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菌剂棉隆枯草芽孢杆菌多菌灵对连作切花菊‘神马’生长和土壤酶的影响
摘要:菊花作为世界四大切花之一,市场的需求量不断增大,种植规模也随之日益扩大,导致连茬种植日益累积,引起越来越严重的连作障碍。本研究中施用杀菌剂棉隆、枯草芽孢杆菌、多菌灵处理种植切花菊‘神马’的连作土壤,分析比较了切花菊‘神马’枯萎病发病率、株高等主要品质、根际土壤酶活性、根际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几个方面的变化。表明杀菌剂棉隆对切花菊‘神马’枯萎病防治效果最好,并且可以显著提高切花菊‘神马’株高等方面的主要品质,杀菌剂枯草芽孢杆菌能显著提高切花菊‘神马’根际土壤酶活性和有效养分含量。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 材料与方法1
1.1 试验材料 1
1.2 试验方法 2
1.2.1 大田试验设计2
1.2.2 发病率统计方法2
1.2.3 切花菊品质的测定方法2
1.2.4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方法2
1.2.5 土壤有效营养含量的测定方法2
1.2.6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2
2 结果与分析2
2.1 切花菊‘神马’枯萎病发病率统计与分析2
2.2 各处理对切花菊‘神马’主要品质的影响3
2.3 切花菊‘神马’根际土壤酶活性结果与分析4
2.4 切花菊‘神马’根际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结果与分析6
3 讨论 7
3.1 切花菊‘神马’枯萎病发病率分析7
3.2 各处理对切花菊‘神马’主要品质的影响7
3.3 切花菊‘神马’根际土壤酶活性分析7
3.4 切花菊‘神马’根际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分析7
致谢8
参考文献8
杀菌剂棉隆、枯草芽孢杆菌、多菌灵对连作切花菊‘神马’生长和土壤酶的影响
引言
引言:作为草药和补品,菊花在中国至少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到了宋代,随着园艺技术的发展,培育出多种观赏型的菊花品种[1]。时至今日,菊花已成为世界四大切花之一,市场的需求量不断增大,种植规模也随之日益扩大,导致连茬种植日益累积,由于土壤理化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状和土壤生物学环境的恶化,引起越来越严重的连作障碍,从而成为菊花产业的发展瓶颈。从香草的连作中得出结论,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中真菌的多样性指数也随之增加,并且会显著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成员结构[2]。因此,本研究中施用杀菌剂棉隆、枯草芽孢杆菌、多菌灵处理种植切花菊‘神马’的连作土壤,通过对比切花菊‘神马’枯萎病发病率、株高等主要品质、根际土壤酶活性、根际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几个方面的变化,分析了三种杀菌剂处理对切花菊‘神马’连作障碍的影响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时间为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地点为大学锁石菊花基地,该基地已经连续种植切花菊多年,部分土壤已经表现出严重的连作障碍现象。
试验材料为切花菊‘神马’(Chrysanthemum morifolium‘Jinba’),杀菌剂“棉隆”(Dazomet),杀菌剂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杀菌剂“多菌灵”(Carbendazim)。
1.2 试验方法
1.2.1 大田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四个处理:(1)对照CK:连作土壤,未做任何处理;(2)处理DAZ:30g/m2的棉隆处理土壤;(3)处理BAC:10g/m2的枯草芽孢杆菌处理土壤;(4)处理MBC:10g/m2的多菌灵处理土壤。各处理用长势均一的扦插生根苗于2015年8月22号定植,各处理设置有3个重复小区,每个小区定植100株扦插苗,各个小区随机分布,定植后进行正常的水肥管理。
1.2.2 发病率统计方法 植株定植后每隔15d统计发病的情况,植株的枯萎病发病率计算公式:发病率=处理发病植株数/处理总植株数×100%。
1.2.3 切花菊品质的测定方法 植株定植后每隔30d从各处理3个重复小区中随机选择90株植株,测定切花菊的株高、茎粗、最大叶宽、最大叶长、叶绿素含量、氮含量、植株鲜重、根鲜重、植株干重、根干重,所有指标均进行3次重复测定。
1.2.4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植株定植后每隔30d从各处理3个重复小区中随机选取6株植株,采集根际土样,完全混合均匀后,测定土壤蔗糖酶活性、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土壤脲酶活性,土壤蔗糖酶活性采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法测定,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土壤脲酶活性采用靛酚比色法测定[3]。
1.2.5 土壤有效营养含量的测定方法 植株采收前从各处理3个重复小区中随机选取6株植株,采集根际土样,完全混合均匀后,测定土壤有效磷含量、土壤速效钾含量,土壤有效磷含量采用比色法测定、土壤速效钾含量采用火焰光度计测定[4]。
1.2.6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Excel 2010对实验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与整理,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差异性显著检测(SSR法,P<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切花菊‘神马’枯萎病发病率统计与分析
切花菊‘神马’枯萎病发病情况如图2.11所示,枯萎病主要从定植后30d开始发生,定植后60d至90d发病率没有变化。处理MBC发病率最高,处理BAC发病率较CK明显下降,处理DAZ发病率为零。定植60d时,CK,DAZ,BAC,MBC的发病率分别为5.56%,0,1.39%,11.11%。处理DAZ对枯萎病的防治效果最好。较CK而言,处理BAC的发病率下降了75%,防治效果较好。较CK而言,处理MBC的发病率上升了100%,没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于切花菊‘神马’的枯萎病防治方面,施用杀菌DAZ的处理效果最好。
图2.11 定植后切花菊‘神马’各处理枯萎病发病率(%)统计
2.2 各处理对切花菊‘神马’主要品质的影响
2.2.1 定植30d后各处理对切花菊‘神马’品质的影响 定植30d后各处理对切花菊‘神马’主要品质的影响如表2.2.11所示,处理DAZ植株鲜重这项指标显著低于CK,茎粗、植株干重、根干重3项指标较CK无显著差异,其他指标均显著高于CK;处理BAC根鲜重这项指标显著高于CK,茎粗、植株鲜重、植株干重3项指标显著低于CK,其他指标较CK均无显著差异;处理MBC植株鲜重和植株干重2项指标显著低于CK,根鲜重和根干重2项指标显著高于CK,其他指标较CK均无显著差异。处理DAZ和处理BAC之间除叶绿素含量、氮含量、根鲜重、根干重4项指标无显著差异外,其他指标处理DAZ均显著高于处理BAC;处理DAZ和处理MBC之间根鲜重这项指标处理DAZ显著低于处理MBC,茎粗、叶绿素含量、氮含量、根干重4项指标无显著差异,其他指标处理DAZ均显著高于处理MBC;处理BAC和处理MBC之间除根鲜重这项指标处理BAC显著低于处理MBC外,其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可见切花菊‘神马’定植30d后,经DAZ处理的土壤能显著提高切花菊‘神马’的主要品质,经BAC,MBC处理的土壤均对其无显著影响。但是,在植株鲜重方面,三项处理均显著低于CK。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 材料与方法1
1.1 试验材料 1
1.2 试验方法 2
1.2.1 大田试验设计2
1.2.2 发病率统计方法2
1.2.3 切花菊品质的测定方法2
1.2.4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方法2
1.2.5 土壤有效营养含量的测定方法2
1.2.6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2
2 结果与分析2
2.1 切花菊‘神马’枯萎病发病率统计与分析2
2.2 各处理对切花菊‘神马’主要品质的影响3
2.3 切花菊‘神马’根际土壤酶活性结果与分析4
2.4 切花菊‘神马’根际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结果与分析6
3 讨论 7
3.1 切花菊‘神马’枯萎病发病率分析7
3.2 各处理对切花菊‘神马’主要品质的影响7
3.3 切花菊‘神马’根际土壤酶活性分析7
3.4 切花菊‘神马’根际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分析7
致谢8
参考文献8
杀菌剂棉隆、枯草芽孢杆菌、多菌灵对连作切花菊‘神马’生长和土壤酶的影响
引言
引言:作为草药和补品,菊花在中国至少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到了宋代,随着园艺技术的发展,培育出多种观赏型的菊花品种[1]。时至今日,菊花已成为世界四大切花之一,市场的需求量不断增大,种植规模也随之日益扩大,导致连茬种植日益累积,由于土壤理化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状和土壤生物学环境的恶化,引起越来越严重的连作障碍,从而成为菊花产业的发展瓶颈。从香草的连作中得出结论,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中真菌的多样性指数也随之增加,并且会显著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成员结构[2]。因此,本研究中施用杀菌剂棉隆、枯草芽孢杆菌、多菌灵处理种植切花菊‘神马’的连作土壤,通过对比切花菊‘神马’枯萎病发病率、株高等主要品质、根际土壤酶活性、根际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几个方面的变化,分析了三种杀菌剂处理对切花菊‘神马’连作障碍的影响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时间为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地点为大学锁石菊花基地,该基地已经连续种植切花菊多年,部分土壤已经表现出严重的连作障碍现象。
试验材料为切花菊‘神马’(Chrysanthemum morifolium‘Jinba’),杀菌剂“棉隆”(Dazomet),杀菌剂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杀菌剂“多菌灵”(Carbendazim)。
1.2 试验方法
1.2.1 大田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四个处理:(1)对照CK:连作土壤,未做任何处理;(2)处理DAZ:30g/m2的棉隆处理土壤;(3)处理BAC:10g/m2的枯草芽孢杆菌处理土壤;(4)处理MBC:10g/m2的多菌灵处理土壤。各处理用长势均一的扦插生根苗于2015年8月22号定植,各处理设置有3个重复小区,每个小区定植100株扦插苗,各个小区随机分布,定植后进行正常的水肥管理。
1.2.2 发病率统计方法 植株定植后每隔15d统计发病的情况,植株的枯萎病发病率计算公式:发病率=处理发病植株数/处理总植株数×100%。
1.2.3 切花菊品质的测定方法 植株定植后每隔30d从各处理3个重复小区中随机选择90株植株,测定切花菊的株高、茎粗、最大叶宽、最大叶长、叶绿素含量、氮含量、植株鲜重、根鲜重、植株干重、根干重,所有指标均进行3次重复测定。
1.2.4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植株定植后每隔30d从各处理3个重复小区中随机选取6株植株,采集根际土样,完全混合均匀后,测定土壤蔗糖酶活性、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土壤脲酶活性,土壤蔗糖酶活性采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法测定,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土壤脲酶活性采用靛酚比色法测定[3]。
1.2.5 土壤有效营养含量的测定方法 植株采收前从各处理3个重复小区中随机选取6株植株,采集根际土样,完全混合均匀后,测定土壤有效磷含量、土壤速效钾含量,土壤有效磷含量采用比色法测定、土壤速效钾含量采用火焰光度计测定[4]。
1.2.6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Excel 2010对实验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与整理,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差异性显著检测(SSR法,P<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切花菊‘神马’枯萎病发病率统计与分析
切花菊‘神马’枯萎病发病情况如图2.11所示,枯萎病主要从定植后30d开始发生,定植后60d至90d发病率没有变化。处理MBC发病率最高,处理BAC发病率较CK明显下降,处理DAZ发病率为零。定植60d时,CK,DAZ,BAC,MBC的发病率分别为5.56%,0,1.39%,11.11%。处理DAZ对枯萎病的防治效果最好。较CK而言,处理BAC的发病率下降了75%,防治效果较好。较CK而言,处理MBC的发病率上升了100%,没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于切花菊‘神马’的枯萎病防治方面,施用杀菌DAZ的处理效果最好。
图2.11 定植后切花菊‘神马’各处理枯萎病发病率(%)统计
2.2 各处理对切花菊‘神马’主要品质的影响
2.2.1 定植30d后各处理对切花菊‘神马’品质的影响 定植30d后各处理对切花菊‘神马’主要品质的影响如表2.2.11所示,处理DAZ植株鲜重这项指标显著低于CK,茎粗、植株干重、根干重3项指标较CK无显著差异,其他指标均显著高于CK;处理BAC根鲜重这项指标显著高于CK,茎粗、植株鲜重、植株干重3项指标显著低于CK,其他指标较CK均无显著差异;处理MBC植株鲜重和植株干重2项指标显著低于CK,根鲜重和根干重2项指标显著高于CK,其他指标较CK均无显著差异。处理DAZ和处理BAC之间除叶绿素含量、氮含量、根鲜重、根干重4项指标无显著差异外,其他指标处理DAZ均显著高于处理BAC;处理DAZ和处理MBC之间根鲜重这项指标处理DAZ显著低于处理MBC,茎粗、叶绿素含量、氮含量、根干重4项指标无显著差异,其他指标处理DAZ均显著高于处理MBC;处理BAC和处理MBC之间除根鲜重这项指标处理BAC显著低于处理MBC外,其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可见切花菊‘神马’定植30d后,经DAZ处理的土壤能显著提高切花菊‘神马’的主要品质,经BAC,MBC处理的土壤均对其无显著影响。但是,在植株鲜重方面,三项处理均显著低于CK。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y/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