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兰常见细菌性病害病原的鉴定及其防治的初步研究(附件)

采集白花型V3蝴蝶兰细菌性病害的植株,对其病原细菌进行分离,通过测定病原菌的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根据伯杰细菌鉴定手册第八版鉴定其分别属于假单胞菌和菊欧文氏菌。将72 %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配制成浓度1500、2000、2500倍液,将7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配制成浓度为450、500和550倍液,取各浓度0.2 ml分别均匀涂布在培养基的表面和喷施在已经接种发病的植株上,测定抑菌率、扩展直径和面积,结果表明,72 %的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抑菌率为89.7 %和70 %代森锰锌500倍液的抑菌率为94.7 %。将75 %乙醇提取夹竹桃液母液(1 g/ml),用无菌水稀释成0、0.2、0.4、0.6、0.8、1.0 g/ml,取各浓度提取液0.2 ml分别均匀涂布在培养基表面和喷施在已经发病的植株上,测定抑菌率、扩展直径和面积,结果表明,夹竹桃提取液浓度为1.0 g/ml的抑菌率为97.1 %。关键词 蝴蝶兰,假单胞菌,菊欧文氏菌,夹竹桃提取液,防治
目 录
1 引言 1
2 材料与方法 2
2.1 材料与设备 3
2.2 试验设计 3
2.3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上的抑菌效果 4
2.4 蝴蝶兰离体叶片上的抑菌效果 5
2.5 测定项目与方法 6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6
3.1 菌株的筛选 6
3.2 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鉴定 7
3.3 三种药剂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对假单胞菌的抑菌效应 8
3.4 三种药剂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对菊欧文氏菌的抑菌效应 13
3.5 三种药剂不同浓度对蝴蝶兰离体接菌叶片的防治效果 18
4 讨论 21
4.1 两种菌株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21
4.2 三种药剂对两种菌株的防治效应 22
结论 24
致谢 25
参考文献 26 1 引言
蝴蝶兰(Phalaenopsis)[1]是兰科,蝴蝶兰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单子叶植物中是种类最多的,尤其蝴蝶兰以它形态像蝴蝶,所以称它为蝴蝶兰,有“洋兰皇后”之称[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亚洲是最适合蝴蝶兰生长的地区,蝴蝶兰性属高温,是目前兰科栽培最广的种类之一。近几年适合蝴蝶兰栽培的地区越来越广,但是在栽培过程中,由于病虫害的危害,经常会造成蝴蝶兰的观赏价值变低、商品价值降低,造成其经济效益受损[3]。尤其是一些细菌性病害极易导致蝴蝶兰产量的降低和品质变损,其中尤其以蝴蝶兰细菌性病害中的软腐病和褐斑病极其严重,因此防治这两种病害极其重要。
蝴蝶兰软腐病(Erwinia Carotovora Pvcarotvora)[4]为一种细菌性病害,主要是由病原菌通过植株的伤口或者气孔侵入植物体内促使它发病,一般温度过高或者湿度太大都会造成蝴蝶兰发生软腐病。蝴蝶兰病株感染软腐病后,通常受害叶片尤其是幼叶的基部首先会出现水浸状的褐色或近似黑色的小斑点,严重时蝴蝶兰的叶片会腐烂还会散发出臭味,最后造成整个植株死亡[5]。目前报道的蝴蝶兰软腐病菌有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Erwinia caoatovora)[6] 、菊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hrysanthemi)[7] 、格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grimontii)[8]以及最近在广州地区栽培的蝴蝶兰上发现的Dickeyadieffenbachiae[9],但是一般来说欧文氏菌较为常见。
蝴蝶兰褐斑病主要危害各生长阶段的蝴蝶兰叶面,叶片在感染病菌之后,染病的初期其病症状为水渍状淡褐色的小斑点,逐渐扩展的病斑形状为圆形、长条形,病变的组织多为棕色或黑色坏死。有报道认为该病可能是由欧氏杆菌(Erwinia carotovora)引起[10],还有的学术认为此病原菌为黄单胞属(Xanthomonas)[11],刘志华[12]对吉林省的蝴蝶兰褐斑病的病原菌进行了研究,认为其病原菌或为卡特兰假单胞菌。
选育栽培抗病的蝴蝶兰品种,是防治软腐病的根本途径。软腐病的药剂防治主要为代森锰锌,在平时预防中,可用75 %百菌清500倍液或77 %可杀得101可湿性粉剂[13]。目前对于蝴蝶兰褐斑病的防治措施包括合理的株行距、充足的氮肥和大量的光照。如果发现发病的植株,应及时摘除或者用剪刀剪除病叶,并及 时烧掉掩埋,然后加强水肥的管理,施用适量的锌肥能使叶片厚度增加提高其抗病力,也可以选育一些抗病的品种来培育。蝴蝶兰褐斑病极易对农用链霉素产生抗药性[14],一般使用农用链霉素防治效果会更好,在其发病初期可以用10%多抗霉素喷洒,每隔一个星期喷一次,连喷2次。
在我国植物资源非常丰富,特别是药用植物资源的使用历史悠久,有一些药用植物记载的大约有上千种,其中还有一些是有抗菌活性的植[15]。杨征敏等[16]分离鉴定的苦皮藤鲜假种皮中的主要杀虫和抑菌的有效成分。夹竹桃(Nerium indicum Mill)[17],又名为柳叶桃。在亚热带地区夹竹桃的种植比较广,它属于观赏性的植物,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种植。它的花、叶和树皮均有毒,对于人畜来说不可以食用,但是它的叶、皮、根、花中也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对于人来说具有很多好处,如缓解疼痛等功能[18]。在有关报道中在生物防治中夹竹桃也有重要作用,不仅能够有效防治松材线虫[19],而且对钉螺也有很好的毒杀效果[ 20,21]。何恒果[22]利用浓度为95 %乙醇萃取夹竹桃叶获得夹竹桃提取液,浓度为640 mg/L时,青菜虫的校正死亡率为86.96 %,可以作为植物源杀虫剂进行开发利用。翟兴礼[23]研究了夹竹桃叶片水提液对枯草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浓度为75%的夹竹桃叶提取液对巨大芽孢杆菌的最大抑菌圈直径为10.25 mm,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大抑菌圈直径为9.0 mm,说明相同浓度的夹竹桃叶提取液对巨大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要比对枯草芽孢杆菌好。李萍等[24]研究发现夹竹桃叶丙酮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应最为明显,随着浓度不断变低,它的抑菌作用也在降低,夹抑菌效果为细菌大于对真菌。
本实验采集蝴蝶兰细菌性病害的植株,对其病原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及扩繁,观测病原菌的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鉴定其病原菌种类,在农业生产中选用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其中代森锰锌可以降低抗性,是一种保护性杀菌剂[25],72 %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对各种作物细菌性病害有特效,选用不同浓度的农用链霉素和代森锰锌来防治蝴蝶兰的细菌性病害。选用75 %的乙醇提取夹竹桃母液,本试验的浓度设置为0、0.2、0.4、0.6、0.8和1.0 g/ml,从而探究出最经济、对蝴蝶兰细菌性病害病原菌最佳的抑菌浓度和最好的防治药剂。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y/18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