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青山湿地公园概念规划(附件)

摘要:湿地与海洋、森林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喻为“地球之肾。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最高的生态系统,是人类和经济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宝贵自然资源,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湿地公园是湿地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蓄水防洪、调节径流、消弱洪峰、补给地下水;净化水体,消除污染;调节区域气候,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保护和维持生物多样性,提供生态观光和科普教育场所等。湿地公园的主体是湿地景观,湿地公园的建设是在湿地生态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的,湿地生态保护是湿地公园的一个重要部分。科学合理,可持续的生态保护设计与措施有利于湿地公园发挥自身功能。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综述 1
1.1 湿地公园的概念与功能1
1.1.1湿地公园的概念1
1.1.2湿地公园的功能2
1.1.3 湿地公园的类型2
1.2 湿地公园规划设计2
1.2.1 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指导思想2
1.2.2 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基本原则2
1.2.3湿地公园规划目标3
1.2.4湿地公园规划方法 3
1.2.5湿地公园规划功能分区3
2设计说明4
2.1总则4
2.1.1项目概况4
2.1.2现状分析4
2.1.3项目范围4
2.1.4规划思想4
2.1.5规划原则4
2.1.6规划依据5
2.2设计理念及思路5
2.2.1设计理念5
2.2.2设计思路5
2.2.3设计目标5
2.3方案整体分析5
2.3.1景观规划分析5
2.3.2功能分区分析6
2.3.3交通分析6
2.3.4种植分析7
2.3.5竖向分析7
2.3.6设计指标7
致谢7
参考文献7
附图:仪征青山湿地公园概念规划文本
仪征青山湿地公园概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念规划
引言
引言
在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存环境质量已成为重点关注的问题。湿地是与我们生存相关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其利用的是否科学合理关系到我们的生存与健康。湿地公园是保护、开发和利用湿地主要措施,因此湿地公园的科学合理规划关系到湿地的生态保护。
1 综述
湿地公园的概念与功能
1.1.1湿地公园的概念
湿地公园是指具有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教育功能的湿地景观区域,兼有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的功能。[1]它的特点是湿地景观典型,自然风景优美,可供人们观赏、旅游、娱乐、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湿地公园既不是自然保护区,也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城市公园,它是兼有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教育功能的湿地景观区域,体现“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的一个综合体系,是湿地与公园的复合体。[2]
1.1.2湿地公园的功能
湿地作为一个巨大的蓄水库可以存储雨季的降水,减少下游的洪水量,同时由于湿地植被的存在可以减缓水流,从而调节径流和消减洪峰,延迟洪峰的到来。湿地的物理和化学属性使得湿地具有去除和沉淀湿地水流中的污染物和漂浮物的作用,同时湿地中的各种微生物作为分解者可以分解有毒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体降解有毒物质的功能。湿地的蒸发作用可以提高空气湿度和保持一定的降雨量,降低热岛效应,同时湿地的植被可以滞尘、净化空气和降低噪音。
湿地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湿地物种的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和保护,有利于可持续发展。[3]湿地生态系统中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优越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自然景观,是人们休闲游乐和活动交往的主要场所。湿地景观性和大面积水域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能满足人们游玩的需要。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会给游憩其中的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愉悦,缓解工作和生活的压力。
人类文明几乎都发源于江河附近的湿地,很多湿地还保留着人类早期活动的遗迹,所以湿地可以作为教学实习、科普和环境保护基地,提高人类对湿地的认识和环境保护意识。[4]
总的来说,湿地公园具有调洪蓄水、涵养水源、进化水质、补充地下水、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休闲、文化、游憩场所;为动植物提供多样的栖息地、丰富景观多样性;为人们提供生态科普教育场所等功能。[5]
1.1.3湿地公园的类别
湿地公园因其湿地资源、形成原因、生产生活用途不同等可分为不同类别的湿地公园。主要有天然型湿地公园和人工型湿地公园两类。天然型湿地公园是指利用原有的天然湿地所开辟的城市湿地公园,一般规模较大的湿地公园都属于天然资源类型。其中包括海滩型湿地公园、河滨型湿地公园,湖沼型湿地公园等。人工型湿地公园指利用人工湿地或人工开挖兴建的湿地公园。包括养殖型湿地公园、种植型湿地公园、废弃地型湿地公园等。
1.2 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1.2.1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指导思想
根据各地区人口、资源、生态和环境的特点,以维护湿地系统生态平衡、保护湿地功能和湿地生物多样性,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基本出发点,坚持“全面保护、生态优先、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方针,充分发挥湿地在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6]
1.2.2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基本原则
(1)遵循与湿地有关的国家法律、法规,与国际有关规定相一致;[7]
(2)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及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对于人为干扰而遭到破破坏的湿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其恢复与修复工作;[8]
(3)坚持湿地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应在全面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适度开展科研、科普及游览活动,发挥城市湿地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和湿地保护现状,坚持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的原则。[9]
1.2.3湿地公园规划目标
全面加强城市湿地保护,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特性和基本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湿地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休闲游乐等方面所具有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有效地遏制城市建设中对湿地的不合理利用现象,保证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10]
1.2.4湿地公园规划方法
为了实现湿地公园的规划目标,必须将湿地的整治与景观规划结合起来。首先应开展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从不同层面、不同元素着手,如地下水位、不同层次的土壤结构、不同层面的构成材料等地下状况,及其动植物在地面上形成的痕迹、动物的活动习性、景观要素的变化规律等外貌特征,达到由表及里的规划深度。规划应紧紧围绕“水”的主题,将湿地公园作为生物与能量交换的生态廊道,联系周边的绿地、林地、农田、城市、乡村等各类生态系统,共同形成新的景观整体。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y/61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