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胁迫对羽衣甘蓝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附件)
土壤中的铅会对植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铅对植物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生理生化过程来实现的。为了探究铅对观赏植物的影响,本研究以羽衣甘蓝作为实验材料,通过营养钵育苗,研究5个铅浓度梯度(0mg/kg、100mg/kg、300mg/kg、500mg/kg、700mg/kg)下羽衣甘蓝幼苗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铅浓度越高,对羽衣甘蓝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越明显,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根系活力显著下降,丙二醛(MDA)含量增加,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先升高后下降。关键词 铅胁迫,羽衣甘蓝幼苗,形态指标,生理指标
目 录
1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2 材料与方法 2
2.1 试验材料 2
2.2 试验设计 2
2.3 试验方法 2
2.3.1 测定指标及方法 3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3 结果与分析 3
3.1 不同铅浓度对羽衣甘蓝幼苗形态特征的影响 3
3.2 不同铅浓度对羽衣甘蓝幼苗生理特征的影响 4
3.2.1 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
3.2.2 对根系活力的影响 5
3.2.3 对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6
3.2.4 对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7
3.2.5 对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8
4 讨论 10
结 论 12
致 谢 13
参 考 文 献 14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工业上,废水、废气、废渣的不合理排放;农业上,农药、化肥的不规范使用,使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越来越严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很大的影响。
1.1 研究背景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因而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1]。
铅是土壤污染中最重要的一种重金属元素。微生物不能降解土壤中的重金属铅,因而在环境中,铅只能发生各种形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土壤受铅污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染后难以消除,土壤中过量的铅会对植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抑制其生长,同时铅还可以通过植物根系在植物体内富积,并且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和动物体内危害其健康[2]。重金属污染物对植株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生理生化过程实现的。
铅是植物生长的非必需元素,是一种对植物有积累性危害的污染物质[3],铅进入植物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叶片的吸附与吸收,二是根系的吸收与转运。植物可通过根系或叶片等器官吸收外源铅[4]。环境中的铅具有滞后性、累积性和隐蔽性等不同于其它污染物的特点。有研究表明,无论是必需元素还是非必需元素,只要超过植物自身的忍耐限度,植物就会表现出伤害。土壤中过量的铅会对植物体内的代谢过程造成影响,使其发生紊乱、抑制生长发育,严重则导致植物的死亡。近年来,国内外有大量的实验是研究铅对植物的毒性效应的[5]。
羽衣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acephala)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的园艺变种,二年生草本植物,既有观赏价值又有食用价值,在全球各地栽培甚广,其结构和形状与卷心菜非常相似,卷心菜是甘蓝的一种,区别在于羽衣甘蓝的中心不会卷成团。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羽衣甘蓝就被大量的引入中国,到目前为止,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羽衣甘蓝已经是普遍栽培的植物[6]。羽衣甘蓝的园艺品种形态多样,叶色丰富多变,叶形也不尽相同,因其整个植株形如盛开的牡丹花,而被称为“叶牡丹”。羽衣甘蓝的耐寒性强、观赏期长、应用形式灵活多样,具有很高的园林应用价值和观赏特性,是中国北方(华东地带为主)不可或缺的园林景观植物,特别是深秋,冬季和初春这三个时间段[7]。
1.2 研究意义
目前我国的大多数观赏型羽衣甘蓝品种都需从国外引进F1代杂交种,价格不菲,代价较高[8]。而土壤中铅含量的超标,严重影响了其生长发育。当种子开始发芽的时候是其对外界环境变化开始有反应的标志,也是植物正式生长发育的开始。正是如此,种子的萌发可以用来检测土壤环境重金属污染的情况,是一个重要的指标[9]。本研究以羽衣甘蓝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铅浓度下羽衣甘蓝幼苗形态指标的变化及叶绿素的含量、超氧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丙二醛(MDA)的含量、根系活力以及植物组织中蛋白质的含量,初步揭示了不同浓度的铅胁迫对羽衣甘蓝幼苗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影响,为控制重金属铅污染对羽衣甘蓝幼苗生长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羽衣甘蓝种子:网上购买的观赏型羽衣甘蓝种子
种植基质:取自淮安市农科院的腐熟营养有机质
使用试剂:乙酸铅、乙酸乙酯、95%乙醇、甲硫氨酸、碳酸钙粉等
实验器材:离心机、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锅、研钵、移液枪等
2.2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6年10月8日在28号楼5楼温室中进行。实验包括对照在内共5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铅离子的浓度梯度分别为0mg/kg(ck)、100mg/kg、300mg/kg、500mg/kg、700mg/kg。每个处理用15个营养钵,将羽衣甘蓝种子均匀播种于营养钵中,出苗后进行间苗,保持其它外界因素(温度,光照,湿度等管理条件)一致。
2.3 试验方法
计算每1kg基质所需的乙酸铅,将乙酸铅溶于水均匀混在基质中。将处理过的基质分装于营养钵中,浇透水。羽衣甘蓝种子用温水浸泡两小时后,均匀播种在营养钵中,覆一层土。由于温度较低,在营养钵上盖一层塑料薄膜,每天揭膜一小时,通风透气。当种子发芽出土率超过50%,揭膜。之后每天去观察羽衣甘蓝的长势,适当浇水,待其有一定的吸水能力后,减少浇水次数和浇水量,促其生根。由于连续阴雨天气,羽衣甘蓝在生长十几天之后表现出倒伏,适当追施矮壮素,缓解植株倒伏问题。最终于播种后第50天,第60天,分别观测统计各个处理的形态指标及生理指标。
目 录
1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2 材料与方法 2
2.1 试验材料 2
2.2 试验设计 2
2.3 试验方法 2
2.3.1 测定指标及方法 3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3 结果与分析 3
3.1 不同铅浓度对羽衣甘蓝幼苗形态特征的影响 3
3.2 不同铅浓度对羽衣甘蓝幼苗生理特征的影响 4
3.2.1 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
3.2.2 对根系活力的影响 5
3.2.3 对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6
3.2.4 对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7
3.2.5 对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8
4 讨论 10
结 论 12
致 谢 13
参 考 文 献 14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工业上,废水、废气、废渣的不合理排放;农业上,农药、化肥的不规范使用,使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越来越严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很大的影响。
1.1 研究背景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因而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1]。
铅是土壤污染中最重要的一种重金属元素。微生物不能降解土壤中的重金属铅,因而在环境中,铅只能发生各种形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土壤受铅污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染后难以消除,土壤中过量的铅会对植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抑制其生长,同时铅还可以通过植物根系在植物体内富积,并且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和动物体内危害其健康[2]。重金属污染物对植株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生理生化过程实现的。
铅是植物生长的非必需元素,是一种对植物有积累性危害的污染物质[3],铅进入植物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叶片的吸附与吸收,二是根系的吸收与转运。植物可通过根系或叶片等器官吸收外源铅[4]。环境中的铅具有滞后性、累积性和隐蔽性等不同于其它污染物的特点。有研究表明,无论是必需元素还是非必需元素,只要超过植物自身的忍耐限度,植物就会表现出伤害。土壤中过量的铅会对植物体内的代谢过程造成影响,使其发生紊乱、抑制生长发育,严重则导致植物的死亡。近年来,国内外有大量的实验是研究铅对植物的毒性效应的[5]。
羽衣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acephala)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的园艺变种,二年生草本植物,既有观赏价值又有食用价值,在全球各地栽培甚广,其结构和形状与卷心菜非常相似,卷心菜是甘蓝的一种,区别在于羽衣甘蓝的中心不会卷成团。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羽衣甘蓝就被大量的引入中国,到目前为止,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羽衣甘蓝已经是普遍栽培的植物[6]。羽衣甘蓝的园艺品种形态多样,叶色丰富多变,叶形也不尽相同,因其整个植株形如盛开的牡丹花,而被称为“叶牡丹”。羽衣甘蓝的耐寒性强、观赏期长、应用形式灵活多样,具有很高的园林应用价值和观赏特性,是中国北方(华东地带为主)不可或缺的园林景观植物,特别是深秋,冬季和初春这三个时间段[7]。
1.2 研究意义
目前我国的大多数观赏型羽衣甘蓝品种都需从国外引进F1代杂交种,价格不菲,代价较高[8]。而土壤中铅含量的超标,严重影响了其生长发育。当种子开始发芽的时候是其对外界环境变化开始有反应的标志,也是植物正式生长发育的开始。正是如此,种子的萌发可以用来检测土壤环境重金属污染的情况,是一个重要的指标[9]。本研究以羽衣甘蓝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铅浓度下羽衣甘蓝幼苗形态指标的变化及叶绿素的含量、超氧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丙二醛(MDA)的含量、根系活力以及植物组织中蛋白质的含量,初步揭示了不同浓度的铅胁迫对羽衣甘蓝幼苗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影响,为控制重金属铅污染对羽衣甘蓝幼苗生长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羽衣甘蓝种子:网上购买的观赏型羽衣甘蓝种子
种植基质:取自淮安市农科院的腐熟营养有机质
使用试剂:乙酸铅、乙酸乙酯、95%乙醇、甲硫氨酸、碳酸钙粉等
实验器材:离心机、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锅、研钵、移液枪等
2.2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6年10月8日在28号楼5楼温室中进行。实验包括对照在内共5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铅离子的浓度梯度分别为0mg/kg(ck)、100mg/kg、300mg/kg、500mg/kg、700mg/kg。每个处理用15个营养钵,将羽衣甘蓝种子均匀播种于营养钵中,出苗后进行间苗,保持其它外界因素(温度,光照,湿度等管理条件)一致。
2.3 试验方法
计算每1kg基质所需的乙酸铅,将乙酸铅溶于水均匀混在基质中。将处理过的基质分装于营养钵中,浇透水。羽衣甘蓝种子用温水浸泡两小时后,均匀播种在营养钵中,覆一层土。由于温度较低,在营养钵上盖一层塑料薄膜,每天揭膜一小时,通风透气。当种子发芽出土率超过50%,揭膜。之后每天去观察羽衣甘蓝的长势,适当浇水,待其有一定的吸水能力后,减少浇水次数和浇水量,促其生根。由于连续阴雨天气,羽衣甘蓝在生长十几天之后表现出倒伏,适当追施矮壮素,缓解植株倒伏问题。最终于播种后第50天,第60天,分别观测统计各个处理的形态指标及生理指标。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y/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