务6
1.4大学科技园的空间设计6
1.4.1利用地形、地物和地貌创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大学科技园7
1.4.2结合场地设计,创造多层次的非正式交流空间7
1.4.3打破公私界限,平衡公共空间的需求7
2.规划设计说明8
2.1项目概况8
2.1.1工程规模8
2.1.2基地概况及特点8
2.2总体规划8
2.2.1规划指导思想8
2.2.2功能定位9
2.2.3功能布局9
2.2.4交通组织9
2.3设计具体方案9
2.3.1设计依据9
2.3.2竖向及土方量10
2.3.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0
2.3.4方案细部10
致谢10
参考文献11
附录
图1区位分析图12
图2现状分析图13
图3总平面图14
图4设计意向15
图5入口功能16
图6交通分析17
图7设施分布18
图8细部一及效果图19
图9细部二及效果图20
图10效果图及鸟瞰图21
图11方亭施工图22
图12树池施工图23
图13园路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铺装细节图24
图14乔木种植意向25
图15植物名目表26
蚌埠大学科技园景观规划设计
景观102班 王岩
引言
1.综述
1.1科技园区的概念
科技园,一般是指集聚高新技术企业的产业园区。土地类型较为复杂,众多区域为工业用地性质(使用权50年),也有部分区域是混合用地性质(其中含有公寓、写字楼、教育用地等),物业类型上包含了写字楼、标准研发区间、无污染生产单元等,配套了商业物业配套(食堂、会议中心、餐饮服务、商业住宿等)、研发中心、公共服务和技术支持平台等。
1.2 科技园区的类型
目前,科技园主要有三大类企业进行发展:
第一类机制较为灵活,发展潜力巨大的是以连锁化、民营化、总部独栋为主的商业用地性质的科技园区,代表为恒生科技园、创智天地、联动U谷、联创科技园、博济科技园等,由于顺应了企业发展的需要,入园后的企业能够切实得到政策和税收优惠,由于体系内的联合和合作,科技园运营公司一般都会主动举办活动和推广,使得入园的企业可以得到实质性的发展,如恒生科技园等,会加入恒生现代服务业交易中心、科创企业融资平台等,引进风投、天使资金、产学研结合项目等,推动企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第二类以大学为主,如清华国家大学科技园、交大科技园、浙大网新科技园、深圳南山科技园等,是高等教育产业化后的产物,以产学研结合为重点突破口,产业链上下互动为主,但机制上较为生硬,项目发展渠道较为单一,企业入驻后,享受的服务和政策依据所依存的大学有很大的关系;
第三类以国有投资公司为主,政策较为优厚,土地、物业等也较为便宜,一般而言以政府为投资主体人,建立和配套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研究所等,但政府基本上会抓大放小,对外资企业、世界五百强、纳税大户、上市公司等较为看重。如常州科教城、深圳科技园、张江高科技园区等,企业入驻后,政府的支持力度将会减弱,但不排除政府会主动为企业进行高效服务,达到企业上市、转型升级、产业链标准服务等目的;
综合而言,民营科技园以集约型发展为主,在企业入园前会较为谨慎,入园后会加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政策、资金等扶持力度;政府主导的科技园以粗放为主,对大院、大公司、大企业、高税公司、核高基项目较为支持。
1.3大学科技园
大学科技园, 指以研究型大学或大学群为依托, 利用大学的智力、技术、实验设备、文化氛围等综合 资源优势, 通过包括风险投资在内的多元化投资渠 道, 在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支持下, 在大学附近区域建 立的从事技术创新和企业孵化活动的特定地域。现阶段中国高校科技企业主要是由大学这个孵化器孵 化而成的,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 大学科技园则是 大学孵化衍生企业更普遍的形式。大学科技园将取 代大学成为高技术企业的孵化器, 这是市场经济条 件下的高校衍生企业发展的规律。一流的国家大学科技园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之一,建设和发展大学科技园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多年来,科技部和教育部联合启动的大学科技园建设工作,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大学科技园发展之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3.1概况
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是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以及高新区二次创业的主要创新源泉之一,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产学研结合、为社会服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平。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着重发展高校科技园区的建设。
国家大学科技园依托大学的知识、人才密集和创新环境的优势,结合社会的资金、管理与市场需求,作为国家重要的科学技术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和培养基地、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成立与开始建设的时间不同、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环境不同、所依托的学校性质与实力不同等原因,我国大学科技园虽然功能定位基本一致,但发展模式却呈现出“一校一园”、“多校一园”和“区校共建”等多种多样的局面。
此外,以深圳大学科技园为代表的虚拟大学科技园模式也逐渐兴起。该模式整合了大学的教育科技资源和当地的经济资源,在人才培养成果转让和高新技术产业孵化等领域发挥作用,并提升了更大的技术空间。
1.3.2现状形式
“十一五”期间,科技部、教育部颁布了《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试行办法》、《科技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完善了相关政策环境,在功能定位、动态趋势、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评价考核、发展模式、国际比较、发展战略等问题上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和探讨,并积极推动多种形式和类型的国际合作交流。国家大学科技园事业已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y/25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