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生活旅游度假区桠溪慢城枯竹山度假区设计

:近 10 年来,国外发达国家在慢餐、慢城、慢活等倡导性运动的基础上演绎出慢城市生活的研究,与低碳城市、人文城市、社会城市等理念一道成为城市研究的新领域。本文阐述了以慢城市理念为基础的城市生活空间及阶层化生活行为方式的城市旅游度假区。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综述 1
1.慢生活设计的理念 1
1.2 从慢餐到慢城 1
1.3 城市生活新论争 2
1.4 国内外“慢生活”研究概况 2
1.4.1 国外发展状况3
1.4.2 国内发展状况3
1.5 目前存在的问题3
1.5.1缺乏特色3
1.5.2 过度标准化3
1.5.3 管理机构不健全3
1.6 慢生活旅游成为一种生活时尚4
1.7 慢生活旅游寻根4
2.设计说明6
2.1设计理念6
2.1.1 设计回归自然6
2.1.2 设计尊重历史6
2.1.3 追求人性化6
2.1.4 提倡参与性6
2.2 乡村度假区设计原理6
2.2.1 开放性原理6
2.2.2 可达性原理6
2.2.3 生态性原理6
2.2.4 与乡村景观共融原理6
2.3基址分析7
2.3.1 地理位置7
2.3.2 项目基址状况7
2.4 总体设计7
2.4.1 设计目标7
2.4.2 设计布局7
2.4.3 设计原则7
2.4.4 项目定位8
2.4.5 功能分区8
2.4.6 交通系统8
2.4.7 景观结构8
2.4.8 生态系统规划8
2.5 专项设计9
2.5.1 给排水设计 10
2.5.2 电力电信设计 11
2.5.3 旅游路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线设计 11
2.5.4 公共设施设计 11
2.5.5 竖向设计 11
2.5.6 植物配置 11
3.总结 12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2
慢生活旅游度假区设计
——桠溪慢城枯竹山度假区设计
引言
引言 马歇尔,萨林斯率先提出,休闲是“与经济动态适应的上层建筑对应物”,由此休闲研究者提出两种观点,“满溢效应”与“弥补效应”,前者认为现代生活的表面现象满溢到了旅游活动中,而后者则认为旅游者在寻找生活中缺失的东西,这两种观点都在试图解释旅游行为的原因,并将旅游的根源归诸旅游者生成社会[1]。然而如今人在“车上睡觉,下车拍照”旅游模式也很难得到放松,跟团和组团游因受制于经营机构的经济目标,由此产生这类旅游效率控制下的时空压缩技术,往往令人觉得“赶的慌”旅游的乐趣也大打折扣[2]。慢生活旅游已然成为一种时尚和大多数旅游部门竭力推出的新型旅游项目!如何打造慢生活旅游项目呢? 根据泰州、呼伦贝尔、慢生活旅游建设的经验,要搞好慢生活旅游,就必须在弄清慢生活内涵的基础上做好慢生活旅游与历史文化的嫁接工作。要满足嫁接的要求,就要进行慢生活寻根,要善于在经济事实"自然事实"文化事实和社会事实中寻找“慢生活”之根。同时,在慢生活旅游与历史文化嫁接时,还应体现城市特色,社区个性,体现自信与进取精神,提升慢生活旅游的社会价值,更好地发挥慢生活旅游文化的化育功能。
1 综述
1.1慢生活设计的理念
20 世纪 80 年代,经济全球化浪潮推动了麦当劳、肯德基等美式快餐店向世界各地的快速扩展,一时间“增长、速度、高效”目标的社会经济发展主旨占据了时代发展的主流,并很快扩散到经济欠发达地区,成为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追赶先进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圣经”。一方面,带来了物质和信息快速流动、快速消耗的商业化消费主义文化在全球的扩散;另一方面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造成了一定的社会生活负担与压力,社会和环境的不和谐因素在物质消费主义至上的“快”发展中逐渐增多,国民幸福感并没有同经济增长同步。
在欧洲大陆地区,为捍卫意大利美食文化,Carlo Pedrini 发起了一场“保护享受权利的国际运动”,短时间内得到众多支持者的呼吁。之后,Carlo Pedrini 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慢餐协会”,倡导人们放慢节奏,享受美食,并以慢食为开始,改变过快的生活节奏。慢成为对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节奏及质量的深刻反思,这一社会生活新思维随即扩展到不同的学科领域,慢经济、慢旅行、慢艺术、慢设计、慢生活等倡导性运动与思想得以在全世界传播。究其根源,实则为人们对社会生活节奏与质量的审视与反思[3]。
1.2从慢餐到慢城
“ 慢 餐 ” 运 动 (Slow Food Movement) 是慢城市生活发轫的基础。以抵制快餐、超市文化为主导的慢餐运动于 1986 年发起,其策动者为意大利人 Carlo Pedrini,运动的倡导性愿景为:Meal(精致的美食)、Menu(精美的菜单)、Music(优美的音乐)、Manner(优雅的礼仪)、Mood(温馨的气氛)、Meeting(愉悦的会面),即6M 宣言。运动的标志为一只蜗牛,象征味道上乘的食品与质量上乘的生活。之后,提倡慢节奏,注重生活质量的国际慢餐协会在意大利成立,“慢餐”运动很快吸引了大批拥护者,且很快传播到以快餐文化占主流的美国。近年来,不少美国人开始反思快餐弊端,希望回归绿色、健康的饮食方式,并在旧金山举行了“慢餐节”等节庆活动。国际慢餐协会目前已拥有 153 个国家超过 11 万成员。在慢餐的发展过程中,衍生出了一个在全球蓬勃发展的慢城运动,该运动强调生活的品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及在悠闲的生活节奏中回归生活的本质与体会生命的意义。意大利的奥维托市是“慢城运动”的先驱,在那里,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重视生活的品质,倡导“慢食运动”、“慢城运动”和“慢活运动”,主张让生活节奏回归自然,该快则快,能慢则慢,透过适当而正确的速度享受生活,使生命更有品质和尊严。意大利基亚文纳、布拉、波西塔诺、格雷韦因基安蒂等四个小城的市长第一次给“慢城”作出了明确定义,“慢城”运动从此诞生。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慢城”运动是 “慢餐”运动概念的外延与拓展。此后,“慢城运动”从意大利基安蒂山区扩展到世界范围。截至目前,全球 24 个国家共有 135 个城市加入“慢城”行列,其中欧洲有 60 多个,几乎占了半数,意大利最多,有 42 个。全欧洲境内,包括波兰、奥地利、西班牙、葡萄牙、挪威、德国、法国、英国、瑞士已有数十几个城市加入,在亚洲的日本和韩国也有慢城[4]。慢城运动已经形成一种网络,互之间在不断交流着彼此的慢城哲学的理念与实践。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y/47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