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高温番茄种质资源的筛选
以不同品种的番茄为试材,在高温胁迫下,通过测定不同品种番茄的花粉活力、热害指数,结合夏季高温环境下田间植株的生长调查,采用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评价并筛选出耐高温番茄品种,为耐高温番茄种质资源的筛选和创新,以及番茄耐高温栽培提供基础。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引 言 1
1 材料与方法 2
1.1 供试材料 2
1.2 试验方法 2
1.2.1 花粉萌发率的测定 2
1.2.2 热害指数调查 2
1.2.3 田间生长指标调查 3
2 结果与分析 3
2.1 花粉萌发率测定 3
2.2 热害指数 4
2.3 夏季高温季节田间植株生长情况 5
3 讨论 6
致谢 7
参考文献 7
表1 番茄种质资源编号、名称和类型 2
表2 高温胁迫下不同品种番茄的热害指数 4
图1 25℃花粉萌发率 3
图2 32℃花粉管萌发率 3
图3 36℃花粉管萌发率 4
图4 32℃下番茄热害指数聚类分析 5
图5 39℃下番茄热害指数聚类分析 5
图6 自然高温下幼苗和田间番茄的茎粗 6
图7 自然高温下幼苗和田间番茄的株高 6
图8 番茄耐高温聚类分析 6
耐高温番茄种质资源的筛选
引言
引言
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又称西红柿、番柿,为茄科(Solanaceae)番茄属,以成熟多汁浆果为产品的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番茄为喜温性蔬菜,起源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由于番茄具有适应性较强、果实产量高、营养丰富等优点,在我国各地普遍种植,现有栽培面积仍在不断扩大。有些地区甚至占夏季蔬菜的首位,在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王冬梅,2003)。
番茄喜温,白天适宜的温度为25℃~28℃,夜间16℃~18℃。高于35℃生殖发育受到影响,高于40℃生理紊乱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而热死。
对于番茄耐热性的鉴定和筛选方法,前人已经做了大量的实验,并且探索出一些有效的方法。AbarTsur等通过对‘Saladette’和‘Roma’VF的高温处理,认为光合效率和同化转运效率可作为耐热性鉴定和选择的标准。AbdulBaki曾调查高温11个品种的坐果能力,并分别取花粉作高温处理, 发现花粉萌发率高、花粉管长的品种与其高温下坐果能力强基本一致, 因此建议用高温下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的伸长作耐热性筛选的指标。同样Weaver 也研究过高温下不同番茄的坐果能力与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能力之间的关系,也认为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可以作为耐热材料选择指标之一的。
但也有研究表明,不同基因的耐热性番茄在高温条件下坐果率与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并不完全一致,即并非所有高温下花粉萌发率高和花粉管伸长快的基因型在田间高温下都有好的坐果率。当植物组织受到高温伤害时, 其生物膜的稳定性下降,渗透性增加, 导致细胞中的电解质外漏。通过电导率测量电解质的渗透量可评价高温下植株的相对热伤害程度,用此指标来鉴定植物的耐热性。Shen也认为可通过对高温下细胞膜热稳定性测定分析(cell membrane thermostability assays CMS)衡量品种的耐热性。
近年来,由于夏季高温和亚高温对番茄生产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在北方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越夏栽培条件下,由于塑料薄膜覆盖,棚内经常出现40℃以上高温,温度过高,引起的番茄生长发育不良,坐果受影响,甚至引起植株死亡,因此番茄夏季生产成为难题,夏季成为番茄供应淡季。南方地区从春末到秋初,持续保持较高温度,严重限制了番茄的设施和露地栽培。在生产中,除采用耐高温栽培技术外,选用耐高温品种是更有效的途径。因此,筛选耐高温番茄品种资源,探讨番茄耐高温机理,无论是对于培育耐高温品种,还是对于采取耐高温调控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选用16份不同抗性番茄材料,具体来源和特性见表1。试验于2012年4月2013年1月在大学园艺教学实验中心的栽培生理实验室和生物技术实验室完成。
表1 番茄种质资源编号、名称和类型
Table 1 Number,name and origin of tomato Germplasm Resources
品种编号
Variety number
名称
Name
类型
Types
163
LA0454
S. peruvianum
168
LA1019
S. lycopersicum
172
LA1274
S. corneliomulleri
175
LA1598
S. pimpinellifolium
177
LA1698
S. lycopersicum
179
LA1926
S.pennellii
180
LA1969
S. chilense
181
LA1979
S. chilense
182
LA1996
S. lycopersicum?
183
LA2006
S. lycopersicum
186
LA1569
S. lycopersicum
192
LA2706
S. lycopersicum
203
LA3847
S. lycopersicum
206
LA3917
S. habrochaites ILs
208
LA3919
S. habrochaites ILs
211
LA2969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引 言 1
1 材料与方法 2
1.1 供试材料 2
1.2 试验方法 2
1.2.1 花粉萌发率的测定 2
1.2.2 热害指数调查 2
1.2.3 田间生长指标调查 3
2 结果与分析 3
2.1 花粉萌发率测定 3
2.2 热害指数 4
2.3 夏季高温季节田间植株生长情况 5
3 讨论 6
致谢 7
参考文献 7
表1 番茄种质资源编号、名称和类型 2
表2 高温胁迫下不同品种番茄的热害指数 4
图1 25℃花粉萌发率 3
图2 32℃花粉管萌发率 3
图3 36℃花粉管萌发率 4
图4 32℃下番茄热害指数聚类分析 5
图5 39℃下番茄热害指数聚类分析 5
图6 自然高温下幼苗和田间番茄的茎粗 6
图7 自然高温下幼苗和田间番茄的株高 6
图8 番茄耐高温聚类分析 6
耐高温番茄种质资源的筛选
引言
引言
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又称西红柿、番柿,为茄科(Solanaceae)番茄属,以成熟多汁浆果为产品的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番茄为喜温性蔬菜,起源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由于番茄具有适应性较强、果实产量高、营养丰富等优点,在我国各地普遍种植,现有栽培面积仍在不断扩大。有些地区甚至占夏季蔬菜的首位,在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王冬梅,2003)。
番茄喜温,白天适宜的温度为25℃~28℃,夜间16℃~18℃。高于35℃生殖发育受到影响,高于40℃生理紊乱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而热死。
对于番茄耐热性的鉴定和筛选方法,前人已经做了大量的实验,并且探索出一些有效的方法。AbarTsur等通过对‘Saladette’和‘Roma’VF的高温处理,认为光合效率和同化转运效率可作为耐热性鉴定和选择的标准。AbdulBaki曾调查高温11个品种的坐果能力,并分别取花粉作高温处理, 发现花粉萌发率高、花粉管长的品种与其高温下坐果能力强基本一致, 因此建议用高温下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的伸长作耐热性筛选的指标。同样Weaver 也研究过高温下不同番茄的坐果能力与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能力之间的关系,也认为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可以作为耐热材料选择指标之一的。
但也有研究表明,不同基因的耐热性番茄在高温条件下坐果率与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并不完全一致,即并非所有高温下花粉萌发率高和花粉管伸长快的基因型在田间高温下都有好的坐果率。当植物组织受到高温伤害时, 其生物膜的稳定性下降,渗透性增加, 导致细胞中的电解质外漏。通过电导率测量电解质的渗透量可评价高温下植株的相对热伤害程度,用此指标来鉴定植物的耐热性。Shen也认为可通过对高温下细胞膜热稳定性测定分析(cell membrane thermostability assays CMS)衡量品种的耐热性。
近年来,由于夏季高温和亚高温对番茄生产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在北方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越夏栽培条件下,由于塑料薄膜覆盖,棚内经常出现40℃以上高温,温度过高,引起的番茄生长发育不良,坐果受影响,甚至引起植株死亡,因此番茄夏季生产成为难题,夏季成为番茄供应淡季。南方地区从春末到秋初,持续保持较高温度,严重限制了番茄的设施和露地栽培。在生产中,除采用耐高温栽培技术外,选用耐高温品种是更有效的途径。因此,筛选耐高温番茄品种资源,探讨番茄耐高温机理,无论是对于培育耐高温品种,还是对于采取耐高温调控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选用16份不同抗性番茄材料,具体来源和特性见表1。试验于2012年4月2013年1月在大学园艺教学实验中心的栽培生理实验室和生物技术实验室完成。
表1 番茄种质资源编号、名称和类型
Table 1 Number,name and origin of tomato Germplasm Resources
品种编号
Variety number
名称
Name
类型
Types
163
LA0454
S. peruvianum
168
LA1019
S. lycopersicum
172
LA1274
S. corneliomulleri
175
LA1598
S. pimpinellifolium
177
LA1698
S. lycopersicum
179
LA1926
S.pennellii
180
LA1969
S. chilense
181
LA1979
S. chilense
182
LA1996
S. lycopersicum?
183
LA2006
S. lycopersicum
186
LA1569
S. lycopersicum
192
LA2706
S. lycopersicum
203
LA3847
S. lycopersicum
206
LA3917
S. habrochaites ILs
208
LA3919
S. habrochaites ILs
211
LA2969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y/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