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图拉和六合黄心芹中celi基因

CELI酶是芹菜中分离出的单链特异性核酸酶,高效特异地识别双链DNA中碱基突变形成的错配和扭曲,能准确切割异源双链DNA中存在的错配位点。是TILLING技术中的关键酶。本实验以西芹美国‘文图拉’和本芹‘六合黄心芹’2个芹菜品种为实验材料,分别从中分离出核酸内切酶CELI基因序列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来源于 2种芹菜的CELI基因核苷酸序列高度保守,cDNA全长均为891 bp可阅读框,编码296个氨基酸。2种芹菜的CELI基因核苷酸序列之间有20个位点不同,但只有3个氨基酸位点不同。2种芹菜该酶蛋白分子量分别为33.92 kDa和33.88 kDa,pI值分别为6.37和6.51。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芹菜中的CELI与同属于伞形科的欧芹(Petroselinum crispum)进化关系最近,伞形科的CELI进化上更接近于菊科。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芹菜中CELI基因在根、茎、叶、花等不同组织以及不同品种之间中的表达量有明显不同。对2种芹菜分别进行4℃、38℃、NaCl、PEG等处理,结果显示,4种处理条件下芹菜中CELI基因表达量有明显不同,PEG处理表达量呈现出明显减少。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 1
1材料与方法 2
1.1 菌株、质粒与植物材料 2
1.2 芹菜核酸内切酶CELI基因的分离及序列分析 2
1.3 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 3
2 结果与分析 3
2.1芹菜核酸内切酶CELI基因的分离 3
2.2芹菜核酸内切酶CELI的氨基酸序列分析 5
2.3 芹菜核酸内切酶CELI氨基酸序列的进化分析 6
2.4 芹菜CELI 基因在2个芹菜品种不同组织表达情况 6
2.5 芹菜CELI基因在不同逆境处理下表达情况 7
3 讨论 7
致谢8
参考文献8
美国文图拉和六合黄心芹中CELI基因的分离及相关研究
引言
引言
芹菜( Apium graveolens) 是伞形科( Umbellife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rae) 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较广。栽培芹菜主要分为本芹和西芹,在我国,本芹一般比西芹具有更大的环境适应性[1]。 本实验采用西芹美国‘文图拉’和本芹‘六合黄心芹’2个品种的芹菜作为实验材料。美国‘文图拉’为典型的西芹品种,具有产量高、抗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等特点;‘六合黄心芹’是南京市六合地区优良的地方品种,具有产量高、香味浓、品质佳等特点,为典型的本芹品种[2,3]。相较于本芹,西芹植株更为紧凑粗大,叶柄宽厚,实心,质地较脆嫩,水分含量高。
CELI酶是第一个从芹菜中发现的核酸内切酶(endonuclease), 该酶能够高效特异地识别双链DNA中碱基突变形成的错配和扭曲,能准确切割异源双链DNA中存在的错配位点[47]。在其它多种植物中,如绿豆芽(Vigna radiate)[8]、紫花苜蓿芽(Medicago sativa)[9]、豌豆(Pisum sativum)[10]、胡萝卜(Daucus carota)[11]、大麦(Hordeum vulgare) [12]、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13]等,陆续发现具有CELI酶类似功能的单链特异核酸内切酶。这一类型的酶广泛存在于不同蔬菜植物的根、茎、叶、花和果实中 [7,14]。CELI核酸内切酶可以识别多种不同类型的错配,对各种错配碱基切割偏爱程度表现为:C/C≥C/A~C/T≥G/G>A/C~A/A~T/C>T/G~G/T~G/A~A/G>T/T[14]。该酶能够从错配碱基的3端进行有效切割,同时也是TILLING技术中检测目的基因突变位点的关键酶[15]。
TILLING是一种全新的反向遗传学研究方法,在生物学突变体分析研究中以及作物品种改良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已被应用于多种生物的研究中,如烟草(Nicotiana tabacum)[16]、玉米(Zea mays L)[17]、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 [18,19]、大麦(Hordeum vulgare L.)[20]、大豆(Glycine max)[21,22]、水稻(Oryza sativa) [15]、果蝇(Drosophila[23]、斑马鱼(Danio rerio)[24]等。
本试验以西芹美国‘文图拉’和本芹‘六合黄心芹’为材料,分别对其全部基因序列进行分离,得到来源2种芹菜的核酸内切酶CELI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定量PCR方法,进行2种芹菜不同组织特异性表达研究。通过低温(4 ℃)、高温(38 ℃)、盐胁迫(NaCl)、干旱胁迫(PEG)等胁迫处理2 h,测定2种芹菜中CELI基因,在非生物胁迫诱导下表达情况,以期为进一步研究CELI酶的功能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质粒与植物材料
本实验采用的大肠杆菌菌株为实验室保存的DH5α,连接所采用的质粒载体pMD18T vector、Ex Taq酶以及反转录酶Mlu I、dNTP荧光定量染料SYBR Green I和DL marker2000等均购自大连TaKaRa公司;DNA胶回收试剂盒采买自杭州爱思进公司。
2012年冬,于大学园艺学院江浦实验农场,分别挖取大田正常生长的‘六合黄心芹’和美国‘文图拉’植株,种植于大学园艺学院实验大棚过冬。于2013年春在一株成熟的植株上分别取芹菜的根、茎、叶、花等材料,进行各部位RNA的提取及cDNA的合成。
2013年3月,分别播种2种芹菜于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人工气候室,在2个月龄时,分别进行4℃低温、38℃高温、20% PEG处理、0.2 mol.L1 以及NaCl处理2 h,分别提取叶片总RNA进行反转录成cDNA,用于实时定量PCR。
1.2 芹菜核酸内切酶CELI基因的分离及序列分析
实验材料的总RNA的提取参照RNA simple Total RNA Kit(Tiangen公司)试剂盒以及相关说明,并用1.2 %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所提取的总RNA的完整性。利用Prime Script RT reagent Kit(大连TaKaRa公司)将提取的总RNA反转录成cDNA。cDNA合成体系的总体积为20 μL。反应条件及过程为:总 RNA 和 50μmol L1Oligo(dT)18 混液于 70℃水浴 10 min;然后加入 MMLV 反转录酶(200 U)、dNTP(10mmol L1)、RNase 抑制剂(40 U)(TaKaRa 公司)及灭菌的双蒸水,置于 42℃水浴 60 min,最后于 70℃水浴变性 15 min。根据 GenBank 中旱芹(Apium graveolens Dulce Group)的CELI核酸内切酶基因(GenBank JX628904.1)序列设计一对引物 NXR39:5’ATGACGCGATTATATTCTGTGTTC3’ 和NXR40:5’TCATGCCAAAGAATGATCTG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y/40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