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庄总体规划科技服务中心景观设计(附件)
摘要:休闲农业是集科技示范、观光度假、休闲娱乐于一体,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相结合的新型农业,也是观光旅游发展的新方向。本文阐述了休闲农业的概念、休闲农业园区的规划设计理论和建设原则,提出了休闲农业园区的规划设计程序和方法,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对位于江苏省常州市的金坛悦莲农庄进行规划设计,以期将其营建成资源综合利用、自然生态良好、地方特色鲜明、游人参与度高、农业文化深厚、讲求经济效益和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休闲农业园区。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综述1
1.1休闲农业的概念 1
1.2休闲农业园区的规划设计原则2
1.3休闲农业园区的规划设计程序和方法3
1.4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概况3
2 规划设计说明4
2.1总体规划4
2.1.1项目建设的背景、目的和意义4
2.1.2环境现状概述5
2.1.3规划目标5
2.1.4规划原则5
2.1.5规划构思6
2.1.6规划布局7
2.1.7休闲农业规划8
2.1.8交通规划12
2.1.9绿化规划13
2.1.10环境保护规划14
2.1.11给水排灌工程规划15
2.1.12电力电信工程规划15
2.1.13竖向规划15
2.1.14用地平衡表15
2.2分区设计16
2.2.1分区简介16
2.2.2场地现状16
2.2.3设计原则16
2.2.4设计内容16
2.2.5种植规划17
致谢18
参考文献18
附图
图1区位分析图
图2场地现状图
图3功能分区规划图
图4交通规划图
图5建筑规划布局图
图6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图
图7绿化规划图
图8竖向规划图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图9规划总平面图
图10总体鸟瞰图
图11分区规划分析图
图12分区平面图
图13分区鸟瞰图
图14分区剖立面图
图15分区细部平面详图——服务中心建筑间绿地2平面图
图16分区细部效果图——服务中心建筑间绿地2效果图
图17分区细部平面详图——蔷薇小院 / 闻竹小座平面图
图18分区细部效果图——蔷薇小院 / 闻竹小座效果图
图19分区细部效果图——樱花道 / 望湖台
图20分区种植规划与意向图
金坛悦莲农庄总体规划设计——科技服务中心景观设计
引言
引言
城市的经济发展在给人们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恶化的压力,为缓解这种状况,近年来世界各地兴起了在城市近郊发展休闲农业的热潮,相继出现了集科技示范、观光度假、休闲娱乐于一体,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相结合的综合园区。休闲农业除了其本身的生产和生态效益外,还通过其优美的农业生态环境和多样化的亲近自然的农业生产活动,给前来观光的游人带来眼睛和心灵的休憩。同时,作为一种观光旅游的形式,休闲农业也给农民带来了一定的增收。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观光农业为体闲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1]。
1 综述
1.1 休闲农业的概念
目前休闲农业还没有一个标准的、统一的定义,也并非是一个世界通用的术语,通常人们会把“休闲农业”与“农家乐”、“采摘园”、“度假村”等联系起来。根据国内外学者的观点,休闲农业定义有如下几种说法:L.A.Dernoi 认为休闲农业是以农场为基础,进行的生产、接待、娱乐、观光、度假等活动,旅游者通过参观休闲得到享受[2]。WaLes 认为休闲农业是一种综合产业,在传统园区基础上进行基础设施改造,满足农业生产、休闲旅游、观光体验等多种功能,其中生产是主要功能、旅游是辅助功能[3]。台湾学者卞安六认为休闲农业是利用丰富的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综合利用,满足观光者不同需求[4]。中国学者吕明伟认为休闲农业是在经济发达的条件下为满足城里人休闲需求,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项经营活动[5]。休闲观光农业在经营上表现为产供销及休闲旅游服务等产业于一体的农业发展形式;是区域农业与休闲旅游业有机融合并互生互化的一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业态。它可以满足人们亲近自然、求新求变、休闲度假等消费需求。休闲观光农业的本质是农业生产与人、与自然等很多方面的和谐,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级形式之一[6]。
综合上述观点,作者认为休闲农业是以农业、农村、农民为背景,以农牧产品、农业景观、农具农技、农村环境等资源为依托,以满足游客观光、体验、学习、游玩为目的,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产业。
1. 2 休闲农业园区的规划设计原则
1.2.1资源综合利用
休闲农业园区是基于农村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开发、利用和保护农业的自然资源和农村的人文资源来发展的[7]。因此,休闲农业园区的规划设计应因地制宜,充分发挥现场资源优势,使同一资源产生一举多得的效果。
1.2.2保护自然生态
休闲农业园区作为农业景观发展的高级形态,本身具备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多,游人的活动也给园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园区的规划设计中更要遵循自然生态的原则,通过技术手段保护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
1.2.3突出地方特色
我国幅员辽阔,具有种类丰富的的自然景观、农业景观和人文景观,这些都为休闲农业园区景观建设和发展观光旅游业提供了优越条件。特色是旅游发展的生命之所在,愈有特色其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就会愈强,因而休闲农业园区的规划设计要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的物产、风光、民俗等资源,来开发设计不同的休闲活动和产品。
1.2.4注重游人参与
观光休闲农业园区的空间广阔,活动丰富,极富有参与性。城市游客只有参与到园区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亲身体验到农业生产与生活的乐趣,感受到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氛围。因此规划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游人的参与和体验,提供能够使人参与其中的活动区域。
1.2.5发掘农业文化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综述1
1.1休闲农业的概念 1
1.2休闲农业园区的规划设计原则2
1.3休闲农业园区的规划设计程序和方法3
1.4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概况3
2 规划设计说明4
2.1总体规划4
2.1.1项目建设的背景、目的和意义4
2.1.2环境现状概述5
2.1.3规划目标5
2.1.4规划原则5
2.1.5规划构思6
2.1.6规划布局7
2.1.7休闲农业规划8
2.1.8交通规划12
2.1.9绿化规划13
2.1.10环境保护规划14
2.1.11给水排灌工程规划15
2.1.12电力电信工程规划15
2.1.13竖向规划15
2.1.14用地平衡表15
2.2分区设计16
2.2.1分区简介16
2.2.2场地现状16
2.2.3设计原则16
2.2.4设计内容16
2.2.5种植规划17
致谢18
参考文献18
附图
图1区位分析图
图2场地现状图
图3功能分区规划图
图4交通规划图
图5建筑规划布局图
图6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图
图7绿化规划图
图8竖向规划图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图9规划总平面图
图10总体鸟瞰图
图11分区规划分析图
图12分区平面图
图13分区鸟瞰图
图14分区剖立面图
图15分区细部平面详图——服务中心建筑间绿地2平面图
图16分区细部效果图——服务中心建筑间绿地2效果图
图17分区细部平面详图——蔷薇小院 / 闻竹小座平面图
图18分区细部效果图——蔷薇小院 / 闻竹小座效果图
图19分区细部效果图——樱花道 / 望湖台
图20分区种植规划与意向图
金坛悦莲农庄总体规划设计——科技服务中心景观设计
引言
引言
城市的经济发展在给人们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恶化的压力,为缓解这种状况,近年来世界各地兴起了在城市近郊发展休闲农业的热潮,相继出现了集科技示范、观光度假、休闲娱乐于一体,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相结合的综合园区。休闲农业除了其本身的生产和生态效益外,还通过其优美的农业生态环境和多样化的亲近自然的农业生产活动,给前来观光的游人带来眼睛和心灵的休憩。同时,作为一种观光旅游的形式,休闲农业也给农民带来了一定的增收。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观光农业为体闲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1]。
1 综述
1.1 休闲农业的概念
目前休闲农业还没有一个标准的、统一的定义,也并非是一个世界通用的术语,通常人们会把“休闲农业”与“农家乐”、“采摘园”、“度假村”等联系起来。根据国内外学者的观点,休闲农业定义有如下几种说法:L.A.Dernoi 认为休闲农业是以农场为基础,进行的生产、接待、娱乐、观光、度假等活动,旅游者通过参观休闲得到享受[2]。WaLes 认为休闲农业是一种综合产业,在传统园区基础上进行基础设施改造,满足农业生产、休闲旅游、观光体验等多种功能,其中生产是主要功能、旅游是辅助功能[3]。台湾学者卞安六认为休闲农业是利用丰富的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综合利用,满足观光者不同需求[4]。中国学者吕明伟认为休闲农业是在经济发达的条件下为满足城里人休闲需求,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项经营活动[5]。休闲观光农业在经营上表现为产供销及休闲旅游服务等产业于一体的农业发展形式;是区域农业与休闲旅游业有机融合并互生互化的一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业态。它可以满足人们亲近自然、求新求变、休闲度假等消费需求。休闲观光农业的本质是农业生产与人、与自然等很多方面的和谐,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级形式之一[6]。
综合上述观点,作者认为休闲农业是以农业、农村、农民为背景,以农牧产品、农业景观、农具农技、农村环境等资源为依托,以满足游客观光、体验、学习、游玩为目的,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产业。
1. 2 休闲农业园区的规划设计原则
1.2.1资源综合利用
休闲农业园区是基于农村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开发、利用和保护农业的自然资源和农村的人文资源来发展的[7]。因此,休闲农业园区的规划设计应因地制宜,充分发挥现场资源优势,使同一资源产生一举多得的效果。
1.2.2保护自然生态
休闲农业园区作为农业景观发展的高级形态,本身具备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多,游人的活动也给园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园区的规划设计中更要遵循自然生态的原则,通过技术手段保护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
1.2.3突出地方特色
我国幅员辽阔,具有种类丰富的的自然景观、农业景观和人文景观,这些都为休闲农业园区景观建设和发展观光旅游业提供了优越条件。特色是旅游发展的生命之所在,愈有特色其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就会愈强,因而休闲农业园区的规划设计要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的物产、风光、民俗等资源,来开发设计不同的休闲活动和产品。
1.2.4注重游人参与
观光休闲农业园区的空间广阔,活动丰富,极富有参与性。城市游客只有参与到园区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亲身体验到农业生产与生活的乐趣,感受到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氛围。因此规划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游人的参与和体验,提供能够使人参与其中的活动区域。
1.2.5发掘农业文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y/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