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油用牡丹凤丹幼苗根系发育的技术研究

摘要:以油用牡丹——凤丹(Paeonia ostii)当年生实生苗为试材,通过研究不同的基质配比、促侧根的物理和化学措施、不同的容器等对凤丹幼苗生长发育及根系发育的影响,以找到培育根系发达的优质凤丹容器苗的最佳措施,为油用牡丹种苗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结果表明:泥炭、珍珠岩体积比为3:1的基质最有利于凤丹幼苗根系的发育,其侧根数、根系鲜重、根系干重、根冠比、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片含水量均最高;剪去主根生长点和IBA灌根的方法其侧根数均显著高于对照,侧根数分别为30.23条和21.88条;主根短截处理促侧根的效果优于IBA灌根处理,但主根短截+IBA灌根处理后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都没有出现叠加效应;无纺布育苗袋中的幼苗根系最为丰富,其次是营养钵,穴盘苗的侧根数量最少。无纺布育苗袋不仅有利于凤丹幼苗根系的生长,且由于其可降解的特性还可直接连容器一起定植于大田,能够大大提高种苗移栽成活率。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引言4
1材料与方法4
1.1材料 4
1.2试验处理与测定内容及方法 5
1.2.1不同基质配比5
1.2.2促发侧根处理5
1.2.3不同容器处理5
1.2.4测定内容及方法5
1.3 数据处理6
2 结果与分析6
2.1基质配比对凤丹容器苗生长及根系发育的影响6
2.2不同促侧根措施对凤丹幼苗生长及根系发育的影响 8
2.3不同容器内凤丹幼苗生长及根系发育情况比较 10
3讨论 12
致谢14
参考文献15
附录16
促进油用牡丹——凤丹幼苗根系发育的技术研究
引言
凤丹(Paeonia ostii)为芍药科(Paeoniaceae)芍药属(Paeonia)牡丹组(Sect. Mutan DC)植物[1],一直作为一种名贵的药用植物和观赏植物在我国多个省区进行广泛栽培[2]。近年来的最新研究表明:牡丹类植物的种子含油率在 24.12%~33.0%;其中不饱和脂肪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酸含量为83.05%~90.0%,尤其是亚麻酸含量高达 31.56%~66.85%[34],远远高于目前主要的食用油。现代研究还表明牡丹具有降血糖、抗菌消炎、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心律失常、抗惊厥、保肝、增强免疫等多种药理作用[57]。因此,牡丹籽油被大家公认为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用油,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凤丹因其结实率、产油率高,且生长的适应性强等特点,已经作为油用牡丹的主推品种在全国很多省区进行大范围的推广种植,但由于目前凤丹的育苗多采用传统的大田育苗方式,这就使得凤丹育苗周期长、种苗长势弱、出苗率低,导致凤丹种苗的市场缺口较大,远远满足不了种苗市场的需求。而通过人工快速打破凤丹种子的上胚轴休眠的方法,在容器内及设施条件下培育,可提早出苗46个月,且出苗率大大提高。但由于凤丹实生苗主根生长缓慢,侧根发生少,容器育苗条件下虽然可提早成苗,但由于幼苗侧根数量少,短时间内不能形成根团,影响容器苗移栽的成活率及后期的长势。也就是说,现有的容器育苗方法依然不能满足凤丹种苗的市场需求。因此,如何采取措施促进凤丹容器苗侧根发生以提高移栽成活率是凤丹育苗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通常认为选择合适的基质和容器[89],或者育苗时实施一定的控根方法[10]可有效增加幼苗侧根的数量,使其形成发达的根系,从而获得优质壮苗,提高移栽成活率,且有利于后期幼苗的生长。如黄丹凤等在甜瓜育苗试验中筛选出高量木屑、蛭石,泥炭、蛭石,泥炭、木屑以及泥炭中量、煤渣低量、木屑高量4个组合的基质更适合幼苗生长[11],王艺等在浙江楠和闽楠容器苗的不同栽培基质的研究中发现泥炭-珍珠岩、 泥炭-谷壳和泥炭-树皮粉 3 类基质中,浙江楠和闽楠容器苗的生长和根系发育均较好[12]。同时研究发现,无纺布容器因具有孔隙可使主根生长出容器外,有空气切根的作用(根系伸出容器空气修剪主根生长),空气切根能明显促进地径生长,抑制主根生长,加快侧根和须根生长,使根系更发达[1315],可以培育出侧根发达的种苗,已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各种林木种苗的培育。
有鉴于此,本研究以凤丹实生苗为试验材料,分别比较了不同基质配比、不同促侧根措施、不同容器对凤丹幼苗生长及根系发育的影响,以找到促进凤丹容器苗形成发达根系的最佳方法,为快速培育凤丹优质壮苗提供技术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以来自于安徽铜陵凤凰山油用牡丹生产基地的凤丹种子为试验材料。挑选出饱满优质的种子于2014年8月16日用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2小时,然后在室温下进行层积处理。层积近4个月后,于2014年12月11日挑选根长超过4cm的种子进行300mg?L1GA3溶液浸泡处理,浸泡时间为24h,以提前打破凤丹种子的上胚轴休眠,促其提早萌芽出苗。以上述处理过的已生根种子进行以下试验处理。
1.2试验处理与测定内容及方法
1.2.1 不同基质配比
容器育苗的培养基选用泥炭土和珍珠岩,设置3组体积比分别是泥炭:珍珠岩=1:0;泥炭:珍珠岩=3:1;泥炭:珍珠岩=2:1的培养基,每组各取10粒种子,分别种于10cm×15cm(内径×高)的黑色营养钵中,重复3次。
1.2.2 促发侧根处理
采用主根短截、IBA溶液灌根、主根短截+IBA灌根三种处理, 每个处理选取10粒根系生长健壮,主根长度相等的种子,重复3次。具体操作如下:①主根短截处理:种植前剪去主根的生长点,保留23cm的主根,种植于营养钵中;② IBA溶液灌根处理:将种子种在营养钵中,待种子发芽后向根部浇灌200 mgL1的IBA溶液,每隔1天浇灌1次,共3次;③主根短截+IBA灌根处理:将剪去主根生长点的种子种在营养钵中,待种子发芽后向根部浇灌200mgL1的IBA溶液,每隔一天浇灌1次,共3次。对照组为直接种在营养钵中不做任何处理的的已生根凤丹种子。以上处理组的种子均采用泥炭:珍珠岩=2:1的基质种植于10cm×15cm(内径×高)的黑色营养钵中。
以上两组(1.2.1, 1.2.21)处理60天后,分别测定各组植株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叶片数、根茎粗、主根长、侧根数以及根系鲜重及干重、地上部鲜重及干重和根冠比,测量各组的叶绿素总含量、叶绿素a/b的比值、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叶片含水量。
1.2.3 不同容器处理
每组处理选取50粒根系生长情况相同的种子,分别种在以下三种容器中:①50孔的深穴孔穴盘,穴孔上口径4.8cm,下口径2.0cm,深度8.5cm;②营养钵,规格为内径×高为10cm×15cm;③可降解无纺布育苗袋,规格为规格20cm×16cm(未装基质前育苗袋的长×宽),装入土后无纺布育苗袋内径约12cm,高度约15cm。重复3次。使用泥炭:珍珠岩=2:1的基质种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y/57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