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刺玫ft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验证

FT(FLOWERING LOCUS T)是植物成花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诱导因子,也是植物花器官发育路径中的交汇点[1]。植物能够开花是因为FT 基因能够整合来自花发育途径中的信号因子。本次实验以“山刺玫”叶片作为植物研究材料,根据已知近缘种的FT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克隆的方法获得了 “山刺玫”FT 基因序列,进行BLAST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山刺玫”FT基因序列与中国古老月季FT基因序列之间的相似性高达 98% ;以FT基因为目的基因构建过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含有“山刺玫”FT基因的过表达载体转入拟南芥野生型和ft突变型中, 收获了转基因种子,表型待鉴定。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2
1材料与方法2
1.1实验材料 2
1.1.1植物材料2
1.1.2实验试剂2
1.1.3实验仪器2
1.1.4实验所用引物序列3
1.2实验方法 3
1.2.1“山刺玫”基因组DNA的提取3
1.2.2“山刺玫”FT基因的克隆4
1.2.3“山刺玫”FT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5
1.2.4农杆菌浸染拟南芥7
1.2.5转基因拟南芥种子收获8
2结果与分析8
2.1“山刺玫”FT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8
2.1.1 “山刺玫”基因组DNA的提取8
2.1.2“山刺玫” FT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8
2.2 FT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结果分析 11
2.2.1 1A入门载体的构建结果11
2.2.2 R05载体的构建检测结果11
2.2.3 RO5载体转入农杆菌转化结果12
2.3转基因拟南芥种子收获与筛选 12
3.讨论13
4.结论13
致谢14
参考文献14
“山刺玫”FT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验证
园艺 徐彩霞
引言
玫瑰属于蔷薇科蔷薇属的一种美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木本灌木,自古以来就被列为中国传统名花之一。玫瑰的花朵不仅造型优美高贵,气味芬芳馥郁,色彩鲜艳美丽,一直以来都有“爱情花”、“金花”的美称,而且具有对寒冷、干旱极强的抗逆性。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植物生长的自然环境也变得越来越恶劣,玫瑰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能有一定适应能力,因此在园林植物的应用中发挥着巨大的潜力[2]。另外,玫瑰花瓣中提取的玫瑰花精油,是世界有名的花精油之一,一直都有“液体黄金”的美称[3]。然而,一直以来人们对玫瑰的研究都还大多集中在组织培养以及栽培管理方面,随着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和园艺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利用分子生物技术手段来从分子水平上改良植物成花性状成为可能。
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也是观赏花卉中重要的观赏部位;成花是植物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观赏花卉生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4]。不得不说,植物成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受到一系列外界及内部因素的交互影响[5]。除光照因素的影响以外,温度也是植物成花过程中另一重要外界因素[7],许多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经过低温处理才形成花原基,从而形成花朵;同时温度也影响植株对日照长度的要求,部分植物通过感受低温可以适当的代替植物成花过程中对日照长度的要求[5]。在内外因素的协同作用下,植物启动相关信号转导过程,促进植物体中成花的基因表达,从而促进或抑制植物成花。基于对双子叶模式植物拟南芥的深入研究,已经发现了六种植物成花途径,包括光周期途径、春化途径、自主促进途径、赤霉素途径、温度途径以及年龄途径[6],不同成花途径响应相应的外源信号,共同完成植物的开花进程[8]。
成花素FT在植物各种成花途径中都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人们对FT的研究也有很长的一段历史了。1865年,Sachs 最先提出了成花这一个概念,并且提出一个猜测,认为成花物质是从叶片运输到叶芽以促进植物开花的[9]。1936年,Chailakhyan 通过一个嫁接实验,就此提出了成花素的这一概念,认为对光周期有不同反应的植物很有可能是通过相同的因子促进开花[9]。1991 年,人们在进行拟南芥花期突变体筛选的实验过程中发现了重要的开花基因 FT[9]。此后,人们逐渐在成花基因FT上有陆续的发现,目前已经证明了FT 是光周期途径中控制植物成花时间的一个关键基因,FT 基因编码的蛋白产物就是可以进行长距离运输的成花物质—成花素,在花芽形成过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0]。FT基因的作用是促进植物成花,TFL基因的作用是抑制植物成花[17],两者相互协调,相互拮抗,共同完成植物成花这个漫长而重要的过程 [10]。此外FT 基因位于植物不同成花途径的交叉节点处,是对植物开花调控起关键作用的一类基因[14]。研究FT基因功能为阐明植物开花的调控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从“山刺玫”中的FT基因着手,目标是通过克隆“山刺玫”FT序列基因的全长,构建超量表达载体,以及后续的转化野生型拟南芥等实验,进一步对“山刺玫”FT基因的功能进行验证。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植物材料
本实验中采用的“山刺玫”无菌苗由实验室保存。
实验试剂
CTAB、Trisbase、EDTA、PVP、琼脂糖、Prime STAR HS DNA酶、dNTP、限制性内切、DNA凝胶回收试剂盒、质粒回收试剂盒、LB培养液、YEB培养液等、卡那霉素(Kan)、利福平(Rif)、壮观霉素(Spec)、庆大霉素(Gen)。
载体和菌株
1.1.3.1载体
实验中所用的克隆载体pEASYBlunt载体来自大学园艺学院月季实验室、pENTR 1A载体来源于大学菊花课题组馈赠,植物表达载体pFASTR05载体由大学月季实验室王教授海外访学带回。
1.1.3.2菌株
大肠杆菌TRANST1、TRANS10、农杆菌GV3101。
实验仪器
本实验中用到的主要仪器见下表(表1):
表1 实验仪器列表
Table 1 list of experimental instruments
仪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y/10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