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酥梨’与‘丰水’正反交后代果实糖组分的遗传规律研究

以‘砀山酥梨’和‘丰水’的正反交群体为试材,研究了杂交后代果实糖组分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正反交后代果实中可溶性糖的主要组分为蔗糖、果糖、山梨醇和葡萄糖,其中葡萄糖所占比例最低。果实总糖、蔗糖、葡萄糖、山梨醇含量呈现出趋向高亲本的遗传倾向。杂交后代的果糖含量呈现出趋向低亲本的遗传倾向。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引言 3
1 材料与方法4
1.1材料 4
1.2方法 4
1.2.1可溶性糖的提取4
1.2.2可溶性糖组分及含量的测定4
1.3数据分析 4
2结果与分析4
2.1正反交后代果实糖含量分析4
2.2可溶性糖的遗传效应5
2.2.1总糖的遗传效应5
2.2.2蔗糖的遗传效应6
2.2.3葡萄糖的遗传效应7
2.2.4果糖的遗传效应7
2.2.5山梨醇的遗传效应8
3讨论 9
3.1‘砀山酥梨’与‘丰水’正反交后代果实糖组分分析9
3.2‘砀山酥梨’与‘丰水’正反交后代果实糖组分的遗传规律9
致谢10
参考文献10
‘砀山酥梨’与‘丰水’正反交后代果实糖组分的遗传规律研究
引言
梨属于蔷薇科(Rosacea)梨亚科(Pomaeea)梨属(Pyrus L.)植物,是世界上重要的落叶果树之一,同时是我国栽培历史久、面积大、产量多的主要水果之一,因此选育口感品质俱佳的梨品种已是梨育种目标之一。
梨树是典型的异花授粉果树,现有品种都是高度杂合体,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多,所以开展梨性状遗传规律的研究难度较大[12]。糖分是影响梨果实品质和风味(色素、维生素及芳香物质等)合成的基础原料,也是衡量果实营养和加工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3]。梨果实中所含糖分的种类和比例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果汁的甜度。一直以来,对于果实中糖含量和组分的检测及评价都受到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并且将其作为了解品种特性的重要参数之一。常规测糖的方法有菲林试剂比色法、蒽酮比色法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二硝基水杨酸法和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等[45],这些方法都是只能测总糖的含量,没有具体到糖的种类及含量,并且操作繁琐、结果精确性差。气相色谱法(GC) 也能测定糖,其检测准确率高,但是其测定糖的预处理和衍生化很繁琐。相比较,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 法测定糖具有方法简单、不需要衍生化,分离效率高、检出限低、操作自动化和应用范围广的特点,因此在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6]。该方法已用在苹果[57]、荔枝[8]、桃[911]、葡萄[12]以及李[13]等果实的糖组分特征研究中,对于梨果实的糖组分及含量的相关报道不少,但多局限于对个别主栽品种或者某个栽培种的测定[1318]。姚改芳等[19]对分属不同栽培种的98个梨品种果实中可溶性糖组分及含量进行分析,并比较了不同种及品种间糖含量和组成的特点与差异。可见,前人对梨果实糖特性的研究主要是含量及组分比例,对于遗传规律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对相同亲本正反交群体的遗传差异了解较少。因此,本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砀山酥梨’与‘丰水’的正反交后代果实的糖组分及含量进行测定,以分析其正反交后代果实中可溶性糖组分及含量的遗传特性,从而为杂交亲本的选配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果实采自大学江浦园艺实验站梨杂交育种圃,其中2006年种植的‘砀山酥梨’ב丰水’杂交后代单株52株,代号为0601x;2005年种植的‘丰水’ב砀山酥梨’后代单株72株,代号为0504x。前者为正交,后者为反交。亲本的株行距为4m×6m,杂交后代的株行距为0.6m×3.0m。在盛花后30d,对所选材料进行疏果。成熟时,在每株树冠外围不同方向随机选取三个大小一致,无病虫害的果实。所有样品的采集均由实验者一人完成,以尽量减少采样的误差。将梨果实清洗、去皮、去核,可食用部分液氮速冻后于70℃超低温冰箱保存备用。
1.2 方法
1.2.1 可溶性糖的提取 可溶性糖提取方法参照Jia等[20]方法并进行改良。称取70℃条件下保存的样品放入研钵中,用液氮磨碎,准确称取2 g粉末状的果肉,加入提取液(80%的乙醇溶液),37℃水浴加热30 min,超声波提取15 min,再离心(4 ℃,12000 g,15 min),把上清液转到25 mL的容量瓶中,重复提取三次,定容,然后取2mL用旋转蒸发仪蒸干,再用超纯水定容1 mL,再经过C18 SPE柱和0.45 μm SepPak微孔滤膜过滤后,进行HPLC分析。总糖含量采用蒽酮比色法进行测定。
1.2.2 可溶性糖组分及含量的测定 含量的测定参照姚改芳等[19]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液相色谱仪为Waters1525系统,色谱柱是碳水化合物柱(Transgenomic COREGET87C;7.8 mm×300 mm,10 μm),外加保护柱(Transgenomic CARB Sep Coregel 87C cartridge)。色谱条件:柱温:85℃,参比池温度:35℃,流速:0.7 mL?min1;Waters 2414示差折光检测器;流动相:脱气后的超纯水(18.2 MΩ?cm)。每次进样体积是5 μL,根据样品峰面积和各种碳水化合物的标准曲线计算其含量。
1.3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2007和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正反交后代果实糖含量分析
从表1可以得出,蔗糖、葡萄糖、果糖和山梨醇是杂交后代果实可溶性糖的主要组分。两个组合的后代中总糖含量平均值相差不大,说明正反交对杂交后代总糖含量的影响不大。均是葡萄糖平均含量所占比例最少,其它三种可溶性糖所占比例的平均值相差不大。
表1 梨杂交后代果实各组分糖含量
Table.1 The main sugar component analysis in pear fruits among pear hybrid progenies
组合 Combination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y/42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