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果实c3’h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摘要:以‘砀山酥梨’(Pyrus bretschneideri ‘Dangshansuli’)为试材,进行果肉RNA的提取,反转录成cDNA,通过克隆果实中C3H基因的全长序列,在核苷酸水平上,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由512个氨基酸组成,通过将本研究获得的C3’H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与苦荞麦(AHA14499.1)、桔梗(AEM63674.1)和毛白杨(AFZ78540.1)编码的C3’H氨基酸序列进行多重比对分析,同源性分别达到75.59%、78.91%和79.88%,系统进化分析发现其与毛白杨等植物的亲缘关系较远,并对其蛋白质二级、三级结构、信号肽、疏水结构域等进行了预测。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或绪论)1
1材料和方法 1
1.1材料 2
1.1.1试材及处理2
1.1.2试剂2
1.2方法 2
1.2.1总RNA的提取和DNA的消化2
1.2.2 cDNA第一链的合成2
1.2.3 梨果实中C3’H基因的的RTPCR扩增2
1.2.4扩增片段的回收与连接 3
1.2.5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转化及阳性克隆的筛选 3
1.2.6序列比对分析 3
2结果与分析 3
2.1‘砀山酥梨’果实中C3’H基因cDNA的克隆3
2.2蛋白质序列分析 4
2.3分子进化分析 4
2.4 C3’H编码蛋白质的跨膜结构域、疏水性和信号肽序列预测和分析4
2.5 C3’H编码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与三级结构预测和分析4
3讨论 8
致谢8
参考文献9
梨果实C3’H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引言
‘砀山酥梨’(Pyrus bretschneideri ‘Dangshansuli’)在我国已有超过500年的栽培历史,分布区域较广,为我国产量第一的梨品种。其果实不仅风味好, 营养价值高,而且有药用价值,深受人们喜爱。近年来由于品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种退化和管理不善等因素,‘砀山酥梨’石细胞含量增加,果肉口感粗糙多渣,影响了梨果实的品质[1]。研究表明, 在‘砀山酥梨’的石细胞中,木质素的含量高达29.8%[2]。由于石细胞的形成是木质素在细胞壁沉积的结果,因此其主要成分是木质素[3]。木质素单体的生物合成途径涉及到许多酶的参与,C3’H基因是发现较晚的酶控制基因,在从对香豆酰辅酶 A(pcoumaroyl CoA)到咖啡酰辅酶 A(caffeoyl CoA)的羟基化过程中起作用[4],是控制木质素H单体与G/S单体相互转化的关键酶。研究发现其在某些植物中存在基因家族现象,研究者已从某些植物中分离得到了C3’H基因[5]。但是关于梨果实中C3’H基因的研究,特别是结合石细胞形成、木质素合成开展的相关研究却未见报道。
本研究以‘砀山酥梨’果实为试材, 通过RTPCR技术克隆获得梨C3’H基因全长, 并对其进行系列分析,为今后探讨C3’H基因在梨果实木质素合成中的作用奠定基础,以期为通过调控石细胞的合成而改良梨果实品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材及处理
试验在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大沙河镇梨园进行。选择同一果园内树势健壮、管理水平一致,树龄为15年的‘砀山酥梨’(P.bretschneideri CV‘Dangshansuli’)20株,分别在树冠的中层选择花蕾发育期及大小基本一致的枝条挂牌。依据陶书田等[6]的方法对梨果实发育过程中石细胞团发育规律进行研究,从梨盛花期正常授粉后21天至果实膨大期,每隔6天采集1次样品,果实膨大期至果实成熟,分别每隔16、17、15和31天采集1次样品。每次采集果实20个,并于当天用生物冰袋带回实验室,果实清洗去皮并采用四分法将果肉切碎混匀,部分直接用于RNA提取,其余经液氮速冻后于80℃冰箱中保存备用。
1.1.2 试剂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菌株DH5α由大学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保存,Rever Tre Ace TM Kit购自TOYOBO TM公司,DNaseⅠ、LA Taq DNA聚合酶、pMD19T载体、dNTPs和DNA marker均购自TaKaRa公司,凝胶回收试剂盒购自Axygen公司,胰蛋白胨,酵母提取物,氯化钠,PCR引物的合成和测序均由上海英俊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成。
1.2方法
1.2.1 总RNA的提取和DNA的消化
采用改良的CTAB法[7]以提取果肉的RNA;用1.2%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RNA质量,利用NanoDrop2000检测浓度,于80℃保存备用。
将提取的总RNA按照如下体系进行DNA消化
(1)配制反应体系:
RNA
1 μg
10×reaction Buffer(Mg2+)
1 μL
DNase I, RNaseFree
1 μL
DEPCtreated water
up to 10 μL
(2)将反应体系放在PCR仪中,37℃30min;
(3)加入1μL50m MEDTA后65℃10min。
1.2.2 cDNA第一链的合成
(1)在消化后的RNA中加入1 μL Oligo(dT)20,65℃ 5 min后置于冰上;
(2)按下表配制反应液
(1)中12 μL变性的RNA
12 μL
5×RT Buffer
2 μL
dNTP(10 mM)
1.2 μL
RRI(10 U/μL)
1.6 μL
Rever Tra Ace
1 μL
将反应体系放入PCR仪中,程序为:30℃ 10 min,42℃ 60 min,99℃ 5 min,4℃ 5 min。瞬时离心,于20℃保存备用。
1.2.3 梨果实中C3’H基因的RTPCR扩增
根据GenBank上C3’H的保守区域,以及梨基因组调取的C3’H基因序列,利用Primer 5.0设计基因扩增引物。以反转录cDNA为模板,利用正向引物C3’HF(5’→3’):GGAAGGGTTGTTGGCTGGTA,反向引物C3’HR(5’→3’):CCAACAGGGAAGG GTTGTGA应用PCR仪对其进行扩增。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y/665.html

好棒文