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2+胁迫对万寿菊幼苗生长的影响(附件)

本实验是利用万寿菊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穴盘育苗的研究方法,研讨不同浓度的铜离子(0mg/kg、40mg/kg、80mg/kg、120mg/kg、160mg/kg、200mg/kg)对万寿菊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了在Cu2+胁迫下万寿菊种子的发芽势逐渐降低。高浓度的Cu2+有利于万寿菊幼苗丙二醛含量的积累;呼吸速率会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表现为抑制作用。微量的Cu2+对幼苗的叶绿素及可溶性含量有促进作用,有利于幼苗的生长,反之起抑制作用。低浓度的Cu2+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而高浓度则起抑制作用。高浓度Cu2+对土壤氮的含量起促进作用;低浓度的Cu2+对速效钾的含量有抑制作用;不同浓度的Cu2+对土壤中速效磷及有机质的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关键词 Cu2+浓度,生理指标,生长指标,万寿菊
目 录
1 引言 1
2 材料与方法 2
2.1 试验材料 2
2.2 试验仪器 2
2.3 试验设计...............................................................................................................2
2.3.1 发芽试验............................................................................................................2
2.3.2 幼苗试验............................................................................................................2
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2
2.4.1 生理指标............................................................................................................3
2.4.2 生长指标...............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
2.4.3 土壤指标............................................................................................................3
2.5 数据处理 3
3 结果与分析 3
3.1 Cu2+胁迫对万寿菊种子发芽率及发芽势的影响................................................3
3.2 Cu2+胁迫对万寿菊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4
3.2.1 Cu2+胁迫对万寿菊幼苗叶绿素及丙二醛的影响.............................................4
3.2.2 Cu2+胁迫对万寿菊幼苗可溶性糖及呼吸速率的影响.....................................4
3.3 Cu2+胁迫对万寿菊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5
3.3.1 Cu2+胁迫对万寿菊幼苗株高及根冠比的影响.................................................5
3.3.2 Cu2+胁迫对万寿菊幼苗鲜重及干重的影响.....................................................6
3.4 Cu2+胁迫对万寿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8
4 讨论 9
结论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
1 引言
世界各国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全世界平均每年排放Hg约1.5×10 4t、Cu约340万t、Pb约500万t、Mn约1500万t、Ni约100万t[1]。在欧洲,受重金属污染的农田有数百万公顷[2];在日本受Cd、Cu、As等污染的农田面积为7224 hm2。当前我国受Cd、Hg、As、Cr、Pb污染的耕地面积约2000×104hm2,受污染粮食多达1200×104t,经济损失至少达200×108元[3]。
植物细胞膜系统是植物细胞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的界面和屏障,其稳定性是细胞生理功能正常的基础[4]。土壤中重金属对植物根部的细胞膜具有一定的胁迫性。重金属胁迫可导致植物细胞膜透性的严重破坏,使细胞膜透性增加[5]。细胞膜的损伤必然导致膜上结合酶和细胞内酶的失调,大量物质外渗,有毒物质自由进入细胞,导致细胞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紊乱,严重时导致植株死亡。重金属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是通过影响光合过程中的电子传递和破坏叶绿素的完整性而实现的。过量的铜可以引起类囊体结构和功能的破坏,从而使光合过程的PSI、PSII之间的联系阻断,光合作用严重受阻[6]。重金属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明显,低浓度汞在小麦种子萌发初期起促进作用,但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呼吸作用降低,表现为抑制作用[7]。重金属胁迫下,植物呼吸作用紊乱,供给正常生命活动的能量减少,而且一部分能量还会转移到对重金属胁迫的适应过程中。重金属对植物的核酸代谢产生明显影响,随着溶液中Cd2+浓度的升高,蚕豆根尖的DNA、RNA含量和DNAase、RNAase活性降低[8]。Cd影响蚕豆根尖的细胞分裂,延长细胞分裂周期[9],Cd2+影响蚕豆DNA修复,且Cd2+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10]。
铜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土壤中少量的铜能促进植物的生长,但过量的铜就会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如果当土壤中的铜浓度达到一定的极限值后,植物的生长发育将会受阻,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植物死亡。很多植物在铜的污染下表现为长势缓慢,即根系生长受抑制,生长量下降等。如小麦在铜的毒害下,除叶片细小,普遍失绿外,还形成特殊性的狮尾根,当浓度达到2000mg/kg时,植株萎蔫,几乎停止生长。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y/23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