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十二卷属植物的离体培养条件研究
摘要:本试验以3种十二卷属植物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外植体及不同培养基对其离体培养及快速繁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最佳的外植体是花葶上部子房,诱导培养基为MS+NAA 0.2 mg/L(单位下同)+6-BA 2.0mg/L +KT 1.0mg/L +蔗糖30g/L+琼脂6.0g/L;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 + 6-BA 1.0 + KT 0.5 +蔗糖30g/L+琼脂6.0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NAA 0.2 +6-BA 0.5 + KT 0.5 +蔗糖30g/L+琼脂6.0g/L。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Abstract 2
Key words 2
1 材料和方法 2
1.1 试验材料 2
1.2 化学试剂 3
1.3 材料的取得及预处理 3
1.4 试验设计 3
1.4.1 不同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3
1.4.2 不同蔗糖浓度对3种植物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3
1.4.3 6BA与KT浓度比值对3种植物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3
1.4.4 不同NAA浓度对3种植物继代增殖的影响 3
2 结果和分析 4
2.1 不同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4
2.2 不同蔗糖浓度对3种植物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4
2.3 6BA与KT浓度比值对3种植物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5
2.4 不同NAA浓度对3种植物继代增殖的影响 5
3 讨论与小结 6
致谢 7
参考文献 7
3种十二卷属植物的离体培养条件研究
引言
百合科(Liliacece)十二卷属(Haworthia)植物,多原产南非东部,是一类小型多肉植物。叶片呈莲座状排列,叶组织非常肉质化,中间布满贮水组织,叶面常被白色斑点、条纹或疣状突起,叶缘常布有纤毛,叶片上部常呈透明状,有的呈明显的“窗”状结构,叶形变化丰富,其中的一些变种色彩丰富,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多年来行业栽培者和众多的爱好者寻求的珍贵观赏种类[1]。但目前十二卷属植物多以叶片扦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插等方法繁殖,繁殖效率低,繁殖速度慢[2],而组织培养技术繁殖系数高,速度快,但目前十二卷属部分种尚未建立高效繁殖体系,因此本试验以十二卷属3种多肉植物为材料,进行离体培养条件研究,为十二卷属多肉植物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基础。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本试验试验材料为十二卷属3种多肉植物,分别是Haworthia cooperi var. isabellae JDV93/84(水晶掌,编号JDV93/84);Haworthia cymbiformis var. reddii MBB6567(厚叶莲花掌,编号MBB6567); Haworthia magnifica var. splendens(美丽十二卷,青蟹寿)。
1.2 试剂与用品
配制培养基所用的试剂均为分析纯试剂,由大学所采购,其他试验用品为常规组织培养用品。
1.3 材料取得及预处理
材料选取成熟母株上春生花葶上部未开放花蕾的子房部位、花葶下部茎秆、叶片上表皮、茎表皮作为外植体。
选取试验材料后,流水冲洗10min,于超净工作台上用75%的乙醇冲洗30s,后置于1%NaClO溶液中,浸泡冲洗20min,最后再用无菌水冲洗45次,将残留液体冲刷干净后,切成1cm左右的小段,便得到无菌材料。
1.4 试验设计
除培养基比较外,本试验所有基本培养基均采用MS培养基,附加蔗糖30g/L,琼脂6.0g/L,pH5.8。培养环境条件:光照强度约为15003000Lux,光照时间为12h/d,培养温度为25±2℃。
1.4.1 不同部位的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本阶段试验选取MBB6567的花葶上部子房、花葶下部茎秆、叶片上表皮和茎表皮作为外植体。其中,花葶茎秆切成1cm小段,叶片上表皮和茎表皮均切为5*5mm片状。分别接种于启动培养基(MS+NAA 0.2 mg/L+6BA 2.0 +KT 1.0 )[1]每种处理接种5瓶,每瓶接4段外植体,3次重复。在接种后的40d内,每2d观察一次,最后去除染菌死亡的部分,进行统计。
1.4.2 不同蔗糖浓度对3种植物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本阶段试验选取JDV93/84、MBB6567和青蟹寿的花葶上部子房作为外植体,分别接种于不同蔗糖浓度的启动培养基(MS+NAA 0.2 +6BA 2.0 +KT 1.0 ),蔗糖浓度分别为15g/L、30g/L和45g/L,共3种处理,每种处理接种4瓶,每瓶4段外植体,每组3次重复。接种40d后,观察愈伤组织诱导情况,并进行统计。
1.4.3 6BA与KT浓度比值对3种植物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本阶段试验选取JDV93/84、MBB6567和青蟹寿的愈伤组织作为材料,分别接种于①MS+6BA 1.5 +KT 0.5;②MS+6BA 1 +KT 0.5;③MS+6BA 1 +KT 1.0;④MS+6BA 0.5 +KT 1.0。观察不同6BA与KT浓度比值对3种植物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4种处理,每种处理接种4瓶,每瓶4块0.5*0.5mm的愈伤组织,每组3次重复。接种40d后,观察愈伤组织分化情况,并进行统计。
1.4.4 不同NAA浓度对三种植物继代增殖的影响
本阶段试验选取JDV93/84、MBB6567和青蟹寿已分化的芽作为材料,分别接种于①MS+NAA 0 +6BA 0.5 + KT 0.5;②MS+NAA 0.2 +6BA 0.5 + KT 0.5;③MS+NAA 0.4 +6BA 0.5 +KT 0.5;④MS+NAA 0.6+6BA 0.5 +KT 0.5。观察不同NAA浓度对3种植物继代增殖的影响。4种处理,每种处理接种4瓶,每瓶4芽,每组3次重复。接种30d后,观察芽增殖情况,并进行统计。
2 结果和分析
2.1 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差异
表1 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差异
Table 1 Effects of different explants on callus formation
注:同列内相同字母表示在0.05水平上差异不显著
Note: The same letter in the same column indicates there is s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0.05 level.
外植体在接种10~15d后切口部分出现明显膨大,形成黄绿色疏松的小球状愈伤组织,2535d左右形成较大量的愈伤组织,增殖速度增快,周边可见淡绿色或无色愈伤组织长出,中心形成的绿色较深的愈伤组织(图1, A)。40d以后,周边无色愈伤组织增多,逐渐开始玻璃化坏死。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Abstract 2
Key words 2
1 材料和方法 2
1.1 试验材料 2
1.2 化学试剂 3
1.3 材料的取得及预处理 3
1.4 试验设计 3
1.4.1 不同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3
1.4.2 不同蔗糖浓度对3种植物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3
1.4.3 6BA与KT浓度比值对3种植物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3
1.4.4 不同NAA浓度对3种植物继代增殖的影响 3
2 结果和分析 4
2.1 不同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4
2.2 不同蔗糖浓度对3种植物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4
2.3 6BA与KT浓度比值对3种植物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5
2.4 不同NAA浓度对3种植物继代增殖的影响 5
3 讨论与小结 6
致谢 7
参考文献 7
3种十二卷属植物的离体培养条件研究
引言
百合科(Liliacece)十二卷属(Haworthia)植物,多原产南非东部,是一类小型多肉植物。叶片呈莲座状排列,叶组织非常肉质化,中间布满贮水组织,叶面常被白色斑点、条纹或疣状突起,叶缘常布有纤毛,叶片上部常呈透明状,有的呈明显的“窗”状结构,叶形变化丰富,其中的一些变种色彩丰富,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多年来行业栽培者和众多的爱好者寻求的珍贵观赏种类[1]。但目前十二卷属植物多以叶片扦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插等方法繁殖,繁殖效率低,繁殖速度慢[2],而组织培养技术繁殖系数高,速度快,但目前十二卷属部分种尚未建立高效繁殖体系,因此本试验以十二卷属3种多肉植物为材料,进行离体培养条件研究,为十二卷属多肉植物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基础。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本试验试验材料为十二卷属3种多肉植物,分别是Haworthia cooperi var. isabellae JDV93/84(水晶掌,编号JDV93/84);Haworthia cymbiformis var. reddii MBB6567(厚叶莲花掌,编号MBB6567); Haworthia magnifica var. splendens(美丽十二卷,青蟹寿)。
1.2 试剂与用品
配制培养基所用的试剂均为分析纯试剂,由大学所采购,其他试验用品为常规组织培养用品。
1.3 材料取得及预处理
材料选取成熟母株上春生花葶上部未开放花蕾的子房部位、花葶下部茎秆、叶片上表皮、茎表皮作为外植体。
选取试验材料后,流水冲洗10min,于超净工作台上用75%的乙醇冲洗30s,后置于1%NaClO溶液中,浸泡冲洗20min,最后再用无菌水冲洗45次,将残留液体冲刷干净后,切成1cm左右的小段,便得到无菌材料。
1.4 试验设计
除培养基比较外,本试验所有基本培养基均采用MS培养基,附加蔗糖30g/L,琼脂6.0g/L,pH5.8。培养环境条件:光照强度约为15003000Lux,光照时间为12h/d,培养温度为25±2℃。
1.4.1 不同部位的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本阶段试验选取MBB6567的花葶上部子房、花葶下部茎秆、叶片上表皮和茎表皮作为外植体。其中,花葶茎秆切成1cm小段,叶片上表皮和茎表皮均切为5*5mm片状。分别接种于启动培养基(MS+NAA 0.2 mg/L+6BA 2.0 +KT 1.0 )[1]每种处理接种5瓶,每瓶接4段外植体,3次重复。在接种后的40d内,每2d观察一次,最后去除染菌死亡的部分,进行统计。
1.4.2 不同蔗糖浓度对3种植物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本阶段试验选取JDV93/84、MBB6567和青蟹寿的花葶上部子房作为外植体,分别接种于不同蔗糖浓度的启动培养基(MS+NAA 0.2 +6BA 2.0 +KT 1.0 ),蔗糖浓度分别为15g/L、30g/L和45g/L,共3种处理,每种处理接种4瓶,每瓶4段外植体,每组3次重复。接种40d后,观察愈伤组织诱导情况,并进行统计。
1.4.3 6BA与KT浓度比值对3种植物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本阶段试验选取JDV93/84、MBB6567和青蟹寿的愈伤组织作为材料,分别接种于①MS+6BA 1.5 +KT 0.5;②MS+6BA 1 +KT 0.5;③MS+6BA 1 +KT 1.0;④MS+6BA 0.5 +KT 1.0。观察不同6BA与KT浓度比值对3种植物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4种处理,每种处理接种4瓶,每瓶4块0.5*0.5mm的愈伤组织,每组3次重复。接种40d后,观察愈伤组织分化情况,并进行统计。
1.4.4 不同NAA浓度对三种植物继代增殖的影响
本阶段试验选取JDV93/84、MBB6567和青蟹寿已分化的芽作为材料,分别接种于①MS+NAA 0 +6BA 0.5 + KT 0.5;②MS+NAA 0.2 +6BA 0.5 + KT 0.5;③MS+NAA 0.4 +6BA 0.5 +KT 0.5;④MS+NAA 0.6+6BA 0.5 +KT 0.5。观察不同NAA浓度对3种植物继代增殖的影响。4种处理,每种处理接种4瓶,每瓶4芽,每组3次重复。接种30d后,观察芽增殖情况,并进行统计。
2 结果和分析
2.1 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差异
表1 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差异
Table 1 Effects of different explants on callus formation
注:同列内相同字母表示在0.05水平上差异不显著
Note: The same letter in the same column indicates there is s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0.05 level.
外植体在接种10~15d后切口部分出现明显膨大,形成黄绿色疏松的小球状愈伤组织,2535d左右形成较大量的愈伤组织,增殖速度增快,周边可见淡绿色或无色愈伤组织长出,中心形成的绿色较深的愈伤组织(图1, A)。40d以后,周边无色愈伤组织增多,逐渐开始玻璃化坏死。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y/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