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有机肥对滁菊连作障碍防控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摘要:通过田间小区的试验,测量滁菊的相关生理指标,研究了微生物有机肥对连作滁菊产量的影响以及探究连作障碍防控的最优方案。试验共4个处理,分别是穴盘土壤常规育苗+连作土壤定植(CKn+CKf);穴盘土壤常规育苗+连作土壤施用BOF定植(CKn+BOF);穴盘土壤施用BOF育苗+连作土壤定植(BOF+ CKf);穴盘土壤施用BOF育苗+连作土壤施用BOF定植(BOF+BOF)。结果表示:施用生物有机肥能够很好的提高滁菊的根系活力、产量、叶绿素以及含氮量,施用微生物有机肥还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滁菊的株高,冠幅,分枝数,茎粗,地上和地下部分鲜重,生物量,以及根冠比,能显著减少枯叶数。其中(BOF+BOF) 和(BOF+ CKf)这两个处理,能有效的提高根系活力,但(BOF+CKf)与(CKn+CKf)相比几乎没有提高。微生物有机肥对滁菊叶绿素及含氮量的影响与根系活力的结论几乎一致。3个处理均能提高滁菊产量,但处理(BOF+CKf)效果较差,较(CKn+CKf)而言无显著差异,(BOF+BOF) 和(BOF+ CKf)较CK而言分别提高17.03%,34.71%,处理BOF+BOF产量最高。穴盘土壤施用生物有机肥育苗+连作土壤施用生物有机肥定植(BOF+BOF)这个处理综合指标最好,能有效的提高连作滁菊的叶绿素含量、黄酮含量、产量、根系活力,滁菊株高、冠幅、分枝数、茎粗等生理指标,该处理是连作障碍防控的最优方案。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材料与方法2
1.1试验条件与材料 3
1.2大田试验方法 4
1.3测定项目与方法4
1.3.1滁菊根系活力测定4
1.3.2滁菊产量及主要生理指标的测定4
1.3.3滁菊叶绿素含量及含氮量的测定4
1.3.4滁菊黄酮含量的测定4
1.3.5数据统计与分析 5
2 结果与分析5
2.1微生物有机肥对滁菊根系活力的影响5
2.2微生物有机肥对滁菊主要生理指标的影响 6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3微生物有机肥对滁菊产量的影响 6
2.4微生物有机肥对滁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7
2.5微生物有机肥对滁菊含氮量的影响 7
2.6微生物有机肥对滁菊黄酮含量的影响 8
3结论与讨论8
致谢9
参考文献10
微生物有机肥对‘滁菊’连作障碍防控以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引言
引言
滁菊( Chuzhou chrysanthemum) 是我国的重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舒筋活血、护肝明目和增强人体免疫的功能,属药、茶两用佳品[1]。由于是地方特产,滁菊不可避免的需要重复栽种,出现连作障碍现象[2]。
滁菊栽培已有数百年历史,但是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出现了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生产萎缩的现象,至 1997 年滁菊成片种植几乎绝迹[3]。研究发现,主要原因是由于连作障碍问题没有解决。因此,本试验以滁州地区的滁菊为材料,通过设置不同的育苗移栽及微生物有机肥施用方式处理,即穴盘土壤常规育苗+连作土壤定植(CKn+CKf );穴盘土壤常规育苗+连作土壤施用BOF定植(CKn+BOF);穴盘土壤施用BOF育苗+连作土壤定植(BOF+CKf);穴盘土壤施用BOF育苗+连作土壤施用BOF定植(BOF+BOF),对滁菊产量及主要生理指标的测定, 以期获得克服滁菊连作障碍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同一作物或近缘作物连作以后,即便在正常耕作下,也会出现产量降低、品质变低、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4]。作物连作障碍产生的机理及其复杂,它是作物与土壤系统等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表现,研究发现,土壤养分不足,作物发生缺素症状、土壤微生物群落比例失衡、土传病虫害加重、植物的拮抗作用是其主要原因[5]。汪建飞等[6]研究发现,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增加微生物量,调节土壤微生物比例。生物有机肥有着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及拮抗菌群,对作物的根系、产量、品质有着良好的作用[7]。研究还发现,生物有机肥对植物根系活力有着积极的作用,根系作为作物吸收的营养器官,其活力的强弱反映吸收能力的大小,叶绿素和含氮量也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强弱,进而对植物生长和根系有着促进或抑制作用,同时也对作物的产量产生影响[8,9]。陈士勇等[6]研究发现,在苗床育苗和移栽时同时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明显提高产量,研究发现,黄酮类化合物是滁菊药效的主要成分,有着清火解毒的作用,所以也作为研究数据之一。
国内外研究人员认为作物连作障碍产生的机理及其复杂,它是作物与土壤系统等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表现,按生态学原理可划分为两大类: 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10]。
非生物因素主要是营养失衡、盐分积累、结构恶化以及作物本身分泌的化感物质对作物的毒害[11]。
营养失衡。由于作物会吸收主要的营养元素,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使得土壤这些主要元素的缺乏,导致营养失衡[12]。
盐分积累、结构恶化。由于作物复种指数高,长期施用化肥后,会导致盐分的积累,土壤有机质降低,从而导致土壤团粒结构减少[12]。
作物分泌的化感物质对作物的毒害。谢越,肖新[1]等研究了连作中酚酸物质对滁菊自毒作用,结果表明连作中酚酸物质减少滁菊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的含量,降低滁菊植株体内 POD、CAT、SOD、PAL活性,增加 MDA 含量,从而对滁菊生长产生毒害作用。
生物因素则主要是常年连作造成的土壤微生物区系的恶化,使有益微生物受抑制,使有害微生物逐渐成为优势种群,从而影响作物的生长[11]。
国内外微生物的研究应用都是从在豆科植物上应用根瘤菌、接种剂开始的,起初只有大豆和花生根瘤菌剂。我国从国外引进自生固氮菌、磷细菌和硅酸盐细菌制剂以来,先后推广使用“5406”抗生菌肥料、固氮绿藻肥料、VA菌根以及作为拌种剂的联合固氮菌和生物钾肥。20世纪80年代以来推广应用的有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和有机物复合制成的生物肥料作基肥使用。目前我国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应用已跻身世界先进行业,所用菌种范围不断扩大,除了单一菌种肥料外,多菌种和多功能之间的复合以及菌剂与有机和无机物料混合的生物肥料应用越来越广泛。施用微生物肥料作为一项新的农业措施用于拌种、作物沾根、叶面喷施、秸秆腐熟和堆肥发酵等方面,在改善作物品质、提供绿色食品、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以及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中的作用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普遍重视。
在目前施用有机肥能减缓作物连作障碍的发生,是重要的应对作物连作障碍的方法之一,如施用有机肥能减轻西瓜、黄瓜、三七等作物连作障碍[13,15]。微生物有机肥料是指由单一或多种特定功能的多微生物菌株,通过发酵工艺生产的能为植物提供有效养分或防治植物病虫害的活体微生物制剂。微生物有机肥有着传统有机肥与添加生物菌剂的优势,在生产上广泛应用。施用微生物有机肥既可改善作物品质,还能显著防控如西瓜、黄瓜、辣椒、棉花等作物传统连作障碍中的土传病害。发展微生物有机肥,还能有效地变废为宝,减轻有机废弃物及畜禽粪便对环境日益严重的污染,满足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应用前景广阔。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y/67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