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绿洲生态观光园区规划设计
随着经济与生产力的逐步发展,为更加适应市场消费需求,我国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生态农业观光园。在农业观光园的基础上更加重视生态概念的融入,使园林绿化发展方向,将自然生态景观、农业特色景观和人文景观更好地诠释与结合,借鉴传统造园手法来实现人与自然、艺术与自然的和谐。本文对处于发展中的生态农业观光园进行分析,总结归纳生态农业观光园区的设计方法,并结合当前我国农业生态园规划设计以及使用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可持续的发展方向与改进途径,并对国内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前景进行展望。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1 综述 1
1.1 生态农业观光园概述 1
1.1.1 概念 1
1.1.2 背景 2
1.1.3 相关理论 2
1.1.4 生态农业园与传统农业观光园的差异 2
1.2 农业生态观光园设计方法 2
1.2.1 农业生态的特性 2
1.2.2 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实质 2
1.2.3 生态农业园的分类 3
1.2.4 生态农业园的承载功能 3
1.3 国内生态农业观光存在问题与解决途径 3
1.3.1 存在问题 3
1.3.2 解决途径 4
1.3.3 结论 4
2 设计说明 5
2.1 前期分析与研究 5
2.1.1 区位分析 5
2.1.2 项目位置与范围 5
2.1.3 文化特色与自然资源分析 5
2.1.4 周边景区规划解读 5
2.1.5 基地分析 5
2.1.6 生产与旅游发展条件SWOT分析 6
2.2 总体策略 7
2.2.1 规划依据 7
2.2.2 规划目标、原则、功能定位 7
2.2.3 生产与旅游项目规划 8
2.2.4 规划空间布局构思 8
2.3 规划方案设计 8
2.3.1 园区划分及功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设置 8
2.3.2 陆上交通系统规划 9
2.3.3 水上交通系统规划 10
2.3.4 游览线路组织规划 10
2.3.5 竖向规划 10
2.3.6 水系规划 10
2.3.7 建筑规划 10
2.3.8 桥梁规划 10
2.3.9 驳岸规划 10
2.3.10 种植规划 10
2.4 设计指标 11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1
图一 项目区位图 13
图二 项目周边分析 14
图三 区位内部环境要素分析 15
图四 基地内部用地 16
图五 园区特色旅游活动分析 17
图六 生态功能意向 18
图七 总平面图 19
图八 空间布局结构图 20
图九 园区分区设置 21
图十 园区交通系统规划 22
图十一 园路规划设计 23
图十二 驳岸与桥梁规划设计 24
图十三 竖向规划 25
图十四 水系规划 26
图十五 建筑规划 27
图十六 景观种植规划 28
图十七 鸟瞰 29
图十八 生态餐厅细部图 30
图十九 生态餐厅效果图(一) 31
图二十 生态餐厅效果图(二) 32
图二十一 入口广场细部图 33
图二十二 入口广场效果图 34
图二十三 生态民俗博物馆细部图 35
图二十四 莲茶室效果图 36
图二十五 其他效果图 37
图二十六 小品设计(一) 38
图二十七 小品设计(二) 39
苏州太湖绿洲生态观光园区规划设计
引言
引言
农业观光园是21世纪生态园林绿化发展的方向,是一种新的园林形式。现代园林的发展方向是将园林和生态有机结合起来,即向生态园林方向发展。建设和发展农业生态园是一种世界性的潮流,这种以农业经营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向人们展示出了农业景观的独特魅力。我国在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建设与发展方面具备发展条件,同时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建设对促进当地休闲生态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
1 综述
1.1生态农业观光园概述
1.1.1 概念 生态农业观光园在国内来说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因其具有多学科综合交叉的特性,且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都立足自身学科,按照其自身的标准对农业生态园的概念进行了描述,虽然它们在叫法上略有不同,但内涵基本上是一致的,都认为农业生态园是一种将农业生产与休闲旅游相结合的产物[1]。
生态农业观光园是将农业生产作为存在基础的农业形态,是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消遣性农事活动,同时利用农村所特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开辟休闲娱乐活动的场所。生态农业观光园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在城市化进程中,农业景观、聚落景观、田园景观的深层次开发与旅游业延伸交叉形成的具有休闲、求知、生态功能的新型生态、文化旅游形式[2]。其内含包括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家庭生活,提供国民休闲,增进国民对农业及农村的体验为目的的农业经营;是集旅游功能、农业增效功能、绿化、美化和改善环境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园。生态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设计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1.1.2 背景 我国的生态农业园开发最早是在台湾地区,上个世纪 70 年代台湾出现了观光果园,80 年代末出现了休闲农业区、自助农园、森林游乐区和休闲农场。在我国内地,1994 年北京建立了以展示以色列农业节水技术为主的示范农场,同年,上海建立了孙桥现代农业科技园。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在发达城市近郊区开始出现农业生态园。我国城市大规模快速发展反过来又促使了城乡空间的剧烈变革。开辟城市绿化新途径,优化城乡空间结构,改善、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等等这些都已成为建设和发展农业生态园的宗旨。农业生态园的建设和发展是最能满足城市居民享受休闲娱乐,缓解压力的一种新的旅游休闲模式。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压力增加,城市建筑密度增长使人们对自然环境更加的向往,城市周边短途旅游越来越受到城市居民的青睐。除了人们主观方面的能动性趋势,宏观方面的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改变以及客观方面的城乡交通条件的改善也对于促进农业生态园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1 综述 1
1.1 生态农业观光园概述 1
1.1.1 概念 1
1.1.2 背景 2
1.1.3 相关理论 2
1.1.4 生态农业园与传统农业观光园的差异 2
1.2 农业生态观光园设计方法 2
1.2.1 农业生态的特性 2
1.2.2 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实质 2
1.2.3 生态农业园的分类 3
1.2.4 生态农业园的承载功能 3
1.3 国内生态农业观光存在问题与解决途径 3
1.3.1 存在问题 3
1.3.2 解决途径 4
1.3.3 结论 4
2 设计说明 5
2.1 前期分析与研究 5
2.1.1 区位分析 5
2.1.2 项目位置与范围 5
2.1.3 文化特色与自然资源分析 5
2.1.4 周边景区规划解读 5
2.1.5 基地分析 5
2.1.6 生产与旅游发展条件SWOT分析 6
2.2 总体策略 7
2.2.1 规划依据 7
2.2.2 规划目标、原则、功能定位 7
2.2.3 生产与旅游项目规划 8
2.2.4 规划空间布局构思 8
2.3 规划方案设计 8
2.3.1 园区划分及功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设置 8
2.3.2 陆上交通系统规划 9
2.3.3 水上交通系统规划 10
2.3.4 游览线路组织规划 10
2.3.5 竖向规划 10
2.3.6 水系规划 10
2.3.7 建筑规划 10
2.3.8 桥梁规划 10
2.3.9 驳岸规划 10
2.3.10 种植规划 10
2.4 设计指标 11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1
图一 项目区位图 13
图二 项目周边分析 14
图三 区位内部环境要素分析 15
图四 基地内部用地 16
图五 园区特色旅游活动分析 17
图六 生态功能意向 18
图七 总平面图 19
图八 空间布局结构图 20
图九 园区分区设置 21
图十 园区交通系统规划 22
图十一 园路规划设计 23
图十二 驳岸与桥梁规划设计 24
图十三 竖向规划 25
图十四 水系规划 26
图十五 建筑规划 27
图十六 景观种植规划 28
图十七 鸟瞰 29
图十八 生态餐厅细部图 30
图十九 生态餐厅效果图(一) 31
图二十 生态餐厅效果图(二) 32
图二十一 入口广场细部图 33
图二十二 入口广场效果图 34
图二十三 生态民俗博物馆细部图 35
图二十四 莲茶室效果图 36
图二十五 其他效果图 37
图二十六 小品设计(一) 38
图二十七 小品设计(二) 39
苏州太湖绿洲生态观光园区规划设计
引言
引言
农业观光园是21世纪生态园林绿化发展的方向,是一种新的园林形式。现代园林的发展方向是将园林和生态有机结合起来,即向生态园林方向发展。建设和发展农业生态园是一种世界性的潮流,这种以农业经营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向人们展示出了农业景观的独特魅力。我国在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建设与发展方面具备发展条件,同时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建设对促进当地休闲生态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
1 综述
1.1生态农业观光园概述
1.1.1 概念 生态农业观光园在国内来说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因其具有多学科综合交叉的特性,且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都立足自身学科,按照其自身的标准对农业生态园的概念进行了描述,虽然它们在叫法上略有不同,但内涵基本上是一致的,都认为农业生态园是一种将农业生产与休闲旅游相结合的产物[1]。
生态农业观光园是将农业生产作为存在基础的农业形态,是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消遣性农事活动,同时利用农村所特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开辟休闲娱乐活动的场所。生态农业观光园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在城市化进程中,农业景观、聚落景观、田园景观的深层次开发与旅游业延伸交叉形成的具有休闲、求知、生态功能的新型生态、文化旅游形式[2]。其内含包括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家庭生活,提供国民休闲,增进国民对农业及农村的体验为目的的农业经营;是集旅游功能、农业增效功能、绿化、美化和改善环境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园。生态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设计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1.1.2 背景 我国的生态农业园开发最早是在台湾地区,上个世纪 70 年代台湾出现了观光果园,80 年代末出现了休闲农业区、自助农园、森林游乐区和休闲农场。在我国内地,1994 年北京建立了以展示以色列农业节水技术为主的示范农场,同年,上海建立了孙桥现代农业科技园。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在发达城市近郊区开始出现农业生态园。我国城市大规模快速发展反过来又促使了城乡空间的剧烈变革。开辟城市绿化新途径,优化城乡空间结构,改善、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等等这些都已成为建设和发展农业生态园的宗旨。农业生态园的建设和发展是最能满足城市居民享受休闲娱乐,缓解压力的一种新的旅游休闲模式。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压力增加,城市建筑密度增长使人们对自然环境更加的向往,城市周边短途旅游越来越受到城市居民的青睐。除了人们主观方面的能动性趋势,宏观方面的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改变以及客观方面的城乡交通条件的改善也对于促进农业生态园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y/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