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松松针浸提液对麦冬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附件)

本文以麦冬为受体,通过黑松松针浸提液浇灌土壤,研究了黑松松针对麦冬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黑松松针浸提液对麦冬根际土壤脱氢酶、蔗糖酶、蛋白酶活性起促进作用,且随着浓度增加促进效果显著;对脲酶活性起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减弱;对过氧化氢酶无明显影响;新鲜松针浸提液能促进过氧化物酶活性,烘干松针浸提液效果相反。矮麦冬和青叶麦冬根际土壤酶活性对黑松松针浸提液的响应相似,品种间无明显差异。关键词 黑松,麦冬,浸提液,土壤酶
目 录
1 引言 1
1.1 松科植物的化感作用 1
1.2 化感物质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2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2 材料与方法 3
2.1 材料 3
2.2 试验设计 3
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3
2.4 数据分析 3
3 结果分析 3
3.1 黑松松针浸提液对麦冬根际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3
3.2 黑松松针浸提液对麦冬根际土壤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5
3.3 黑松松针浸提液对麦冬根际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6
3.4 黑松松针浸提液对麦冬根际土壤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8
3.5 黑松松针浸提液对麦冬根际土壤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10
3.6 黑松松针浸提液对麦冬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12
4 讨论 13
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1 引言
化感作用又称他(它)感、异株克生作用等,Rice[1]提出化感作用是植物(包含微生物)通过向四周环境中释放化学物质影响邻近植物(包含微生物)生长发育的化学生态学现象。植物化感作用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如何利用不同植物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合理的植物配置、布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植物化感作用的负面影响是当前化学生态学研究的热点。
1.1 松科植物的化感作用
植物通常会经由茎,叶,根等器官向外界释放化学物质,一些腐烂的枝叶也不时向四周释放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对周围植物有促进或是抑制的作用。
松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植物的松针化学成分多,含有很多种类的化感物质,包括有机酸酚类、黄酮类、多糖类和芳香类等物质[23]。张静等[4]以大白菜为受体,对黑松的化感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表明,黑松植物组织及林下表土的浸提液均对大白菜有化感作用,主要体现在影响大白菜发芽率、胚根长度和生物量等方面。黑松植物组织浸提液对大白菜有较强的化感抑制作用,说明在自然条件下,黑松产生的化感活性物质可在资源竞争中发挥一定的作用。罗小勇等[5]研究发现,松科植物的不同器官粉末在10gL1的添加浓度下均具有可影响指示植物生菜生长的化感活性,且绝大多数为抑制性活性。贾黎明等指出油松白桦纯林以及混交林、油松辽东栎纯林及混交林,各纯林及混交林下落叶、土壤等样品浸提液对种子的萌发生长均能产生化感作用[68];在马尾松的研究实验中,发现化感物质不仅存在于马尾松枝叶及根系中,而且不同的提取方式会得到不同的化感物质,并对马尾松种子的萌发产生不同的影响[910];已有研究证明落叶松对胡桃楸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具有促进作用[1113]。
1.2 化感物质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土壤酶是土壤组分中最活跃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14],是土壤质量的生物活性指标,可用于评价土壤肥力。经研究证实,化感物质可以改变许多酶的活性。董林林等[15]报道了随着黄瓜植株浸提液浓度的增加,多酚氧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增加,而蔗糖酶活性显著降低,说明黄瓜组织中所含的化感物质对土壤酶活性有着重要影响。吕可等[16]研究花椒叶浸提液浇灌盆栽花椒幼苗对土壤酶的影响,发现其对根际土壤蔗糖酶、蛋白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有抑制作用,而对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则产生促进作用。
1.3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黑松耐寒冷、干旱、瘠薄及盐碱土。适生于温暖湿润的海洋性气候区域,喜微酸性砂质壤土。因其耐海雾,抗海风,是我国北方砂质海岸基干林带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但黑松林下植被简单且多零星分布,可能是由黑松群落郁闭度高导致,但不排除是否为黑松化感物质发挥而起到的抑制作用。
本文以常见地被植物矮麦冬和青叶麦冬为受体,研究了黑松对麦冬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探讨了黑松松针化感物质对麦冬生理代谢活性的影响机制,以期为合理的植物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黑松松针采自淮安市淮安区码头镇高家堰黑松种植林地,黑松林龄约5年,种植于五墩镇二河西侧河堤之上,靠近水源地,株行距约2m*2m。
麦冬购自淮安花卉市场,苗株高度、叶片数量相同,品相一致,品种为矮麦冬和青叶麦冬。
2.2 试验设计
采用盆栽试验。采集试验田菜园土020cm耕层土壤,拣去杂物和大颗粒,混匀,装盆,每盆约2kg,定植麦冬苗,每盆6株。
称取600g新鲜黑松松针,均分为两份,一份立即研磨为粉末,另一份烘干后研磨为粉末,常温浸泡于蒸馏水中,24h后过滤定容,所得滤液即为试验所用母液。
分别配制300gL1、75gL1、15gL1的新鲜针叶和烘干针叶浸提液,各取300ml浇灌麦冬,以清水为对照(CK),3次重复,7d后定期测定土壤酶活性。具体处理见表1。
表1 试验处理及编号
矮麦冬
青叶麦冬
CK1
对照(不加浸提液)
CK2
对照(不加浸提液)
A1
新鲜针叶浸提液(15gL1)
A2
新鲜针叶浸提液(15gL1)
B1
新鲜针叶浸提液(75gL1)
B2
新鲜针叶浸提液(75gL1)
C1
新鲜针叶浸提液(300gL1)
C2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y/16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