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花菊生长势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摘要:选用7个切花小菊作为亲本,3个为父本,4个为母本,以3×4不完全双列杂交(NC II)设计衍生的12个家系实生苗为材料,计算了切花菊6个生长势性状的配合力和群体遗传参数。结果表明(1)叶宽主要由母本加性基因效应控制,叶长主要由非加性基因效应控制,花径、舌状花数、舌状花长和舌状花宽可能由加性和非加性两种基因效应共同控制。(2)‘蒙白’在培育重瓣性高的品种时可以作为重要亲本;‘蒙白’ב南农雪峰’和‘QX096’ב小丽’这两个杂交组合在6个生长势性状上均具有正向的特殊配合力(SCA)效应,杂种后代综合表现较好。(3)群体配合力方差及其对杂种贡献率表明,除舌状花数和叶宽外,其他4个生长势性状具有不同程度的母本效应;6个生长势性状广义遗传力(h2B)差异非常大,均在 90%以上。在狭义遗传力(h2N)中,除叶长和叶宽狭义遗传力到达60%外,其余4个性状的狭义遗传力均高于90%。说明这6个生长势性状的遗传稳定性高,早期世代时应增加选择压。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2
1材料与方法2
2 结果与分析 3
2.1切花菊6个生长势性状方差分析和配合力方差分析3
2.2切花菊6个生长势性状的配合力效应分析3
2.2.1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3
2.2.2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4
2.2.3生长势性状的总配合力效应值分析5
2.3切花菊6个生长势性状的群体配合力方差与遗传参数的估算6
2.3.1群体配合力方差及其对杂种的贡献率 6
2.3.2遗传力估算 6
3 讨论 6
3.1切花菊6个生长势性状的遗传特点 6
3.2配合力在切花菊遗传育种中的应用价值 7
致谢7
参考文献8
切花菊生长势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引言
切花菊是世界四大切花之一,产量居四大切花之首,具有花型多样、色彩丰富、用途广泛、耐运耐贮、瓶插寿命长、繁殖栽培容易、能周年供应、成本低、高产出等优点。培育具有特异花型的植物新品种是观赏植物遗传改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良的重要目标之一[1]。生物界普遍存在杂种优势,菊花也不例外。从Rao学者研究距离的方法以来[2],结果不一致,现在生物界中杂种优势的表现有2类情况:一类是常出现在某些远缘杂交子代中的杂种优势只表现为个体或某些器官的增大,可是它的生存和繁殖能力并没有提高,所以某些研究生物进化的学者把它称为假杂种优势;另一类杂种优势表现为杂种的生存和繁殖能力的提高,但在个体生长上不一定超过亲本,这类杂种优势才有进化上的适应意义,所以被看成是真正的杂种优势。杂交种具有生长势强,抗逆性强,表现优异等特点,在菊花育种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配合力是杂种优势利用和亲本选配的重要参考指标。配合力分析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杂合度高的苦瓜、水稻、辣椒、甘蓝、棉、大豆等的亲本选配和育种研究中,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8],但在菊花育种中的应用也只有少量几篇报道。近年来,有研究利用切花菊和盆栽小菊的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群体,剖析了菊花部分性状的配合力效应;通过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揭示了菊花花器官、花期和部分营养性状的主基因数量及其作用方式[9]。本实验利用差异品种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通过配合力分析剖析切花菊性状的遗传特性揭示性状遗传行为,对切花菊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供试材料为蒙白,QX096,QX098,小丽,寒小白,QX097,南农雪峰7个品种(表1)分别选作为母父本,由大学“中国菊花种质资源保存中心”提供。
表1 7个切花菊品种生长势性状的描述性数据
Table 1 Descriptive data for the growth potential traits of the seven chrysanthemum cultivars
2014年10中旬至11月底以‘蒙白 ,‘QX096’和‘QX098’3个切花小菊品种作父本,以‘小丽’,‘寒小白’,‘QX097’,‘南农雪峰’ 4个切花小菊作母本,按照3X4不完全双列杂交(NC II)设计配制12个杂交组合。2015年1月底收取各杂交组合种子,清理、风干后于2015年5月中旬采用穴盘播种(基质以珍珠岩:蛙石:草炭按体积比2:3:5配制),同时扦插亲本。7月中旬分别从各个杂交组合中随机选取100株F1代实生苗和亲本一起定植于中国菊花种质保存中心苗圃,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1.0 m X 60 m,株行问距20 cm X 20 cm,3次重复。定植后常规管理。
2015年912月,在切花菊营养生长末期和盛花期,于每个小区随机抽取10株调查花枝、自顶端向下第8片完全叶的叶长和叶宽、花径、舌状花数以及花序外侧第1一2轮的舌状花长和宽等6个性状[10]单株重复3次,并计算小区平均值。
结果分析以小区平均值为单元,分析时通过SPSS 11.0软件包中的GLM程序进行方差分析以检验不同杂交组合问的遗传差异显著性。其中若杂交组合效应显著,以组合平均数为单位,根据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进行配合力分析,按模型I(固定模型)估算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值等,按模型II(随机模型)估算群体配合力方差和遗传力等参数[1112]。
2 结果与分析
2.1 切花菊6个生长势性状方差分析和配合力方差分析
根据方差分析结果,得出切花菊6个生长势性状在12个组合杂交组合效应显著,而区组间的差异存在显著或不显著的情况,说明这些性状在组合间可能存在真实遗传差异,因此实验可以进一步进行配合力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叶长的一般配合力方差不显著,但特殊配合力方差达极显著水平,说明叶长这个性状可能主要受非加性效应控制;叶宽的特殊配合力方差达到极显著水平,它的母本一般配合力方差达到显著水平,而父本的一般配合力方差不显著,说明叶宽这个性状可能主要受母本的加性基因效应控制;花径、舌状花数、舌状花长和舌状花宽的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父母本的一般配合力方差也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说明这4个性状可能受非加性和加性效应共同控制。
表2 切花菊6个生长势性状的配合力方差分析结果
Table 3 Variance of combining ability on the six growth potential traits of chrysanthemum
注:*和**分别表示在0.05 和0.01 水平差异显著。
Note:*,**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0.05 and 0.01 level,respectively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2
1材料与方法2
2 结果与分析 3
2.1切花菊6个生长势性状方差分析和配合力方差分析3
2.2切花菊6个生长势性状的配合力效应分析3
2.2.1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3
2.2.2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4
2.2.3生长势性状的总配合力效应值分析5
2.3切花菊6个生长势性状的群体配合力方差与遗传参数的估算6
2.3.1群体配合力方差及其对杂种的贡献率 6
2.3.2遗传力估算 6
3 讨论 6
3.1切花菊6个生长势性状的遗传特点 6
3.2配合力在切花菊遗传育种中的应用价值 7
致谢7
参考文献8
切花菊生长势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引言
切花菊是世界四大切花之一,产量居四大切花之首,具有花型多样、色彩丰富、用途广泛、耐运耐贮、瓶插寿命长、繁殖栽培容易、能周年供应、成本低、高产出等优点。培育具有特异花型的植物新品种是观赏植物遗传改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良的重要目标之一[1]。生物界普遍存在杂种优势,菊花也不例外。从Rao学者研究距离的方法以来[2],结果不一致,现在生物界中杂种优势的表现有2类情况:一类是常出现在某些远缘杂交子代中的杂种优势只表现为个体或某些器官的增大,可是它的生存和繁殖能力并没有提高,所以某些研究生物进化的学者把它称为假杂种优势;另一类杂种优势表现为杂种的生存和繁殖能力的提高,但在个体生长上不一定超过亲本,这类杂种优势才有进化上的适应意义,所以被看成是真正的杂种优势。杂交种具有生长势强,抗逆性强,表现优异等特点,在菊花育种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配合力是杂种优势利用和亲本选配的重要参考指标。配合力分析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杂合度高的苦瓜、水稻、辣椒、甘蓝、棉、大豆等的亲本选配和育种研究中,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8],但在菊花育种中的应用也只有少量几篇报道。近年来,有研究利用切花菊和盆栽小菊的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群体,剖析了菊花部分性状的配合力效应;通过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揭示了菊花花器官、花期和部分营养性状的主基因数量及其作用方式[9]。本实验利用差异品种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通过配合力分析剖析切花菊性状的遗传特性揭示性状遗传行为,对切花菊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供试材料为蒙白,QX096,QX098,小丽,寒小白,QX097,南农雪峰7个品种(表1)分别选作为母父本,由大学“中国菊花种质资源保存中心”提供。
表1 7个切花菊品种生长势性状的描述性数据
Table 1 Descriptive data for the growth potential traits of the seven chrysanthemum cultivars
2014年10中旬至11月底以‘蒙白 ,‘QX096’和‘QX098’3个切花小菊品种作父本,以‘小丽’,‘寒小白’,‘QX097’,‘南农雪峰’ 4个切花小菊作母本,按照3X4不完全双列杂交(NC II)设计配制12个杂交组合。2015年1月底收取各杂交组合种子,清理、风干后于2015年5月中旬采用穴盘播种(基质以珍珠岩:蛙石:草炭按体积比2:3:5配制),同时扦插亲本。7月中旬分别从各个杂交组合中随机选取100株F1代实生苗和亲本一起定植于中国菊花种质保存中心苗圃,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1.0 m X 60 m,株行问距20 cm X 20 cm,3次重复。定植后常规管理。
2015年912月,在切花菊营养生长末期和盛花期,于每个小区随机抽取10株调查花枝、自顶端向下第8片完全叶的叶长和叶宽、花径、舌状花数以及花序外侧第1一2轮的舌状花长和宽等6个性状[10]单株重复3次,并计算小区平均值。
结果分析以小区平均值为单元,分析时通过SPSS 11.0软件包中的GLM程序进行方差分析以检验不同杂交组合问的遗传差异显著性。其中若杂交组合效应显著,以组合平均数为单位,根据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进行配合力分析,按模型I(固定模型)估算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值等,按模型II(随机模型)估算群体配合力方差和遗传力等参数[1112]。
2 结果与分析
2.1 切花菊6个生长势性状方差分析和配合力方差分析
根据方差分析结果,得出切花菊6个生长势性状在12个组合杂交组合效应显著,而区组间的差异存在显著或不显著的情况,说明这些性状在组合间可能存在真实遗传差异,因此实验可以进一步进行配合力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叶长的一般配合力方差不显著,但特殊配合力方差达极显著水平,说明叶长这个性状可能主要受非加性效应控制;叶宽的特殊配合力方差达到极显著水平,它的母本一般配合力方差达到显著水平,而父本的一般配合力方差不显著,说明叶宽这个性状可能主要受母本的加性基因效应控制;花径、舌状花数、舌状花长和舌状花宽的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父母本的一般配合力方差也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说明这4个性状可能受非加性和加性效应共同控制。
表2 切花菊6个生长势性状的配合力方差分析结果
Table 3 Variance of combining ability on the six growth potential traits of chrysanthemum
注:*和**分别表示在0.05 和0.01 水平差异显著。
Note:*,**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0.05 and 0.01 level,respectively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y/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