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基质配比对番茄幼苗生长发育
为筛选出更好的番茄育苗基质,本实验以‘精选白果强丰’番茄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3种基质混配比例(蛭石:珍珠岩=2:1;草炭:蛭石:珍珠岩=1:3:2;草炭:蛭石:珍珠岩=1:1:1)对其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蛭石:珍珠岩=2:1(基质1)处理的幼苗株高、茎粗、干鲜重、根系活力、可溶性糖含量等明显优于其他处理,草炭:蛭石:珍珠岩=1:1:1(基质3)最差。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 材料与方法2
1. 1 试验材料 2
1. 2 试验方法 2
1. 3 测定指标 2
1. 3. 1 基质理化性质 2
1. 3. 2 生长指标 2
1. 3. 3 生理指标 2
1. 4 数据分析 3
2 数据与分析3
2. 1 不同基质配比对番茄幼苗株高、茎粗、壮苗指数、叶数的影响3
2. 2 不同基质配比对番茄幼苗干鲜重的影响3
2. 3 不同基质配比对番茄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4
2. 4 不同基质配比对番茄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5
2. 5 不同基质配比对番茄幼苗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6
3 结果与讨论 6
3. 1 试验结果6
3. 2 讨论7
致谢7
参考文献7
不同基质配比对番茄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引言
引言
番茄(Lycopersicun esculentum Mill.)原产南美安第斯山脉。由于其具营养丰富、栽种容易、产量高、用途广等特点,已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深受人们的喜爱,是世界上除马铃薯外最主要的蔬菜种类。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番茄生产国[1]。在设施番茄栽培中,育苗是番茄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2],是实现番茄早熟丰产的关键。番茄无土育苗,因其能减少病虫害发生,易培育壮苗,减少育苗时间,而且还利于根系发育,定植后缓苗快,成熟性高,早熟性好[3],成为番茄工厂化生产的重要基础。
但是番茄育苗基质的配方差异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较大。谷建田等[4]以岩棉为对照,采用草炭、蛭石、珍珠岩按不同比例配比,找出适于樱桃番茄品种‘巍巍’的基质配比为蛭石:珍珠岩=2:1。司亚平等[5]的供试品种为‘佳粉1号’番茄,提出适于冬春季番茄育苗的基质为草炭:蛭石=2:1,平菇废料:草炭:蛭石=1:1:1;适于夏季番茄育苗基质为草炭:蛭石:珍珠岩=1:1:1,草炭:蛭石:珍珠岩=2:1:1。杨军等[6]的供试番茄品种为‘GBS傲兰六号’,认为草炭:蛭石=1:1育苗效果很好。此外,公认的育苗配方草炭:蛭石=2:1在各试验中的效果也不尽相同。由此可见,运用相同的基质,但由于各实验条件及番茄品种不相,得到的结论也有所差异。本实验以草炭、蛭石、珍珠岩按不同体积配比混合组成的基质为材料,研究不同混配比例对‘精选白果强丰’番茄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找到最适合于本品种的混合基质配方,以培育壮苗,缩短其育苗周期,减少育苗成本。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江苏省农科院提供的番茄品种‘精选白果强丰’。‘白果强丰’是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的新品种。1990年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7]。
1.2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3年5月2013年7月在大学园艺学院玻璃温室进行。
于2013年5月13日播种至2孔穴盘育苗,5月31日移苗,进行不同基质配比的处理。试验设置3个处理:蛭石:珍珠岩=2:1(处理1);草炭:蛭石:珍珠岩=1:3:2(处理2);草炭:蛭石:珍珠岩=1:1:1(处理3);以纯蛭石(CK)为对照,每个处理30株隔一天浇灌1/2霍格兰配方营养液。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处理20天后(两叶一心期)开始进行试验测量统计,隔7天对番茄幼苗进行采样,每处理随机取5株,采集叶片及根系,测定相应生长和生理指标:包括株高、茎粗、叶数、干鲜重、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可溶性糖等。各指标测定均为3次重复,每个重复随机取样5株,取平均值。
1.3 测定指标
1. 3. 1 基质理化性质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一般认为育苗基质的适宜容重为0. 10. 8g/cm3。本试验所用四种处理的容重在此适宜范围内。相比而言,基质3的容重最大,CK最小,分别为0. 3906和0. 3112g/cm3。总孔隙度是衡量基质物理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数值在54%以上栽培效果较好。CK的总孔隙度最大为77. 42%,基质3最小为63. 99 %,随着草炭与蛭石之比增加,总孔隙度减小。一般基质适宜的气水比保持在1:24范围内。四种混合基质均在适宜范围内,基质1通气性最好。蔬菜幼苗的适宜pH范围一般在5. 87. 0。四种混合基质中只有CK和基质1的气水比和pH在适宜范围内。EC值反映的是基质中可溶性盐分浓度的高低,基质3的EC值最高,基质1最低。
1. 3. 2 生长指标
用直尺测量株高,用游标卡尺测量茎粗,用天平称量质量,用烘干法测定干重,叶数为整株上复叶数。各项指标均重复测定3次。
1. 3. 3 生理指标
叶绿素含量采用叶绿素仪,根系活力测定采用TTC法[8],可溶性糖的测定采用蒽酮比色法[8],重复以上步骤三次。
处理
Treatment
容重
Volume mass
总孔隙度
Total porosity
气水比
Airwater ratio
电导率
EC
pH值
(gcm3)
(%)
(mscm1)
CK
0. 3112
77. 42
1:2. 63
0. 4860
6. 65
基质1
0. 2448
68. 49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 材料与方法2
1. 1 试验材料 2
1. 2 试验方法 2
1. 3 测定指标 2
1. 3. 1 基质理化性质 2
1. 3. 2 生长指标 2
1. 3. 3 生理指标 2
1. 4 数据分析 3
2 数据与分析3
2. 1 不同基质配比对番茄幼苗株高、茎粗、壮苗指数、叶数的影响3
2. 2 不同基质配比对番茄幼苗干鲜重的影响3
2. 3 不同基质配比对番茄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4
2. 4 不同基质配比对番茄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5
2. 5 不同基质配比对番茄幼苗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6
3 结果与讨论 6
3. 1 试验结果6
3. 2 讨论7
致谢7
参考文献7
不同基质配比对番茄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引言
引言
番茄(Lycopersicun esculentum Mill.)原产南美安第斯山脉。由于其具营养丰富、栽种容易、产量高、用途广等特点,已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深受人们的喜爱,是世界上除马铃薯外最主要的蔬菜种类。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番茄生产国[1]。在设施番茄栽培中,育苗是番茄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2],是实现番茄早熟丰产的关键。番茄无土育苗,因其能减少病虫害发生,易培育壮苗,减少育苗时间,而且还利于根系发育,定植后缓苗快,成熟性高,早熟性好[3],成为番茄工厂化生产的重要基础。
但是番茄育苗基质的配方差异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较大。谷建田等[4]以岩棉为对照,采用草炭、蛭石、珍珠岩按不同比例配比,找出适于樱桃番茄品种‘巍巍’的基质配比为蛭石:珍珠岩=2:1。司亚平等[5]的供试品种为‘佳粉1号’番茄,提出适于冬春季番茄育苗的基质为草炭:蛭石=2:1,平菇废料:草炭:蛭石=1:1:1;适于夏季番茄育苗基质为草炭:蛭石:珍珠岩=1:1:1,草炭:蛭石:珍珠岩=2:1:1。杨军等[6]的供试番茄品种为‘GBS傲兰六号’,认为草炭:蛭石=1:1育苗效果很好。此外,公认的育苗配方草炭:蛭石=2:1在各试验中的效果也不尽相同。由此可见,运用相同的基质,但由于各实验条件及番茄品种不相,得到的结论也有所差异。本实验以草炭、蛭石、珍珠岩按不同体积配比混合组成的基质为材料,研究不同混配比例对‘精选白果强丰’番茄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找到最适合于本品种的混合基质配方,以培育壮苗,缩短其育苗周期,减少育苗成本。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江苏省农科院提供的番茄品种‘精选白果强丰’。‘白果强丰’是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的新品种。1990年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7]。
1.2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3年5月2013年7月在大学园艺学院玻璃温室进行。
于2013年5月13日播种至2孔穴盘育苗,5月31日移苗,进行不同基质配比的处理。试验设置3个处理:蛭石:珍珠岩=2:1(处理1);草炭:蛭石:珍珠岩=1:3:2(处理2);草炭:蛭石:珍珠岩=1:1:1(处理3);以纯蛭石(CK)为对照,每个处理30株隔一天浇灌1/2霍格兰配方营养液。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处理20天后(两叶一心期)开始进行试验测量统计,隔7天对番茄幼苗进行采样,每处理随机取5株,采集叶片及根系,测定相应生长和生理指标:包括株高、茎粗、叶数、干鲜重、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可溶性糖等。各指标测定均为3次重复,每个重复随机取样5株,取平均值。
1.3 测定指标
1. 3. 1 基质理化性质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一般认为育苗基质的适宜容重为0. 10. 8g/cm3。本试验所用四种处理的容重在此适宜范围内。相比而言,基质3的容重最大,CK最小,分别为0. 3906和0. 3112g/cm3。总孔隙度是衡量基质物理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数值在54%以上栽培效果较好。CK的总孔隙度最大为77. 42%,基质3最小为63. 99 %,随着草炭与蛭石之比增加,总孔隙度减小。一般基质适宜的气水比保持在1:24范围内。四种混合基质均在适宜范围内,基质1通气性最好。蔬菜幼苗的适宜pH范围一般在5. 87. 0。四种混合基质中只有CK和基质1的气水比和pH在适宜范围内。EC值反映的是基质中可溶性盐分浓度的高低,基质3的EC值最高,基质1最低。
1. 3. 2 生长指标
用直尺测量株高,用游标卡尺测量茎粗,用天平称量质量,用烘干法测定干重,叶数为整株上复叶数。各项指标均重复测定3次。
1. 3. 3 生理指标
叶绿素含量采用叶绿素仪,根系活力测定采用TTC法[8],可溶性糖的测定采用蒽酮比色法[8],重复以上步骤三次。
处理
Treatment
容重
Volume mass
总孔隙度
Total porosity
气水比
Airwater ratio
电导率
EC
pH值
(gcm3)
(%)
(mscm1)
CK
0. 3112
77. 42
1:2. 63
0. 4860
6. 65
基质1
0. 2448
68. 49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y/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