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法拉第生态农庄规划设计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每况愈下,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让人们产生了“回归大自然”的愿望,渴望在乡村环境中放松身心,享受优美的田园风光。因此,城市周边的旅游产业发展起来,观光休闲农业也因此变的更为人们所熟知。和谐的自然环境是观光休闲农业得以开展的前提,而民俗文化和田园生态文化则是休闲农业的核心精髓。因此,也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才能使观光休闲农业得到可持续发展。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1.1 休闲观光农业概述 1
1.1.1 总体概述 1
1.1.2 我国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概况 2
1.2 我国观光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
1.2.1 设施建设重功能化 3
1.2.2 功能定位重生产性 3
1.2.3 文化表现偏物质类 3
1.2.4 游乐项目偏观光类 3
1.3 解决方法 3
1.3.1 民俗文化融合 3
1.3.2 历史文化融合 3
1.3.3 构建农业特色景观 3
1.3.4 突出基础设施的“乡土”气息 4
1.4 文化创新 4
1.4.1 开发创意体验项目 4
1.4.2 将家庭文化引入其中 4
1.5 结语 5
2.1 前期分析与研究 5
2.1.1 项目基本概况 5
2.1.2 区位分析 5
2.1.3 自然条件分析 5
2.1.4 基地分析 5
2.1.5 生产与旅游发展条件SWOT分析 6
2.2 总体策略 6
2.2.1 规划依据 6
2.3 规划目标、原则 7
2.3.1 规划目标 7
2.3.2 规划原则 7
2.4 功能分区 7
2.5 规划设计 8
2.5.1 陆上交通系统 8
2.5.2 竖向规划 9
2.5.3 建筑规划 9<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2.5.4 种植规划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1
附图 12
图1 项目区位 12
图2 周边环境分析 12
图3 基地分析 12
图4 总平面图 12
图5 空间布局结构 12
图6 园区分区设置 12
图7 道路分析 12
图8 道路分析(剖面) 12
图9 竖向设计 12
图10 建筑及小品规划 12
图11 建筑及小品规划细节 12
图12 景观种植规划 12
图13 公共设施规划 12
图14 园区鸟瞰图 12
图15 下沉庭院设计 12
图16 下沉庭院设计分析 12
图17 蘑菇亭大样图 12
图18 薰衣草花田设计 12
图19 薰衣草田设计分析 12
图20 铁艺凉亭大样 12
图21 涉水廊道设计 12
图22 涉水廊道设计分析 12
图23 廊架设计大样 12
图24 农家院效果图 12
图25 滨水圆廊效果图 12
图26 水生植物游览区效果图 12
图27 蔬菜区示意图 12
图28 竹园示意图 12
图29 铺装示意图 12
图30 景观家具示意图(一) 12
图31 景观家具示意图(二) 12
无锡法拉第生态农庄规划设计
引言
引言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观光农业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人们开始将观光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在一起,利用自然的田园景观和现代化的经营方式吸引游客前来观赏、体验、休憩。观光农业在前期发展效果显著,为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观光农业的独有的低投入、高产值的特点,使得越来越多的农业观光园兴建,项目雷同、缺乏创新、文化内涵欠缺等问题接踵而来。而人们对于观光农园的要求则在不断提高,追求更高的标准,期望获得更好的农业文化体验。因此,建设与时俱进的观光农园来满足人们的需要、寻去新的发展道路显得尤为迫切。
1.综述
1.1 休闲观光农业概述
1.1.1 总体概述
按照内容和范围不同,观光农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上说。观光农业以农业资源为基础,把农园观光、农艺展示、农产品提供与农村空间的出让等生产、经营赋予旅游内涵,将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发展旅游结合起来,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品种结构,合理规划布局,达到美化景观,保护环境,提供调剂性劳动、观光游览、学习及享用新鲜食物的一种农业。广义的观光农业指充分利用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进行旅游开发,扩大在农村的观光旅游功能,满足消费者不同层次的需要;它不仅包括传统的农业经营活动,而且包括农业观光游览及与之有关的旅游经营、旅游服务等内容,为游人提供具有农村特色的吃、住、行、游、娱、购等方面的服务和供应,满足他们对自然景观和乡土气息的向往[1](马庆斌,2002)
目前,国内对观光农业没有统一的名词解释,但是一些相近概念可以得出定义[2]。欧美国家习惯用乡村旅游(ruraltourism)的概念,而在亚洲的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用观光农业(agritourism)这一概念。由于我国观光农业起步较晚,对休闲观光农业的基本概念认识还不够明晰、深入,认识水平和概念的提法多种多样,对其有“休闲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旅游农业”、“体验农业”、“生态旅游农业”、“田园农业”等众多称谓。胡长龙认为休闲观光农业是农业的一种新型形态,是指以现有或开发的农业和农村资源为对象,按照现代农业旅游的发展规律和构成要素,对其进行改善、配套和深度开发,在保证生态功能和美化环境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赋予其欣赏、购买、品尝、娱乐、劳动、学习和居住等不同旅游功能,创造出可经营的、具有农业特色和功能的旅游资源及产品,形成一产和三产相融合、生产和消费相统一的新型农业形态[3](胡长龙,2002)。类似的,翟付顺等认为休闲观光农业是一种园林形式,他们指出这种园林形式是以农业丰富的风景资源为依托,以农村周边城市居民为主要的服务对象,以观赏农村风光、体验农村生活、展示农村风俗文化为主要内容(翟付顺等,2004)。而Bill Bramwell曾认为乡村旅游的概念远不仅是在乡村地区进行的旅游活动那么简单,城市和乡村并不是截然分离的,而是一个连续体[4](Bill Bramwell,et al,1994)。从这个概念可以看出,休闲观光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思路,属于农业生产的一种体制创新,是现代园林发展应用的一种特殊形式。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1.1 休闲观光农业概述 1
1.1.1 总体概述 1
1.1.2 我国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概况 2
1.2 我国观光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
1.2.1 设施建设重功能化 3
1.2.2 功能定位重生产性 3
1.2.3 文化表现偏物质类 3
1.2.4 游乐项目偏观光类 3
1.3 解决方法 3
1.3.1 民俗文化融合 3
1.3.2 历史文化融合 3
1.3.3 构建农业特色景观 3
1.3.4 突出基础设施的“乡土”气息 4
1.4 文化创新 4
1.4.1 开发创意体验项目 4
1.4.2 将家庭文化引入其中 4
1.5 结语 5
2.1 前期分析与研究 5
2.1.1 项目基本概况 5
2.1.2 区位分析 5
2.1.3 自然条件分析 5
2.1.4 基地分析 5
2.1.5 生产与旅游发展条件SWOT分析 6
2.2 总体策略 6
2.2.1 规划依据 6
2.3 规划目标、原则 7
2.3.1 规划目标 7
2.3.2 规划原则 7
2.4 功能分区 7
2.5 规划设计 8
2.5.1 陆上交通系统 8
2.5.2 竖向规划 9
2.5.3 建筑规划 9<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2.5.4 种植规划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1
附图 12
图1 项目区位 12
图2 周边环境分析 12
图3 基地分析 12
图4 总平面图 12
图5 空间布局结构 12
图6 园区分区设置 12
图7 道路分析 12
图8 道路分析(剖面) 12
图9 竖向设计 12
图10 建筑及小品规划 12
图11 建筑及小品规划细节 12
图12 景观种植规划 12
图13 公共设施规划 12
图14 园区鸟瞰图 12
图15 下沉庭院设计 12
图16 下沉庭院设计分析 12
图17 蘑菇亭大样图 12
图18 薰衣草花田设计 12
图19 薰衣草田设计分析 12
图20 铁艺凉亭大样 12
图21 涉水廊道设计 12
图22 涉水廊道设计分析 12
图23 廊架设计大样 12
图24 农家院效果图 12
图25 滨水圆廊效果图 12
图26 水生植物游览区效果图 12
图27 蔬菜区示意图 12
图28 竹园示意图 12
图29 铺装示意图 12
图30 景观家具示意图(一) 12
图31 景观家具示意图(二) 12
无锡法拉第生态农庄规划设计
引言
引言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观光农业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人们开始将观光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在一起,利用自然的田园景观和现代化的经营方式吸引游客前来观赏、体验、休憩。观光农业在前期发展效果显著,为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观光农业的独有的低投入、高产值的特点,使得越来越多的农业观光园兴建,项目雷同、缺乏创新、文化内涵欠缺等问题接踵而来。而人们对于观光农园的要求则在不断提高,追求更高的标准,期望获得更好的农业文化体验。因此,建设与时俱进的观光农园来满足人们的需要、寻去新的发展道路显得尤为迫切。
1.综述
1.1 休闲观光农业概述
1.1.1 总体概述
按照内容和范围不同,观光农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上说。观光农业以农业资源为基础,把农园观光、农艺展示、农产品提供与农村空间的出让等生产、经营赋予旅游内涵,将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发展旅游结合起来,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品种结构,合理规划布局,达到美化景观,保护环境,提供调剂性劳动、观光游览、学习及享用新鲜食物的一种农业。广义的观光农业指充分利用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进行旅游开发,扩大在农村的观光旅游功能,满足消费者不同层次的需要;它不仅包括传统的农业经营活动,而且包括农业观光游览及与之有关的旅游经营、旅游服务等内容,为游人提供具有农村特色的吃、住、行、游、娱、购等方面的服务和供应,满足他们对自然景观和乡土气息的向往[1](马庆斌,2002)
目前,国内对观光农业没有统一的名词解释,但是一些相近概念可以得出定义[2]。欧美国家习惯用乡村旅游(ruraltourism)的概念,而在亚洲的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用观光农业(agritourism)这一概念。由于我国观光农业起步较晚,对休闲观光农业的基本概念认识还不够明晰、深入,认识水平和概念的提法多种多样,对其有“休闲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旅游农业”、“体验农业”、“生态旅游农业”、“田园农业”等众多称谓。胡长龙认为休闲观光农业是农业的一种新型形态,是指以现有或开发的农业和农村资源为对象,按照现代农业旅游的发展规律和构成要素,对其进行改善、配套和深度开发,在保证生态功能和美化环境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赋予其欣赏、购买、品尝、娱乐、劳动、学习和居住等不同旅游功能,创造出可经营的、具有农业特色和功能的旅游资源及产品,形成一产和三产相融合、生产和消费相统一的新型农业形态[3](胡长龙,2002)。类似的,翟付顺等认为休闲观光农业是一种园林形式,他们指出这种园林形式是以农业丰富的风景资源为依托,以农村周边城市居民为主要的服务对象,以观赏农村风光、体验农村生活、展示农村风俗文化为主要内容(翟付顺等,2004)。而Bill Bramwell曾认为乡村旅游的概念远不仅是在乡村地区进行的旅游活动那么简单,城市和乡村并不是截然分离的,而是一个连续体[4](Bill Bramwell,et al,1994)。从这个概念可以看出,休闲观光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思路,属于农业生产的一种体制创新,是现代园林发展应用的一种特殊形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y/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