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徐沟镇景观规划设计

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是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而小城镇景观规划设计又是小城镇规划的重要部分。徐沟镇作为三晋文明的古城镇,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但是近年来的发展建设中,小镇景观建设已经无法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一些当地特色也不复存在。此次设计以太原市徐沟镇为例,对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尝试在尊重本土文化,传承文化符号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景观规划思想进行景观规划设计,从而建设满足居民需求,紧跟时代步伐且保持当地特色的小城镇景观。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1综述 1
1.1 小城镇景观形态与内涵 1
1.2 我国小城镇景观存在的问题 2
1.3 小城镇景观规划设计内容 2
1.4 小城镇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3
1.5 景观规划与设计步骤 3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1.6.1 国外研究现状 3
1.6.2 国内研究现状 5
2 规划设计说明 7
2.1 总论 7
2.1.1 项目概况 7
2.1.2 规划设计依据 7
2.1.3 规划设计指导思想 7
2.1.4 规划设计原则 7
2.2 项目建设背景及可行性 8
2.2.1项目建设背景 8
2.2.2项目可行性 8
2.3 研究内容 10
2.4 现状分析 10
2.4.1区位分析 10
2.4.2自然条件 11
2.4.3 镇区概况 11
2.5 徐沟镇景观规划设计 11
2.5.1规划分区 12
2.5.2建筑规划布局 12
2.5.3 城隍庙遗址公园设计 12
2.5.4 四角广场设计 13
2.5.5 道路景观设计 14
2.6 技术经济指标 14
2.7 愿景 14
参考文献: 14
附录
图01 区位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析图
图02 空间结构分析图
图03 现状分析图
图04 建筑质量分析图
图05 现状交通分析图
图06 用地现状分析图
图07 现状景观分析图
图08 规划总平面图
图09 规划功能分区图
图10 绿地景观规划分析图
图11 建筑布局规划图
图12 城隍庙公园设计平面图
图13 城隍庙公园设计分析图
图14 城隍庙公园竖向设计图
图15 城隍庙公园植物规划图
图16 城隍庙公园小品规划图
图17 城隍庙公园剖立面设计图
图18 城隍庙公园驳岸设计图
图19 城隍庙公园鸟瞰图
图20 城隍庙公园效果图
图21 城隍庙公园效果图
图22 四角广场设计平面图
图23 四角广场设计分析图
图24 四角广场竖向设计图
图25 四角广场植物规划图
图26 四角广场小品意象图
图27 四角广场效果图
图28 四角广场效果图
图29 四角广场效果图
图30 道路规划平立面图
图31 道路规划剖面图
太原市徐沟镇景观规划设计
引言
引言
一个小城镇的风貌,蕴藏在它所处的地理环境、自然风光中,更重要的是蕴涵在那些能与周围环境相融的人工造物的形态和布局中。由于现代生活的需要,现代城镇的功能和结构逐渐发生变化,尤其是近十余年来我国城市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建筑材料的运用、施工方法的更新、设计手法的创新等,使得城镇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些变化的同时也带来了令人忧虑的后果,由于建设量大、速度快,缺乏规划设计和管理的本土化、地方化、民族化引导,导致了城镇建设中重量而不重质,重实际功能而不重城镇特色形象的塑造。使得我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呈现出千城一面的视觉感受,缺乏鲜明的特色和个性。那些富有自身特色风貌的城镇也渐渐的被淹没,失去了昔日的光彩。寻求小城镇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和方向,考虑如何使城镇面貌现在化的同时又各具特色各具特色,是现阶段小城镇景观规划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所以该次设计以徐沟镇为例,希望通过对徐沟镇的景观规划设计,来探讨小城镇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综述
1.1 小城镇景观形态与内涵
小城镇的景观包括的形态丰富多样,其中包括体现小城镇特色的标志性景观,它代表了当地的文化品味和特点;小城镇原有的历史建筑所形成的历史性景观,体现了当地的传统风貌;用现代景观组合所展现的不同功能的功能性景观;利用小城镇的自然环境,并融入当地人文风情所形成的生态景观;小城镇的商业区,居住区,娱乐区,公园所形成的人工景观;小城镇的各种形式的绿化带;向人们提供娱乐活动场所的广场以及从侧面体现小城镇特色的节点建筑。小城镇景观可以分为物质性景观和非物质性景观两类,如何维持小城镇景观生态系统的平衡,以及如何通过景观设计规划来表现小城镇的地方特色,体现小城镇群众的生活方式,传承小城镇的文化传统,是小城镇景观设计中的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1]。
1.2 我国小城镇景观存在的问题
生态系统失衡。在景观建设进程中,一些小城镇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进行景观建设,忽视了生态型绿化景观,导致景观生态系统失衡,工业生产和城镇居民排放的大量废弃物,造成大量自然景观被破坏,超过了小城镇景观生态系统自身的调节能力。同时,小城镇用地布局也不够平衡。如太原市小店区,避难场所分布就有很多问题。1)整个行政区的避难场所分布不均;2)一半以上的避难场所服务半径过小;3)城中村内部,建筑密度大,几乎无开敞式避难场所;4)避难场所的相关配套设施基本没有,无法满足居民的应急要求[2]。很多城镇农田与居民生活区域对比强烈,居民居住公共区域区域植物较少。鉴于此,可以考虑社区居民分管治理,保护私人绿色空间到公共绿地空间的蔓延[3],使小城镇生态系统分布平衡。
景观特色缺乏。在当前的小城镇景观建设中,雷同的景观比比皆是,单一化倾向十分明显。一些小城镇之间盲目模仿,许多小城镇建筑多为方盒子式,建筑形式千篇一律,毫无特色。
人工景观无序。小城镇的土地、河流、山林等自然景观系统与道路、建筑、基础设施等人工景观系统缺乏整体的、系统的、有前瞻性的规划,景观的建设处于无序中。许多人工景观与周围的环境不协调,杂乱无章。一些建筑只注重单体而与街区景观反差强烈,极其不协调[4]。麦克哈格曾提及,加油站,饭馆,无处不有的广告牌,下垂的电线,停车处,还有将土地细分为小块出卖,这种掠夺土地的做法,却使人们原来的一些美好幻想破灭。所有的城镇都不可能把公路搬到城外去[5]。这就告诫我们,在做景观规划设计的时候,要考虑整体统一,和谐搭配。
文化内涵缺失。本土文化和地域文化依附于客观的事物而存在,是人们长期社会交往活动的结果,是小城镇的精髓所在,应当给予保护和挖掘。然而,文化的断裂与落后,与高度信息化社会形成强烈的碰撞,导致小城镇居民与传统文化的彻底否定,具体行动上表现为大拆大建,以统一格局的现代建筑代替传统建筑。同时,有一大批古老的遗址遗迹在建设中被拆除,文化内涵缺失严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y/25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