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葵种质多样性调查
摘要: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结合资料整理,先后对南京市7个蜀葵分布点进行蜀葵花型花色、株高花径、生境特点等方面的调查与数据采集。结果显示蜀葵在南京地区主要分布的花型有单瓣型、复瓣型、疏球型、密球型、皇冠型和托桂型六种,所占比例分别为63.01%、13.20%、10.30%、2.50%、2.80%和8.20%,调查中未发现文献中所提的玉蕊型和绣球型;调查到的花色种类较为丰富,分为单色和双色两类,单色主要分为5大色系:白色系、黄色系、粉色系、红色系和黑色系;还调查了各分布点的生境特点及蜀葵生长状况。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1 材料与方法 2
1.1 材料 2
1.2 试验设计 2
1.3 调查内容与方法 2
1.3.1 调查区域 2
1.3.2 资料收集 2
1.3.3 实地调查 2
2 结果与分析 2
2.1 蜀葵的花型分类 2
2.2 蜀葵的花色分类 5
2.3 蜀葵的株高、花径 7
2.4 蜀葵生境及伴生植物 8
3 讨论 9
3.1 蜀葵表型特征 9
3.2 蜀葵生境及伴生植物 9
3.3 蜀葵资源评价 9
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表1 蜀葵花型分类 4
表2 蜀葵花色分类 5
表3 各调查点的蜀葵平均株高 7
表4 各调查点的蜀葵平均花径 8
表5 蜀葵生境及伴生植物 8
图1 花型分类 3
图2 各花型比例 4
图3 蜀葵花色比例 5
图4 单色蜀葵花色比例 6
图5 单色蜀葵色系比例 6
南京市蜀葵种质多样性调查
引言
蜀葵(Althaea rosea)是我国一种重要的传统花卉,原产于我国西南地区,因在四川地区发现最早,蜀葵之名也因此而来[1],它为锦葵科蜀葵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属二年生植物,又名一丈红、麻杆花、棋盘花、斗篷花、端午花等[2],花期一般为6月至8月[1]。蜀葵花色较为丰富,主要分为单色和双色,颜色有红、紫、黑、白、粉等,它的花型较大,颜色艳丽。蜀葵对环境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是一种管理较易的植物[1,3],它的植株高大直立,花期长,花形美丽,花色丰富,是优良的花径、花境及花坛用花,是城市绿化中非常有发展前途的夏季花卉,现代诗人郭沫若曾描述蜀葵:“箭茎条条直射,琼花朵朵相继”,历史上它曾是古代园林中的重要花卉。蜀葵也有较高的医药价值,它早已在汉末便被记载用于医药,当代人们对蜀葵的药用价值进行了研究,它的多种化学成分有镇痛抗炎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抑菌活性、抗雌激素作用、临床应用等[2]。
蜀葵于1573年由我国传入欧洲[4],对蜀葵品种的培育已有较大成就,Barnes曾研究过蜀葵种子中生长的幼虫[5],Patil对印度蜀葵叶斑病有相关研究[6]。如今许多花色的蜀葵种子都是由国外进口而来,如伴娘、桃色、杏色、新娘捧花、黑莓冰糕、光环混色、草莓芝士蛋糕等品种(品系)。
而我国蜀葵的种类虽然较为丰富,但分布较为分散[7],引种驯化和育种的研究工作远远不足。目前国内对于蜀葵的研究仅限于对其植物种类、植物区系、种群分布等以及对其药用价值开发的研究较多,但从蜀葵的观赏价值、生境条件等角度,能够为其进一步的引种驯化、繁育栽培和园林应用等研究提供依据的研究较少,也较少开展其系统的种质资源调查和评价等研究。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南京市蜀葵种质资源,本研究对南京市部分公园、景区和大学等的蜀葵植物进行种质资源的初步调查和评价。目的在于充分利用资源状况,筛选出具有观赏价值和适合育种的品种,以期为进一步的蜀葵种质资源的资源收集、可持续开发利用、优良育种材料筛选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本实验主要研究方法为资源调查,故材料均为来自南京市各地的蜀葵种质资源。
1.2 试验设计
本实验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整理相结合的方式对资源进行调查[11]。在蜀葵的花期,实地调查,在每个蜀葵分布点测量并采集蜀葵的总株数、花色、各花色分株数、花径、株高,并记录该蜀葵分布点的生境。之后进行数据整合,分析蜀葵在南京市主要分布区域、现存品种、主要花色,研究蜀葵在不同生境下的植株生长状况和对其资源评价。
1.3 调查内容与方法
1.3.1 调查区域
根据蜀葵在南京市的分布情况,确定调查区域和路线。蜀葵在南京市分布较为分散,主要有南京市各大公园、高校、居民区和村落等。在南京市蜀葵主要分布区域选取有代表性的地点,即中山植物园、玄武湖公园、南京林业大学、南京火车站广场、大学、情侣花卉园和雨花台风景区进行实地调查。
1.3.2 资料收集
收集和整理国内外有关于蜀葵的相关文献资料,包括其历史发展状况、品种花型研究、园林及药用价值、栽培育种现状等,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了解目前国内外对于蜀葵植物资源的引种驯化、育种工作及园林利用工作的研究状况。
1.3.3 实地调查
调查采用现场调查和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蜀葵种质资源现状调查。资源现状的调查内容包括:种类、水平和垂直分布、生境状况[8]。
种质资源特性的调查内容包括:形态特征、花期等方面[9]。选取每个种类中长势较好的几株代表植株,记录其花期、花型、花色、花径、株高等观赏价值的特征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蜀葵的花型分类
关于蜀葵花型,宋代之前记载不多,北宋?周师厚《洛阳花木记》中开始提及重瓣蜀葵,如剪棱、九心、千叶等[10]。至明代,对于蜀葵花型变异的记述增多,在《遵生八笺》中就有关于花型的描述,其中它的描述中有花瓣数的变化,瓣形的变化,也有花瓣排列类型的变化。可惜的是,古代均以有性方法繁殖,许多重瓣变异类型都没能保存下来。赵会恩[11]对北京及周边地区蜀葵资源进行了调查,并将其花型进行了初步分类,是目前国内较为认可蜀葵花型分类方法。该方法以单瓣型为基本花型,根据花器基本结构及其重瓣程度为依据将花型分为八类。其中花瓣自然增加的有复瓣型、疏球型;以雌蕊瓣化为主的有玉蕊型、密球型;主要是雄蕊瓣化的有托桂型、皇冠型和绣球型,如下图所示。
图1 花型分类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1 材料与方法 2
1.1 材料 2
1.2 试验设计 2
1.3 调查内容与方法 2
1.3.1 调查区域 2
1.3.2 资料收集 2
1.3.3 实地调查 2
2 结果与分析 2
2.1 蜀葵的花型分类 2
2.2 蜀葵的花色分类 5
2.3 蜀葵的株高、花径 7
2.4 蜀葵生境及伴生植物 8
3 讨论 9
3.1 蜀葵表型特征 9
3.2 蜀葵生境及伴生植物 9
3.3 蜀葵资源评价 9
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表1 蜀葵花型分类 4
表2 蜀葵花色分类 5
表3 各调查点的蜀葵平均株高 7
表4 各调查点的蜀葵平均花径 8
表5 蜀葵生境及伴生植物 8
图1 花型分类 3
图2 各花型比例 4
图3 蜀葵花色比例 5
图4 单色蜀葵花色比例 6
图5 单色蜀葵色系比例 6
南京市蜀葵种质多样性调查
引言
蜀葵(Althaea rosea)是我国一种重要的传统花卉,原产于我国西南地区,因在四川地区发现最早,蜀葵之名也因此而来[1],它为锦葵科蜀葵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属二年生植物,又名一丈红、麻杆花、棋盘花、斗篷花、端午花等[2],花期一般为6月至8月[1]。蜀葵花色较为丰富,主要分为单色和双色,颜色有红、紫、黑、白、粉等,它的花型较大,颜色艳丽。蜀葵对环境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是一种管理较易的植物[1,3],它的植株高大直立,花期长,花形美丽,花色丰富,是优良的花径、花境及花坛用花,是城市绿化中非常有发展前途的夏季花卉,现代诗人郭沫若曾描述蜀葵:“箭茎条条直射,琼花朵朵相继”,历史上它曾是古代园林中的重要花卉。蜀葵也有较高的医药价值,它早已在汉末便被记载用于医药,当代人们对蜀葵的药用价值进行了研究,它的多种化学成分有镇痛抗炎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抑菌活性、抗雌激素作用、临床应用等[2]。
蜀葵于1573年由我国传入欧洲[4],对蜀葵品种的培育已有较大成就,Barnes曾研究过蜀葵种子中生长的幼虫[5],Patil对印度蜀葵叶斑病有相关研究[6]。如今许多花色的蜀葵种子都是由国外进口而来,如伴娘、桃色、杏色、新娘捧花、黑莓冰糕、光环混色、草莓芝士蛋糕等品种(品系)。
而我国蜀葵的种类虽然较为丰富,但分布较为分散[7],引种驯化和育种的研究工作远远不足。目前国内对于蜀葵的研究仅限于对其植物种类、植物区系、种群分布等以及对其药用价值开发的研究较多,但从蜀葵的观赏价值、生境条件等角度,能够为其进一步的引种驯化、繁育栽培和园林应用等研究提供依据的研究较少,也较少开展其系统的种质资源调查和评价等研究。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南京市蜀葵种质资源,本研究对南京市部分公园、景区和大学等的蜀葵植物进行种质资源的初步调查和评价。目的在于充分利用资源状况,筛选出具有观赏价值和适合育种的品种,以期为进一步的蜀葵种质资源的资源收集、可持续开发利用、优良育种材料筛选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本实验主要研究方法为资源调查,故材料均为来自南京市各地的蜀葵种质资源。
1.2 试验设计
本实验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整理相结合的方式对资源进行调查[11]。在蜀葵的花期,实地调查,在每个蜀葵分布点测量并采集蜀葵的总株数、花色、各花色分株数、花径、株高,并记录该蜀葵分布点的生境。之后进行数据整合,分析蜀葵在南京市主要分布区域、现存品种、主要花色,研究蜀葵在不同生境下的植株生长状况和对其资源评价。
1.3 调查内容与方法
1.3.1 调查区域
根据蜀葵在南京市的分布情况,确定调查区域和路线。蜀葵在南京市分布较为分散,主要有南京市各大公园、高校、居民区和村落等。在南京市蜀葵主要分布区域选取有代表性的地点,即中山植物园、玄武湖公园、南京林业大学、南京火车站广场、大学、情侣花卉园和雨花台风景区进行实地调查。
1.3.2 资料收集
收集和整理国内外有关于蜀葵的相关文献资料,包括其历史发展状况、品种花型研究、园林及药用价值、栽培育种现状等,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了解目前国内外对于蜀葵植物资源的引种驯化、育种工作及园林利用工作的研究状况。
1.3.3 实地调查
调查采用现场调查和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蜀葵种质资源现状调查。资源现状的调查内容包括:种类、水平和垂直分布、生境状况[8]。
种质资源特性的调查内容包括:形态特征、花期等方面[9]。选取每个种类中长势较好的几株代表植株,记录其花期、花型、花色、花径、株高等观赏价值的特征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蜀葵的花型分类
关于蜀葵花型,宋代之前记载不多,北宋?周师厚《洛阳花木记》中开始提及重瓣蜀葵,如剪棱、九心、千叶等[10]。至明代,对于蜀葵花型变异的记述增多,在《遵生八笺》中就有关于花型的描述,其中它的描述中有花瓣数的变化,瓣形的变化,也有花瓣排列类型的变化。可惜的是,古代均以有性方法繁殖,许多重瓣变异类型都没能保存下来。赵会恩[11]对北京及周边地区蜀葵资源进行了调查,并将其花型进行了初步分类,是目前国内较为认可蜀葵花型分类方法。该方法以单瓣型为基本花型,根据花器基本结构及其重瓣程度为依据将花型分为八类。其中花瓣自然增加的有复瓣型、疏球型;以雌蕊瓣化为主的有玉蕊型、密球型;主要是雄蕊瓣化的有托桂型、皇冠型和绣球型,如下图所示。
图1 花型分类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y/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