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枝对甜柿幼树树体营养的影响
本实验以3年生阳丰柿子幼树为试材,在幼树的萌芽期、盛花期和新梢旺长期通过对其不同角度的拉枝处理,研究拉枝对甜柿幼树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拉枝能明显提高甜柿叶片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但其变化规律不明显,阳丰萌芽期处理枝条的可溶性糖含量总体要高于盛花期处理枝条,其萌芽期枝条的还原糖含量以90°拉枝的平均水平最高,阳丰叶片的淀粉含量以110°拉枝处理最高;阳丰叶片叶绿素含量随拉枝角度的增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其叶片蛋白质含量随拉枝角度增大而增大。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或绪论)1
1材料与方法2
1.1材料 2
1.2方法 2
1.3测定指标及方法 2
1.4数据处理 3
2结果与分析3
2.1不同拉枝角度对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3
2.2不同拉枝角度对叶片淀粉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4
2.3不同拉枝角度对甜柿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5
2.4不同拉枝角度对叶片蛋白质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5
3 讨论 6
3.1拉枝时间的选择、拉枝角度及采样时间的确定6
3.2不同拉枝角度对甜柿叶片可溶性糖、淀粉含量的影响6
3.3不同拉枝角度对叶片叶绿素的影响6
3.4不同拉枝角度对甜柿叶片蛋白质的影响7
致谢7
参考文献7
拉枝对甜柿幼树树体营养的影响
引言
引言 我国栽培的柿子品种,绝大多数为涩柿。《中国果树志》记载的有关柿树的963个品种[1],仅湖北罗田县等地出品的甜柿,是原产于我国唯一的完全甜柿(天然脱涩),亦称“中国甜柿”,尤其以錾字石村的甜柿为上品,果实在树上成熟时自然脱涩,味独特,有鲜美、艳丽、甜脆、爽口等特点,被誉为“国际珍品”[2]。日军侵华时期从錾字石村引种后,日本甜柿专家先后培育出次郎、富有、伊豆等十多个甜柿品种[3]。甜柿果实风味独特,其果肉甜脆爽口,纤维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21%,维生素C、铁、锌、钙、硒含量都高于涩柿,且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保脆时间较涩柿长2-3倍[4],是日本、中国、韩国、港澳地区及东南亚国家消费的主要水果之一[5]。甜柿市场需求量大,而生产总量不足。据统计,2012年我国甜柿栽培面积为52.4万公顷,占世界柿总面积的73.7%;产量为294.4万吨,占世界柿总产量的71.54%[5]。但是,我国柿产区绝大部分为传统的完全涩柿,甜柿栽培面积则不到整个柿栽培总面积的2%,与日本和韩国差距较大,其中日本甜柿占柿总面积的47%,韩国为80%[6]。目前日本甜柿主要生长于日本和台湾地区,肥料以豆浆为主,是绿色无污染的水果之一,在台湾售价为150到300台币/个,每只甜柿兑人民币为40到80元人民币[78]。柿子营养价值很高,含有大量胡萝卜素、维生素C、葡萄糖、果糖及钙、磷、铁等矿物质,素有“晚秋佳品”之美称[9]。甜柿树势强健,树姿少直立,枝条多粗,节间短,分枝多,易密生,结果后树势易衰,需配植授粉或人工授粉。果实扁圆形,顶部稍凹陷,横断面呈方形,果面有纵沟,其中4条较明显,单果重200克,果皮橙黄色至橙红色,果肉红黄色,肉质细密松脆,果汁较少,味甜,品质良好,少籽,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成熟[10]。
拉枝是果树整形修剪过程中常采用的方法之一,其机理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已研究的比较清楚[11]。但是自20世纪末以来,人们在果树整形修剪过程中只注重休眠期的修剪,去忽视了生长期的修剪,拉枝作用也被忽视[21]。近年来,由于果树栽培技术的简化,生长期成为果树整形修剪的主要时期,拉枝又受到人们的重视[17]。在果树整形修剪中,拉枝开角是非常重要的技术措施[16]。通过开张角度,可以调整枝芽的方位,控制其顶端优势,缓和生长,既利于树体的通风透光,提早形成花芽,又能使骨干枝上的枝组前后分布均匀,达到丰产稳产的目的[1213]。拉枝时间为春末秋初,即是每年34月、89月,而不宜在果树休眠期进行[22]。小枝可以在春季树液流动后拉枝,3年及以上的大枝应在5月中下旬(及春梢旺长期)输液大流动时进行[14]。拉枝要考虑树势强弱,壮树多拉,弱树少拉或者不拉,因为树弱拉枝会使树体更加衰弱。在树形整形阶段,不同树形的树冠越小,骨干枝的开张角度越大[18]。对一株树来说,越往上,侧生分枝的开张角度应越大,这有利于稳定和平衡树势,保持树形的轮廓[19]。拉之前先进行全树整形修剪,剪除过密枝、重叠枝、不充实的细弱枝[20]。掌握不同的拉枝开张角度对甜柿幼树成熟叶片的内含物成分的影响和成花率的影响,能够有效地强健甜柿幼树树势,增加甜柿的产量和提高甜柿质量,获得最大的经济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试验于2013年在大学镇江市句容实验基地进行,选取长势均匀及管理水平基本一致的3年生初结果幼旺甜柿品种阳丰为试材。
1.2 试验方法
拉枝时选择长度在30cm以上、生长势相仿的阳丰幼树枝条,在甜柿的萌芽期(6月15)和盛花期(7月8日)分别用绳子固定枝条,拉枝呈不同的角度(70°、90°、110°),每种角度为1个处理,共设10个重复。采样于7月18日、8月2日、8月17日和9月1日上午8:0011:00进行,叶片均取自当年抽春梢中上部的老熟叶片,每个处理和对照枝分别采5片叶。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试验测定甜柿幼树叶片的可溶性糖、淀粉、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四个指标。叶绿素的测定采用舒展等(2010)的方法测定,可溶性糖测定采用蒽酮比色法,方法参照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植物生理教研组编的《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淀粉测定参照西北农业大学植物生理生化教研组编《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并加以适当修改,蛋白质含量测定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每个样品重复三次。
1.4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处理,显著性分析采用SAS 9.1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拉枝角度对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阳丰在萌芽期(6月15号)拉枝对叶片可溶性糖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各处理对可溶性糖含量变化没有统一的规律,在整个采样周期中70°拉枝和90°拉枝对甜柿幼树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影响明显。当拉枝角度呈90°时,可溶性糖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拉枝角度为90°时,叶片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加。70°拉枝和90°拉枝分别在9月1日秋梢生长期可溶性糖含量达到最大,为5.88%和6.66%。拉枝角度110°时,叶片可溶性糖含量自7月18日可溶性糖含量达到最大值为5.79%后逐渐降低,而对照组的变化趋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总体变化趋势不明显,最高可溶性糖含量在8月2日为4.68%。整个采样周期中,90°拉枝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其它组。说明在阳丰幼树萌芽期,90°拉枝可以提高甜柿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在整个采样期间,除在8月17日和9月1日拉枝110°和对照没有明显差异,其余各时期处理间差异均达到显著差异(P<0.05)。在7月18日,70°、90°、110°拉枝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5.02%、5.24%、5.79%,均显著(P<0.05)大于对照(4.12%)。说明萌芽期拉枝后,采样时间距拉枝时间越短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越大,拉枝反应越明显。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或绪论)1
1材料与方法2
1.1材料 2
1.2方法 2
1.3测定指标及方法 2
1.4数据处理 3
2结果与分析3
2.1不同拉枝角度对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3
2.2不同拉枝角度对叶片淀粉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4
2.3不同拉枝角度对甜柿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5
2.4不同拉枝角度对叶片蛋白质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5
3 讨论 6
3.1拉枝时间的选择、拉枝角度及采样时间的确定6
3.2不同拉枝角度对甜柿叶片可溶性糖、淀粉含量的影响6
3.3不同拉枝角度对叶片叶绿素的影响6
3.4不同拉枝角度对甜柿叶片蛋白质的影响7
致谢7
参考文献7
拉枝对甜柿幼树树体营养的影响
引言
引言 我国栽培的柿子品种,绝大多数为涩柿。《中国果树志》记载的有关柿树的963个品种[1],仅湖北罗田县等地出品的甜柿,是原产于我国唯一的完全甜柿(天然脱涩),亦称“中国甜柿”,尤其以錾字石村的甜柿为上品,果实在树上成熟时自然脱涩,味独特,有鲜美、艳丽、甜脆、爽口等特点,被誉为“国际珍品”[2]。日军侵华时期从錾字石村引种后,日本甜柿专家先后培育出次郎、富有、伊豆等十多个甜柿品种[3]。甜柿果实风味独特,其果肉甜脆爽口,纤维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21%,维生素C、铁、锌、钙、硒含量都高于涩柿,且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保脆时间较涩柿长2-3倍[4],是日本、中国、韩国、港澳地区及东南亚国家消费的主要水果之一[5]。甜柿市场需求量大,而生产总量不足。据统计,2012年我国甜柿栽培面积为52.4万公顷,占世界柿总面积的73.7%;产量为294.4万吨,占世界柿总产量的71.54%[5]。但是,我国柿产区绝大部分为传统的完全涩柿,甜柿栽培面积则不到整个柿栽培总面积的2%,与日本和韩国差距较大,其中日本甜柿占柿总面积的47%,韩国为80%[6]。目前日本甜柿主要生长于日本和台湾地区,肥料以豆浆为主,是绿色无污染的水果之一,在台湾售价为150到300台币/个,每只甜柿兑人民币为40到80元人民币[78]。柿子营养价值很高,含有大量胡萝卜素、维生素C、葡萄糖、果糖及钙、磷、铁等矿物质,素有“晚秋佳品”之美称[9]。甜柿树势强健,树姿少直立,枝条多粗,节间短,分枝多,易密生,结果后树势易衰,需配植授粉或人工授粉。果实扁圆形,顶部稍凹陷,横断面呈方形,果面有纵沟,其中4条较明显,单果重200克,果皮橙黄色至橙红色,果肉红黄色,肉质细密松脆,果汁较少,味甜,品质良好,少籽,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成熟[10]。
拉枝是果树整形修剪过程中常采用的方法之一,其机理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已研究的比较清楚[11]。但是自20世纪末以来,人们在果树整形修剪过程中只注重休眠期的修剪,去忽视了生长期的修剪,拉枝作用也被忽视[21]。近年来,由于果树栽培技术的简化,生长期成为果树整形修剪的主要时期,拉枝又受到人们的重视[17]。在果树整形修剪中,拉枝开角是非常重要的技术措施[16]。通过开张角度,可以调整枝芽的方位,控制其顶端优势,缓和生长,既利于树体的通风透光,提早形成花芽,又能使骨干枝上的枝组前后分布均匀,达到丰产稳产的目的[1213]。拉枝时间为春末秋初,即是每年34月、89月,而不宜在果树休眠期进行[22]。小枝可以在春季树液流动后拉枝,3年及以上的大枝应在5月中下旬(及春梢旺长期)输液大流动时进行[14]。拉枝要考虑树势强弱,壮树多拉,弱树少拉或者不拉,因为树弱拉枝会使树体更加衰弱。在树形整形阶段,不同树形的树冠越小,骨干枝的开张角度越大[18]。对一株树来说,越往上,侧生分枝的开张角度应越大,这有利于稳定和平衡树势,保持树形的轮廓[19]。拉之前先进行全树整形修剪,剪除过密枝、重叠枝、不充实的细弱枝[20]。掌握不同的拉枝开张角度对甜柿幼树成熟叶片的内含物成分的影响和成花率的影响,能够有效地强健甜柿幼树树势,增加甜柿的产量和提高甜柿质量,获得最大的经济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试验于2013年在大学镇江市句容实验基地进行,选取长势均匀及管理水平基本一致的3年生初结果幼旺甜柿品种阳丰为试材。
1.2 试验方法
拉枝时选择长度在30cm以上、生长势相仿的阳丰幼树枝条,在甜柿的萌芽期(6月15)和盛花期(7月8日)分别用绳子固定枝条,拉枝呈不同的角度(70°、90°、110°),每种角度为1个处理,共设10个重复。采样于7月18日、8月2日、8月17日和9月1日上午8:0011:00进行,叶片均取自当年抽春梢中上部的老熟叶片,每个处理和对照枝分别采5片叶。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试验测定甜柿幼树叶片的可溶性糖、淀粉、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四个指标。叶绿素的测定采用舒展等(2010)的方法测定,可溶性糖测定采用蒽酮比色法,方法参照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植物生理教研组编的《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淀粉测定参照西北农业大学植物生理生化教研组编《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并加以适当修改,蛋白质含量测定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每个样品重复三次。
1.4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处理,显著性分析采用SAS 9.1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拉枝角度对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阳丰在萌芽期(6月15号)拉枝对叶片可溶性糖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各处理对可溶性糖含量变化没有统一的规律,在整个采样周期中70°拉枝和90°拉枝对甜柿幼树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影响明显。当拉枝角度呈90°时,可溶性糖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拉枝角度为90°时,叶片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加。70°拉枝和90°拉枝分别在9月1日秋梢生长期可溶性糖含量达到最大,为5.88%和6.66%。拉枝角度110°时,叶片可溶性糖含量自7月18日可溶性糖含量达到最大值为5.79%后逐渐降低,而对照组的变化趋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总体变化趋势不明显,最高可溶性糖含量在8月2日为4.68%。整个采样周期中,90°拉枝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其它组。说明在阳丰幼树萌芽期,90°拉枝可以提高甜柿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在整个采样期间,除在8月17日和9月1日拉枝110°和对照没有明显差异,其余各时期处理间差异均达到显著差异(P<0.05)。在7月18日,70°、90°、110°拉枝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5.02%、5.24%、5.79%,均显著(P<0.05)大于对照(4.12%)。说明萌芽期拉枝后,采样时间距拉枝时间越短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越大,拉枝反应越明显。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y/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