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低温胁迫对龙井长叶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本实验以龙井长叶为材料,研究自然低温下龙井长叶叶片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降低,龙井长叶叶片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现下降趋势,当温度在-0.81℃左右,脯氨酸含量升高,当温度在-2.26℃左右,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升高,说明该温度引起机体抗寒应激反应,可溶性糖含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升高,最终较初始含量升高35.82%,说明低温促使了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产生,以增强抗寒性。其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较小,说明龙井长叶抗寒性较强。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1 材料与方法 2
1.1 材料 2
1.2 方法 2
1.1.1 脯氨酸含量测定 2
1.1.2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2
1.1.3 可溶性糖含量测 2
1.1. 4 叶绿素含量测定 2
2 结果与分析 2
2.1 南京自然越冬期间气温变化 2
2.2 自然低温下龙井长叶叶片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3
2.2.1 脯氨酸含量变化 3
2.2.2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 4
2.2.3 可溶性糖含量变化 4
2.3 自然低温下龙井长叶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 4
3 讨论 5
3.1 自然低温胁迫对龙井长叶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5
3.2 自然低温胁迫对龙井长叶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5
3.3 自然低温胁迫对龙井长叶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6
3.4 自然低温胁迫对龙井长叶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6
致谢 6
参考文献 6
自然低温胁迫对龙井长叶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引言
茶树的原产地在中国的西南部,是喜温喜湿耐阴的多年生木本植物[1]。茶树是我国丘陵山区主要经济作物,随着茶叶产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茶叶需求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量的增加,茶树种植范围不断扩大。种植区域向北扩增,在引种和种植过程中,首先应考虑种植地区最低极限温度及持续时间。而春季易遭受低温冷害与冻害,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广大茶区茶叶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龙井长叶’抗寒性强,适应性广,产量高,经济效益好,较适合作为向北推广品种研究。
低温是一种很重要的非生物胁迫因子可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产量和地理分布[2]。茶树的抗寒性是茶树长期适应低温胁迫过程中,通过自然选择而逐步发展和形成起来的一种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3]。通过茶树体内生理生化成分变化的研究,均可找到茶树抗寒性间接鉴定的指标,为选育茶树抗寒优良品种提供理论基础。本试验龙井长叶茶树为试材通过自然低温胁迫,研究了茶树叶片中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等主要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以及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以期探明茶树响应低温胁迫的生理特性,为茶树的引种、抗寒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茶树品种为种植于中山陵茶园的龙井长叶,从2012年11月15号到2013年3月30号,每隔15 d左右采取长势一致、无病虫害、叶片无破损的当年生龙井长叶叶片,去除叶脉与叶片上的异物,放入塑料试剂瓶,采用液氮保存。
1.2 方法
1.1.1 脯氨酸含量测定 提取:称取不同处理的植物叶片各0.25 g,分别置大试管中,然后向各管分别加入5 mL 3%的磺基水杨酸溶液,在沸水浴中提取10 min(提取过程中要经常摇动),冷却后过滤于干净的试管中,滤液即为脯氨酸的提取液。测定:采用酸性茚三酮法[4]测定。
1.1.2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提取:称取不同处理的植物叶片各0.25 g于研钵中,加2 mL蒸馏水研磨成匀浆,转移到离心管中,再用6 mL蒸馏水分次洗涤研钵,洗涤液收集于同一离心管中,在室温(2025℃)下放置0.51.0 h以充分提取,然后在12000 r/min离心20 min,弃去沉淀,上清液转入10 mL容量瓶,以蒸馏水定容至刻度,即得待测样品提取液。测定:采用考马斯亮蓝比色法[5]测定。
1.1.3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提取:称取不同处理的植物叶片各0.25 g,在研钵中磨碎样品,加沸水50 mL,于沸水浴上浸提30 min,立即过滤。用沸水洗涤残渣,加水定容至10 mL,摇匀备用。测定:采用蒽酮比色法[6]测定。
1.1.4 叶绿素含量测定 提取:植物叶片0.10 g于研钵中,加适量的石英砂和碳酸钙粉,用95%的乙醇8 mL进行研磨(4 mL溶解,研磨成匀浆,4 mL冲洗研钵)。将匀浆转移至10 mL离心管中,静置35 min。测定:采用无水乙醇法[7]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南京自然越冬期间气温变化
由表1可看出南京2012年11月15日至2013年3月30日气温变化趋势,取样日最低温2.37℃出现在2013年1月15日。而2012年越冬期间最低温6℃出现在2012年12月30日。过去五年内南京最低温在5℃左右,分别是2011年1月5号的5℃、2009年12月23日的5℃、2009年1月6日的6℃、2008年1月30日的7℃、2006年12月29日的5.60℃,这五年的气温变化与2012年越冬气温变化大致相同,所以本次试验的自然越冬气温具有代表性,试验数据可供参考。
表1取样时间及取样日温度
Table 1Sampling time and the temperature of sampling day
取样时间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平均气温(℃)
Sampling time
Maximum temperature
Minimum temperature
Mean temperature
2012/11/15
16.67
5.80
11.27
2012/11/30
13.20
4.13
8.80
2012/12/15
9.66
1.21
5.28
2012/12/31
4.28
0.81
1.73
2013/1/15
6.01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y/37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