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质育辣椒苗前后理化性质与酶活性的变化

目 录
1 引言 1
1.1 蔬菜育苗介质的发展现况 1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2 材料与方法 2
2.1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2
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
2.3 数据分析 3
3 结果分析 3
3.1 辣椒种植前后营养土和基质理化性质的变化 3
3.2 辣椒种植前后营养土和基质酶活性的变化 5
3.3 营养土和基质中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7
4 讨论 8
4.1 辣椒种植前后营养土与基质中理化性质的变化 8
4.2 辣椒种植前后营养土与基质中酶活性的变化 9
4.3 辣椒种植前后营养土与基质中营养指标与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10
结 论 12
致 谢 13
参 考 文 献 14
1 引言
我国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土壤的需求面积也不断扩大。而辣椒种植面积现已超过13万hm2 ,在蔬菜种植面积中位居第二[1]。
1.1 蔬菜育苗介质的发展现况
育苗介质是根据幼苗生长的需要,利用有机、无机材料及微生物制剂配制而成的优质土壤或无土栽培基质。
1.1.1 营养土育苗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营养土是普通土壤与N、P、K等肥料按一定比例混合。翟春峰[2]研究表明营养土育苗能有效克服设施栽培中常发生的作物吸收养分单一、营养失衡等问题。孙尚忠[3]研究表明,普通营养土育苗,具有土传性病害严重、成活率低、缓苗期长、生长发育慢等缺点。一般作物生长要求营养土的容重为1.0~1.3 g/cm3,孔隙度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haosou.com/s?q=%E5%9C%9F%E5%A3%A4%E5%AD%94%E9%9A%99%E5%BA%A6&ie=utf-8&src=wenda_link>约为55~65%。用营养土育苗,苗盘过重,会增加运苗工作的负担。
1.1.2 基质育苗及其优势
国内的育苗基质主要以草炭为主要原料,辅以蛭石、珍珠岩、腐熟的动物排泄物等形成复合基质。基质是无土育苗的重要材料,它可以固定作物根系,提供根系营养,协调水分、养分和氧气供给的作用[4]。郭世荣等[5]研究甜椒基质育苗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基质标准容重应在0.1~0.8 g.cm-3,总孔隙度应在70%~90%之间, 适宜甜椒的pH值在6.2~7.2之间。孙晓梅[6]表明基质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出有害物质),酸碱度接近中性,没有酚类等有毒物质存在。
王久兴等[7]研究不同育苗基质对黄瓜幼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黄瓜幼苗四叶一心期,用复合基质培育的幼苗的各项简单指标(子叶长、子叶宽、胚轴粗、胚轴长)和各项复合指标(子叶长×子叶宽,子叶长×子叶宽×子叶厚)均分别极显著地高于普通营养土培育的幼苗的各项指标。李现伟等[8]研究黄瓜栽培,结果表明添加基质的营养土中,其脲酶、转化酶、纤维素酶活性升高, 碱解氮、速效P、速效K含量增加。赵肖斌等[9]研究麦秸复合基质表明,相比营养土,基质的容重小,孔隙度大。与营养土比较,基质的肥力及酶活性高,质量轻且疏松多孔,易于操作和搬运,且不存在营养土中存在的土传病害。王鹏勃[10]等对番茄育苗基质理化特性研究表明,复合基质具有营养丰富,缓冲能力强,成本低廉的优点。基质育苗时,苗盘轻,易浇水和搬运。基质是理想的蔬菜育苗基质。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寻找有利于蔬菜生产育苗的介质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目前对基质育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苗的研究,对蔬菜种植前后其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变化系统的研究比较少。针对这种情况,本试验设置有机基质和营养土两个处理,研究辣椒种植前后其理化性质与酶活性变化,探究基质育苗相比营养土育苗所存在的优势,为辣椒有机质育苗的推广和应用提供技术依据。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2.1.1 试验材料
营养土、基质、辣椒种子(珍宝)
2.1.2 试验地点
城南校区28栋楼5楼玻璃温室
2.1.3 试验设计
本试验设置两个处理,分别为营养土与基质(普通蔬菜育苗基质),每个处理重复三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育苗前对营养土和基质进行取样后分别装于穴盘内,然后对种子进行穴盘育苗,每个穴盘内放50粒种子,当辣椒幼苗长至四叶时,取基质和营养土,测定其理化指标和酶活性。
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2.1 理化指标的测定
在辣椒苗四叶时,对种植辣椒苗后的营养土与基质进行采集,此时的营养土与基质表面干燥,地下部潮湿,浇水2天后取样。
土壤pH用酸度计测定法[11];土壤水分的测定采用烘干法;土壤容重的测定采用环刀法;土壤养分含量性测定按照鲍士旦[12]方法,其中,土壤有机质的测定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土壤全氮的测定采用凯氏蒸馏法,土壤水解性氮的测定采用碱解扩散法,土壤中速效磷的测定采用0.05 mol/L盐酸-0.025 mol/L硫酸浸提法[13],土壤速效钾的测定采用醋酸铵—火焰光度计法。
2.2.2 酶活性的测定
营养土和基质酶活性测定按照关松荫[14]方法,其中,脲酶活性采用苯酚钠—次氯酸钠比色法测定[15];磷酸酶活性采用磷酸苯二钠比色法测定;蔗糖酶活性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纤维素酶活性采用3,5- 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蛋白酶采用加勒斯江法测定;过氧化氢酶活性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
2.3 数据分析
用Excel和SigmaPlot进行数据处理和作表。
3 结果分析
3.1 辣椒种植前后营养土和基质理化性质的变化
表1 营养土和基质中各理化指标方差分析的F值
变异来源 F值
持水量 7703.52**
容 重 196464.90**
孔隙度 111788.20 **
pH值 16.08*
有机质 2482.07**
全 氮 3765.31**
碱解氮 5930.77**
速效磷 1460.00**
速效钾 132.89**
注:*表示在5%水平上差异显著,**表示在1%水平上差异显著。
3.1.1 持水量
由表1和表2可知,基质的持水量极显著高于营养土。相比种植前,种植后营养土中的持水量极显著升高;种植后基质中的持水量无显著差异。相比种植前,种植后营养土中的持水量升高56%;种植后基质中的持水量降低2%。
3.1.2 容重
由表1和表2可知,营养土的容重极显著高于基质。相比种植前,种植后营养土的容重极显著降低;种植后基质的容重无显著差异。相比种植前,种植后营养土降低7%。
3.2.1 脲酶活性
结 论
以营养土与基质为试验材料,研究辣椒育苗前后营养土与基质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基质中持水量、孔隙度、pH值、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极显著高于营养土,基质中的容重极显著低于营养土;基质中的脲酶、磷酸酶、蔗糖酶、纤维素酶、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均极显著高于营养土;相比种植前,种植后基质的保水、保肥性比营养土好,基质中的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比营养土易被分解利用,辣椒苗期对速效钾的需求量大;种植后的基质中的脲酶活性、磷酸酶活性、纤维素酶活性和蛋白酶活性比营养土更易产生,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比营养土降低更快。有机基质辣椒育苗优于营养土的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特征表现为,基质保水、保肥能力强,营养成分容易被辣椒利用,酶活性变化有利于辣椒充分利用营养成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y/70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