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面肥对一串红生长和生理指标影响

目 录
0 引言 1
1 材料和方法 2
1.1 试验材料 2
1.2 试验设计 2
1.3 测定方法 2
2 结果分析 3
2.1 叶面肥对一串红生长发育和干、鲜重的影响 3
2.2 叶面肥对一串红叶片生理指标影响 5
3 讨论和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0 引言
一串红又名墙下红、撒尔维亚、两洋红,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多年生草本常作一年生栽培。一串红原产于南美洲热带地区,1822年引入欧洲。约100年前人们培育出一串红早花矮生品种,首先在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等国家栽培,1900年左右培育出30~50 cm高的“火球”(Fireball)和“妙火”(Bonfire),至今仍为盆栽和切花生产的优良品种[1]。
在生产上,一串红一般以播种繁殖为主,可于晚霜后播种于苗床,或提早播于温室;同时也可扦插繁殖,在春秋两季均可进行[2]。通常为了使一串红株型紧凑,花穗繁密,可对其进行人工摘心处理。一串红不耐寒,怕霜冻,但也不耐高温,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 ℃,15 ℃以下便停止生长,叶片枯黄脱落,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3]。花期为7~10月,开花后每月追全肥,可延长花期一串红花色艳丽,叶色浓绿,株型优美,观赏期长,是优良的花坛、花境和盆花的主体材料。尤其是红色品种,能够烘托出喜庆的气氛,创造极好的景观效果,在我国园林和节日活动花坛用花和花镜配置中起到了重要地位。而且,目前还选育出许多新品种[4],可以适用作切花,为瓶插观赏增添了新秀。
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对绿色植物的需求与日俱增[5],一串红作为常见的花卉品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为了提高一串红的生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长品质,其培育方式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由传统的摘心方式控制株高向化学试剂应用方向的转变,例如生长延缓剂控制株高和施用缓释控肥[6]。从批量生产,减少土壤污染和操作简单三方面考虑,叶面肥为最佳肥料。
近年来,国内外均很重视叶面肥的生产和运用,我国叶面肥在生产和应用方面得到迅速发展,叶面肥料名目多样,种类繁多[7],五花八门。叶面施肥,能够补充营养,由于大量使用N、P、K化肥,推广高产品种以及减少有机肥的使用量,使土壤中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之间不平衡日趋突出,且大量使用N、P、K化肥,尤其是单质高浓度化肥,导致Ca、Mg、Zn、Fe等副成分投入量减少,土壤中中、微量元素无法满足植物高品质生长的需要,不利于植物的正常生长和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8]。为了解决面前处境,加大对叶面肥料地研制,并取得迅速地发展,各种新型叶面肥料品种不断涌现,叶面肥料的应用成为农业生产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叶面肥逐步成为生长过程必不可少的肥料。
张琴梅等研究人员在的试验叶面肥对茶树试验[9],总结出了喷施G 肥有加快茶芽展叶速度, 促使原有芽梢持续生长的作用,从而提高茶叶产量和叶面肥的施用对茶叶中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等均有不同程度影响, 影响最明显的是氨基酸的含量。
欧阳华民和曹一平的叶面肥对棉花生长试验[10],通过统计检验,各种叶面肥处理对株高的影响都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对叶片进行叶绿素的测定,测定的部位是完全展开的新叶和倒六叶。测定结果表明:喷施叶面肥后,完全展开的新叶和倒六叶的叶绿素含量都有所增加,但都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叶面肥具有诸多优点,打破了土壤根部施肥的传统方式[11],是构成“立体施肥”模式的重要元素,为最灵活、最便捷的施肥方式,20世纪80年代中期,叶面肥开始在我国兴起,而腐植酸在我国叶面肥的开发应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从近几年叶面肥的发展情况看,我国腐植酸叶面肥是所有叶面肥的缩影,代表我国叶面肥的发展方向。
叶面肥种类中,腐植酸叶面肥所占比例高达80%,本试验选择合肥养正农业公司生产的“养正”叶面肥,其主要成分是腐植酸,试验具有代表性。
一串红花序修长,花红鲜艳,花期长,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是我国园林普遍栽培的花卉。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养正”叶面肥喷施一串红,研究了叶面肥对一串红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为叶面肥在一串红栽培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一串红,由绿化科提供。叶面肥选用“养正”叶面肥,由合肥养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养分含量(g/L):水溶性腐植酸≥30,N+P2O5+K2O≥200。
1.2 试验设计
盆栽试验,试验在主校区花房连栋大棚内进行。2014年4月初播种育苗,待长出3片真叶后,选取株高和分枝数基本一致的180棵幼苗置于16×14cm的营养钵中。4月下旬幼苗上盆,5月1日对一串红进行叶面肥处理,每2周喷1次,连续喷4次,处理包括:处理1:0.15%叶面肥;处理2:0.3%叶面肥;处理3:0.6%叶面肥,以喷清水为(CK)。
每隔1个月测量和观察一串红的株高、开展度和花朵数,测定盛花期一串红植株的鲜重、干重和叶片的生理指标。
1.3 测定方法
叶绿素含量采用乙醇提取法[12];可溶性总糖采用蒽酮硫酸法[12];果糖含量测定采用间苯二酚法[12];蔗糖含量测定采用间苯二酚法[12];蛋白质含量的测定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12];淀粉含量的测定采用蒽酮硫酸法[12];呼吸强度测定采用草酸小篮子法测定[12];过氧化物酶含量测定采用愈创木酚法[12]。
2 结果分析
2.1 叶面肥对一串红生长发育和干、鲜重的影响
2.1.1 不同浓度叶面肥对株高影响
由如图1所示,一串红在5,6月期间,株高没有显著差异,至7月份以后,处理间差异逐渐明显,与CK相比,处理1的株高最高,其次为处理2,处理3与CK差异最小。生长前期,可能由于一串红植株较小,还未进入生长旺盛期,叶面肥的利用率低,叶面肥对一串红生长态势的影响效果不明显;生长后期,叶面肥对一串红的株高生长产生促进作用,浓度越高,作用越明显。 图1 不同浓度叶面肥对一串红株高影响
2.1.2 不同浓度叶面肥对一串红开展度影响
由图2可知,5,6月份期间,开展度差异不明显,至7月份以后,一串红开展度差异逐渐明显,且开展度随叶面肥的浓度升高而增加。至8月份,处理1和CK组叶面肥对一串红开展度没有显著差异,处理2和处理3显著大于CK。
图2 不同浓度叶面肥对开展度影响
2.1.3 不同浓度叶面肥对一串红花朵数影响
由图3可知,一串红的花朵数随着叶面肥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与CK相比,叶面肥对一串红开花数有显著影响,处理1、处理2和处理3的花朵数分别增加了10%、20%和27%。0.3%叶面肥和0.6%叶面肥对一串红开花数影响差异不显著。
图3 不同浓度叶面肥对一串红花朵数影响
2.1.4 不同浓度叶面肥对一串红干、鲜重影响
如图4,5所示,一串红鲜重和干重随叶面肥浓度的升高而增加。鲜重和干重的波动范围是20.5~36.5和5.5~9.5。叶面肥促进一串红物质积累,且不同处理间促进效果有显著差异,叶面肥的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明显。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y/70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