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基质配方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本实验以“亚洲红冠”品种番茄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基质对番茄幼株生长的影响,以期获得最适合用于工厂化育苗的番茄幼苗生长的基质,实验分为三组处理叶菜类育苗基质;水稻育苗基质和珍珠岩蛭石泥炭中药渣=1111配比的基质。露天栽培,各处理生长环境条件一致,避免其他因素干扰。结果表明叶菜类育苗基质栽培出的番茄长势比另两种处理更加健壮,全株干鲜重、根系活力、色素含量均显著大于水稻基质配方和叶菜类基质配方处理下的植株,而硝酸盐含量显著小于水稻基质配方处理下的植株。可以说明叶菜类育苗基质可以满足植株生长需要并优于混有中药渣的基质和水稻育苗基质。
目录
摘要2
Abstract2
引言(或绪论) 3
1材料与方法3
1.1 材料与处理 3
1.2 测定方法 3
1.2.1 质量指标 4
1.2.2 根系活力测定 4
1.2.3 叶绿素含量的测量 4
1.2.4 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4
1.2.4.1 试剂制备 5
1.2.4.2 标准曲线的绘制 5
1.2.4.3 样品测定 5
1.3 数据处理及分析6
2结果与分析 6
2.1 不同基质配比栽培条件下番茄幼苗的生物量分析 7
2.1.1 地上干、鲜重分析 7
2.1.2 根部干鲜重分析 7
2.2 不同基质配比栽培条件下番茄幼苗的色素含量分析 7
2.2.1 叶绿素、胡萝卜素含量分析 7
2.3 不同基质配比栽培条件下番茄幼苗的硝酸盐含量分析 8
2.4 不同基质配比栽培条件下番茄幼苗的根系活力分析 8
3结论与讨论8
致谢9
参考文献9
不同基质配方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引言
基质栽培最早始于 1960 年日本静岗兴津的农林省园艺实验场,由山崎肯哉等人进行砾培研究,但由于研究的营养液成分易于被石砾吸附,并且每次收获后残根处理困难和没有适宜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消毒方法等问题,始终未能普及;1963 年丹麦古罗太公司开发了岩棉栽培,它与传统的水培相比具有定植和移栽简单、气相比例大、保水性能好、质地轻、易于操作、用后易进行蒸汽消毒等优点,因此发展很快,目前荷兰温室约 75%采用岩棉栽培,但岩棉栽培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一是用后不能自行分解、处理成本高;二是营养液排入土壤,造成地下水污染;三是岩棉中游离的酚在栽培过程中可直接进入果菜中对人体造成危害[1]。
番茄成为有代表性的无土栽培作物,且其无土栽培面积最大,主要原因是其根际环境要求不象其他果菜那样严格,易于栽培。 且无土栽培较有土更易提高品质。在人们的消费意识转向多品种、高品质、安全卫生和周年均衡供应的需求下,无士栽培番茄更有利于实现这些目标[2]。番茄无土栽培中的基质是一种用于固定作物,提高根系营养的基础物质,基质理化性质的优劣和应用技术是番茄栽培的关键之一,将直接影响着栽培效果和收益效果。因此有关番茄无土栽培基质配方方面的研究已成为无土栽培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3]。
目前用农产品废弃物作为草炭、蛙石和珍珠岩等基质的替代物用作无土栽培基质己可以进入生产实用阶段,从而大大降低了无土栽培基质的生产成本。蒋卫杰等采用混合栽培基质连续 3 年共种植了 6 茬作物。并且其研究报道,常用的基质配方有:4 份草炭:6 份炉渣:5 份砂:5 份椰子壳:5份葵花杆:2 份炉渣:3 份锯末:7 份草炭:3 份珍珠岩等[4]。
段崇香等研究了由蛭石、鸡粪、草炭泥等不同基质配方对黄瓜生长的影响,表明,在 5 个配方:A 为蛭石:鸡粪=2: 1, B 为蛭石:鸡粪=3: 1, C为蛭石:鸡粪=4: 1, D 为草炭:蛭石:鸡粪=3: 3: 2, E 为草炭:鸡粪=3: 1 中,A 配方和 B 配方黄瓜长势最好,表现为根系活力强、产品品质好、产量高,且两配方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为最佳基质配方[5]。
阀瑞芬等研究了稻谷壳灰、锯木屑以及两者的不同体积配比的混合物,即混合(1)(体积之比为 2: 1)和混合(2)(体积之比为 1: 1)等 5 个处理对塑料大棚无土栽培番茄的增产效果,表明以上两者体积比为 2: 1 的混合基质表现最好[6]。
无土栽培的营养源,对于有机基质栽培与传统无土栽培来说,有着不同的认识。传统无土栽培认为营养液(施肥)是唯一营养液来源;而有机基质栽培则认为除施肥外,用农业副产品有机物质(秸秆等)配成的栽培固体基质也是重要的营养来源之一,故进行有机基质栽培,首先是配制适合生态农业要求的植物营养基质,它是构成植物营养物质的基础。有机基
质不仅可以提供养分,同时由于有机物所具有的强吸收性能和缓冲作用,使得施固态有机肥时,可起到调节养分供应的重要作用[7]。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与处理
实验于大学设施农业实验室室外进行露天栽培。2013年04月,进行番茄催芽播种等;2013 年04月—2013年09月,栽种实验材料,并对栽种的实验材料进行收集取样,后进行实验分析。以“亚洲红冠”品种番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购)为实验材料,采用55摄氏度温烫浸种催芽,待种子发芽后移入营养盆内种植,盆内事先做好不同基质配比处理。
处理A:叶菜类基质(购买自淮安柴米河基质肥料有限公司);该有机基质容重250KG/立方左右,孔隙度≧65%,EC值2.1MS/CM,PH值6.8左右。
处理B:水稻育苗基质(购买自淮安柴米河基质肥料有限公司);基质偏酸性,该有机基质容重350KG/立方左右,孔隙度≧65%,EC值2.3MS/CM,PH值6.5左右。
处理C:中药渣混合基质,珍珠岩:中药渣:草炭:蛭石=1:1:1:1。(材料均由大学农学院国家863项目实验室LED植物光源研究中心提供)。
每处理6株,随机排列,3次重复,露天栽培,各处理生长环境条件一致,互不干扰。
1.2测量方法
1.2.1 生物量指标
在生长到八叶一心时取样,每种处理随机取样三株,以番茄全株为取样部位,地上部,地下部鲜样用自来水冲洗2~3次,再用蒸馏水冲洗2次,用吸水纸吸干后称量鲜重质量,测完后,105℃杀青15min,80℃烘干至恒重,称干重质量。
含水量=(幼苗叶片鲜重幼苗叶片干重)/幼苗叶片鲜重×100%。
1.2.2 根系活力测量
根系活力用四氮唑法(TTC法)测定。称取5g根鲜样,放入试管中,加入由5 ml磷酸缓冲液(PBS, pH 7.8)和5 ml的四氮唑混合而成的反应混合液,于37°C保温2 h,然后加入2ml 1mol/L的H2SO4终止反应。将根取出,用蒸馏水冲洗干净,然后放入试管中,加入10 ml无水乙醇,直至根变白。最后在OD490 nm下的测定光密度值[8]。
目录
摘要2
Abstract2
引言(或绪论) 3
1材料与方法3
1.1 材料与处理 3
1.2 测定方法 3
1.2.1 质量指标 4
1.2.2 根系活力测定 4
1.2.3 叶绿素含量的测量 4
1.2.4 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4
1.2.4.1 试剂制备 5
1.2.4.2 标准曲线的绘制 5
1.2.4.3 样品测定 5
1.3 数据处理及分析6
2结果与分析 6
2.1 不同基质配比栽培条件下番茄幼苗的生物量分析 7
2.1.1 地上干、鲜重分析 7
2.1.2 根部干鲜重分析 7
2.2 不同基质配比栽培条件下番茄幼苗的色素含量分析 7
2.2.1 叶绿素、胡萝卜素含量分析 7
2.3 不同基质配比栽培条件下番茄幼苗的硝酸盐含量分析 8
2.4 不同基质配比栽培条件下番茄幼苗的根系活力分析 8
3结论与讨论8
致谢9
参考文献9
不同基质配方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引言
基质栽培最早始于 1960 年日本静岗兴津的农林省园艺实验场,由山崎肯哉等人进行砾培研究,但由于研究的营养液成分易于被石砾吸附,并且每次收获后残根处理困难和没有适宜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消毒方法等问题,始终未能普及;1963 年丹麦古罗太公司开发了岩棉栽培,它与传统的水培相比具有定植和移栽简单、气相比例大、保水性能好、质地轻、易于操作、用后易进行蒸汽消毒等优点,因此发展很快,目前荷兰温室约 75%采用岩棉栽培,但岩棉栽培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一是用后不能自行分解、处理成本高;二是营养液排入土壤,造成地下水污染;三是岩棉中游离的酚在栽培过程中可直接进入果菜中对人体造成危害[1]。
番茄成为有代表性的无土栽培作物,且其无土栽培面积最大,主要原因是其根际环境要求不象其他果菜那样严格,易于栽培。 且无土栽培较有土更易提高品质。在人们的消费意识转向多品种、高品质、安全卫生和周年均衡供应的需求下,无士栽培番茄更有利于实现这些目标[2]。番茄无土栽培中的基质是一种用于固定作物,提高根系营养的基础物质,基质理化性质的优劣和应用技术是番茄栽培的关键之一,将直接影响着栽培效果和收益效果。因此有关番茄无土栽培基质配方方面的研究已成为无土栽培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3]。
目前用农产品废弃物作为草炭、蛙石和珍珠岩等基质的替代物用作无土栽培基质己可以进入生产实用阶段,从而大大降低了无土栽培基质的生产成本。蒋卫杰等采用混合栽培基质连续 3 年共种植了 6 茬作物。并且其研究报道,常用的基质配方有:4 份草炭:6 份炉渣:5 份砂:5 份椰子壳:5份葵花杆:2 份炉渣:3 份锯末:7 份草炭:3 份珍珠岩等[4]。
段崇香等研究了由蛭石、鸡粪、草炭泥等不同基质配方对黄瓜生长的影响,表明,在 5 个配方:A 为蛭石:鸡粪=2: 1, B 为蛭石:鸡粪=3: 1, C为蛭石:鸡粪=4: 1, D 为草炭:蛭石:鸡粪=3: 3: 2, E 为草炭:鸡粪=3: 1 中,A 配方和 B 配方黄瓜长势最好,表现为根系活力强、产品品质好、产量高,且两配方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为最佳基质配方[5]。
阀瑞芬等研究了稻谷壳灰、锯木屑以及两者的不同体积配比的混合物,即混合(1)(体积之比为 2: 1)和混合(2)(体积之比为 1: 1)等 5 个处理对塑料大棚无土栽培番茄的增产效果,表明以上两者体积比为 2: 1 的混合基质表现最好[6]。
无土栽培的营养源,对于有机基质栽培与传统无土栽培来说,有着不同的认识。传统无土栽培认为营养液(施肥)是唯一营养液来源;而有机基质栽培则认为除施肥外,用农业副产品有机物质(秸秆等)配成的栽培固体基质也是重要的营养来源之一,故进行有机基质栽培,首先是配制适合生态农业要求的植物营养基质,它是构成植物营养物质的基础。有机基
质不仅可以提供养分,同时由于有机物所具有的强吸收性能和缓冲作用,使得施固态有机肥时,可起到调节养分供应的重要作用[7]。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与处理
实验于大学设施农业实验室室外进行露天栽培。2013年04月,进行番茄催芽播种等;2013 年04月—2013年09月,栽种实验材料,并对栽种的实验材料进行收集取样,后进行实验分析。以“亚洲红冠”品种番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购)为实验材料,采用55摄氏度温烫浸种催芽,待种子发芽后移入营养盆内种植,盆内事先做好不同基质配比处理。
处理A:叶菜类基质(购买自淮安柴米河基质肥料有限公司);该有机基质容重250KG/立方左右,孔隙度≧65%,EC值2.1MS/CM,PH值6.8左右。
处理B:水稻育苗基质(购买自淮安柴米河基质肥料有限公司);基质偏酸性,该有机基质容重350KG/立方左右,孔隙度≧65%,EC值2.3MS/CM,PH值6.5左右。
处理C:中药渣混合基质,珍珠岩:中药渣:草炭:蛭石=1:1:1:1。(材料均由大学农学院国家863项目实验室LED植物光源研究中心提供)。
每处理6株,随机排列,3次重复,露天栽培,各处理生长环境条件一致,互不干扰。
1.2测量方法
1.2.1 生物量指标
在生长到八叶一心时取样,每种处理随机取样三株,以番茄全株为取样部位,地上部,地下部鲜样用自来水冲洗2~3次,再用蒸馏水冲洗2次,用吸水纸吸干后称量鲜重质量,测完后,105℃杀青15min,80℃烘干至恒重,称干重质量。
含水量=(幼苗叶片鲜重幼苗叶片干重)/幼苗叶片鲜重×100%。
1.2.2 根系活力测量
根系活力用四氮唑法(TTC法)测定。称取5g根鲜样,放入试管中,加入由5 ml磷酸缓冲液(PBS, pH 7.8)和5 ml的四氮唑混合而成的反应混合液,于37°C保温2 h,然后加入2ml 1mol/L的H2SO4终止反应。将根取出,用蒸馏水冲洗干净,然后放入试管中,加入10 ml无水乙醇,直至根变白。最后在OD490 nm下的测定光密度值[8]。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y/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