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果实生长动态观测

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为蔷薇科草莓属植物,是近年来被世界各地所广泛引种的重要经济作物。以“红颊”草莓为主要实验材料,研究草莓生长过程中横、纵径的变化;并且还测定了不同时期糖、酸、可溶性固形物、蛋白质、不同部位色差以及激素的含量,以得到草莓在生长时期所含有的营养物质变化趋势。以此来大致地分析草莓的生长状况,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草莓生长期间的变化。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words 1
引言 1
1 材料和方法 1
2 结果与分析 3
2.1果实形态变化 3
2.2 果实内含物的变化 5
2.3 草莓不同生长时期激素分析 9
3 讨论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2
草莓果实生长动态观测
引言
引言
草莓是我国第二大浆果,是我国的主要果树树种之一,属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草莓果实色泽鲜艳、营养丰富、酸甜适口,有很高的食疗价值和营养,是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鲜食果品。我们日常所食用草莓的果实是由膨大的花托发育而来的假果。
作为常见果树之一的草莓属于早熟浆果植物,果实生长期短。从开花到浆果成熟期仅需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在成熟过程中无特定的呼吸峰和乙烯峰。本实验是针对草莓的生长品质所进行一些生理指标的测试而进行从而大致了解草莓的生长状况。草莓果实品质包括外观和内在品质两个方面,内在品质主要包括可食率、含糖量、有机酸含量、糖等,其中,糖、有机酸含量对果实品质起重要作用[1 2,19]。研究草莓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相关因素,通过对草莓果实结构的比较观察,认识草莓果实发育的结构变化特点,对草莓的花、果管理,提高产量,增进品质提供一定的生物学依据。同时,作为科普读物,可以增加广大民众对果树生长的知识。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本实验所用品种为“红颊”,株型大,果实长圆锥形,果实着色一致,果实表面和内部色泽均呈现红色,畸形果少。本实验所使用的“红颊”取自于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江苏农博园。首先选择生长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发育基本一致的草莓植株做好标记,本实验是依据花完全盛开为标准。在盛花期后及花瓣刚刚掉落为基准,前期每隔一周采一次样,在果实快速发育期间约为四天一次。每次采样选择大小均匀、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的果实25个左右,直至完全转色变红。在白果期开始保存草莓进行备用以测量营养物质的变化。测横纵时期和之后所测营养物质的时期并不相同。
表1 内含物测量采样时期
Table1 sample periods
草莓生长时期
采样日期
时期1
01/17
时期2
01/19
时期3
01/21
时期4
01/23
时期5
01/25
时期6
01/27
时期7
01/29
时期8
01/31
1.2 试验方法
1.2.1 果实外观品质测定
将果实不同时期的样品采回,用游标卡尺测定草莓果实的纵、横径;果实初步通过观察并进行拍照记录。
1.2.2 果实糖含量的测定
采用蒽酮比色法[3]测定不同时期果实的糖含量。试验的原理是糖类在较高温度下可与浓硫酸作用,脱水生成糠醛或羟甲基糖醛后,与蒽酮(C14H10O)脱水缩合,形成糠醛的衍生物,呈蓝绿色。该衍生物在625nm处有最大吸收,在一定范围(150μg/mL)内,颜色的深浅与可溶性糖含量成正比。这一方法有很高的灵敏度,糖含量在30 μg左右就能进行测定,所以可做为微量测糖之用。一般在样品少的情况下,采用这一方法比较合适。
本实验用蔗糖作标准曲线。将100mg蒽酮溶于100mL稀硫酸中(30mL水和76mL浓硫酸)配成蒽酮试剂。取样品0.05g,磨成匀浆。用4m了80%的乙醇提取,离心。取上清液,再用乙醇重复对残渣进行提取。将提取液定容至10mL,加10mg活性炭,在80℃水浴40min。过滤。取1mL滤液,加入5mL蒽酮,沸水浴10min,在625nm处测吸光值。
1.2.3 果实可滴定酸的测定
采用NaOH滴定法测定来草莓果实中的可滴定酸含量[4]。
准确称取0.5g样品,在研钵中研磨至匀浆,加30mL蒸馏水,加适量活性炭,置于80℃水浴中提取30min,将过滤后的滤渣再用适量蒸馏水提取2次,合并滤液并定容至50mL。准确吸取滤液10mL放入三角瓶中,加入酚酞2~3滴,用0.01 mol/L的NaOH滴定至出现粉色。在0.5 min 内不褪色为终点,记下NaOH用量,重复3次,取平均值。
1.2.4 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
采用手持测糖仪测定[5],将果实磨碎并搅拌均匀后,吸取汁液均匀涂在仪器上,计数。
1.2.5 果实蛋白质的测定
蛋白质用考马斯亮蓝发进行检测[6]。本实验测试蛋白质采用的方法是考马斯亮蓝法,属于染料结合法的一种。该染料在游离状态下呈红色,在稀酸溶液中当它与蛋白质的疏水区结合后变为青色,前者最大光吸收在465nm,后者在595nm。在一定蛋白质浓度范围内(1~1000g),蛋白质与色素结合物在595nm波长下的吸光度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故可用于蛋白质的定量测定。
称取0.2g样品洗净后置于预冷的研钵中,分三次加入1.6ml(0.6ml、0.5ml、0.5ml)50mol/L预冷的磷酸缓冲液(pH7.8)在冰浴上研磨成匀浆,转入离心管中在4℃、12000r下离心20min,上清液即为蛋白粗提液。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y/7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